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渭南訊 臨渭區下吉鎮農民趙金龍近日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張日軍侵華時期製作的軍用地圖,地圖製作非常精細,是當年日軍侵華的一份重要證據。
1937年7月7日,日軍以盧溝橋事變為藉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這張於1938年印製的、長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右上端標有「『軍事秘密』、『英山』、『支那事變地軍隊二限』、『南支那十萬分之一安慶十八號』、『湖北省』、『安徽省』 」,左下端標有「昭和十三年七月調製、參謀本部」字樣的圖紙,是侵華日軍為了控制湖北省與安徽省有關地區而繪製的軍用地圖。地圖上清晰地標示了不同區域的等高線、標高以及戰略要衝和交通要塞,注釋出了重要村莊、道路、山頭、河流分布和地形地貌,以及對自動車道標出的特種記號等,足以說明日軍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已經對我國內地進行了大量細緻、隱蔽的偵察。
據趙金龍介紹,大約在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周邊鄉鎮的一農戶家中見到了這張侵華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據他了解,那名農戶的前輩曾在日軍佔領的武漢市偽政權辦事機構裡任職。趙金龍說,1993年,他在電視節目中無意間看到北京市某部門展示了一張侵華日軍曾使用過的軍用地圖,當時此事受到社會有關方面的關注,他便想起來自己曾經見到過的那張日軍地圖。「我想著這張地圖不僅具有收藏價值,而且有警示和教育等意義。因此,我多次登門索求,最終收藏到了這張地圖。」
趙金龍說,許多得知他藏有這張侵華日軍地圖的人紛紛登門求見並希望他轉讓,均被他謝絕。他認為,屈辱的歷史不能忘記,這張日軍精心繪製的地圖,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蓄謀侵華的罪惡行徑,警示著國人一定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文/圖 記者石俊榮 通訊員王松
(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