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深滬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席位榜,可以看到一張散布的中國地圖:深圳、上海、新疆、西藏、江西、江蘇……如果再仔細看,可以發現一些時間段某個地區的營業部上榜次數特別多。
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今年5月份,兩市大宗交易賣方席位共有1400多個,深圳地區營業部出現105次,遠不及江蘇地區,如常州等多市營業部上榜超過200次。江蘇成為大宗交易的重地。
營業部模式生變
廬生在深圳一家證券營業部任職高管已經5年,經歷了深滬證券市場大宗交易從成交寥落到門庭若市的演變。大宗交易一度成為其營業部的招牌菜之一。現在大宗交易相當火爆,廬生所在的營業部卻基本沒做大宗交易了。
「券商做大宗交易不賺錢了。最近幾個月都沒有做大宗交易。」廬生說。2009年以來該營業部每月都保持10次以上的大宗交易上榜記錄,是深圳地區最活躍的大宗交易通道之一。事實上,為了開拓大宗交易客戶,其所在券商把兩類客戶全部梳理了一遍,一是限售股股東,每個股東都有客戶經理詢問、留意其減持意向,二是有資金實力、有大宗交易意向的大客戶。這家深圳營業部被券商經紀業務總部定位為三個大宗交易席位之一,想減持股份的客戶,營業部去找資金來接盤;對想從大宗交易接股票的客戶,營業部會介紹減持對象。在市場迅速膨脹、信息尚不夠流通的前幾年,券商的中介作用大為凸顯,也獲得不錯的利潤。「那時券商一是可以獲得比普通交易更高的佣金,一度達千分之二;二是幫接盤資金籌措更多資金從而獲得豐厚利息。」廬生說。
「我們沒有競爭力了。」廬生幫助客戶匹配資金、尋找接盤客的優勢,在大宗交易形成一個投資模式後優勢不再明顯,大宗交易成本的變遷也是一大原因。近年大宗交易以市值管理利潤分成、避稅為主,券商中介功能大減,如不能提供避稅服務,多數席位成為簡單的交易通道,大宗交易佣金迅速降至萬分之三。
大宗交易稅惠模式
中部崛起西部開發
眾所周知的大宗交易稅惠模式——鷹潭模式、西藏模式興起於3年前。2010年初江西鷹潭出臺個人轉讓限售股稅收優惠政策,並在深圳設立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代表處進行推介。個人所得稅地方實得部分的80%獎勵給納稅人。程序是由經辦券商先代扣,交給地稅部門,然後由地方財政返還。
個人減持限售股的稅率為20%,稅金又經分稅制分為60%國稅、40%地稅。大宗交易減稅模式為「國稅部分絲毫不能減少,地稅部分則可以地方不同程度地返還」。江西的鷹潭市即為地稅部分可以返還80%,也就是說地稅部分只收需納稅額的8%,相當於整體減稅幅度為32%。以升值了1000萬元的限售股為例,拋售需納20%的個人所得稅,即200萬元;若在鷹潭的證券營業部減持則只需繳納13.6%的個稅(20%*68%),即136萬元,節省64萬元。
該模式一經推出,中部如江西的萍鄉市、西部如西藏等地紛紛效仿。西藏的限售股稅收優惠政策,因中國平安的職工股平臺轉到西藏註冊而為市場所知。
江西有關人士透露,目前鷹潭已經不再實行該類稅收優惠政策。這是鷹潭席位在大宗交易榜上迅速減少的原因。
2012年鷹潭營業部在大宗交易賣方席位出現12次,今年以來只出現了兩次。萍鄉營業部則自去年以來現身次數大減,今年暫未現身。
東部風行
從數據統計看,常州、如東、東臺等江蘇地區營業部去年以來佔總交易席位的次數明顯大增。
業內人士稱,相比於鷹潭、萍鄉的個稅可將地稅部分返還80%的模式,江蘇部分地區推出了80%以上、最高可達95%的返還比例,如按最高優惠算,相當於整體20%的個人所得稅直降為12.4%的稅率,相比鷹潭模式13.6%的稅率又優惠不少。
尋找能合法享受稅收優惠的地區,只是大宗交易服務中的一環。對於股市,交易價格的波動也是重要的空間,這也是法人限售股及很多難以提供稅收優惠的機構主要的空間。
大宗交易經常出現比收盤價低10%的折價,不光是更好地享受稅收優惠,也是風險共擔、利潤分成的一部分,如在大宗交易之後股價平穩甚至大漲,接盤方一般會短線賣出,有時這方面比挑選哪個地方稅收優惠更重要,交易方可以根據商議進行分成。「利潤假不了的,帳戶都在營業部上。」業內人士稱。
大宗交易折扣價格的談判,往往包含了根據近期、當日市場價定下的基準價和交易後短期股價漲跌的預案,從一錘子買賣走向利益共同體。(記者 羅峰)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