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欄目資金流向千股千評個股診斷最新評級模擬交易手機看股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葉苗
借道大宗交易平臺,將限售流通股售出後再行回購以合理避稅的案例近期日漸升溫。近日,興民鋼圈連續兩個交易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並出現了華泰證券旗下兩家營業部與機構專用席位之間的疑似對倒。有資深大宗交易人士介紹,這是典型的合理避稅手段,即趁股價處於底部之際完成原始股的倒手,先行繳納少量所得稅,待未來股價上漲時相機出售,上漲部分收益免稅。
昨日,興民鋼圈一筆大宗交易成交1567.52萬股,金額10047.8萬元,成交價格6.41元/股,賣出席位為機構專用席位,而買入方則來自華泰證券上海新村路營業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日,興民鋼圈連續發生10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股份數恰為1567.52萬股。但交易席位略有不同,前述充當沽售方的機構專用席位以接盤的資金方出現,而拋售方則來自華泰證券鹽城人民中路營業部。此外,成交價格也略低於昨日交易價格,為6.36元/股。
興民鋼圈的股價經上月底實施的10轉10派0.3分紅方案後,絕對價格遭遇「腰斬」,昨日報收6.79元,微漲0.44%。
大型上市券商資深大宗人士告訴記者,原始股在上市流通時會根據成交額扣除初始投資成本的差額徵收20%的所得稅,其中60%上繳國稅,40%為地稅所得。其中地稅部分根據各地政策能做相應返還。而江蘇鹽城是業界知名的地稅優惠地區,個人限售股轉讓所得稅返還比例高,能達到9成甚至更高。再綜合考慮交易席位的特殊性、成交價格等多重因素,上述交易為機構配合大小非完成原始股倒手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兩次交易中席位有所出入,業內人士介紹,很可能是券商在此交易中充當財務顧問的角色,通過內部機構協同作用,在第一次賣出時將席位臨時遷至稅收優惠所在地,但實際上,真實股東潛藏於回購交易中的買入席位之中。
而在此次對倒交易中,所謂的機構席位只是一個「橋」。儘管角色單一、操作簡單,但機構收費著實不菲。以上述兩日交易價差粗略計算,機構的近1億資金在短短1日中便錄得逾78萬元的利息收入,年化收益率高達280%,令人咋舌。
進入【興民鋼圈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