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面線糊的做法!沒吃過面線糊,等於沒來過閩南!

2021-02-23 南安農商銀行

傳說,面線糊的產生也跟艱苦的生活有關。乾隆下江南時,來到了一個叫做羅甲村的小村莊。那時正值糧食短缺的時候,村民全都窮得揭不開鍋。為此村民急得是團團轉,實在想不出要弄什麼吃的來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門口下了轎,村裡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牆角找到一些往年豐收時啃剩的豬骨頭和魚剌,洗乾淨後下鍋熬出一碗湯,又去柜子裡掃出一把面線碎和一把木薯粉,和著就做出了一碗麵線糊。乾隆吃後,感覺味道非常鮮美,馬上問這「龍鬚珍珠粥」是用什麼做的?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膽回答,這是祖傳秘方,用上等面線和特等精製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賞賜了這個巧媳婦,這面線糊也就這樣傳開來了。

這富有傳奇色彩的面線糊來歷故事,被人樂道,但是否真實已無從考證。

用料

面線糊一般可加入多種配料如大腸、小腸、蝦仁、豬肝、魷魚、鴨心、豆腐、滷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後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腸、香菇、等等。

配料

1、主料:精製面線75克。

2、輔料: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克,熟魚肉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澱粉50克,胡椒粉、芫荽、小蔥、白酒(浸泡過當歸)適量。

★特 色:此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步驟一:

將蝦糠包紮於紗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鍋中,用中火煮半小時,撈起蝦糠後,湯汁過濾待用。把熟魚肉撕成絲。

步驟二:

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澆沸。將精製面線稍捻碎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調準味。澱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

步驟三:

用餐前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滷大腸、小腸以及各種熟食品和油條,食用面線糊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小蔥、白酒以及滷汁,味道更美。

營養價值

麵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中醫認為,麵粉性味甘涼,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包子、餃子、餛飩都是以麵粉為皮輔以各種餡料制鹹的特色食品。包子外皮鬆軟有彈性,口味鮮美;餃子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餛飩皮薄爽滑。三者因餡料、烹飪方法不同,營養成分差異很大,但總的來說,三種食物的總體營養成分搭配合理,都屬於「完美的金字塔食品」。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中醫對麵粉的食療作用歸納為:養心,益腎,和血,健脾。法國一家麵包廠的工人發現:無論他們年紀多大,手上的皮膚都既不鬆弛,也沒有老人斑,原因是他們每天都糅小麥粉。

       

小麥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洩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相關焦點

  • 閩南著名特色小吃——面線糊
    面線糊是閩南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來到閩南地區,特別是泉州,到處都可以看到面線糊的餐館,這裡的人,每一天的早餐從面線糊開始;每一天的晚上,也從面線糊結束。面線糊在福建省99種必嘗美食中排名第3。泉州面線糊在福建省內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現在已經形成一種意識,像到北京不吃烤鴨等於白去一樣,來泉州不吃一碗地道的面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面線糊呈糊狀,由細面線,番薯粉(地瓜粉),加入其它輔料,如糖醋肉,豬大腸,調味料等煮製而成,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
  • 閩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儘管閩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有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其實,如今的面線糊不單只作為早餐,可以是點心或夜宵。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特別是那些年過半百的老手藝人們,忙碌了一輩子,有的硬要摸黑早起,有的還通宵達旦,隨便推輛車、架個棚就開始摸起活兒來。生怕缺了自己,整個泉州都要被餓著了。有了這些代代相傳,泉州小吃也因此多到數不清,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醉生夢死的,還是面線糊。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去泉州,沒怎麼做攻略,想著走哪裡算哪裡吧!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找的第一家店鋪,遠處一看裡面的店員,像個年歲大的,近處瞅瞅一個年輕人,染著奶奶灰的頭髮,店鋪屬於那種連鎖形式,想想還是算了吧,再找找其他家,就是這家吃食點。與街面比較符合的舊店鋪,但桌子等都挺乾淨,店裡一位大姐,一個老闆。放下兩個包,選擇了面線糊,在大姐讓坐在風扇下風大些的招呼下,然後大姐走到裡面灶臺開始忙起來。
  • 簡單又好吃的閩南面線糊
    面線糊是閩南的特色傳統小吃,遊客來到廈門必須點的一道美食!香菇6個,洗淨備用新鮮豬血一塊鮮海蠣300克,洗乾淨備用大鮑魚4個,殺好洗淨將豬肉切成絲,加入少許食鹽,胡椒粉,料酒和蠔油,筷子拌勻備用,香菇也切成條狀豬血切塊起鍋燒水,水開將豬血倒入鍋中煮3分鐘後撈出水倒掉重新倒入清水,燒開,將洗好的海蠣倒入,大火煮2分鐘把煮好的海蠣和海蠣的湯一起留著做面線糊湯底
  • 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閩南人歷來講究飲食,形成「鮮、香、淡」的 獨特風味,在色香味上獨樹一幟。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如今閩南各 地大街小巷,雲集著各種各樣小吃,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海 外僑胞、臺胞及遊人前往品嘗。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閩南比較古老的一道小吃,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 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試試這接地氣家常做法,從小吃到大都吃不膩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先閩南面線糊,這道紅遍街頭的面線糊,使閩南人心頭愛。它可以是清晨一碗早餐,也可以是凌晨的夜宵。滿目琳琅的配料足以讓你食慾大增,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增添,海蠣、蝦、海蟶、大腸、雞蛋、炸醋肉等等。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面線糊和沙茶麵都是閩南的特色小吃,你最喜歡吃哪個
    面線糊也是廈門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早餐之一,一碗麵線糊好不好吃全,在湯底用海鮮大骨熬煮成湯的,放進面線,番薯粉,地瓜粉,煮至濃稠面線是福建特有的麵食,在閩南地區每逢喜事總能看到面線面線糊,吃的就是它濃稠爽口的口感。
  • 一碗鮮美的面線糊,口味豐富多變,在閩南人眼中更是家的味道
    面線糊在閩南是很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閩南基本家喻戶曉,在外地卻少見。尤其是在泉州,假如我們去到泉州那一定要點一碗麵線糊試一試。不僅口味豐富多變,還包含了閩南人的情感寄託。面線糊本身味道清淡一些,對於泉州人而言,那是屬於家的味道,一碗清糊裡面,漂浮的除了那些搓碎了的些許面線,還有蟹肉絲、蝦米和魚乾碎,撒上了幾根芹菜,蔥花,就好像無根浮萍一樣飄蕩在海內外,如果再來點醋肉,你便回到了家,滴上的那幾滴當歸跟枸杞泡製的白酒,再撒些胡椒粉,入口的一瞬間便會溫暖的淚流滿面。
  • 泉州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小吃
    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而成的,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面線是一種又細又長的麵條,如龍鬚麵般,直徑不過一毫米,加鹽拉制曬乾而成的,加鹽是為了使面更勁道。這種面在泉州被稱為「面幹」。泉州小吃有很多,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面線糊。深秋的泉州,深藍的天空映襯著碧藍的大海。
  • 面線糊
    福建省泉州市乃至泛閩南地區的小吃。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清而不濁,糊而不爛。面線糊一般可加入多種配料如大腸、小腸、蝦仁、滷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後加入)、醋肉、香腸等等。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本地的另一種小吃——油條吃。
  • 面 線 糊
    帝爺公說了,若沒有吃麵線糊,就等於沒有來過泉州。爺還說,沒有面線糊的城市,都是遠方。
  • 面線糊:泉州著名特色小吃之一,清甜爽滑,獨特的閩南風味!
    如果有朋友來這裡旅遊的話,除了看風景也別忘記來這裡吃一吃特色的小吃,這裡可是不折不扣的美食之城,閩南風味十足,讓你體驗在外邊不一樣的味道。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是這裡著名特色小吃之一:面線糊對於泉州人來說,面線糊可是美食的經典,一碗滾燙鮮香的面線糊,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也是每位泉州人在外邊最懷念的味道之一。
  • 美味面線糊 這樣煮出來
    閩南有這樣一款說法, 「沒吃過面線糊的,肯定不是閩南人。」這足以證明面線糊在咱們閩南人心中的地位。
  • 面線糊的前世今生
    面線糊是福建省閩南地區小吃。呈糊狀,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再把澱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一碗香噴噴的面線糊就做好了。食用時撒上點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滷汁,味道更美。不過,我吃了母親煮的面線糊,不同之處,就是少了一點「老記面線糊」的古早味。一吃起來,有點稀而不稠,聞著香,但味道不一樣,沒有「老記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
  • 廈門面線糊
    廈門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廈門、泉州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
  • 泉州面線糊,配菜品種多,味道由您定
    在福建泉州市,許多人的早餐是從一碗麵線糊開始的。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小吃?本文為您介紹。 泉州面線糊是閩南地區一道著名的特色小吃,據說,在福建省的99種必嘗美食榜上排名第三。可見,泉州面線糊在福建省內是多麼受歡迎。
  • 福壽綿長閩南面線
    面線是福建省閩南、普寧、豐順湯南鎮等地區一種特有的漢族麵食小吃。是閩南地區特別是泉州一種特有的麵食。泉州本地叫法 「面幹」,面線是普通話說法。
  • 春卷+面線糊,去中山公園吃個閩南早午餐吧
    其實,來到這附近,還可以來頓閩南的早午餐,比如,「春卷+面線糊」來一套,吃完這一頓,又可以在這附近逛上小半天了。  位於中山公園邊上的一家小店---莉梅小吃店,看樣子也是個有年頭的小店了,比招牌更顯眼的,應該是門側邊掛著「春卷」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