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偷偷餵孩子吃雞蛋,差點引起孩子休克,這種情況父母不能大意

2020-12-16 爆炸母嬰課堂

有個媽媽曾抱怨,自己家孩子對雞蛋過敏,但是孩子奶奶覺得其實是媽媽把孩子慣得太嬌氣了,雞蛋裡面營養豐富,有什麼不能吃的,所以就趁這個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孫子吃了雞蛋,結果孩子噁心嘔吐,還差點休克,幸虧及時送醫,才沒有釀成嚴重後果。

食物能給我們提供能量和各種營養素,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之一,而我們的免疫系統則會保護身體免受寄生蟲、細菌和其他外來物質的侵襲。

但對於少數人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對某些完全無害的食物或物質反應過度,進而造成身體的過敏反應,這個就是食物過敏。

大多數寶寶食物過敏之後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大多會反應在皮膚黏膜和消化道上,比如會出現皮膚瘙癢、出疹子、水腫等,或噁心、嘔吐或肚子疼、哭鬧不安等症狀,一旦停止食用導致過敏的食物,寶寶的情況就會慢慢好起來。

但還有一些寶寶,會出現一些比較少見的過敏反應,比如呼吸道阻塞,食物過敏後,會表現出喉頭水腫和支氣管痙攣(哮喘)的現象,可能導致寶寶窒息而危及生命。還有的寶寶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的全身反應,如果送醫不及時,也會危及生命。

因此,食物過敏是一種聽起來不怎麼嚴重,但實際上卻可能要命的疾病。

研究發現,誘發大多數孩子出現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和堅果、黃豆、小麥、魚和甲殼類動物。其中,引發0-3歲寶寶過敏性休克的首位原因是牛奶,佔62%;4-9歲寶寶首位原因為水果或蔬菜,佔59%。

所以,寶寶一旦對某種食物過敏,那一定要對照顧寶寶的所有親屬交代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給寶寶吃這類致敏食物。

另外,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們也一定要注意,輔食添加的時間不要早於4個月,也不要晚於6個月,這樣也有利於降低寶寶食物過敏的風險。

各位父母,你家寶貝有過對食物過敏的經歷嗎?分別是哪些食物?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與眾多媽媽一起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總是給孩子餵飯?給孩子餵飯的壞處家長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經常見到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給孩子餵飯。那麼,為什麼家長都喜歡給一個能自己吃飯的孩子餵飯呢?理由無非是覺得孩子還小,等她自己慢慢吃完,飯菜都涼了,吃冷的對身體不好;要麼就是嫌孩子自己吃飯會弄得一團糟;再者就是覺得孩子自己吃的不多,怕營養會跟不上,所以多餵點好。而在國外,家長也會關心孩子的飲食,但跟中國的家長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 放寒假把孩子送去奶奶家,等假期結束,兩口卻差點離婚
    鄰居家小李兩口子,一直是小區裡的模範夫妻,最近卻差點鬧到離婚的地步。原來,老李的孩子已經三歲了,小李媳婦兒要去上班,趁著寒假,就把孩子送去了奶奶家寄養,結果這奶奶一帶就帶出了毛病。奶奶用勺子餵飯,有時候還用自己的嘴巴試試溫度,媳婦兒知道了,自然不願意;小李兩口子開始商量讓孩子學什麼了,老年人覺得孩子童年要快樂,媳婦兒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凡此種種,矛盾自然而然產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問題一直都是歷史性問題,更別說,還涉及到如今一家的掌上明珠——孩子。
  • 這種餵飯方式,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脾胃,中招的父母請及時打住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自己吃飯?1、家長餵飯成習慣孩子吃飯慢,勺子拿不穩,看著都讓人著急,所以很多父母就會直接上手餵孩子吃飯,久而久之,寶貝養成被餵飯的習慣,不僅沒有培養其自己吃飯的意識,還會導致他養成不餵飯就不吃的壞毛病。
  • 吃1口相當吃8個塑膠袋,父母還每天餵孩子吃,兒科主任:無知
    鵬鵬是老家的鄰居,才6歲,是一名可愛的小女孩,從小到大跟爺爺奶奶比較親,也是他們帶大的,因為鵬鵬的父母總是對生意比較上心,所以對孩子的關心就比較忽略了。鵬鵬雖然已經6歲了,但是奇怪的是,身高跟4歲的女孩一樣高,有好幾個5歲的小女孩都長得比她高,鵬鵬總是因為身高悶悶不樂的,加上鵬鵬平時也容易感冒發燒,爺爺奶奶已經對鵬鵬的身體不抱希望了。鵬鵬的父母有段時間終於得休息了,才覺察自己平時太忽略女兒了,就趕緊帶去檢查,而檢查結果也讓父母很意外。
  • 婆婆:坐月子不能吃青菜,要多喝酒?這樣做小心孩子大腦受傷
    而孩子的奶奶來家裡照顧產婦,說產婦不能吃太多鹽,要不然會水腫,每天都是吃一些蒸的肉或者是煮成湯後的雞肉。基本上媽媽每天吃不完的肉都是爸爸承包了,每天吃這些淡而無味的肉菜讓平時習慣吃香的喝辣的爸爸有點太不習慣。而孩子的奶奶非常勤快,每天買菜做飯搞衛生倒垃圾什麼事都是奶奶做了。而爸爸主要負責和媽媽一起照顧小寶寶。
  •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而對於外婆或者奶奶這些隔輩的親人來說,給孩子的愛莫過於燒上滿滿一桌子孩子喜愛的菜了。有一位奶奶,就被網友贊為了「優秀飼養員」。原來,孩子的奶奶把孩子帶回去養了三個月,再帶回來的時候,親媽都差點沒有認出來。
  • 寶媽餵7個月的寶寶吃雞蛋糕,害娃進了ICU,醫生:家長別胡來
    媽媽急忙送女兒到醫院,到了醫院的女兒哭聲越來越小,呼吸也變得緩慢,急診醫生接過寶寶的時候,發現寶寶已處於休克狀態。另有一名醫生詢問孩子的之前的情況,說到食物時,媽媽劉麗說:孩子吃完雞蛋糕就這樣了。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雞蛋是高發的過敏源。在雞蛋的蛋清就是食物中的高危過敏源。很多人在給寶寶吃輔食的時候,第一個想要添加的就是雞蛋,一般父母會保留蛋清,而不要比較噎人的蛋黃。但卻不知道,蛋清的過敏性要高於蛋黃。所以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雞蛋的食用。
  • 1周歲寶寶被燙傷,奶奶用偏方治療,結果孩子休克了!
    福州的明明今年才一歲三個月,就是因為燙傷後家人採用了不正確的處理方式,直接導致他休克了,被緊急送醫搶救。在明明下巴和胸前,有兩處明顯燙傷的痕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的林主任說,是他的家人在餵水時,不小心把明明燙傷的。明明被送到醫院時,已經處於休克狀態。
  • 一念之差送醫搶救,有孩子的家庭長點心,這種「小病」馬虎不得
    有孩子的家庭長點心,這種「病」馬虎不得鄰居李姐家的孩子花生過敏,對其他的堅果也一直敬而遠之。3歲大的娃吃堅果本就不方便,平時都很少吃堅果。李姐千叮嚀萬囑咐地提醒婆婆,孩子花生過敏,絕對不能吃花生。孩子還小,其他的堅果也最好先別吃。婆婆嘴上跟著附和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哪有什麼過敏?都是你們這些人嬌慣孩子,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
  • 1歲寶寶愛喝奶奶熬的粥,兒媳婦偷偷嘗了一口,氣得把孩子帶回家
    現在存在很普遍的現象是:媽媽需要去上班,或者家裡有兩個孩子忙不過來,亦或者是其他原因,奶奶或者姥姥成了帶孩子的主力軍,每個人也是傾其所有地為孩子好。但是由於年代不同,接受的教育理念不一樣,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產生矛盾。
  • 仨孩子比賽吃奶奶的降壓藥?父母對藥品的誤導,讓孩子鋌而走險
    事情的大概經過是這樣的:這三個熊孩子在奶奶家玩耍時,閒著沒事非要比膽量。於是三個人都趁大人不在的時候,比賽起吃奶奶的降壓藥。幸虧被大人及時發現,在送往醫院檢查完後進行了洗胃,脫離了危險,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有一次表姐的兒子就因為好奇奶奶治病的藥是什麼味道的,想偷偷嘗一下。
  • 「怎麼沒雞蛋」?8歲孫子質問奶奶,你用「毒麵條」終將餵出白眼狼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孩子。我認為這句話不對,至少在某種程度來說是相對偏激的,帶著絕對主義。有的孩子為什麼會長成不負責任,不能脫離父母去生活,大部分是因為小時候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兒時得到的溺愛太多,長大後依然無盡向父母索取。
  • 吃1口等於吃8個塑料瓶,家長卻還這樣餵孩子,兒科醫生:愚蠢
    小圓已經兩年沒有長個過了,平時飯量也很小,只愛吃些甜食零食,加上總是發燒、感冒,來來去去爺爺奶奶也被折騰得夠嗆。老師開家長會的時候總是強調讓家長帶小圓去檢查,但是父母總是跑客戶沒空,知道失業了有空了才想起要帶孩子去檢查。
  • 5歲孩子因這種餵飯方式得「脾衰竭」,醫生:家長別再坑娃了
    這陣子王太太覺得女兒的飯量越來越少,經常一頓飯吃沒幾口就不吃了,王太太十分擔心孩子的身體,於是就給醫生朋友打了電話,向他諮詢孩子的問題。向醫生朋友說明了孩子的情況後,朋友告訴她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吃多少飯,孩子的飯量應該由她自己控制,就像我們大人一樣,總有胃口好和胃口不好的時候。
  • 奶奶怕孫吃不飽,追著「餵飯」致寶寶嚴重積食,4個異常提醒你!
    天天從小就跟著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奶奶也是心疼天天,所以把他父母寄回來的錢,儘量的買些好吃的給他吃,平時更是寵天天,只要是天天想要的,奶奶都會想辦法滿足。天天被奶奶養得也是白白胖胖,父母每次視頻看到,心裡也放心和高興。但是每次看到奶奶總是追著餵天天,父母也總說不能太慣著他。
  • 寶寶吃了奶奶做的飯不幸死亡,家長千萬別再把雞蛋和它一起餵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雞蛋營養豐富,所以經常給家裡的寶寶吃,但是如果吃法不對,美味的雞蛋就會秒變毒藥。兩歲的星星最近有些厭食,什麼都不吃,奶奶怕孫女挨餓,就拿來了星星最愛喝的糖精水,奶奶告訴星星只要吃雞蛋就有糖水喝,星星開心的答應了,於是她就一邊吃雞蛋就一邊喝糖精水,沒過多長時間星星開始肚子疼了,隨後他就暈倒在地,還吐了很多血,奶奶趕緊把孩子送進醫院,但是還是沒把星星救過來,醫生說星星死於食物中毒,雞蛋和糖精搭配在一起時會產生有毒物質。
  • 一碗麵,害了一個孩子,卻驚醒嘉魚的父母!
    一個奶奶經常帶著放學的孫子到學校旁邊的一家牛肉麵店吃麵才回家,他們經常點兩碗面,每次吃麵之前,奶奶總是將自己碗裡的牛肉夾到孩子碗裡,然後笑呵呵地看著囫圇吞棗的孫子大口大口地吃。你沒有把牛肉給我這家麵店沒有服務員,麵條一般是老闆煮好後,客人自己來端的。
  • 寶寶「沾」一口就容易生病的食物,尤其這種夏天最好不要碰
    此時,媽媽開始慌了,爸爸不吃不要緊,可不能餓著孩子啊,於是便開始「病急亂投醫」(亂投餵)大作戰。 殊不知,對於寶寶而言,很多食物都是「隱藏的殺手」,對寶寶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存在著極大的威脅。因此,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可以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有四種雞蛋,你感覺沒問題其實是「壞蛋」,寧願扔了也別給孩子吃
    糖果三歲的時候,由奶奶帶著回鄉下住了一個星期,就這麼短短幾天沒看住,她就生了一場大病,上吐下瀉整個人都癱軟了,我知道以後趕緊帶著孩子前往大醫院就診。後來才知道,婆婆也是為了孩子好,想給孩子吃雞蛋,其中有個蛋不知什麼時候被磕裂紋了,婆婆也沒在意就給孩子做了雞蛋羹。
  • 三歲內孩子吃肉講究「兩吃三不吃」,父母餵對了,娃才長肉又長個
    亮亮也特別高興,因為奶奶會天天做他愛吃的菜,3歲半的他是火腿腸的忠實愛好者,一直吵著要吃,奶奶以為火腿腸是肉食,而且孫子又愛吃,也就天天變著花樣做了。本來亮亮媽還高興自己娃飯量突然變化好,沒想到才過幾天孩子不但總是腹瀉,還出現了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