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欲借奧運振興經濟 日企組團贊助創紀錄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安倍欲借奧運振興經濟 日企組團贊助創紀錄】在距離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召開不到一年之際,日本企業表現出了史無前例的參與熱情。日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從63家日本企業募集到超過31億美元(約合219億元人民幣)的贊助,幾乎是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三倍左右,也是近期兩屆世界盃足球賽的兩倍。(第一財經日報)

  在距離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召開不到一年之際,日本企業表現出了史無前例的參與熱情。

  日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從63家日本企業募集到超過31億美元(約合219億元人民幣)的贊助,幾乎是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三倍左右,也是近期兩屆世界盃足球賽的兩倍。

  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是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當時的贊助金額為12.18億美元。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未正式舉辦,便已打破紀錄,成為了體育史上所獲贊助最多的賽事活動。

  東京上一次舉辦奧運會還要追溯到1964年,當時的主題為「戰後重生」。國際奧組委的官方信息顯示,本屆賽事則關注創新,包含自動駕駛以及人工智慧如何運用至奧運會等。賽事將從2020年7月24日開始舉行,延續至8月9日。

  對於日企展現出來的滿腔熱情,專門研究體育營銷的專家廣隆松崗元(HirotakaMatsuoka)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本的公司將支持體育視為它們的義務。幾十年來日本企業均以『服務社會』為價值核心,因此難以拒絕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號召。」

  「勁敵」攜手贊助東京奧運

  此前,東京奧組委的計劃是通過贊助商籌集15億美元,如今看來,這一目標不僅提前且翻倍實現了。而這背後離不開日本國內企業的熱情投入。就連2020年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約翰·科茨(JohnCoates)也表示,東京拿到31億美元的本土商業贊助收入,「令人驚訝。」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國際奧委會官網顯示,此次東京奧運會的贊助商體系分為4級。最高級別的是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TOP)計劃。支持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全球TOP合作夥伴包括可口可樂、阿里巴巴、法國源訊、普利司通、陶氏、通用電氣、英特爾、松下、豐田等13家國際企業。

  位於TOP之下的則是國內贊助商級別,包括黃金合作夥伴、官方合作夥伴以及官方支持商三類。目前已籤署「黃金合作夥伴」計劃的日本本土贊助商共15家,包括為人們熟知的佳能、富士、三井不動產等;32家「官方合作夥伴」包括日本郵政、日本最大旅行機構JTB等;另外,還包括16家「官方支持商」。

  需要指出的是,國際奧委會表示,創紀錄的31億美元贊助並未將TOP計劃中的日本企業(即松下、豐田、普利司通)統計在內,而僅來自於63家日本國內的贊助商。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奧委會允許東京奧組委打破「一個行業一家企業」的慣例,在每個類別的贊助籤署多個合作夥伴。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直接競爭對手「聯手」贊助東京奧運的局面。

  其中,日本航空公司(JAL)和全日空(ANA)、瑞穗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HIS和JTB旅行社、三井不動產和大和房屋、西科姆(SECOM)保全公司和Alsok綜合警備保障公司、龜甲萬醬油和味之素……甚至驪住(Lixil)和Toto兩家衛浴類的生產商,也雙雙攜手出現在同一張贊助名單上。

  對此,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贊助銷售總監戴夫·多羅吉(DaveDoroghy)表示,「同時擁有兩家航空公司或兩家銀行,是聞所未聞的。我很驚訝他們可以在不排他的情況下募集到這些資金。」

  「安倍經濟學」的第四支箭?

  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而言,非常希望能借2020年奧運會這股「東風」振興目前停滯的經濟。而有日企高級管理人員透露,許多贊助合作協議的籤訂,正逢政府「安倍經濟學」推廣的熱潮。

  日本內閤府8月中旬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強勁的個人消費開支和企業投資帶動,日本2019年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8%,環比增長0.4%,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增長。

  雖然數據看起來不錯,但分析人士認為,二季度個人消費增長強勁是因為慶祝新天皇即位的「十連休」帶來的旅遊和休閒支出旺盛,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還可能導致人們控制今夏的消費。

  當前的日本經濟走強,很難說是曇花一現還是全面復甦,因此安倍不願錯過奧運會這劑強心針。早在2013年得知日本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之後,安倍就曾表示,「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有些人甚至將奧運會稱為「安倍經濟學」的「第四支箭」。

  目前,安倍政府正通過基礎設施支出的增加以及改善、提升入境旅遊便利等,試圖將奧運經濟的紅利最大化。

  在基建方面,日本央行曾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經濟影響》的評估報告中預估,基建投入的刺激將使得2018~2020年的GDP每年平均上升0.2~0.3個百分點。日本內閤府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日本GDP實際增速0.7%,低於預估的1%。

  在旅遊業方面,日本政府此前提出了到2020年使全年訪日遊客達到4000萬人次、消費額達到8萬億日元(約合5315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日本觀光廳今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訪日遊客人數同比增長8.7%,至3119.19萬人,連續7年保持增長;同時,訪日外國遊客的消費額比2017年增長2%,增至4.5064萬億日元。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安倍政府已將旅遊作為振興地方的王牌及增長戰略支柱而加以推進,日本各地將會朝著最新目標繼續努力。為此,日本政府已在今年推出了多項旅遊業改善措施,比如鼓勵日企通過服務而不是商品來吸引外國遊客。對於最大海外遊客來源地的中國,日本政府已簡化籤證流程,對北京、上海領區遊客實行電子籤證,同時這一措施將在明年於中國全境鋪開。

  然而,安倍在奧運經濟方面的算盤能否打成,還存在不少變數。

  此外,也有日本企業擔心成為奧運贊助商後會對企業布局產生壓力。體育用品集團亞瑟士(Asics)的執行長尾山基(MotoiOyama)表示,他擔心無法負荷奧運會的巨額財政承諾。這迫使企業減少長期投入在中國、印度和其他市場的資金,「多年的努力可能會付之東流。」

  也有企業高管抱怨道,公司支付了大約1億美元,成為與佳能、瑞穗和野村並肩的15家黃金日企贊助商之一。「我們甚至沒能拿到一張觀看賽事的門票,我的公司在場館放置任何廣告都需要額外費用。」這位公司高管說道。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日本欲借奧運東風建賭場 吸引中國遊客等來日消費
    原標題:日本欲借奧運東風建賭場 吸引中國遊客等來日消費 據日本共同社16日報導,日本私營鐵路公司京濱急行電鐵(簡稱京急電鐵)當日正式啟動項目,計劃在日本興建賭場。安倍政權希望借2020東京奧運的「東風」,靠賭場業吸引包括中國遊客在內的更多外國遊客來日消費。
  • 東京奧運懸而未決,日本經濟等風來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消息,截至11日,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599例,死亡12例。至此,關於奧運會到底是延期還是取消的言論,層出不窮。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曾接受採訪說奧運可能因為疫情發展取消,日本奧運大臣橋本聖子先前說可能推遲到年底,就在昨天,她聲明最終決定權在國際奧委會。
  • 韓國欲借冬奧會振興經濟 平昌環境適合冬季運動
    原標題:韓國欲借冬奧會振興經濟 平昌環境適合冬季運動  本報訊(文力)索契冬奧會落下帷幕,下屆冬奧會將於2018年在韓國平昌市舉行。平昌屬於韓國江原道,位於首爾以東180公裡處,人口不足5萬,是韓國著名的度假山城。這座小縣城憑藉韓國人「不屈的鬥志」,連續12年3次申辦,終於2011年7月成功贏得2018年第23屆冬奧會的舉辦權。
  • 東京奧運延期,「奧林匹克景氣」何時再現
    本屆奧運會被稱為「重建的奧運」,奧運火炬也被命名為「復興之火」,其意義不言而喻。3月22日,東京奧運會聖火在日本仙臺市巡展,儘管當局已經多次強調,考慮到新冠疫情,民眾切勿前往現場觀看。但當天仍有多達5萬名當地民眾聚集在火車站附近參觀。日本民眾對奧運的熱情可見一斑。
  • 疫情疊加奧運延期 日本祭出空前刺激計劃緩解經濟困境
    原標題:日本祭出空前刺激計劃緩解經濟困境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日本內閣會議7日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總額達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儘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受疫情和奧運延遲影響,日本2020年經濟出現負增長仍是大概率事件。
  • 消費稅上調疊加疫情 安倍能指望東奧提振日本經濟嗎?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消費稅上調疊加疫情,安倍還能指望東奧提振日本經濟嗎?安倍政府此前把刺激日本經濟的賭注押在了今夏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上,但疫情可能使得安倍政府的希望落空。為了不重蹈此前2次消費稅上調對日本經濟衝擊的覆轍,安倍政府自2019年初以來就出臺了一系列輔助措施,以緩衝消費稅上調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但消費稅上調的直接結果便是在去年的8月、9月日本商家大量促銷,日本民眾為了節省稅費提前消費。在公布的終值中,2019年第四季度佔日本經濟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個人消費季率下降2.9%,資本支出下降3.7%。
  • 安倍主動提「讓奧運延期一年」,為何東京奧運還叫「2020」?
    安倍在電話中主動說出「請讓奧運延期」之前,日本政府與國際奧委會之間玩的是一場「膽小者的遊戲」——雙方都不想承擔奧運延期的責任,因為這將意味著為隨之而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埋單。按照日本慣例,夏季是指一年中的7月至9月份,安倍這一表態證實了早前共同社所稱的「日本不會接受延期一年以上」的說法。同時,安倍在發言中並沒有完全否定東京奧運會在2020年內舉行的可能性,日媒分析認為,如果全球疫情能在5月以前出現轉機,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9月前舉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奧運「打折」贊助懸了 日本經濟最糟時刻還未到來
    (原標題:奧運會延遲又縮水、贊助也懸,日本經濟最糟時刻還未到來)
  • 日本擔憂美國發動貿易戰傷及在華日企
    共同社7日消息,日本政府預測,在華日企每年至少有757億日元出口美國產品受到影響,主要涉及複印機、汽車等關聯產業。日本廣播協會(NHK)8日在節目中提到,美國發動這場貿易戰可能將動搖日本經濟的骨架;日本銀行近期調查顯示,日本大企業擔心美中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升級並長期化,乃至引發世界性經濟風險。
  • 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 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深度|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持續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緊急狀態措施涵蓋東京都、大阪府、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兵庫縣和福岡縣,持續一個月。
  • 2020+1:東京奧運的「延期帳單」
    政治 - 安倍政府的困局與抱負 經濟-東京奧運會的成本帳 在討論奧運延期之前,大家需要搞清楚第一個前提問題,就是「東京奧運會的成本,是怎麼分攤的。」 但是,對於場館來說,其修建與改造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一屆奧運賽事。關於「奧運場館」的大賽後使用,是一份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奧運場館」在奧運後的開發使用度,與振興經濟民生都有很高程度的關聯。
  • 看不見的病毒,重創了安倍的「奧運夢」
    加拿大首先表態,不會在今年派出奧運選手參加比賽,而隨後其他國家紛紛做出同樣的決定。如果不能保證比賽的完整性,不如推遲到明年,安倍晉三無奈的表示。但問題並不是推遲到明年那麼簡單,安倍將要面對的問題是,日本經濟將受到多大的打擊,混亂程度將有多嚴重,甚至明年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另外,日本的疫情是否會在奧運會被推遲後,出現爆發性的增長?
  • 修憲、外交、經濟、奧運:安倍壯志未酬,日本站到十字路口
    另一邊,新任首相的競爭者已按耐不住激動情緒,安倍辭職的話音剛落,日本前外相、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均表明,有意角逐自民黨總裁一職。據共同社28日報導,自民黨考慮在9月15日舉行總裁選舉。安倍要掛冠而去,從8月28日這一晚開始,日本政壇的暗流已演變為洶湧巨浪,它將推動「後安倍時代」走向何方?
  • 安倍承諾將以振興衝繩經濟換取普天間機場搬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2月1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參加了在首相官邸舉行的衝繩政策協議會,就減輕衝繩負擔、普天間基地搬遷以及振興衝繩經濟等事宜,與衝繩官員進行了會談。安倍在會議中明確表示,「(日本政府)會為最大限度的實現2014年度的衝繩振興預算做出努力」。
  • 深度|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據《經濟觀察報》數據,豐田、松下、普利司通三家日企為了獲得「奧運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數百億日元;佳能、日本生命等15家企業為了獲得「金牌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150億日元以上;全日空、TOTO等32家企業為了獲得「官方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60億至80億日元。還有19家企業須支付數額不等的費用,以獲得「官方贊助商」的稱號。
  •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在華日企將如何發展?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所長田端祥久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張靖) 自2010年中國GDP規模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之後,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不同於前30年的特徵,增速逐漸放緩,進入2014年,GDP增長率達到
  • 布希借經濟會議拉贊助
    布希借經濟會議拉贊助 2002年8月12日07:16  中國青年報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張興慧  8月13日,美國總統布希將在他的家鄉德克薩斯州舉辦一次規模龐大的經濟論壇,專門討論目前美國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和對策
  • 東京奧組委厲害,還有4年呢,贊助就3倍於倫敦了|好奇心小數據
    雖然東京奧運會四年後才會召開,但日本電通公司亞洲部部長大井義洋訪華時透露,東京奧運吸引到的贊助金額,已經超過了倫敦的三倍,拉到 42 位贊助商。按照大井義洋的話推算,東京奧運至少已經得到了 34.5 億美元的贊助,而且這個數據還會繼續上升。
  • 奧運延期後,日本東京確診數字為何激增?
    明年真的成了『復興』奧運了——一場紀念人類戰勝新冠病毒的奧運會。」此前日本將奧運聖火傳遞定於從福島開始,是希望借奧運會「復興」因為「3·11」大地震和核電事故之後一蹶不振的日本東北。 針對東京奧運會名稱保留,有日本網友評論說:「東京奧運會不用『TOKYO2021』,但可以是『TOKYO2020+1』,『+1』才算完整的奧運會,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