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炮臺及燈塔!

2020-12-11 執意的旅遊

東望洋炮臺位於東望洋山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燈塔等。

從迴旋樓梯直上塔頂,可以俯瞰整個澳門半島以及「澳門歷史城區」,無敵景致盡收眼底,燈塔旁建有聖母雪地殿聖堂。

東望洋炮臺東望洋炮臺原來主要用於防禦外來入侵和作為觀察站。

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臺才被開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由於東望洋炮臺一帶曾經是重要的軍事重地,因此地底築有不少防空洞。

自2003年開始,這些原先封閉的防空洞經過大事整修後,現已闢建為「松山防空洞展示廊」。東望洋燈塔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非常古老的燈塔,建於1865年,高13公尺,白牆紅頂,雄偉挺拔。

相關焦點

  • 東望洋炮臺及燈塔——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
    東望洋炮臺又稱松山炮臺、東望洋山炮臺,建於十七世紀。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東望洋山上之古老炮臺,為澳門八景之一,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古蹟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 組圖:東望洋炮臺(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
    簡介: 東望洋炮臺修築於1622年,1637年擴大增修,翌年完工,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此後,該炮臺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到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該炮臺才被闢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 遠東第一的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位於澳門半島東望洋山的山頂,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亦是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之一,1992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澳門系列之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舊稱松山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
  • 澳門一百元——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舊稱松山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在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東望洋燈塔為白色,帶著黃色的線條點綴。燈塔建築為一圓柱形結構,部直徑為7米往上收分為5米,內部共分三層,有一迴旋梯連接垂直空間。
  • 據說是中國地區最古老的燈塔之一——東望洋燈塔,你去過嗎?
    東望洋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 記者手記 | 燈塔照絲路之澳門東望洋
    為了航海,世界各地出現了各形各色的燈塔。燈塔之光也照亮了西學東漸的方向,葡萄牙人是開拓東方世界的首批西方使者。在《燈塔照絲路》系列專題片中,我將帶您領略各國各地造型各異琳琅滿目的燈塔。就先從我身邊的澳門東望洋燈塔開始吧。澳門東望洋炮臺上的東望洋燈塔
  • 東望洋燈塔: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守望者
    新華社澳門7月11日電(陳彥妤 王晨曦)在澳門半島自然地貌的最高處松山山頂,矗立著歷史悠久的東望洋燈塔。澳門海事及水務局近日開放東望洋燈塔供遊客參觀。同時對外開放的還包括港務局大樓、政府船塢、海事博物館以及船隊基地青洲塘。  松山又名東望洋山,燈塔坐落在位於松山西南部的山頂上,是東望洋炮臺的一部分。
  • 澳門回歸專欄:澳門東望洋燈塔是遠東首創
    「澳門八景」之一的東望洋燈塔,是遠東歷史上的第一座導航燈塔,它在世界航海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東望洋山燈塔,建於澳門最高的東望洋山巔上。在燈塔建立之前,東望洋山上建有炮臺,是澳葡當局於一六二二年修築的。一八六四年,當局又在炮臺的平臺上建築了這座遠東地區第一座燈塔,並於一八六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晚開始向南中國海的航船亮燈導航。
  • 登東望洋燈塔感受浪漫:拍婚紗照的好地方(圖)
    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澳門東望洋炮臺修築於一六二二年,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炮臺上建有一座燈塔(建於一八六四年),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中新社發梁永強 攝  中新社澳門六月十五日電 題:登東望洋燈塔感受浪漫氣息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來澳門一年多了,還是第一次走進東望洋燈塔的內部。
  • 【世遺探秘】澳門東望洋燈塔攻頂遊
    藉著本月東望洋燈塔開放,今日就帶大家走進燈塔內部,好好探尋及了解一下這座古老燈塔的歷史及內部結構。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包括20多座歷史建築,並由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於2005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登東望洋燈塔感受浪漫氣息:是拍婚紗照的好地方
    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澳門東望洋炮臺修築於一六二二年,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炮臺上建有一座燈塔(建於一八六四年),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   中新社澳門六月十五日電 題:登東望洋燈塔感受浪漫氣息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來澳門一年多了,還是第一次走進東望洋燈塔的內部。
  • 澳門對東望洋燈塔周邊新發展樓宇高度進行限制
    澳門對東望洋燈塔周邊新發展樓宇高度進行限制 2008年04月17日 00: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澳門東望洋炮臺修築於一六二二年,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炮臺上建有一座燈塔(建於一八六四年),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
  • 澳門官員赴京探討東望洋燈塔景觀保護
    澳門官員赴京探討東望洋燈塔景觀保護 2008年01月19日 00: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澳門一月十八日電 (記者 畢永光)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崔世安司長率領文化及工務官員十七日在北京與相關部門文物保護專家舉行工作會議,探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問題,並就東望洋燈塔緩衝區外圍的建築發展規劃交換意見
  • 澳門至美東望洋
    ,在小小的山頂平臺上卻有著東望洋燈塔、東望洋炮臺和聖母雪地殿教堂三座世界文化遺產建築,是澳門世界遺產建築最集中的地方了。       東望洋山頂建築以純白色為主,勾勒著黃色的線條點綴,猶如一位白裙少女亭亭玉立於山頂,在藍天白雲下顯得純潔、端莊又美麗。其實東望洋不僅美麗,還有著豐富的歷史意義,東望洋燈塔不僅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燈塔,燈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標值,還是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最高峰,燈塔、教堂和炮臺位於山巔。
  • 東望洋炮臺、盧家大屋喊你來參觀啦~
    東望洋炮臺及盧家大屋就是其中的重要景點,一直深受市民及遊客的喜愛。東望洋炮臺(修築於1622年)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炮臺上建有一燈塔及小教堂。東望洋燈塔(建於1864年)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標值也是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
  • 中西文化交融的守望者澳門百元大鈔、東望洋燈塔和聖母雪地殿教堂
    東望洋炮臺又稱基亞炮臺、松山炮臺、因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東望洋山上而得名。由哨房、火藥庫、塔樓等組成,是澳門八景之一。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東望洋炮臺建於1622年,並在1637年進行擴建、於次年建成。
  • 特首批示規限 澳門東望洋燈塔周邊樓宇最高90米
    特首批示規限 澳門東望洋燈塔周邊樓宇最高90米 2008年04月17日 10: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松山燈塔為核心,外延至外港碼頭、加思欄以至與另一世遺核心保護區大三巴及大炮臺之間的城區景觀。  有關單位表示,新的規劃方案主要考慮實際的地貌條件、周邊的歷史文化元素、實際的可操作性,儘量在世遺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之間尋求平衡。
  • 東望洋燈塔景觀危機
    東望洋燈塔景觀危機,是指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及澳門象徵之一——東望洋燈塔所遭遇的景觀保育危機,亦是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正遭受的其中一個威脅。2005年,東望洋燈塔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年澳門特區政府廢止《外港及新填海區都市規劃章程》及《南灣重整細則章程》兩項對當地世界遺產有保護作用的訓令,將東望洋山周邊範圍列為可任意開發的土地,批准在東望洋燈塔周邊興建會造成景觀破壞的高樓,部分工程在建成後的高度甚至會遠高於東望洋山,動搖燈塔的世遺地位。
  • 東望洋山的眺望
    上次離澳時已經入夜,一個不經意的回頭,我看到東望洋山上閃爍的燈塔,它仿佛在向我揮手道別,呼喚著我下次再來。迎著它的召喚,這次我要上山。到燈塔去。  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最高的山嶺,過去是澳門最重要的軍事防禦地點。遠遠地,車就要停下來。沿著斜坡往山上走,人煙越來越稀少。  轉彎處有一個保安亭,值班的老伯戴著老花眼鏡在看報紙,亭外趴著一隻小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