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是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珠三角機場群的核心機場,是我國航空運輸網絡的重要樞紐節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促進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助推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
珠三角地區民航市場發展非常迅猛。據統計,2005年至2019年,珠三角地區(不包括港澳)航空旅客吞吐量由2005年的4050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1.42億人次,年均增幅超過9%。如果加上香港和澳門的話,2008年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運輸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從1.1億人次增加至2.23億人次,翻了一倍。今年以來,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大灣區依然被認為是民航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然而,現有的機場設施已無法滿足民航客貨運輸快速發展的勢頭。這在白雲機場表現得十分突出。同樣在2008年至2019年,大灣區內未新增大型運輸機場,9成左右的運量集中在現有廣州、香港、深圳三個千萬級機場,主要機場的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面臨飽和或超負荷運行問題,對民航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更加明顯。以白雲機場為例,2019年白雲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3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和地區航點約90個),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338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三,約佔粵港澳大灣區民航旅客吞吐總量的三分之一。白雲機場現有3條跑道和2座航站樓,機場基礎設施設計容量為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目前已接近飽和。
在今年3月召開的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上,有關業內人士圍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必要性、建設內容和投資規模、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討論、認真評估,並認為,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滿足大灣區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是必要的、迫切的,有利於緩解大灣區民航發展需求與機場設施之間的矛盾。
T3航站樓設計凸顯「智慧」
為提升機場保障能力,滿足持續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踐行「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建設理念,按照廣東省和廣州市的部署,廣東機場集團提高站位和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緊緊抓住當前推進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的重大機遇,全力以赴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推進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
根據可研報告的批覆,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主要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以西二、東三跑道和T3航站樓、交通中心,T2航站樓東四、西四指廊為機場主體工程。三期擴建的機場工程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E,在現西一跑道西側915米處建設長3400米、寬45米的西二跑道,在現東二跑道東側1530米處建設長3600米、寬45米的東三跑道。新建42.2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14.4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東四和西四指廊,新建24.2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和停車樓。此外,三期擴建還新建超過190個機位的機坪,以及貨運、生產生活輔助用房及公用配套設施等。
三期擴建工程最引人矚目的是T3航站樓。據T3航站樓設計方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介紹,T3航站樓的設計目標就是打造一個以人為本、智慧運行、面向未來的航站樓。設計方希望在「新基建」框架下,充分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打造智慧服務、智慧運行、智慧管理的航站樓,面對旅客提升出行效率、優化出行體驗,滿足未來民航運輸「全自動、無人化」發展需求。
廣東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表示,T3航站樓在設計上一個思路是突出機位多、效率高的功能特點。為此,在航站樓造型上收窄東西兩翼,使得T3航站樓更像是一座地面上的「木棉花」。此外,T3航站樓的東西指廊被設計為前列式,空側具備兩條平行滑行道和一條站坪滑行通道,中部大港灣設置直角布局的四條站坪滑行通道,以實現更多機位同時獨立運行,達到空側運行效率最高的目的。「木棉花」的設計也有利於縮短旅客從T3航站樓中央區域至四個指廊登機口及中轉流程的平均步行距離,既滿足旅客快捷乘機的需求,也提升了旅客候機乘機的舒適度。
據廣東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介紹,三期擴建完成後,白雲機場空側通過地下服務車道聯繫第一和第二航站區,陸側通過地鐵、城軌將T1、T2、T3航站樓聯接起來,實現兩個航站區功能整合,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機場周邊通過穗莞深城際和地鐵22號線北延段(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鐵路)把航站樓緊密聯繫起來。屆時,T1和T2航站樓將連成一個整體,白雲機場將成為我國民航單體航站樓建築面積最大的機場。
其中,T3航站樓引入穗莞深城際、廣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和地鐵22號線北延段(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鐵路),結合T1、T2航站樓現有地鐵3號線北延線,將實現從白雲機場20分鐘內可達廣州火車站或廣州白雲站(棠溪站)以及琶洲地區,30分鐘內通過高快速路可達老城區和天河中心區,快速接駁大灣區及省內城市。
與T3航站樓一體化設計的,是軌道交通上方設置值機換乘大廳及綜合交通中心。創造性把綜合交通中心出港、到港流程分層分流,旅客導向清晰。軌道交通出港旅客同層值機及行李交運,輕鬆體驗,愉悅出行。也同層換乘其他軌道交通,快捷高效。航站樓到港旅客在首層平層銜接交通中心,與各類公共運輸無縫銜接,非常便捷。
伴隨著三期擴建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白雲機場最終將實現5條跑道,2個航站區的規劃格局,匯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城軌等多種交通工具,天空、地面聯結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三期擴建工程建成後,有利於提升白雲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完善綜合交通集疏運系統,滿足持續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白雲機場將加快推進廣州航空樞紐建設步伐,全力拓展國際網絡,加強「一帶一路」空中通道建設;全面加強戰略協同,天地融合強化樞紐建設;大力提升中轉競爭力,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紅利,促進國際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隨著空域改革加快推進,白雲機場的國際樞紐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航空綜合樞紐之一,為旅客出行和貨郵運輸提供更安全舒適、便捷高效的服務。
廣東機場集團將以白雲機場三期擴建為契機,著力提升機場運營管理水平,推動形成更高品質的航空樞紐,使白雲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中發揮更積極作用。同時以樞紐機場協同中小機場發展,打造出一流的航空樞紐和機場群,以最大力度和成效推進「5+4」骨幹機場布局,形成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和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協作的核心體系。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期間,正值「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和推進實施之際,也是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機遇期。廣東機場集團緊抓時代機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積極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揭陽潮汕機場航站區擴建、湛江機場遷建、韶關機場建設、惠州機場擴建等工程,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核心任務,全力推進廣東省「5+4」骨幹機場布局,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和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