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蘇軍集團軍一級的編制有哪些

2020-12-12 熱兵器

二戰蘇軍的集團軍是戰役性兵團,通常隸屬於方面軍(戰略兵團),蘇軍集團軍的編成並不固定,而是取決於受領的任務,一般小於西方國家的集團軍編制,規模更接近於西方的一個軍。不過在重要方向上實施作戰的集團軍會得到大力加強,主要有如下幾個類型:

諸兵種合成集團軍

諸兵種合成集團軍是主要的野戰力量,從1943年開始,這種集團軍通常編有3-4個步兵軍、1個集團軍炮兵旅、1-3個坦克旅以及支援步兵的獨立坦克和突擊炮部隊。部署在主要方向上的集團軍,還會得到更多炮兵和坦克部隊的支援,甚至會獲得一個坦克或者機械化軍的加強。1943年底,紅軍共有55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

突擊集團軍

突擊集團軍最初設想是將其用於執行最嚴峻的突破任務,和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相比,突擊集團軍擁有更加強大的坦克和炮兵力量。蘇軍共組建了5個突擊集團軍。

坦克集團軍

坦克集團軍也是主要的野戰力量,第一批坦克集團軍組建於1943年1月,通常轄2至3個坦克和機械化軍、1個獨立坦克或自行火炮旅、2個炮兵團以及輕型防空力量,還有1個榴彈炮兵團和1個火箭炮兵營。各坦克集團軍的差異較大,實力大小總是取決於受領的任務。典型的坦克集團軍約有4.8萬人、550至77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650-750門火炮。

坦克集團軍的任務是擔任方面軍的快速集群,通常利用突破來完成戰役任務。蘇軍1943年組建了5個坦克集團軍,1944年1月組建了第6個。

空軍集團軍

空軍集團軍作為戰役兵團,絕大多數屬於方面軍,用於和地面部隊協同作戰,共組建了18個空軍集團軍。只有一個空軍集團軍例外,即第18空軍集團軍,由遠程作戰航空兵組成,執行縱深打擊任務,由空軍司令部直接指揮。每個空軍集團軍通常編有2-3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強擊航空兵師、1-2個轟炸航空兵師,約500架飛機。在主要作戰方向上,空軍集團軍會得到大本營預備隊的加強,飛機數量可以達到1000架到1200架。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軍坦克部隊編制大得嚇人,實際裝備坦克數量卻很少
    深度摘要:二戰期間,蘇軍坦克部隊和德軍裝甲部隊展開了一系列血雨腥風的鋼鐵搏殺。不過蘇軍坦克部隊編制大得嚇人,而實際裝備坦克數量卻很少,一個坦克軍裝備的坦克都沒有德軍一個裝甲師多。二戰期間,蘇軍坦克部隊和德軍裝甲部隊展開了一系列血雨腥風的鋼鐵搏殺。
  • 二戰蘇聯陸軍部隊的編制發展史(1941~1942)
    蘇聯的軍力最高的時候更是超過了1100萬人,要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其編制是非常複雜的,而且隨著戰事的發展,蘇聯陸軍編制也一直在發生變化,本系列將會簡單講解一下二戰中蘇聯陸軍的編制變化史。本文講的時間是1941到1942年之間的變化。
  • 編制體制調整,開始編組坦克集團軍和機械化軍,蘇軍1942年的準備
    蘇軍抓緊時間進行編制體制調整。首先,為了加強步兵火力,為每個步兵師增加了129支衝鋒鎗和4門迫擊炮。炮兵團由2營制改為3營制,步兵師的火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所有的騎兵師都被編入重新組建的騎兵軍。坦克部隊也進行了大規模整編。為了集中使用坦克,蘇軍在1942年春夏季開始組建坦克軍和坦克集團軍。坦克軍編有3個坦克旅、1個摩步旅、1個偵察營、1個高炮營、1個噴火器營和一些保障分隊。
  • 集團軍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我軍的集團軍組建已有30多年了,由於我軍的集團軍和軍的編制級別一樣,集團軍軍事主官也叫軍長,很多人到現在都搞不清集團軍和軍有什麼區別。簡單說,集團軍和軍的主要區別在於:集團軍是戰役單位,為基本戰役軍團;而軍是戰術單位,為高級戰術兵團。
  • 二戰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頑強抵抗,是推遲莫斯科戰役的重要因素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在莫斯科戰役進攻受阻,一些人認為這是德軍統帥部沒有按巴巴羅薩計劃走,推遲進攻時間造成的。實際上,當時蘇軍在斯摩稜斯克也只有70萬剛組建的部隊,德軍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先打基輔呢?消滅了這70萬人,不就可以佔領莫斯科了嗎?
  • 二戰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激戰兩個月,逐漸適應閃擊戰法
    到7月初,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共有60個師、1個旅,外加北方集團軍群有6個師,總兵力達到了120萬人,裝甲集群可用的坦克雖然比開戰時少了一些,仍有1000多輛,在古德裡安的領導下仍有非常強的戰鬥力,尤其是蘇聯空軍遭到沉重打擊,德軍兩個航空隊牢牢控制著制空權。相比德軍的進攻優勢,蘇軍顯得七拼八湊。
  • 二戰列寧格勒戰役,蘇軍為何在同一戰場犯同樣錯誤,缺乏創新打法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在戰爭爆發後走了很多彎路,尤其是在1941年到1942年間,因為不適應閃擊戰快速進攻和德軍慣用的鉗形攻勢,吃了不少虧。在北線列寧格勒戰場,有這麼一支隊伍,蘇軍第2突擊集團軍,就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兩次都差點全軍覆沒。這是什麼原因呢?
  • 二戰明斯克戰役,蘇軍把防守打成進攻,築壘地區梯次防禦成為擺設
    二戰蘇德戰爭中,明斯克戰役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閃擊蘇聯,中央集團軍群兩支裝甲大軍包圍蘇軍4個集團軍,並於27日佔領明斯克;第二次是1944年6月29日,蘇軍發動明斯克反擊戰,三個方面軍圍殲德軍第4集團軍,並於7月3日收復明斯克。同樣是進攻戰鬥,但蘇軍在第一次明斯克戰役中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就是把防禦戰打成了進攻戰鬥。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在明斯克戰役首戰失利,雞蛋裝在了一個籃子裡
    從戰術層面上講,蘇軍的梯次防禦為什麼輸給了德軍的鉗形攻勢呢?01守株待兔是梯次防禦的絆腳石,3個集團軍成了待宰的羔羊明斯克首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蘇軍3個集團軍落入德軍布置的「比亞韋斯託克-諾沃格魯多克口袋」,而直接原因卻是方面軍指揮員巴甫洛夫沒有及時下令從口袋撤出。
  • 二戰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蘇軍把握戰場特點,最終反敗為勝
    二戰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被稱為蘇德戰爭三大轉折點。莫斯科會戰使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史達林格勒戰役使戰場形勢發生逆轉,而庫爾斯克戰役更是蘇軍全面轉向大反攻的序幕。那麼,在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德軍都是先贏後輸,而且都離目標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為什麼呢?
  • 扎波羅熱之戰:二戰蘇軍規模最大的夜間進攻戰役!
    第聶伯河戰役並非一次戰役,而是由梅利託波爾戰役、扎波羅熱戰役、頓巴斯戰役、茲納緬卡攻勢等多個戰役組成,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扎波羅熱戰役,這是蘇軍在二戰期間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夜間進攻戰役。為了守住這裡,曼施坦因在扎波羅熱布置的守軍有不滿員的5個步兵師,1個摩託化師、1個獨立坦克營、2個自行火炮營,共計35000人,其中,有裝備了14輛「費迪南德」式坦克殲擊車的第653坦克殲擊營,和裝備了45輛「虎」式重型坦克的第506重型坦克營。
  • 從慘勝到碾壓,蘇聯第二次打日本6天取勝,二戰6年蘇軍有何蛻變
    出乎所有人意料,這場戰爭主戰只用了6天的時間便結束了,蘇軍一路大勝,這次鋼鐵洪流是真的碾壓了日本軍隊。有一種觀點認為,關東軍之所以缺乏戰鬥力,是因為精銳被抽調前往太平洋戰場上當了炮灰,軍隊中夾雜著近1/3的新徵召的士兵;同時武器嚴重匱乏,有十幾萬人沒有槍可用等原因。
  • 經過二戰洗禮的蘇軍有多強,上萬公裡大機動,摧枯拉朽殲滅關東軍
    1945年5月,德軍正式宣布投降,這時蘇聯開始騰出手來對付遠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了,此時的蘇聯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二戰巔峰水準,軍隊機動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實施大兵團戰略戰術能力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 曲線救國: 二戰蘇軍最大的叛將 曾幫蔣介石訓練國軍
    根據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聯紅軍在二戰中被俘570多萬人。這570多萬人,戰爭結束之後回到蘇聯的是190萬,剩下的人,大部分當然是死在戰俘營裡了,也有很多人就在歐洲待下來了,不願意回蘇聯了。有一個笑話,在史達林時代,一個蘇聯人移民美國,進海關的時候,被查出行李中帶著一張非常大的史達林畫像。美國海關官員就很奇怪,就問這個人,你帶這玩意兒幹嗎使啊?
  • 二戰明斯克戰役,蘇德坦克之比2200VS1700,蘇軍為何被包了餃子?
    在二戰蘇德戰場上,蘇軍被德軍成功合圍的戰役一共有兩次,一次是德軍閃擊蘇聯開始時的明斯克戰役,一次是緊隨其後的基輔戰役。這兩次戰役,德軍的裝甲集群快速機動功不可沒。可是,如果說基輔戰役的失利是由史達林主觀不準撤退原因擔責的話,那第一次明斯克戰鬥中,蘇軍佔有2200輛坦克對德軍1700輛坦克的優勢,為何還是被德軍包了餃子呢?
  • 二戰蘇軍飲食除了酒還有哪些?美國援助420多萬噸高熱量食物
    文/鳳凰軍事二戰蘇軍飲食除了酒還有哪些?美國援助420多萬噸高熱量食物二戰時期同盟國各國參戰人數不一,不過要說這其中哪幾個國家的參戰人數最多,一定會提到中國,蘇聯等等國家。而蘇聯也是在二戰中出了很大力,同時也是付出過巨大犧牲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和德軍的大規模交鋒了。戰爭年代總會出現物資匱乏的情況,畢竟戰爭消耗物資的速度非常快,越是慘烈的戰爭對於物資的依賴也越是明顯,很顯然,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戰爭。
  • 骷髏師:一個讓蘇軍最恐懼和頭疼的部隊,二戰後他們的結局如何
    納粹德國頭目希特勒麾下,有一支名叫「骷髏師」的裝甲部隊,全名叫黨衛軍第三「骷髏師」,也是德國的五大王牌部隊之一。那麼,這支部隊到底有多可怕?骷髏師的前身叫骷髏總隊,專門從事滅絕活動,裡面包括基警、「特別隊員」等等。
  • 二戰揭秘,蘇聯有9個集團軍被德國人全殲,其中一個竟被滅兩次
    二戰時期蘇聯有9個集團軍被德國人全殲。他們分別是:第5、6(2次)、12、16、19、20、24、32、57集團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爆發和面臨德國入侵威脅的情況下,第5集團軍於1941年1月在基輔特別軍區組建。衛國戰爭前夕,第5集團軍編有:步兵第15和第27軍,機械化第9和第22軍,第2和第9築壘地域及炮兵、工程兵等直屬部隊。
  • 如何抵禦蘇軍的鋼鐵洪流,東線德軍在防禦戰術上的艱難探索
    德軍突擊炮部隊縱觀四年的蘇德戰爭,德軍在不同時期的防禦作戰配系和戰術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坦克集中使用」這一戰術不僅在進攻端能有強大的威力,在防禦作戰中依舊有著尖銳的反突擊和反衝擊力
  • 二戰最大規模包圍戰,蘇軍65萬人被俘,百萬大軍被包餃子
    主要就是蘇軍作戰素質低下、指揮官無能。1941年6月22日爆發了明斯克戰役,這場戰役被德軍視為閃電戰與迂迴戰術結合的經典戰例,明斯克戰役後,烏克蘭首都基輔便露在德軍的兵鋒之下,此時蘇軍不得不死守基輔。現在為時已晚,局勢對蘇軍非常不利,百萬大軍猶如甕中捉鱉,更要命的是,此時蘇軍戰鬥力較差的劣勢也開始體現,均被德軍攔截下來。1941年9月17日德軍開始對基輔發動進攻,9月18日下午,蘇軍在包圍圈上打出一個漏洞,布瓊尼元帥、鐵木辛哥元帥等均逃出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