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機構連上大宗交易 興民鋼圈疑配合過橋避稅

2021-01-21 中證網

  熱點欄目資金流向千股千評個股診斷最新評級模擬交易手機看股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葉苗

  借道大宗交易平臺,將限售流通股售出後再行回購以合理避稅的案例近期日漸升溫。近日,興民鋼圈連續兩個交易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並出現了華泰證券旗下兩家營業部與機構專用席位之間的疑似對倒。有資深大宗交易人士介紹,這是典型的合理避稅手段,即趁股價處於底部之際完成原始股的倒手,先行繳納少量所得稅,待未來股價上漲時相機出售,上漲部分收益免稅。

  昨日,興民鋼圈一筆大宗交易成交1567.52萬股,金額10047.8萬元,成交價格6.41元/股,賣出席位為機構專用席位,而買入方則來自華泰證券上海新村路營業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日,興民鋼圈連續發生10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股份數恰為1567.52萬股。但交易席位略有不同,前述充當沽售方的機構專用席位以接盤的資金方出現,而拋售方則來自華泰證券鹽城人民中路營業部。此外,成交價格也略低於昨日交易價格,為6.36元/股。

  興民鋼圈的股價經上月底實施的10轉10派0.3分紅方案後,絕對價格遭遇「腰斬」,昨日報收6.79元,微漲0.44%。

  大型上市券商資深大宗人士告訴記者,原始股在上市流通時會根據成交額扣除初始投資成本的差額徵收20%的所得稅,其中60%上繳國稅,40%為地稅所得。其中地稅部分根據各地政策能做相應返還。而江蘇鹽城是業界知名的地稅優惠地區,個人限售股轉讓所得稅返還比例高,能達到9成甚至更高。再綜合考慮交易席位的特殊性、成交價格等多重因素,上述交易為機構配合大小非完成原始股倒手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兩次交易中席位有所出入,業內人士介紹,很可能是券商在此交易中充當財務顧問的角色,通過內部機構協同作用,在第一次賣出時將席位臨時遷至稅收優惠所在地,但實際上,真實股東潛藏於回購交易中的買入席位之中。

  而在此次對倒交易中,所謂的機構席位只是一個「橋」。儘管角色單一、操作簡單,但機構收費著實不菲。以上述兩日交易價差粗略計算,機構的近1億資金在短短1日中便錄得逾78萬元的利息收入,年化收益率高達280%,令人咋舌。

  進入【興民鋼圈吧】討論

相關焦點

  • 大宗交易玩出新花樣 高管通過大宗交易對倒避稅
    值得一提的是,大宗交易漸成各方追逐利益的運作平臺:有高管通過大宗交易對倒來避稅,還有公司通過大宗平臺折價轉讓部分股份給合作機構,以實現雙方利益綁定的目的。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等業內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市場走高,大宗交易的井噴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  9月大宗成交創新高  最近一個多月,隨著A股的持續走強,大宗交易驟然升溫。
  • 大宗交易避稅模式西行東漸
    江蘇成為大宗交易的重地。  營業部模式生變  廬生在深圳一家證券營業部任職高管已經5年,經歷了深滬證券市場大宗交易從成交寥落到門庭若市的演變。大宗交易一度成為其營業部的招牌菜之一。現在大宗交易相當火爆,廬生所在的營業部卻基本沒做大宗交易了。  「券商做大宗交易不賺錢了。最近幾個月都沒有做大宗交易。」廬生說。
  • [發行]興民鋼圈(002355)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
    [發行]興民鋼圈(002355)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 時間:2010年01月19日 11:30:01&nbsp中財網 山東興民鋼圈股份有限公司 ,也不由興民鋼圈回購其所持有的股份。
  • 神劍股份掌門人大宗交易減持存蹊蹺 或為避稅
    神劍股份掌門人大宗交易減持「蹊蹺」  在證監會新年減持新規下,大宗交易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主要渠道。在此情況下,神劍股份近日發生的兩筆大宗交易本應平淡,卻因其存「蹊蹺」而引人關注。他基本上把不能賣的股票全部質押了。」一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劉琪此次受讓比例不足5%,那麼這部分的股份流通是否受限呢?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市公司,「劉琪不在公司『董監高』之列。其股票減持行為屬個人行為,不受比例限制。」神劍股份證券事務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大股東如此密集地質押、減持行為,是不是資金鍊出了問題?「大股東股權質押和減持都是個人財務需要,公司無權過問。
  • 避稅+利益捆綁 高管大宗交易減持有玄機
    隨著上市公司大小非的股票解禁期逐漸到來,一些與減持有關的「新招」也開始出現,大宗交易則成為一個神秘的渠道。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大宗交易逐漸增多,而在這背後或涉及合理避稅,或涉及與市值管理機構結成利益同盟。
  • 最西最北營業部頻現大宗交易 成減持避稅新聖地
    近期一家被稱為「最西部的營業部」——宏源證券喀什克孜都維路營業部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大放異彩,充當了多家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的賣方,令市場人士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經過調查後發現,和當初原始股東選擇江西鷹潭多家營業部一樣,合理避稅是主要原因。     最西最北營業部成賣方大本營     5月26日,宏源證券喀什克孜都維路營業部在大宗交易平臺上賣出57萬股三聚環保,成交價為每股12.38元。自此拉開了原始股東奔赴喀什減持限售股的序幕。
  • 一個月現96筆大宗交易 東軟集團股東倒騰或為避稅
    東軟集團近期頻遭股東減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驚現96筆大宗交易,累計減持3971.96萬股,成交金額達4.8億元。據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分散又密集的減持方式,很有可能是其137名自然人股東所為。而同營業部的對倒行為,不排除避稅洗股的嫌疑。
  • 購入的股票趕上大宗交易,您懼怕嗎?
    大宗交易一般和機構投資者相聯繫,和「主力」「莊家」等概念連接在一起,對於我們散戶而言,這種交易雖然表面上與自己無關,但實際上知曉機構買賣動態,對我們股市投資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近年來,不少股東通過高折價交易實現避稅。因為根據法規,限售股轉讓時需繳納20%的稅費。
  • 二手房交易:看見避稅——法制周末網
    地區指導價的存在確定了房屋的最低計稅價格,但目前客觀上卻成為了二手房交易中買賣雙方避稅的抓手◎法律意義上的裝修費並不是購房款的構成部分,對於該部分並不計入計稅基數。在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看來,地區指導價的存在確定了房屋的最低計稅價格,但目前客觀上卻成為了二手房交易中買賣雙方避稅的抓手。「這一價格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否則就可能培育了二手房交易中的避稅空間。」盧文曦說。
  • 「e公司調查」有一種隱秘槓桿叫大宗代持!股東方通過大宗交易6折...
    此外,多數股票估值中樞的下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大宗代持的安全墊。「大宗交易代持可以視為新規政策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操作模式,通過大宗交易過戶給代持方,並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和利息成本,從而達到過渡式減持和融資的目的。此時低價位代持,日後擇機選擇賣出,可以避免一大部分稅費,對於定增機構來說也是大大縮減了退出時間。」李欣表示。
  • 五糧液大宗交易成交2.79億元 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五糧液大宗交易成交2.79億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五糧液
  • 海通證券4登大宗交易 機構接盤2億
    不過,對海通證券的投資者來說,自家股票四個交易日內連收兩份減持公告多少有些鬱悶。這還不包括另外兩條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消息——被大和下調目標股價、因兩融糾紛被告上法庭。  《經濟參考報》注意到,海通證券6月份還4次登上大宗交易平臺,分別是6月13日、6月20日、6月23日、6月28日,共成交1513.007萬股,成交額超2.25億元,其中,2.1億為機構專用席位買入。
  • 瀘州老窖大宗交易成交6798.89萬元 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瀘州老窖大宗交易成交6798.89萬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瀘州老窖
  • 國光股份大宗交易成交千萬元 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國光股份大宗交易成交千萬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國光股份
  • 金固股份大宗交易成交1.40億元 賣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金固股份大宗交易成交1.40億元,賣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金固股份
  • 大宗交易兩重天:妙可藍多遭34筆折價「甩賣」,機構溢價加倉優質白馬
    記者 | 王瀟不在二級市場買賣,卻通過大宗交易折價或溢價交易,這些公司值得關注;折價大宗交易頻頻出現,妙可藍多、華蘭生物和桃李麵包出現30筆以上折價交易;溢價買入不常見,近期機構專用席位在溢價買入白馬股。
  • 7月大宗交易熱火朝天:兩隻保險股驚現大幅溢價,機構熱衷折價接盤...
    大宗交易市場上,7月共發生3108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57.72億股,成交金額895.71億元。其中247筆溢價成交,320筆平價成交,2541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佔比為7.95%。相比之下,6月共19個交易日,大宗交易市場共發生2399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44.85億股,成交金額595.46億元。其中198筆溢價成交,339筆平價成交,1862筆折價成交。
  • 大宗交易:機構帳戶買入晶晨股份5278萬元(08-28)
    摘要 2020年8月28日,晶晨股份發生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100萬股,成交金額5278萬元,成交價52.78元,折價14.18%。
  • 中國石油大宗交易成交8.23億元 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中國石油大宗交易成交8.23億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中國石油
  • 大宗交易:機構帳戶買入順豐控股1.05億元(12-09)
    摘要 2020年12月9日,順豐控股發生4筆大宗交易,總成交134.26萬股,成交金額1.05億元,成交均價77.85元,成交價與收盤價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