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是安徽省地級市,簡稱「馬」,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遊,成都有火鍋, 桂林有米粉……每個城市都有具備當地特色的本土美食,馬鞍山自然也不例外,一起跟著小編來嘗嘗吧。
三口塘老鵝湯。改革開放後,當地農民為拓寬致富之路,以農家飼養的廉價老鵝再經棚養育肥,宰殺後入高壓鍋,並配以十餘種香料,加鹽、糖、香蔥等作「原汁原味」處理,使其湯色清亮,肉爛而不碎,油而不膩,味道鮮美。現產品已註冊登記,由指定飯店烹製。由於老鵝湯貨真價實,風味獨特,不僅含山、巢湖人經常前往就餐,南京、合肥、蕪湖等地的遊客也慕名前去品嘗,省內外也有多處自稱「正宗東關老鵝湯」而冒名開業。
口袋鴨,安徽馬鞍山傳統名菜,味型為鹹鮮味。其主料均選用兩年以上農家土老鴨和鮮嫩土豬肚,配當歸、黨參、沙參、枸杞等十多種名貴藥材精製而成,營養豐富、味道純正、開胃健脾、滋陰補腎、活血養顏、四季皆宜。
含山乾絲製作精細,一塊乾子能剖出10多層,切後細如線,柔如絲,韌而不斷,可穿針眼。乾絲以高湯煮片刻入味,再配以各種調料,上以蝦米、火腿丁、嫩薑絲、青紅椒絲、攤蛋皮絲、時鮮蔬菜汆水切絲蓋在入盤的乾絲上澆上麻油,食之柔軟爽口,回味無窮,既是不可或缺的早點名菜,又是待客佐酒的家,風味別致,名聞遐邇。
當塗大肉麵,又稱205大肉麵,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落戶於205國道當塗段,客人主要是路上跑車人,大肉麵汁濃味醇、肥而不膩,名聲漸漸傳開,也因而得名"205大肉麵"、"當塗大肉麵"。
九龍一絕鴨爪。這道看似普通的街頭美味,如今已成為當地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款零嘴,也是招待親朋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九龍一絕的鴨爪以辣聞名,入口香,辣而不辛,味道很是勾人,常常辣得眼淚都快出來了,還是停不下來地吃,幾天不吃,又會想得慌。
黃池醬菜,產自當塗縣黃池鎮,當地豐富新鮮的物產加上百姓由來已久的醬菜製作習俗使得黃池所產的醬菜遠近聞名,在華東地區擁有廣闊的消費人群。這裡的醬菜用料新鮮,工藝考究,口味獨特,是佐餐佳品。
當塗肥腸米線,是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的著名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線、肥腸、香菜、蔥花、蒜泥、豆瓣醬、糖、鹽、雞精、黃豆芽、花生米、白芝麻等。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各種配菜,吃酸的可以放點醋。
姥橋花生酥那可是和縣的傳統名點。據相傳是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位姓陳的糕點師傅發明的。將花生米仁炒熟碾碎後,加上芝麻油和麥芽糖切成方塊,形如酥糖,故名。主要由花生米、白糖加工而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烤方肉,亦稱烤方,是當塗縣城辦盛大筵席必備佳餚,有70多年歷史,也是馬鞍山傳統名菜之一。烤方肉是用淘米水洗淨肉皮,邊洗邊刮。烤時用鐵叉叉著,先烤至五六成熟,再塗麻油於肉皮,邊塗邊烤,烤熟後,用刀將肉切成薄薄方片,蘸甜醬或白糖吃,味香甜鮮美。
炸牛肉是和縣的特色美食,在當地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其製作方法為將肉按其紋路橫切成半寸長、半分寬、二分厚的肉片,再入水煮肉待滾後晾乾,經油炸並加佐料紅燒即成。入盤時肉色金黃、鮮嫩味美。密封可保持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