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植物上的「泡泡」,老人說是毒蛇猛獸的「口水」,真相是啥?

2020-12-20 三農小七

導讀:農村有的很大的植物,有些植物上有「泡泡」,有的野果上面也有。這些植物上的「泡泡」,老人說是毒蛇猛獸的「口水」,那麼,真相到底是啥?

文:三農小七

作為曾經的農村娃,我們都曾採摘過很多野果吃。還有的農村娃因為路上的野果太好吃而上學遲到,或者放學遲遲沒有到家,即便是那種守時的,聽話的孩子,也會採摘路邊的野果……

但是,也有農村娃不敢採摘的野果,不管什麼野果,只要果實上面或者結果實的植物的莖葉上面有一種類似於「唾沫」的「泡泡」一樣的東西,一般就沒有農村娃敢於冒險採摘了。因為,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告誡晚輩們,那是——毒蛇猛獸吐的「唾沫」,其實,原話是毒蛇猛獸吐的「口水」!

會告誡晚輩,毒蛇吐的「口水」有毒,不能吃;猛獸吐過「口水」,證明附近有猛獸出沒,趕緊離開。基於對科學知識的匱乏,農村老人接受的教育普遍程度不高;而農村孩子還沒有達到接受更多科普知識的地步。對於農村老人們的告誡,也深信不疑,或半信半疑,或不太相信,卻又無力反駁,那麼,植物上那些類似於「唾沫」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01植物上的泡泡,真相是啥?

首先,排除蛇

蛇沒有唾液腺,不會吐口水,那種「眼鏡蛇」一類的噴出的不叫「口水」,那是毒液。即便蛇口腔中的液體流出,那也不是毒液,更算不上口水,更不會起泡泡。因此,首先闢謠農村老人說植物上的那些「泡泡」是蛇所為。

其次,排除猛獸

在山裡,採摘野果除了怕蛇,當然也怕猛獸,其實,不管在什麼地方,見到自由之軀的猛獸我們都是害怕的,但猛獸也不會吐這種「泡泡」唾液。貓不會吐口水,狗不會吐口水,豬不會吐口水,獅子不會吐口水,老虎也不會吐口水……它們頂多就是「垂涎三尺」,是一種比較黏的液體,不是泡沫狀的「唾液」。

第三,可以懷疑人為

農村老人說那些「泡泡」狀的東西,是毒蛇猛獸的「口水」,雖然可以闢謠。但是那些確實像「口水」,而能吐「口水」的首先想到的是人。所以,可以懷疑是人為,而我也親眼見過路邊的野果成熟的被採摘,而沒有成熟的被倆熊孩子吐口水,當然,如今他們的生活都比較安定,據說他們起居的地方,生活很規律,每天還有人做飯給他們吃,而他們居住的地方,一般人還進不去,四周都有高高的圍牆,圍牆上,還有鐵絲網,據說鐵絲網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通電。

第四,高度懷疑「沫蟬」

沫蟬是一種小蟲子,棣屬於沫蟬科,它是一種小型昆蟲,長度一般不會超過15毫米,它的特殊技能就是不斷的形成小泡泡,然後把自己覆蓋起來,所以,很多時候,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泡沫,而看不到這種小蟲子。

沫蟬吹出的「泡泡」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那就是經久不滅,沫蟬會不斷的分泌「泡泡」,以便於「隱身」,以免暴露於空氣中而遭遇天敵。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久久不散的植物上的「泡泡」,高度懷疑是沫蟬幹的。

02沫蟬的危害

沫蟬的「泡泡」雖然沒有毒性,但是它本身卻是害蟲,它主要以吃植物的葉片和嫩莖為生。

由於沫蟬不斷地吹出「泡泡」,所以它對於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它會不斷地吸食植物的嫩莖或者葉片中的汁液。最終導致植物生長緩慢,營養不良,甚至枝葉枯黃等等,對農作物的水稻、玉米危害很大,對松樹、柳樹等樹木危害也不小。

03結束語

農村很多植物上都可能出現「泡泡」,老人說那是「毒蛇猛獸的唾液」,告誡我們見到了要躲開,真相是啥?我們已經大致有了了解,一般認為那是沫蟬幹的。沫蟬也是一種害蟲,危害植物,若大範圍見到,要引起重視。

您認為那些農村植物上的「泡泡」是怎麼形成的呢?您的家鄉是否也有人說它是毒蛇猛獸的「口水」呢?

百度百家號精彩文章獨家發布,請多指教:

曾當「糧食」家家戶戶搶著採,今爛一地無人收,農民想賣了過年!

野生「牛大力」,城裡人30元一斤買來煲湯,已成稀罕貨:養腎補虛

民間叫「五爪龍」,果實像無花果很好吃,人們卻砍樹挖根:好可惜

商家炒作,民間大量種植賣不掉,消費者:還想換個名字就賺大錢?

世界五大作物之一,吃1斤等於吃10斤蘋果8斤梨,1元1斤便宜又營養

相關焦點

  • 植物上的白色泡沫,真的是「蛇的口水」?應該是它在搗鬼!
    植物上的白色泡沫,真的是「蛇的口水」?應該是它在搗鬼!農村的植被豐富,生活著很多的昆蟲。不知道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過,在一些植物的莖上會出現很多的泡沫。問道這些泡沫是怎麼回事,好多人都會說這是蛇的口水千萬不要觸碰。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樹葉上的一種「唾沫」,以前認為是蛇的口水,以後就不怕了!
    自然界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當然也有奇怪的現象出現,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有些人會發現樹的葉子上會有唾沫,老人說這都是蛇爬在上面的口水,甚至提醒我們不要亂碰,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因為這種唾沫裡邊可能還有毒。
  • 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很多人都是靠種地、打工為生,外出做生意賺到錢的人並不是很多,有的農民辛辛苦苦打工,還不容易攢了一些積蓄,就像自己創業營生,結果因為資金周轉不靈和經營不善,把所有的積蓄都賠了進去,最後也過上了負債的生活,還有的人賺到錢後,卻安於現狀,慢慢的也沾上了一些惡習,最終敗光了家產,從此過上了貧窮的生活。
  • 在農村,老人常說「楝樹暴蕊人訴苦,楝樹開花人不見」,啥意思?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來形容農村春天到來時的美景再合適不過,農村的生活也始終是人們安居嚮往的地方,除了農村那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懷念外,更重要的是農村那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環境,農村的生活不比城市的車水馬龍,水泥高樓,在農村更多的是花草樹木。
  • 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 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嘗試過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每家每戶居住的距離都很近,所以他們就覺得有一種鄉親情一直存在。平日裡都說是好親戚,但是聚會多半都是在炫耀物質上面的東西,都在攀比,每年的聊天內容也都是你買房了沒,今年有沒有買車啊。就這樣的親戚情意,農村人都不太看好的。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 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這就出現了一句古話,「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要是沒居住過農村可能都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這個句子的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河南農村過年吃啥?這些美味你嘗過嗎?網友:口水流一地
    河南農村過年吃啥?這些美味你嘗過嗎?網友:口水流一地馬上2020年即將結束,我們也將迎來春節,那麼春節有沒有你們特別想吃的呢?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再也不如小時候那般的熱鬧,真的是這樣嗎?你們知道河南農村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啥是寡婦年?
    如今距離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農村開始熱鬧起來,遠離家鄉的農民也開始返鄉,由於大家平時四海為家,難得春節人齊,村裡的小年輕趁著春節開始談婚論嫁,熱心的農村老人逢人就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趁年底抓緊結婚,啥是寡婦年,難不成明年結婚以後是寡婦?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裡,這個時候大家如果沒有活幹的話,娛樂活動就是在家裡看電視,但是有的一些老人在家裡就座不住了,這個一般到了夏天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那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聊天,那場景也是很熱鬧,但是像老人們也是喜歡聊天,比如在一起聊點俗語,聊聊近期的糧價行情,種地的經驗等等,都是農民津津樂道的,尤其是俗語這方面在農村裡體現的是淋漓盡致,就比如這句俗語「豬7,狗8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老人說:「19年頭7年」寡「,7年難逢九,百年難逢一」說的啥
    在咱們農村人的生活中,農曆曆法一直站主要地位,可這樣說城市朋友記新曆,咱農民老百姓記舊曆,農村人的舊曆中,有著有趣又有重要意義的農曆節氣,比如我們皆熟知的農曆24節氣,在這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日都對我們農村人有著不尋常意義及影響。
  • 在農村,老人說「老狗上房,家敗又亡」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多年前還農村生活時,村裡面流行著這樣一首順口溜「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在農村,狗是有多重要!現在養狗多是當成伴侶,寵物來養,而在之前的農村,狗不僅是家庭的一員更承擔著看家護院的作用,因此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條狗。毫無意外筆者家裡也餵了一條狗,因全身黑色取名為——小黑。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在農村,老人說「三斤半的黃鱔不能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說「三斤半的黃鱔不能吃」,啥意思,有道理嗎?黃鱔是一種魚,身體長得和蛇非常像,但是它們身上能夠分泌出一種黏液,是沒有鱗片的,可以鑽到泥土裡。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都有玩過黃鱔的經歷。抓到手裡的時候非常的滑,一不小心就會讓它們跑掉。
  • 農村中的黑色野果子,農村老人說有毒,卻在市場上賣10元一斤
    農村中的黑色野果子,農村老人說有毒,卻在市場上賣10元一斤說起在農村生活的朋友,都是經常能吃到一些野菜和野果子的,並且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因為家裡的生活條件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的差,更是很多的人都會去山中或者是田地裡去摘一些野菜、野果子來吃,對於很的農村長大的朋友們,在小時候也是對於一些野果子非常的喜歡
  • 在農村,老人說:「家裡有三,家敗人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農村賺到錢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之前外出打工的農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回到了故鄉養老,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雖然說現在種地不怎麼賺錢,但要解決一家人的溫飽還是不成問題,只要不生病,生活會過得十分舒適。
  •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
    農村的一些老人每到冬臘月,就會趁著天兒好的時候,找一個陽光充足的牆根兒下,聚到一起曬著太陽聊天兒。他們口中的一些老話兒,仔細聽來的確含有一些生活的哲理。今天說一些農業諺語,明天拉一下吃喝拉撒,總之都是過去農村人經常說的俗話。但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很少聽到了。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呢?
    而農村的老話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廣受農民群體歡迎,經過多年的歷史推敲,其蘊含的人生道理和自然規律,放在當今時代仍然使用。這些農村老話有關於做人道理的,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折射出人性醜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