提示:點擊↑上方"東溪資訊"關注我!
安溪金谷給人的印象是文物古蹟眾多。有關它的名稱由來,相傳自後晉天福年間(936-942年)開始,谷口為廣澤尊王迎香之處,故又稱「佛口」。有一文人去到谷口,抬頭仰望境內有一山形酷似「金」字,山下為一片谷地、田園,他不禁脫口贊道:「真乃金谷園也!」由此後人取其「金谷」二字為名,從而沿用至今。
千年古寺定明院
定明院
唐時,佛教昌盛,於是,供佛的寺廟就遍布全國各地,包括當時的安溪縣金谷鎮。由此,也佐證了當年金谷的人口、經濟、商業具有一定規模。
在金谷鎮金谷村石峰山中,有著一座定明院,它始建於唐光化三年(900年),至今已有1115年歷史。「百歲石榴、火爐參天、石龜夜叫、佛堂清淨、鍾鐸成案、澗水清音、石壁秋泉、池沼荷香」,為古人記述定明院的八個美景。古老傳說,美妙景致,從一千多年前光陰裡流淌延續而來,走在其間,有著一份古韻盎然,容易引人思緒萬千。
定明院供奉創建德化龍湖寺的三代祖師。三代祖師俗姓林名珌,法號自超,德化縣上湧瑩格墩人,自幼在南京少平寺出家。傳說明末時期,三代祖師金身到定明院進香時,被石峰山的奇妙與靈性吸引不願離去,自那時開始,他的金身就長駐定明院,並與釋迦牟尼、觀音佛祖一同成為定明院的主祀佛。
而今定明院的建築為閩南傳統寺廟風格,兩進五開間庭院,抬梁構架,呈重簷歇山式。院中有聯:眼前即是蓬萊,面清水,背火爐,翠竹黃花沾法雨;心向何須天竺,環藍溪,坐金谷,長松細草蔭慈雲。
清風明月伴舉人
清代舉人趙元慧墓
清雍正二年(1724年)正甲辰科舉人、特授翰林耶、明通進士、曾任四川隆昌縣知縣的金谷人趙元慧拜謁定明院時這般描述定明勝景:光化始招提,千秋爐靄遊絲炷,杜蘭香去,綠萼花來,大菩薩低眉普度;定明多般若,四代燈傳淨缽新,皓月薄披,清風細抹,這頭陀祝髮娑訶。
離開定明院,行至它的對面,邁過草叢,即見一座古墓。在那裡,最具特色的是兩根圓形石柱豎立墓前,上面刻著「居官自是眾人母,歸老獨為學者師」。當地百姓稱那兩根石柱為「石燭」,猶如石燭長明,其上對聯講述墓主的人生經歷,教人安分守己明道理。據介紹,此墓是趙元慧的,生前,他喜歡定明院的「皓月薄披,清風細抹」,逝去後便葬於此。生前他喜歡定明院的清風明月,死後他亦繼續品味那一片人間美景,清風明月便也與他長相伴。
道家聖王郭忠福
在金谷,太王陵、威鎮廟皆為香火極其旺盛之地,它們與郭聖王息息相關。
據介紹,坐落於臨近金谷鎮威鎮廟的石牌山,有穴形如飛鳳朝天,是福建四大尊神之一廣澤尊王郭忠福的出生地,現有新建祖居一座,始建於五代。廣澤尊王,又名郭聖王、聖王公、保安尊王等,為唐代名將郭子儀十一世孫,開閩郭在嵩五代孫,幼年葬父,因孝心而聞名,因坐化而得道。由宋至清,獲歷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其香火,在臺灣多有分爐。
廣澤尊王出生於後唐同光初年(923年),而今金谷當地與之相關的古蹟有太王太妃陵、敕封威鎮廟、郭聖王誕生祖居、墓庵和護陵廟等名勝,它們合為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太王太妃陵
太王太妃陵,為廣澤尊王父親郭明亮、母親林素娘的墓陵。它始建於五代,為宋帝所敕。陵上有兩塊墓碑,分別刻有「太王」、「太妃」字樣,中間立有一石,石上有「聖旨」二字,墓前設須彌座祭臺,陵內方石多有刻字。該座陵墓規模較大,結構與眾不同,顯之古樸大方。
在陵前遙望,山巒層次感強,重疊散布,看上去形狀各異,或似雄螄怒吼,或香案祭天,或山鷹啄蛇,或母雞孵蛋……百姓俗稱它為「蜈蚣十八岸」。
清朝建築威鎮廟側面
威鎮廟,位於金谷鎮尚芸村蛇侖山,始建於五代末,古稱「囉內廟」,宋紹興年間被敕封廟額「威鎮」,名稱沿用至今。其廟主祀廣澤尊王,而今已歷經千年,現有建築為清光緒十五年重修時遺物,難得的是至今它仍然完整保留著清代的建築風格,顯得古香古色,廟內外還有著宋代威鎮廟神道碑一方與清代遺物威鎮廟捐資碑一方。
墓庵,為太王太妃陵區內景致之一。它坐落在一座形似母雞孵蛋的小山之上,與太王陵之蜈蚣風水寶穴相輔相成,兩相併存。同樣歷經千年,屢有興廢。史料記載,曾經其內牆壁上詩畫琳琅滿目,有清道光甲辰副貢柯琮琪書「年年謁祖到清溪,攜酒牽羊一路擠。
抗日音樂家莫耶故居
莫耶故居
莫耶故居始建於1907年,由晚清進士曾振仲題名為「逸樓」,又稱「晚香別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樓。該建築既有古羅馬建築風格,又深具閩南紅磚古厝的建築之美,外觀以白色為主調,搭配紅綠兩色,顯得別有情調,個性突顯。逸樓為兩層建築,上下各有1條長廊,3個拱頂建築,前方有一半月形池塘,池內放養荷花。
走進逸樓,可見一樓大廳是待客場所,兩邊各有兩間當年的臥室。二樓是莫耶紀念堂,分為前後廳,那裡面擺放著不少珍貴文物,包括《延安頌》的油印歌詞,以及大量莫耶作品的原始手稿。二樓走廊有著一尊莫耶塑像,出於尊重,同行之人不禁皆與她合影。塑像上的莫耶身形有些消瘦,卻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精氣神,令人肅然起敬。
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
這裡還有「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那是安溪第一個蘇維埃政府辦公所在。現今,裡面陳列著各種與「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相關的物品,它們用實物與文字講述著「安南永德革命根據地」的開闢、形成及發展歷程。
其他古蹟
在金谷,有著始鑿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的古水利工程官圳,有新石器時代的望雲山遺址,有烏龍茶中稀有品種「白毛猴」的發源地石竹巖。望雲山,位於金谷村溪墘角落,是泉州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它於1957年被發現,考古部門屢有複查,曾經在遺址處採集到石斧、石錛、粗沙陶、印紋陶等古遺物,它將泉州人類生活發展史上溯到4000年以前。
金谷還有許多未曾走訪與了解的古蹟,靜靜地在那一方天地間停留。在金谷,有更多值得世人品味的存在,等待人們去挖掘、去欣賞、去考證。來源:安溪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