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曾抱怨,自己家孩子對雞蛋過敏,但是孩子奶奶覺得其實是媽媽把孩子慣得太嬌氣了,雞蛋裡面營養豐富,有什麼不能吃的,所以就趁這個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孫子吃了雞蛋,結果孩子噁心嘔吐,還差點休克,幸虧及時送醫,才沒有釀成嚴重後果。
食物能給我們提供能量和各種營養素,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之一,而我們的免疫系統則會保護身體免受寄生蟲、細菌和其他外來物質的侵襲。
但對於少數人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對某些完全無害的食物或物質反應過度,進而造成身體的過敏反應,這個就是食物過敏。
大多數寶寶食物過敏之後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大多會反應在皮膚黏膜和消化道上,比如會出現皮膚瘙癢、出疹子、水腫等,或噁心、嘔吐或肚子疼、哭鬧不安等症狀,一旦停止食用導致過敏的食物,寶寶的情況就會慢慢好起來。
但還有一些寶寶,會出現一些比較少見的過敏反應,比如呼吸道阻塞,食物過敏後,會表現出喉頭水腫和支氣管痙攣(哮喘)的現象,可能導致寶寶窒息而危及生命。還有的寶寶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的全身反應,如果送醫不及時,也會危及生命。
因此,食物過敏是一種聽起來不怎麼嚴重,但實際上卻可能要命的疾病。
研究發現,誘發大多數孩子出現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和堅果、黃豆、小麥、魚和甲殼類動物。其中,引發0-3歲寶寶過敏性休克的首位原因是牛奶,佔62%;4-9歲寶寶首位原因為水果或蔬菜,佔59%。
所以,寶寶一旦對某種食物過敏,那一定要對照顧寶寶的所有親屬交代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給寶寶吃這類致敏食物。
另外,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們也一定要注意,輔食添加的時間不要早於4個月,也不要晚於6個月,這樣也有利於降低寶寶食物過敏的風險。
各位父母,你家寶貝有過對食物過敏的經歷嗎?分別是哪些食物?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與眾多媽媽一起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