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雌獅更喜歡鬃毛旺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2020-12-06 大貓來了

在自然界中,有不少雌雄兩態的動物,比如獅子、孔雀、袋鼠、鴛鴦、鴕鳥、雞等,獅子則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所謂雌雄兩態,是指一種動物的雌性與雄性個體在外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我們可以一眼辨別出它們的性別。對於獅子而言,通常雄獅都長著長長的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鬃毛。縱觀整個歷史,長有鬃毛的雄獅一直讓人類十分敬畏,那麼,雄獅為何長有鬃毛?鬃毛起著什麼作用?它和什麼因素有關?它的性狀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嗎?……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圖:雄獅和雌獅外表有著顯著的差別

為何雄獅會長有鬃毛?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所有貓科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叫古貓獸(小古貓)。古貓獸沒有鬃毛,甚至當獅子從豹屬中分化出來時也是沒有鬃毛的。大約30萬年前,有鬃毛的獅子開始在自然界出現,和無鬃毛的獅子相比,動物學家稱這些獅子為有鬃獅。隨著時間的發展,自然界中有鬃獅逐步代替了無鬃獅

談論起現代獅子的鬃毛時,我們必須明白三點:(1)只有雄獅才有鬃毛;(2)雄獅在剛生下來時並沒有鬃毛,亞成年時期才開始生長;(3)種群內部和種群之間,雄獅鬃毛的顏色、長短及稠密程度有著較大差異。

因此,基於這些因素,動物學家認為,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性選擇是自然選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指兩性中的某一性別的個體為了和異性交配而與種群中同性別的其他個體展開競爭,最後能成功交配的個體就能繁殖後代,從而使有利於競爭的性狀逐漸得到鞏固和發展。對於雄獅而言,它們的鬃毛一方面是雄獅之間競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雄獅吸引配偶的需要。

獅子過著群居生活,一個獅群中往往生活著一隻或多隻雄獅,以及比雄獅數量更多的雌獅,這會導致嚴重的生殖競爭。生殖競爭的出現促使了雄獅聯盟的形成,較大的雄獅聯盟可能會驅逐其他獅群中的雄獅,統治獅群,並在長時間內保持統治地位,因而有機會繁殖更多的後代。

與此同時,一個獅群中的雌獅通常是同步繁殖,即在某一個時間段裡,多隻雌獅會處於發情期,從而允許幾隻雄獅進行交配。因此,獅子中這種區別於其他貓科動物的獨特的社會制度,會導致更大的生殖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雄獅的鬃毛就伴隨著自然選擇「應運而生」。

鬃毛的作用主要是在戰鬥中保護雄獅嗎?

早在17世紀,動物學家就開始思考雄獅鬃毛的作用。在19世紀,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認為,鬃毛的作用主要是在戰鬥中保護雄獅的安全。這種觀點流傳了上百年之久,然而在21世紀初期,動物學家經過對獅子數十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雄獅的鬃毛並不會在打鬥中提供多麼明顯的保護作用,反而,雄獅通過鬃毛來顯示自己的戰鬥力,避免打鬥,「不戰而屈人之兵」,將會帶來更大的好處。

圖:正在打鬥的兩隻雄獅

如果鬃毛主要是為了起到保護作用,那麼說明雄獅在打鬥中鬃毛覆蓋的身體部位將會受到更多的攻擊,這些部位也將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但動物學家通過大量的觀察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鬃毛覆蓋的區域更容易受到其他獅子的攻擊,雄獅身上傷口的分布情況及嚴重性和沒有鬃毛的雌獅、幼崽沒有明顯的區別。

傳遞信號才是鬃毛髮揮的最大作用

既然鬃毛的存在並不能較好地提供保護,那麼它有哪些作用呢?動物學家發現,鬃毛的最大作用是向其他獅子傳遞信號

圖:通過面部特徵很難分辨幼獅的性別

雄獅鬃毛的長度、顏色及稠密程度並不是恆定的,而是在不斷發生變化。剛出生的時候,雄獅是沒有鬃毛的,1歲以下的亞成年雄獅和雌獅,我們很難通過它們的頭部特徵進行區分;接近2歲時,雄獅的鬃毛會隨著睪丸激素分泌的增加而長度變長、顏色變深,這標誌著性成熟的開始;大約5歲時,雄獅的鬃毛髮育基本完成。鬃毛的顏色從淺黃色、金色到黑色不等。

圖:成年雄獅

對於成年雄獅而言,它的鬃毛越長、顏色越深,則說明它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越高。睪丸激素具有促進性器官、毛髮的發育,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骨骼和骨骼肌的發育,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造血功能等作用,因此,睪丸激素水平越高,雄獅通常就越強壯,戰鬥力越強——而這一點可以通過鬃毛的性狀表現出來。

動物學家還發現,鬃毛顏色較深的雄獅,往往吃得更好,這說明這類雄獅有著較高的統治獅群的能力或更好的狩獵能力。在5歲以上的雄獅中,如果雄獅受傷,它們的鬃毛會變短,而這則傳遞了雄獅在短期內戰鬥力會下降的信號。

因此,雄獅的鬃毛是一個信號源,它向其他獅子傳遞著自己的戰鬥力和生理狀況。鬃毛的長度越長,顏色越深,生長得越稠密,往往代表雄獅身體強壯、戰鬥力更強。

圖:一隻雄獅遇到一對獅子兄弟,未通過戰鬥就使對方屈服

著名的「玩具雄獅」實驗,驗證了鬃毛傳遞信號的作用

通過實際觀察,動物學家發現雄獅在社交活動中會利用自己的鬃毛向其他獅子傳遞信號,而其他獅子也能輕易「讀懂」這種信號。比如,通過觀察一頭雄獅的鬃毛情況,其他雄獅可以初略評估雙方的戰鬥力大小,來計算如果發生戰鬥的話勝算如何。而雌獅則會通過雄獅的鬃毛判斷一頭雄獅是否足夠強壯,是否有保護獅群的能力。

世界著名的貓科動物專家克雷格·帕克曾帶領科研團隊進行了一項有名的「玩具雄獅」實驗。研究人員委託荷蘭的一家玩具公司,根據提供的鬃毛樣本和測量數據,製作了和真正的雄獅體型及外表十分相似的4隻玩具雄獅。

圖:4隻玩具雄獅

這4隻玩具雄獅有兩隻鬃毛的顏色為金黃色,但長短不同;另兩隻鬃毛的顏色為黑色,長短也不同。研究人員將它們放在非洲草原上,用播放設備播放鬣狗的叫聲,來吸引其他獅子的到來,並觀察其他獅子見到玩具雄獅後的反應。

結果發現:雌獅更傾向於接近鬃毛較長或鬃毛顏色更深的玩具雄獅,對鬃毛較短或鬃毛顏色較淺的玩具雄獅則沒什麼興趣;而真正的雄獅對鬃毛較長或鬃毛顏色較深的玩具雄獅會表現出懼怕心理,不願意靠近,對鬃毛較短或鬃毛顏色較淺的雄獅則會表現出一定的侵略性。這種現象和真實的獅子世界如出一轍。

圖:一隻雌獅被一隻鬃毛為黑色的玩具雄獅吸引

「玩具雄獅」實驗有力地證明了: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它向其他獅子傳遞著身體狀況、戰鬥力等信號。雌獅更喜歡選擇鬃毛旺盛的雄獅作為配偶,從而產下基因更優良、身體更健康的後代,獅群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雄獅則更懼怕鬃毛旺盛的雄獅,這不僅因為鬃毛旺盛的雄獅會顯得體型更大、更具威脅性,還因為它們知道這樣的雄獅戰鬥力更強悍,當一個獅群有鬃毛旺盛的雄獅鎮守時,其他雄獅的入侵欲望就會降低。

為何不是所有的雄獅都長有更旺盛的鬃毛?

既然一頭旺盛的鬃毛對雄獅的意義如此重大,那麼為何生活在同一片區域的雄獅,不是所有個體都長有更旺盛的鬃毛呢?

科學家用紅外攝像頭對雄獅進行了拍攝和研究,根據照片顯示的溫度情況,科學家發現:旺盛的鬃毛尤其是黑色的鬃毛會使雄獅變得更熱。這很容易理解,因為這就好比一個人在炎熱的夏天帶著一條厚重的圍巾。獅子對熱很敏感,它們缺少汗腺,旺盛的鬃毛會使雄獅的散熱受到影響

圖:一隻雄獅在枯樹下乘涼,它顯然熱壞了

除此之外,鬃毛的存在也有諸多不便之處,比如容易滋生寄生蟲,容易向獵物暴露雄獅的位置,在穿越樹叢時會變得比較困難等等。

因此,旺盛的鬃毛在為雄獅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讓雄獅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它們要付出很大的維護成本。所以,並不是所有雄獅都能承受得起這樣的代價,只有那些身體更強壯、對環境適應能力更強的雄獅才有足夠的能力來維持旺盛的鬃毛。而這一點,再次證明了「鬃毛越旺盛,往往說明雄獅越強壯」的理論。

雄獅鬃毛的性狀和哪些因素有關?氣候變暖對雄獅的鬃毛有影響嗎?

雄獅鬃毛的性狀和氣溫、遺傳、棲息地、營養狀況、年齡等諸多因素有關。其中,溫度是影響雄獅鬃毛性狀的主要因素。

圖:一頭瘦骨嶙峋的雄獅鬃毛也變得稀疏起來

科學家曾對生活在北美地區動物園中的雄獅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結果發現,氣溫高低不同,雄獅鬃毛的生長速度也不同。生活在氣候寒冷地區的雄獅,鬃毛較稠密;生活在氣候炎熱地區的雄獅,鬃毛較稀疏。不同地區不同的鬃毛生長速度,都是為了讓雄獅可以更好地適應氣溫環境。

圖:生活在寒冷地區動物園中的獅子,鬃毛往往較稠密

這說明,雄獅的鬃毛是可以隨著溫度的變化而靈活地變化的。

科學家認為,隨著全球變暖和氣溫升高,黑色的鬃毛會讓雄獅產生過多的熱應激反應(人或動物對受到超過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過高溫度刺激時產生的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的總和),為了讓雄獅生理和行為上更加適應環境,黑鬃毛性狀將變得不再那麼普遍。當有一天氣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黑鬃毛雄獅就可能會變成過去時。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

相關焦點

  • 長鬃毛是雄獅的專利?極少數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
    它是唯一一種具備雌雄兩態,並且群居的貓科,雄獅在成年之後會長出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這一明顯的特徵。那麼長鬃毛是不是雄獅的專利呢?雌獅會不會長出鬃毛呢?實際上是有可能的,這或許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所以這一情況並不是絕對的。
  •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在數十種貓科動物之中,獅子算得上是獨特的一員了。大部分貓科動物的雌雄個體之間,除了體型大小有些差異外,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例如母虎和雄虎,母豹和雄豹。但是獅子就不同了。
  • 雄獅的鬃毛越多越好?看看雄獅為鬃毛付出的3個代價就知道了
    雄獅的鬃毛越多越好?看看雄獅為鬃毛付出的3個代價就知道了 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雄獅的鬃毛對於雄獅的重要意義:鬃毛是雄獅身份地位的象徵,鬃毛越旺盛的雄獅一般而言地位就越高;鬃毛的長短以及稠密程度和雄獅的身體狀態息息相關;此外,鬃毛越多的雄獅越容易吸引異性,獲得更多傳播基因的機會。
  • 雄豹為何在頸部生有垂皮?和雄獅的鬃毛是一個道理!
    由於垂皮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即只有一種性別表現出這種特徵),科學家推測垂皮與性選擇和雄性體況有關。在貓科中,說到性別二態性特徵,我們不能不提雄獅的鬃毛,查爾斯達爾文當時給出假設:"雄獅的鬃毛構成一個絕佳的防禦,使雄獅能夠更好地抵禦危險,也就是來自其他獅子的攻擊。"這種假設背後的想法是,雄性演化出的盔甲或武器,例如雄鹿的鹿角,增強了雄性動物和其他雄性競爭的能力。
  • 好奇寶寶: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
    我和我最小的弟弟一起住在斐濟,我們喜歡聽名為「Imagine This」的播客!我們喜歡關於貓為什麼不穿鞋子的章節。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Emelia,6歲,斐濟。謝謝你,Emelia,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 雄獅和雌獅看上去差不多大,如果把鬃毛去掉,體型會不會一樣呢?
    雄獅和雌獅看上去差不多大,如果把鬃毛去掉,體型會不會一樣呢?比如從小就困擾我的一件事就是看《獅子王——辛巴》的時候,它的爸爸頭那麼大,毛髮那麼濃密,體形那麼魁梧健壯看起來真是威嚴,而辛巴的媽媽的身形卻是挺拔但嬌小的,事實上它們的體形真的相差那麼大嗎?據小編了解到,雄獅頭上茂密的鬃毛不僅僅是因為好看,而是幾百萬年來需要保護家園、震懾對抗外敵所進化而來,讓它一眼看起來體形就顯得更大一些。
  • 雄獅為何會長茂盛的鬃毛?有利也必有弊!
    非洲雄獅是大型的貓科動物,而頭脖部長著茂盛的鬃毛,更讓它顯得霸氣側漏。不過它為什麼要長這麼茂盛的鬃毛呢?要知道母獅,以及老虎,花豹等其他貓科動物都沒有這麼明顯的。這一切必定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我們來談一談鬃毛的好處。研究人員比較了各個獅子的照片發現,那些鬃毛較長並且顏色較深的獅子更加成熟,睪丸激素水平較高,而且營養狀況較好。看到沒,睪丸激素水平較高,我認為這意味著它必定更受母獅親睞,深色鬃毛可以側面表明雄獅的健康和成熟,雌性獅子當然偏愛能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男人」吧!
  • 相比於刀疤,母獅們為何更喜歡木法沙?從它們的鬃毛可以找到線索
    眾所周知,獅子是唯一「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這主要體現在雄獅長有鬃毛而母獅沒有鬃毛上。但雄獅的鬃毛也有差別,有的雄獅鬃毛較稠密,有的雄獅的鬃毛較稀疏;有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深,有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淺。在「真人版」《獅子王》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細節:木法沙的鬃毛要比刀疤的鬃毛更旺盛。
  • 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
    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它們過著群居的生活,並且雌獅跟雄獅在外表上面有很大的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雄獅脖子上面長有一圈厚厚的鬃毛,根據獅子亞種的不一樣,鬃毛的形狀和分布也有細微的差別,比如有的雄獅只是脖子有鬃毛,而有的雄獅的鬃毛甚至能夠延伸到肚子上。老虎無論雌雄都是沒有鬃毛的,雖然雄獅外表看起來霸氣,但是由於有鬃毛的緣故,至少會比老虎多出三個缺點。
  • 雌獅也好「色」?遇上英俊帥氣的雄獅,有時還會幫著打架
    雌獅你知道嗎?雖然看上去獅王的更替與雌獅沒有太大的關係,一般是兩隊雄獅相互比拼,贏的一方出任首領。對它們來說,黑色濃密鬃毛這一性狀,是基因更優異的象徵,也代表著身體更健康,睪固酮濃度更高,那麼與之交配生下的後代,也更優良。因為黑色更吸熱,而在炎熱潮溼的非洲稀樹草原,黑色鬃毛是一個「累贅」,頂著累贅卻依舊強壯,不正表明身體好麼?
  • 只有雄獅才有鬃毛?探索奧卡萬戈三角洲,這隻長著鬃毛的母獅顛覆了...
    一個獅群(pride)通常由15隻左右的獅子包括數隻母獅和不超過4隻雄獅及其幼崽組成,而這個獅群裡一共只有7隻獅子:5隻母獅、1隻亞成年雄獅、1隻幼獅。乍一看,這不過就是保護區稀鬆平常的一個小規模獅群,但仔細觀察其中那隻長著黑色鬃毛的獅子,人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竟然是一頭母獅子!再好好看看——這確確實實是一頭母獅子!!母獅子長著鬃毛,這顛覆了世界上所有人對獅子的認知。
  • 雄獅有鬃毛,母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負責挨揍,母獅看熱鬧?
    雌性獅子不長鬃毛,雄性獅子長鬃毛,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僧多肉少」,有了鬃毛的獅子更具競爭力,久而久之個體的生存優勢會慢慢擴散為繁衍優勢,最後雄性獅子都有了帥氣的鬃毛。隨著鬃毛在種群中慢慢擴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擁有鬃毛的雄獅與普通的雄獅頻繁出現競爭,鬃毛突顯出其競爭優勢,優先獲得繁衍的權利,鬃毛的生長就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個方向,當更長的鬃毛基因出現,優勢就越明顯,慢慢的雄性獅子的鬃毛慢慢演變得更長,成為了今天的模樣,從而使鬃毛成了雄獅的標誌。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有鬃毛,一年吃了135人
    但無論什麼種類的老虎公的和母的在外貌上都是相差不大的,而獅子則不同,公獅子從頭部到胸部都是有鬃毛的,而母獅子則沒有鬃毛,可是有一個地區的雄獅卻有很大的不同。肯亞查沃國家公園和坦尚尼亞的塞盧斯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一群很特別的雄獅,這些雄獅沒有鬃毛,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它們的捕獵習慣。我們知道很多野生動物是有自己的捕獵習慣的,它們習慣於捕獵自己擅長捕獲,經常捕獲的獵物。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鬃毛,吃到工人集體罷工
    西方工業革命的完成直接引發了世界殖民歷史的到來,不少歐洲人就到了東非的肯亞,那裡活躍著不少獅子,肯亞查沃地區的查沃雄獅長著長長的鬃毛,而歐洲的獵人有用帶鬃毛的獅頭裝飾房間的習慣。所以,100年來很多查沃獅都倒在了獵槍下。
  • 雄獅:你們只看到我威風凜凜,卻不知道我每天熱得像「火球」
    在獅子的世界中,雌獅對雄獅的鬃毛「情有獨鍾」,所以雄獅進化出了與眾不同的大鬃毛。在地球上已知的數十種貓科動物中,獅子是一種特殊的「大貓」,它們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也是唯一一種群居的貓科動物。在一個獅群中,至少有一頭雄獅和數頭雌獅,以及若干幼獅。
  • 獅子不同顏色的鬃毛真的和戰鬥力有關係嗎?感興趣你就來了解一下
    不過雖然斯卡夫更能打,更兇悍,但是並沒有多少交配權。甚至母獅們,也更青睞斯卡爾。顏值即正義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動物。所以,其實黑鬃雖然不能直接體現出戰鬥力,但是卻是能反映出一個雄獅的狀態,和信心,也能影響到母獅的青睞程度!!雄獅自己來說,哪怕是一個獅群出來的斯卡爾和斯卡夫,少毛的斯卡夫依然是相對於瘦弱的那一個,斯卡爾比弟弟強壯一些。
  • 雄獅爭奪王位的時候,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提這個問題的人,一定覺得雌獅應該幫現任丈夫打入侵者。然而除非它們的幼仔還很小,否則雌獅沒有義務也不會這麼做。男人應該靠自己,雄獅也是一樣。受一些紀錄片的影響,很多人覺得雌獅很無情,眼睜睜看著丈夫被趕走,幼仔被入侵者殺死,然後還與入侵者交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兩頭最臭名昭著的雄獅:進化到無鬃毛,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猛獸記·快哉風」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雄獅:進化到無鬃毛,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文/快哉風(原創文章,不得轉載)  大型猛獸吃人,往往是因為偶然的原因嘗到了人肉,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把更容易捕捉的人類納入自己的食譜。
  • 兩頭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雄獅:進化到無鬃毛,竟吃到鐵路工人罷工
    在鐵路施工的九個月裡,兩隻兇殘的雄獅在夜裡潛入工程營地,從帳篷中拖出熟睡的工人咬死拖走,救援人員只有在日後找到殘留的屍骨。 目擊者描述道:這兩頭獅子都是健壯的雄獅,但它們的脖子上沒有鬃毛,看上去非常詭異。
  • 《獅子王》,當家雄獅被打敗,可能帶著自己兒子外甥一起跑
    而T的另一個名字撒坦則是根據它殘暴的個性(殺敵對雄獅,殺前任地主的幼崽,殺母獅,殺自己哥哥的後代(一共兩次)。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對食人獅兄弟是查沃獅子,這個品種雄獅鬃毛就是非常短非常稀疏。因為查沃地區氣候比非洲其他地區更加炎熱,過長的鬃毛對獅子是個負擔,所以這一地區雄獅進化的鬃毛很短很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