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過許多城市,走過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只為了舌尖上最美好的回憶。徐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而然也留下了各式各樣的美食。那麼徐州都有哪些美食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八義集臭豆腐,八義集臭豆腐是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八義集鎮的特色小吃。八義集臭豆腐以八集醬菜廠生產的最為出名,其入鼻雖奇臭無比,至口卻潤若無物,沾舌則回味悠長,進喉已是妙不可言,在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聞著臭、吃著香,品了一缸再一缸」。提起八義集街頭兩樣具有傳奇色彩的特色小吃,即便是在方圓數百裡之外,也足以令人交口稱讚、垂涎欲滴——所謂八義集臭豆腐「臭名遠揚」,八義集羊肉湯「千裡飄香」。
徐州把子肉,徐州把子肉是中華名小吃之一,是徐州極具特色的小吃。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五省通衢。川、魯、粵、湘、淮揚等五大主力菜系南北口味在這裡水0融。形成了特有的飲食文化氛圍。這裡是著名的烹飪之鄉,也是中華烹飪鼻祖---彭祖的故裡。徐州把子肉在傳統的製作上,採用15CM長的五花肉與排骨用蒲草捆在一起。所以稱為:把子肉。徐州把子肉的飲食特點是:肥而不膩,多滋多味,肉色令人垂涎。
八義集羊肉湯,八義集羊肉湯是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八義集鎮的特色美食。邳州八義集羊肉湯的特點是:色澤乳白、湯質鮮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醇香異常。八義集羊肉湯製作精細,在用肉(均是本地放養的小山羊)、燒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講究。原汁原味的八義集羊肉湯是衝出來的:一口大大的鍋,上面圍著半米高的一圈鐵皮,把整副羊架和羊雜放進去,用大火燒(以木柴火為好),頂出血沫,爾後將佐料(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等)下鍋,同時外加大蔥、生薑適量,以小火慢慢地燉,讓骨頭的味道完全融到湯裡。湯煮好了,用一個很大的海碗,放上辣羊油,切幾片薄薄的羊肉,把滾燙的湯往碗裡一衝,加上一點鹽菜(香菜)和佐料,一碗香噴噴、辣乎乎的羊肉湯就成了。
鴛鴦雞,鴛鴦又稱正鳥,雌雄共棲,比翼而飛,歷來為相思與情愛的象徵。古人云:得成比翼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時值稻熟雞肥的金秋季節,如果餐桌上出現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傳統名菜——鴛鴦雞,一定會給你全家帶來無限歡樂。大家熟悉的《霸王別姬》,是一出膾炙人口的歷史悲劇。當項羽被漢軍圍困垓下,哀嘆大勢已去時,虞姬以歌相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引劍自刎,死時年方20多歲。
徐州地鍋雞,徐州地鍋雞四周是生面鍋貼小餅,上面是大量辣椒和花椒,裡面是草公雞塊和其他蔬菜佐料。天寒地凍之際,圍著這東東喝酒小餐,妙不可言,吃過之後暖洋洋的哦!地鍋的由來是過去徐州人都在自家小院裡用石頭壘灶,放上大鐵鍋,擱了菜,貼上鍋貼,圍爐而坐,席地而吃。因此稱為地鍋。地鍋是蘇北徐州、魯南地區流傳甚廣的一種民間名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色光潤紅亮,其香濃鬱滑爽,其味醇厚。
糖醋四孔鯉魚,此菜久負盛名,因其歷史悠久,有眾多傳說。曾有人賦詩士曰:「此魚不是尋常魚,前在天池後在徐。緣何鼻上多雙孔,荷滿微湖香滿渠。」一般鯉魚均是兩個鼻孔,惟銅山縣、沛縣沿微山湖一帶所產鯉魚為四個鼻孔,肥美勝過黃河之鯉。黃河之次決口,奪泗水河床入海,久經衝刷形成微山湖,這一變化為四孔鯉魚生長提供了特殊的生存環境,但所產稀少。
邳州菜煎餅,邳州的特色美食,我們不得不說菜煎餅。 其實菜煎餅並不是出現很早,開始是為居家自己在煎餅裡面放上菜或者雞蛋,在鏊子上塌制而成。現在發展成為一種飲食。 製作材料主要是煎餅,有大煎餅,就是小麥軋糊子烙制的煎餅,小煎餅是直接用麵粉烙制的面煎餅。然後就是菜,主要是菠菜、白菜、韭菜、薺菜等蔬菜,再加上粉絲、辣椒等。 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在煎餅裡放上個雞蛋,不過是先把雞蛋煎好了,然後蓋在煎餅裡面的。
鱈魚花生豬骨湯,鱈魚花生豬骨湯 材料:豬骨500克、花生仁100克、鱈魚肉150克、沙拉油2大匙。 做法: 1、鍋內放入豬骨、A料和清水5杯,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至骨頭湯濃。 2、濾出清湯後,加入花生,水火煮至軟熟。 3、將鱈魚肉切成厚片,沾些千太白粉備用。 4、炒鍋00入油燒熱,將鱈魚放下兩面煎黃。 5、把魚片放入湯中略煮,撒上B料即可。
上面的這些美食,網友們都吃過嗎?可以發表下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