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現96筆大宗交易 東軟集團股東倒騰或為避稅

2021-01-21 中國經濟網

    東軟集團

近期頻遭股東減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驚現96筆大宗交易,累計減持3971.96萬股,成交金額達4.8億元。據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分散又密集的減持方式,很有可能是其137名自然人股東所為。而同營業部的對倒行為,不排除避稅洗股的嫌疑。

    這些大宗交易的股票應該是來自於公司此前解禁流通的限售股。東軟集團3月5日公告,公司約9億股限售股今年3月14日上市流通,這些股份是2008年公司換股吸並原控股股東東軟集團有限公司時,慧旭科技等10家股東承諾3年內不轉讓持有的發行人股份。

    據公開信息顯示,從5月5日至5月30日,東軟集團在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頻頻現身,共成交96筆,累計被減持3971.96萬股。而這96筆交易的買、賣方則清一色的都來自於兩個營業部,即申銀萬國上海周浦營業部和申銀萬國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其中,有60筆的買賣雙方均為申銀萬國上海周浦營業部,有33筆交易的買賣雙方均為申銀萬國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另外3筆的買、賣方則為兩者交叉。

    大宗交易買賣雙方均出自同一營業部的情況並不罕見,市場人士認為,這樣做不排除股東通過低位完成限售股轉讓以實現避稅的目的。即在股價較低的時候,以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完成轉讓,一是可以繼續持有股票實現更多投資收益,二是未來在高位套現時,不用由於高差價而多繳納稅金。

    就此次減持的各種跡象看,減持的很有可能是第二大股東慧旭科技遭強制清算後,分得東軟集團股權的137名自然人股東。

    東軟集團3月21發布股權變動報告書稱,當時的第二大股東慧旭科技將持有的公司17.17%股份,按照慧旭科技股東的持股比例分配給其137名自然人股東。由于慧旭科技的股東相對分散,所以其第一大股東只分得東軟集團0.58%的股權。自此次股東減持至今,東軟集團並未對股東減持之事做出公告。

    雖然同批解禁還有2名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但分析人士認為,選擇如此分散方式減持的更有可能是上述137名自然人股東。

    此外,東軟集團上述大宗交易的每股成交價越來越低,由5月5日的12.9元/股變成5月30日的11.2元/股。二級市場上,股價也一路下跌,5月30日創下10.98元/股的歷史新低。(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焦點

  • 大宗交易玩出新花樣 高管通過大宗交易對倒避稅
    值得一提的是,大宗交易漸成各方追逐利益的運作平臺:有高管通過大宗交易對倒來避稅,還有公司通過大宗平臺折價轉讓部分股份給合作機構,以實現雙方利益綁定的目的。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等業內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市場走高,大宗交易的井噴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  9月大宗成交創新高  最近一個多月,隨著A股的持續走強,大宗交易驟然升溫。
  • 神劍股份掌門人大宗交易減持存蹊蹺 或為避稅
    神劍股份掌門人大宗交易減持「蹊蹺」  在證監會新年減持新規下,大宗交易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主要渠道。在此情況下,神劍股份近日發生的兩筆大宗交易本應平淡,卻因其存「蹊蹺」而引人關注。   密集減持為哪般  近日,神劍股份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劉志堅因「家庭財富及財務安排需要」,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轉讓1600萬股 (佔公司總股本的3.71%)給其女兒劉琪,劉志堅、劉琪為一致行動人。資料顯示,劉志堅系神劍股份董事長、總經理。  減持前,劉志堅持有神劍股份1.14億股,佔總股本的26.49%。
  • 大宗交易避稅模式西行東漸
    江蘇成為大宗交易的重地。  營業部模式生變  廬生在深圳一家證券營業部任職高管已經5年,經歷了深滬證券市場大宗交易從成交寥落到門庭若市的演變。大宗交易一度成為其營業部的招牌菜之一。現在大宗交易相當火爆,廬生所在的營業部卻基本沒做大宗交易了。  「券商做大宗交易不賺錢了。最近幾個月都沒有做大宗交易。」廬生說。
  • 最西最北營業部頻現大宗交易 成減持避稅新聖地
    無獨有偶,位於北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四家海通證券營業部——海林林海路營業部、牡丹街營業部、綏芬河山城路營業部、東寧繁榮街營業部,以及江海證券的雙鴨山西平行路營業部,近期也因上榜大宗交易賣方而逐漸為人所知。     眾所周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賣票的投資者,身份多為原始股東。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原始股東遠赴邊疆賣股票?
  • 避稅+利益捆綁 高管大宗交易減持有玄機
    隨著上市公司大小非的股票解禁期逐漸到來,一些與減持有關的「新招」也開始出現,大宗交易則成為一個神秘的渠道。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大宗交易逐漸增多,而在這背後或涉及合理避稅,或涉及與市值管理機構結成利益同盟。
  • 貴州茅臺現2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金額8572.98萬元
    原標題:貴州茅臺現2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金額8572.98萬元   貴州茅臺5月27日大宗交易平臺共發生2筆成交,合計成交量6.41萬股,成交金額8572.98
  • 攜機構連上大宗交易 興民鋼圈疑配合過橋避稅
    熱點欄目資金流向千股千評個股診斷最新評級模擬交易手機看股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葉苗  借道大宗交易平臺,將限售流通股售出後再行回購以合理避稅的案例近期日漸升溫。近日,興民鋼圈連續兩個交易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並出現了華泰證券旗下兩家營業部與機構專用席位之間的疑似對倒。有資深大宗交易人士介紹,這是典型的合理避稅手段,即趁股價處於底部之際完成原始股的倒手,先行繳納少量所得稅,待未來股價上漲時相機出售,上漲部分收益免稅。
  • 華蘭生物現2筆大宗交易 均為折價成交
    原標題:華蘭生物現2筆大宗交易 均為折價成交   華蘭生物5月22日大宗交易平臺共發生2筆成交,合計成交量71.00萬股,成交金額
  • 中簡科技現3筆大宗交易 均為折價成交
    原標題:中簡科技現3筆大宗交易 均為折價成交   中簡科技
  • 美的集團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322.54萬元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美的集團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322.54萬元 2020
  • 美的集團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3,063.60萬元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美的集團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3,063.60萬元
  • 中興通訊突現31筆大宗交易,折價10.63%!大股東套現戲碼重演?
    2020年4月2日,中興通訊出現31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高達15.6億元,成交價均為38.16元,較今日收盤價折價10.6%,賣方均為國泰君安深圳華強北路,買方多為機構席位。上次中興通訊出現如此大規模交易還是在一年前。
  • 東軟載波:公司創始股東再度轉讓股權 佛山南海區國資成新實控人
    東軟載波:公司創始股東再度轉讓股權 佛山南海區國資成新實控人 2021年01月08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東軟載波1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崔健、胡亞軍、王銳與佛山市瀾海瑞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瀾海瑞盛」)於2021年1月6日籤訂了《
  • 溫氏股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88.97萬元
    溫氏股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88.97萬元 2020
  • 新光藥業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62.01萬元
    新光藥業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62.01萬元 2020
  • 招商銀行現4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金額5278.15萬元
    原標題:招商銀行現4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金額5278.15萬元   招商銀行
  • 溫氏股份現2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838.64萬元
    溫氏股份現2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838.64萬元 2020
  • 龍韻股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1,379.98萬元
    龍韻股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1,379.98萬元
  • 大宗交易:恆立液壓成交2.07億元,折價9.96%(12-23)
    摘要 2020年12月23日,恆立液壓發生13筆大宗交易,總成交225.6萬股,成交金額2.07億元,成交均價91.61元,折價9.96%。
  • ...再接東軟載波股權 東軟載波(300183)實控人將變為佛山南海區國資
    1月6日,東軟載波披露,公司股東崔健、胡亞軍、王銳與佛山市瀾海瑞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瀾海瑞盛」)於1月6日籤訂了《股份轉讓協議》,瀾海瑞盛以21.665元/股的價格受讓崔健、胡亞軍、王銳合計47,958,200股,佔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0.3669%(以下簡稱「標的股份」),合計價格約10.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