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裡能否打手機引熱議 專家稱不排除危險

2021-01-12 搜狐網
加油站裡能否打手機引熱議 專家稱不排除危險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29日09:16

  我們都知道,在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這成了一個「常識」,據說打了會引燃、引爆加油站;但是,偶爾有人在站裡打了,除了你心跳加快無比擔心外,好像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今年9月,國內某媒體則明確刊登一則《打手機不可能引爆加油站》的報導;在網絡上,在加油站裡能否打手機也引起熱議。

  「禁打」多年,突然冒出一些「能打」聲,有點意思,要搞清楚一下。

  加油站裡打手機,

  要不得、很危險哦!

  「大部分司機都曉得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成都市秀苑東路的市政加油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話來了,有的司機要麼不接,要不就走到加油站外面才接。記者恰好看見一名司機駕車準備進來加油,正要進入加油站時,一個電話打來,司機趕緊將車剎住,等電話打完了才駕車進來。「我們幾乎每天都遇得到在加油站打電話的,不過我們一說,他們都自覺出站去打了。」工作人員說,他們也遇見過蠻不講理的,「我們也不敢跟他們吵,只能好言相勸。」

  「加油站裡肯定不能打手機嘛,那好危險哦。」市民江小姐非常贊成加油站不能打手機的規定。「網上都說了的嘛,加油的時候,手機信號有可能引爆加油站。」江小姐說,她有一次坐客車在加油站加油,一名乘客在車上打電話。「我就叫那人別打電話了,那人還是繼續打。後來把我惹急了,我把他的手機搶過來掛掉,那人差點就和我打起來了。」

  「我現在打了,

  加油站咋沒爆呢?」

  「93號,加滿哈。」昨日,一輛白色捷達車駛進成都城區一座加油站,司機楊師傅還沒有讓車完全停下來,就對著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喊了一聲。待下了車,他的手機就響了。「師傅,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哦。」加油站的工作人員指著站裡貼著的「禁止打手機」標語說。楊師傅「嗯」了一聲,卻依舊拿起手機接了起來。

  「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哈。」工作人員很緊張,跑過來制止楊師傅。楊師傅轉身繼續接電話。一會兒,楊師傅電話打完了:「打個手機咋會把加油站引得燃呢?我現在打了,加油站咋個沒有爆呢?」

  「我們也不曉得。」一名工作人員指著旁邊懸掛的《加油須知》,「上面就是這樣規定的,我們只是按照執行。」另一名加油員插了一句:「說是手機有輻射,可能是電磁波能引燃汽油。」

  楊師傅笑了笑:「看來你們都搞不懂嘛!」

  都有實驗為證 打了就燃,打了也安全

  加油站裡可不可以打手機?記者在百度搜尋引擎中輸入「加油站打手機」字樣,立即找到了相關網頁7.2萬篇。某網的一篇《打手機不可能引爆加油站》的報導佔據了搜索結果頭條,再往下拖動網頁,與之相反的「加油站打手機如埋炸彈」、「加油站打手機禍在眉睫」、「加油站不能打手機的幾大理由」等報導也羅列其中。

  正方

  加油站裡打手機

  可能會發生爆炸

  記者查詢到,《中國石油加油站管理規範》第四章第四節就明確規定,嚴禁在加油現場和油罐區使用通訊工具。據有關專家介紹,加油站中的加油機、地下油罐出口、通氣管以及洩油口附近的三米範圍內都屬於防爆區,在防爆區內打手機,會因手機按下開關的瞬間產生輕微火花;或是舊款手機線路老化,使用過程中也有可能產生火花,如果當時空氣中積聚了相當濃度的可燃性氣體,便會發生爆炸。

  根據推斷,油槍向汽車或摩託車油箱注加汽油時,空油箱內的油氣便會向外飄散,使加油車輛周圍油氣密度驟增。如果在其附近撥打、接聽手機,處於發射或接收信號狀態的手機,在瞬間產生的電子摩擦就可能點燃油氣並引發爆炸。因此,不光是手機,連手電筒、對講機在加油站裡都不能使用。在網上,記者還找到深圳電視臺2008年製作的一期新聞節目:消防專家在一個金屬盤中放了一個捲成團的錫箔紙,以模擬手機內部的電氣環境,並在上面噴灑汽油,消防專家將一隻手機挨近錫箔紙並進行撥打,這團錫箔紙竟突然燃燒起來。「太危險了,以後真不能在加油站裡打手機了。」有網友表示。

   反方

  手機打得發熱

  仍然沒有發生爆炸

  今年9月,國內某媒體則明確刊登一則《打手機不可能引爆加油站》的報導。該報導引用美國著名的Discovery探索頻道「流言終結者」欄目裡的一期節目,以實驗的形式表明加油站裡打手機不可能引爆加油站。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這期紀錄片,紀錄片裡介紹說,最初是一封殼牌石油公司的「警示郵件」引發了人們的猜測,並最終讓大家相信「加油站裡打手機會引發爆炸」確有其事。在這期節目裡,兩名「流言終結者」在溫度、溼度都可以控制的實驗室裡模擬加油站的環境,並在模擬環境中注入了足以引發爆炸的高濃度汽化汽油。「流言終結者」緊接著將一部手機放入了這個模擬環境中,並進行了長時間的撥打。15分鐘後,這部手機被打得發熱,但爆炸的情況卻依舊沒有出現。這期節目還對所謂的「打手機引爆加油站」的說法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是汽車駕駛員在進出汽車時,衣物發生摩擦產生靜電,最終才導致汽油燃燒的。節目指出,美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150多起加油站燃燒事故中,5成以上是駕駛員在加油途中回到車上產生靜電引發的。

  多種因素影響 不排除兩種可能性

  成都市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王林元告訴記者,加油站、加氣站在消防上均屬於「甲類場合」,在這類場合,使用手機等無線通訊工具比較危險。王林元表示,要發生燃燒,必須要有可燃物、氧化劑和溫度(引火源)組成「燃燒三角形」。網上流傳的手機能引燃錫箔紙的實驗就是滿足了這個要求的,相反,探索頻道沒有引燃汽油的實驗則沒有滿足上述條件。

  王林元表示,手機輻射要引燃汽油,其輻射能量必須達到或超過點燃汽油的「點火能量」,但目前,市面上的手機發射功率不一,其產生的「點火能量」也各不相同。此外,加油站裡的溫度、風向、以及手機是否會產生靜電等多種因素,都是影響手機能否點燃加油站的條件之一。他最終得出結論:加油站裡打手機不排除能點燃加油站,但也不排除不能點燃加油站。

  據王林元透露,為防止在加油站撥打手機引發事故,國家安監總局在兩年前就曾計劃要在全國的加油站、加氣站強制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器,他們還曾派人到成都進行暗訪,看這邊的加油站是否安裝有手機信號屏蔽裝置。「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國家安監總局後來又放棄了強制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器的計劃。」本報記者陳松

  糾結啊!加油站裡手機響,接還是不接?

  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加油站裡可以打手機。還都有實驗為證,連人家楊師傅也問了,我現在打了,咋個沒爆呢?

  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真的是流言嗎?這個流言真會被終結嗎?我的讀者們,作為編發這組稿件的編輯,我在想,如果我在加油站裡會不會打手機?

  糾結啊。不過最後我決定,不打,還是堅決不打!

  我去加油站不是去打醬油、聊電話的,主要任務還是加油,就算有哪位專家告訴我,在加油站裡打手機是安全的,我也不打,我總要注意避讓站裡其他加油車輛吧,總還要注意油表是否到位、油箱蓋是否蓋好、找零錢沒有吧。

  既然兩種可能性都有,那就別管什麼溫度、風向等等因素了,總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滅掉那種危險的可能性吧。

  現在,親愛的讀者朋友,已經看完這組報導的你,相信哪個呢?你會在加油站打手機嗎?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上網從搜狗開始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加油站「掃碼支付」有危險?
    為了論證這一問題,海寧市檢察院向相關行業專家進行問詢,並會同通訊專家對四種場景下手機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進行了測試。結果證實,掃碼支付的電磁輻射功率遠大於通話的功率。可見,在加油站易燃易爆範圍內使用手機掃描支付存在一定風險性。經過討論,專家評議團得出「在加油機旁進行行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的結論。
  • 比打電話還危險?多地叫停加油站「掃碼支付」,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
    每經編輯:盧祥勇防控疫情期間,如果你去加油站加油,可以選擇「不下車無接觸加油」。老司機們坐在車上掃個碼就能完成加油,方便快捷。但近日浙江海寧市人民檢察院組織的一項針對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性的聽證會,卻給這項廣受歡迎的便民服務的安全性打上了問號。
  • 中國電信詳解為什麼加油站禁用手機
    集微網12月3日消息,不少消費者基本上都在加油站裡見過「禁用手機」的提醒標誌,那你知道加油站裡為什麼會禁用手機嗎?來看看中國電信是怎麼說的。圖片來源:微博中國電信稱手機在接收或發射高頻電磁波的時候,裡面會有高頻的電流,如果手機存在接觸不良等情況時,就有機會產生電火花。只要這個電火花持續有1微秒,放電能量有6毫瓦的時候,就有可能引發煤氣燃燒。
  • 危險!花垣一加油站竟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在崗,讓司機自行加油
    近日,花垣縣消防救援大隊監督執法人員來到浮橋加油站開展夏季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當執法人員來到浮橋加油站時,發現該加油站竟沒有一位工作人員在場,前來加油的司機們在無工作人員的情況下就自行給車輛加油,發現這一危險情況後,執法人員當即勸阻了正在給車輛加油的司機,並告知私自給車輛加油的危害。操作不當並且在沒有接受專業培訓的情況下私自給車輛加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 你知道加油站內不讓吸菸,但是你知道加油站裡不讓用這個東西嗎?
    這也讓加油站的工作非常嚴格,通常情況下加油站裡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明火,甚至連取暖器和手機都不讓使用。但是有人說帶火的菸頭是無法點燃汽油的,這是真的嗎?說到底,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文就帶你追尋真相,但是因為危險,請大家切勿模仿。
  • 加油站裡不能打手機?一份研究報告解釋這居然是嚴重誤區
    除了身份證、駕駛證、零食等必備物品外,還有一個地方不可或缺,那就是加油站。,不敢動手機,不敢拍衣服,檢查隨身攜帶的物品有沒有易燃易爆類,總之高度謹慎生怕做錯什麼釀成大禍。不過近幾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出去加油基本上都是手機行動支付,不禁好奇加油站裡真的不能打手機?
  • 「網絡成語」引熱議 專家稱錄入詞典操之過急
    「網絡成語」引熱議 專家稱錄入詞典操之過急   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這些四個字組成的詞語,從字面上看,很難理解它們的真實含義,然而在資深網迷的眼中,這些都屬於既好用又流行的「新成語」。
  • 給未成年羊打碼引熱議 揭未年羊打馬賽克照片(圖)
    英國伯明罕警方,在三頭未成年的羊的照片上,打上馬賽克,有人覺得太過火。  給未成年羊打碼引熱議 揭未年羊打馬賽克照片。據報導,近日,英國警方在調查案件時,在三頭未成年的羊的照片上,打上馬賽克,稱羊未成年真實身份無法透露。引發網友熱議,這是否過火了呢?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5月12日報導,伯明罕警方巡邏的時候發現了一輛可疑小貨車,警方要求車子靠邊,車上的人卻加速逃逸。巡邏車申請支援,警局派了一架直升機和警犬加入追捕。  沒多久嫌犯就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車子。車上的三個人棄車逃跑。
  • 加油站內的這項服務,很危險!
    加油站內不能撥打電話,這是安全常識。2008年起實施的加油站作業的安全規範明確了加油站內嚴禁使用手機,然而隨著行動支付的不斷發展,不少人出門開始不帶錢包,越來越多的加油站推出手機掃碼支付服務。疫情期間,海寧市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稱,海寧某加油站存在車主在加油機旁通過掃碼支付油款的現象。檢察官立即對此類情形進行調查,發現海寧轄區內多個加油站存在工作人員在油槍旁給車主掃碼支付加油費、加油機旁印有可供手機掃描的二維碼等情形。
  • "甄嬛傳"海外翻譯引熱議 美版名暫定"宮裡的皇后"
    "甄嬛傳"海外翻譯引熱議 美版名暫定"宮裡的皇后" 與此同時,一段《還珠格格》在美國被脫口秀主持人柯南配音惡搞的視頻也在微博引發熱議。惡搞翻譯加上搞笑配音,中國古裝劇在海外的翻譯問題,成了近期最熱門的話題。  【熱議】「甄嬛」闖美國,網友忙惡搞  《甄嬛傳》將在美國播出的消息,近來引發了網友的持續關注:翻譯成英文之後,老外能否理解 「一丈紅」、「曹貴人」等專有名詞?
  • 中國留學生能否持中國駕照在加拿大開車引熱議
    中國留學生能否持中國駕照在加拿大開車引熱議 近日在大溫地區引發不小熱議,在與皇家騎警、警察局及卑詩汽車保險局(ICBC)多次確認後,得到的答案仍是各說各法,猶如「羅生門」。
  • 冬季加油站注意事項:潛在這些奪命危險!
    近年來,許多加油站都陸續推出了自助加油的方式,車主們只需辦理一張加油卡,就可以自己動手加油了。每次加油只要插入油卡、輸入密碼、提槍加油、掛槍取卡,四個步驟即可完成,整個過程都非常便捷,不需要麻煩加油站的工作人員。不過,這種自助加油在冬天很容易因為人體產生的靜電引發事故。
  • 北京嚴禁加油站作業區手機掃碼支付
    昨日,繼國內一些城市叫停加油站掃碼支付後,北京也對加油加氣站內使用手機等行為「出手」治理。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嚴格加油加氣站內掃碼支付等使用手機行為安全管理的通告》,其中明確,嚴禁在加油加氣作業區內進行掃碼支付等使用手機的行為。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應用,部分加油加氣站內存在使用手機進行掃碼支付等現象,形成安全風險隱患。
  • 35%的人到加油站不為加油?國外這樣打造集成店式的安全加油站
    加油站內不能撥打電話,是眾人皆知的安全常識。但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加油站推出手機掃碼支付服務。這又是否安全?近日,浙江省海寧市檢察院就此問題開展了一場聽證會。經過測試和專家評議,得出「在加油機旁進行行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的結論。目前,南京、蘇州、洛陽等地已經下令禁止在加油區域內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 專家研討電視劇《精英律師》 劇情引熱議
    專家研討電視劇《精英律師》 劇情引熱議 2020-01-09 17:11:12 》 現實主義佳作引發熱議  由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浙江賢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陳彤編劇、劉進執導,靳東領銜主演的都市律政劇《精英律師》正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熱播。
  • 在加油站這樣「便捷付款」太危險
    「小李,在你管理的加油站核心區域,有駕駛員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付款,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現要求你們立即停業整頓……」日前,黔西縣應急局開展整治加油站違規掃碼專項行動,這是執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 「黑五」打折季將至 海外包裹能否放心收?專家:不排除攜帶新冠病毒...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說,雖然海淘熱情不減,但是因海外疫情導致的擔憂也不少。跨境商品能否能夠放心購買是他們首要關心的話題。專家提醒,貨物在冬季低溫環境運輸可能存在與冷鏈運輸類似的傳播環節,消費者和從業人員應予以關注。
  • 「石頭剪刀布」制勝策略引爭議 專家稱屬博弈論
    「石頭剪刀布」制勝策略引爭議 專家稱屬博弈論   近幾天,一則我國科學家所做的關於剪刀石頭布策略的研究引發諸多網友熱議,不少人調侃「沒幫助」,也有人懷疑該研究的價值。
  • 權威手機檢測專家證實:加油站燃爆主要根源是靜電與手機本身無關
    ;2015年6月4日,某外媒報導,非洲國家加納首都阿克拉一個加油站起火爆炸,造成超過90人死亡;2016年6月,據臺灣東森新聞雲援引《星州網》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文良港地區28日發生爆炸,1名25歲女子在加油站加油時,站在油槍前玩手機,突然發生爆炸,導致全身收到火舌及高溫正面擊中,全身60%灼傷。
  • 驢友失蹤遇難引熱議:能否設廣州遠足行山徑
    反思路無標識  吳沓或被迷路引上絕路  至今,警方尚未公布吳沓事件的調查結果。對吳沓的死因,我們不能妄下結論。  目前,廣州熱門的戶外行走路線大都集中在幾家森林公園。記者對比過網絡上各條路線的攻略,都有點凌亂,標識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