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遊丨楊紅英:碧佛洞

2020-09-04 封面新聞

文/楊紅英

很久以前就聽說了鎮西場鎮碧佛洞的名字,誤聽成了「壁虎洞」,同許多人一樣,總以為裡面藏著很多壁虎。第一次得知它的真名,是在一個學生的周記裡。從那以後,我就嚮往那翠竹掩映下的天然石洞,總想探明是何許人給出這樣一個飄逸的名字。

3年前,舉家搬到鎮西場鎮後,第一個拜訪的就是碧佛洞。在工業園區背後有一條水泥路,盡頭,下行小路,從幾戶人家房前屋後經過,翠竹青青的地方,就到了碧佛洞。

爬上十多級臺階,穿過長長的大殿,過一百步左右的走廊,就到了洞前。大殿前清晰可見「碧佛洞」三個大字,雖談不上蒼勁有力,但也方方正正。殿上瓦片房梁有些歪斜,還能見到一些雕刻跡象,可以想像當初的氣派。只是,這大殿不再供奉菩薩,坐在門口的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

踏上旁邊的臺階,穿越青苔依依、竹葉稀稀的林子,一樣可達洞口。這是一個典型的石灰巖溶洞口,卻比別處規則,高大,寬敞,平整,乾燥,足以容納五百人。走進去,萬古的寂靜,連腳步聲也隱沒在堅硬的石頭裡,唯有山泉滴答滴答滴在洞腳的聲音。

站在洞中,從洞口那彎半月望向蔥翠的人間,墨綠的更加墨綠,古老的更加古老,遙遠的更加遙遠。閉了眼,我仿佛凝固在這裡,身體裡,只有千年不化的石洞,與從天際,從草根,從山體來的水滴融匯,交錯著恆久的動與靜。

喝口清涼甘冽的泉水,把凝固的自己融化,來到洞邊那棵和石洞口一樣高的黃葛樹面前。樹身在洞頂,不過一丈多高,沒有幾根丫枝,十分單薄。樹根卻努力不已,把腳趾穩穩噹噹插進薄土,插進堅硬的石縫,插向深遠的大地。樹根野心勃勃,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不斷攀爬,仿佛要把整面石壁納入自己的範圍。根上又長出根,粗的,細的,老的,小的,規則與不規則之間,盤根錯節,擺出迷魂陣,讓人分不清它的年齡,看不出它的去向。

不知是這棵依傍石洞而生的黃葛樹生長出自己的佛性,還是石洞給予了它佛的因子,人們自覺為它披紅掛帶,在旁許願話夢,把一顆最簡單的心全然交給它。黃葛樹成了神樹。神樹與石洞相依相伴,相得益彰,互添光彩,互構神秘。

不過,許多孩子把攀爬神樹當成一種樂趣,一種徵服與探險的樂趣。許多老人把站在石洞上方鍛鍊當成一種休閒,一種退隱與上進的休閒。

石洞旁邊還幾個人工開鑿的小洞穴,黑黢黢的,訴說著不知什麼時候產生的高深莫測,好像要搶佔碧佛洞的榮耀。不過,對於這類缺乏光明磊落的渺小,人們抱的態度是避而遠之。至於對面那座光禿禿的山體下還藏著一尊金佛的故事,只能歸為好事者嚼舌根的無聊。就像當初有人妄想把碧佛洞開發成麻將鋪一樣,最終只是一個談資而已。

就讓碧綠的翠竹陪伴這比佛還久遠的洞吧,不用擔心它會寂寞。你看,山頂又有一棵黃葛樹正在成長,或許,千年後,碧佛洞名字和姿態會更別致。

【「浣花溪」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200字,標題註明「浣花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創意中國結達人——楊紅英
    楊紅英回憶道,當年的她就憑著一股子闖勁兒,便匆匆開啟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事業。雖說倉促,但服裝店生意不錯,這讓她倍感欣慰。 就是這「一面之緣」,讓楊紅英從此有了一份念想,兩個月後,當她再次走進那家小店,已然成了一名專注認真的求教者。無奈剛學習一星期有餘,方才掌握了一點「皮毛」的楊紅英急於回家照顧生意而不得不選擇離開。 「人是回來了,但心思始終還在那些繩結上,我必須得去學個究竟。」
  • 創意中國結達人——楊紅英
    就是這「一面之緣」,讓楊紅英從此有了一份念想,兩個月後,當她再次走進那家小店,已然成了一名專注認真的求教者。無奈剛學習一星期有餘,方才掌握了一點「皮毛」的楊紅英急於回家照顧生意而不得不選擇離開。「人是回來了,但心思始終還在那些繩結上,我必須得去學個究竟。」
  • 文藝星空丨Coral珊瑚、林海濤、吳琳玲、楊紅英、張芳草詩歌合集
    文/楊紅英.農婦看著來客喜上眉梢,連忙招呼:「帥哥哥靚妹妹,來來來!我家櫻桃最最好!」2020.04.15作者簡介 :楊紅英,網名風兒輕輕吹吧,詩詞愛好者,近期作品有《不負春光》、《感恩植樹者》、《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春意盎然》、《四月的槐花》……曾獲詩詞大賽獎。..
  • 文藝名師丨吳洪濱、楊紅英、古梁、李林傑、秦志良、田光偉詩合集
    詩人維也納吳洪濱、楊紅英、古梁、李林傑、秦志良、田光偉詩歌合集(排名不分先後>.春意盎然——這邊花開正豔文/楊紅英.不歷經冬寒,怎能感覺溫暖;不經受苦痛,哪能品出甘甜。作者簡介:楊紅英,曾用網名風兒輕輕吹吧,喜愛詩詞,作品有《中國面孔》……有詩歌大賽獲獎。..
  • 文藝名師丨邢新玲、秦志良、楊紅英、湯新偉清明節主題詩歌合集
    ——記4月4日10時全國性哀悼活動文/楊紅英.清明時節雨紛紛,4 月 4 日響警鈴。哀悼抗疫好烈士,悼念病逝同胞們。作者簡介: 楊紅英,網名風兒輕輕吹吧,詩詞愛好者,近期作品有《不負春光》、《感恩植樹者》、《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春意盎然》……曾獲詩詞大賽獎。..
  • 文藝名師丨楊紅英、明亮、易秋良、山風、逸如、魯光春分主題詩集
    詩人楊紅英、孫明亮、易秋良、山風(張浩嵐)、趙逸如、薛魯光春分主題詩歌合集.二十四節氣之春分文/風兒輕輕吹吧.作者簡介:風兒輕輕吹吧,本名楊紅英,喜愛詩詞。作品有《香港呀,香港!》、《咖啡與茶的隨想》、《我很「醜」》、《致三七藤》……..
  • 文藝名師丨葛霞、楊紅英、清流、墨雲軒詩歌合集
    作者簡介:風兒輕輕吹吧,本名楊紅英,喜愛詩歌,作品有《致三七藤》等..南呂.幹荷葉清流/湖南幹荷葉,不留香。和水輕輕蕩。
  • 行遊 • 喀納斯丨圖瓦,不會被遺忘
    近期,由新疆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的【達人西遊】【雲遊新疆】和阿勒泰地委網信辦主辦的【行遊 • 喀納斯】等各類網絡主題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新疆旅遊產業發展主題、話題在網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圍觀,「新疆是個好地方」旅遊品牌越來越響、越來越亮。
  • 二合雪鄉,冬天不可錯過的行遊之地!​
    二合雪鄉,冬天不可錯過的行遊之地!​記者丨 孫洪豔/文 凌西政/圖編輯丨陳世新 責編丨李少軍原標題:《二合雪鄉,冬天不可錯過的行遊之地!​》
  • 行遊十年:看傳統旅行社如何玩轉跨界融合
    ,已經成為行遊天下接下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突圍之道。」行遊天下創始人孫瑩瑩總結道。如果你是行遊天下的老朋友,你一定會記得,伴隨著行遊天下的成立,一份《行遊天下旅遊報》同時誕生。那時候,報紙仍然是人們獲取消息的主要渠道。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份設計精美,內容豐富的報紙每個月印發1.1萬份,其中1萬份夾在《南湖晚報》中發行,600份寄給了行遊天下的重要客戶和會員,還有400份接待大廳贈送給前來諮詢的遊客。
  • 喜訊:嘉興行遊天下旅行社榮升浙江省百強旅行社
    通過對全省旅行社統計調查指標和有關情況考核,參照國家旅遊局2013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排序項目標準。2013年度浙江省百強旅行社榜單公布,嘉興共有四家旅行社列入其中,嘉興行遊天下旅行社有限公司榜上有名,這是嘉興行遊天下旅行社首次進入省百強旅行社,也是我社榮升國際社之後的又一特大喜訊!
  • 宋冬野「年少一夢」城市行遊:用音樂為夢鬆綁
    宋冬野  以6月4日大連首站為起點,宋冬野將攜「年少一夢」展開2016城市行遊,在現場為你熱愛的歌注入少年般的奇思妙想、顛覆性的音樂元素  循著內心不為外物所動的邏輯和節律,宋冬野將此番行遊當作一次狂想和內省,不求舊夢重溫,只願你和他一起,在塵世的牽扯裹挾中,凝思,走神。
  • 探索秘境:行遊阿壩縣查理鄉
    探索秘境:行遊阿壩縣查理鄉 2020-08-16 12: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行遊越南:四城四怪四苗條
    行遊越南,第一印象是「越南四大名城」,如果按面積大小排列行遊越南,第二印象是「越南四大怪」,即:男人綠帽頭上戴行遊越南,第三印象是「越南四苗條」,即:國土苗條多海灣行遊越南,一看世界八大自然奇觀之一的下龍灣,二到越南最大城市的西貢
  • 一句|行遊長江:《水經注》裡的長江三峽
    一句經典 讀懂華夏行遊長江:《水經注》裡的長江三峽
  • 【行遊恩施】紅土「天池」子母潭
    時下,行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文恩施、大美山水,每片蔥鬱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每處所在也有別樣迥異的風情,人在行途,免不了會遇上幾件趣事,聽到幾段軼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手記下,閒時翻閱,賞心悅目,也不失為一段行遊佳話。
  • 行遊隨筆(神州錦繡 望海攀山)
    行遊第二季七絕. 望海攀山金秋九月駕車行,一路東南似夢縈。望海攀山觀景處,心潮澎湃嘆幽弘。
  • 日本旅遊東京見聞:淺草再現江戶時代吉原藝妓花魁行遊
    原標題:東京淺草:再現150年前吉原藝妓花魁行遊盛況(高清) 2016年4月9日,東京淺草「一葉櫻祭」活動,再現吉原藝妓花魁街上行遊——花魁道中。  當地時間2016年4月9日,第14屆淺草地區的「一葉櫻祭」活動,在東京淺草后街的千束、小松橋大街周圍舉行。該地區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擁有著名花柳青樓街——吉原,當天「一葉櫻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江戶吉原花魁道中」行遊。
  • 行遊天下北國賞秋·走進希施金的畫境——湯旺河石林
    行遊天下北國賞秋·走進希施金的畫境——湯旺河石林
  • 行遊三湘丨家鄉麻潭山記
    家鄉麻潭山記文丨佘利娥沿湘水順流而下,逆流而上,途經大江東岸。東岸之北端,有一小鎮,其名為丁字灣鎮。小鎮之北盡頭,右拐,進入一麻石鋪路之小巷,沿小巷步行約七百米,至一小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