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0|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中國版GIST診治指南(2020...

2021-01-16 網易

  作為罕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但在消化道的軟組織肉瘤中,其發病率位列第一。其可以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和小腸多發,結直腸次之。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於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7年分別制定了中國GIST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這些共識的頒布和推廣極大地規範和提高了我國GIST臨床診治水平。2020年9月21日,在第二十三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胃腸間質瘤專場上,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的葉穎江教授,代表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對最新發布的《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要點更新做出了詳細的解讀。

  

  圖1: 中國胃腸間質瘤共識到指南發布歷程

  共識與指南的區別

  葉穎江教授首先介紹了共識與指南的區別,並解釋了為何在發布《專家共識》後還需總結髮布《臨床指南》。

  臨床指南是基於系統評價的證據和平衡了不同幹預措施的利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能夠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務的推薦意見集合。主要編寫小組包括指南指導委員會、指南制定小組、外部評審小組。指南對疾病的證據質量進行分級,並形成推薦等級,進而全文報告,突出指南推薦意見和總結,參與人員利益聲明。

  專家共識是強調專家經驗在指南制定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其專家經驗主要來源於多學科專家代表組成的團隊,針對具體臨床問題的診療方案進行共識的結果。成員構成無要求,證據利用也無要求,無證據等級及評價,可能有偏倚。

  

  圖2: 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證據類別與推薦等級

  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特點

  葉穎江教授著重強調了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的特點。新指南利用表格和注釋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整本指南簡明扼要、一目了然;同時,還對最新的靶向藥物進行了推薦,納入瑞普替尼和阿泊替尼治療的最新臨床證據;需要注意的是,新指南在專門的章節對小GIST進行了描述,首次發布了小GIST專家共識。

  葉穎江教授表示,新指南中來自中國的研究數目較過往顯著增多。

  GIST病理診斷的更新

  在基因驅動治療的時代,GIST是實體腫瘤靶向治療最為成功的腫瘤類型。因此,面對有條件的患者,應建議其使用靶向藥物治療。

  葉穎江教授說道,術中腫瘤破裂是高度復發風險的重要指標,因此,新指南也確定了病理性破裂的定義,將以下6種情況歸屬於腫瘤破裂:(1)腫瘤破損,腫瘤組織溢出;(2)血性腹水;(3)腫瘤合併穿孔;(4)侵潤周圍組織;(5)分塊切除;(6)切取活檢。

  而以下4種情況不屬於腫瘤破裂:(1)腫瘤部位黏膜缺損、胃腸腔內破潰出血;(2)鏡下腫瘤組織侵犯漿膜;(3)未發生併發症的經漿膜面空心針或細針穿刺活檢;(4)鏡下切緣陽性者。

  

  圖3: 術中腫瘤破裂是高度復發風險的重要指標

  GIST影像診斷的更新

  新指南在診斷隨訪選擇中,首選增強CT掃描,並認為功能影像學檢查的價值尚需臨床證據。而藥物治療療效評價,首選Choi標準。葉穎江教授遺憾的表示:「雖然功能影像學檢查,在評價藥物治療後的療效中存在一定的價值,但目前僅限於臨床研究階段,還未用在常規的指南診斷推薦中。」

  

  圖4: 影像學檢查在藥物療效診斷中的價值

  GIST外科治療的更新

  目前,外科手術仍是局限性或潛在可切除GIST的唯一治癒方法。在新指南中,GIST手術治療基本原則包括(Ⅰ級推薦):通過外科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保證切緣組織學陰性,不推薦常規淋巴結清掃,術中避免腫瘤破裂和注意保護腫瘤假性包膜完整。

  

  圖5: 外科治療證據等級推薦

  過去醫學界一直對GIST的R1切除術後,患者是否需要二次手術存在一定的爭議。而在新指南中,明確指出R1切除患者無需再次手術,葉穎江教授解釋道,這可能是由於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導致的。2019年發布的一項臨床研究,對100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GIST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原發性GIST(PRIM)或轉移性造GIST(MET)R0切除或R1切除對遠期預後無差異。

  

  圖6: 2019年公布的1000例GIST患者術後預後研究

  小GIST的外科治療原則

  今年更新的新指南首次將小GIST獨列成章,這是由於小GIST(<50px)具有其獨特的生物學行為。

  目前臨床上小GIST檢出率增多,約30%老年人攜帶微小GIST(micro GIST),絕大多數發生於胃;micro GIST有惡性潛能,但僅有<0.1%可能發展為惡性,KIT/PDGFRA突變是部分GIST發生的早期原因,因此,治療需注意個體化差異。

  對於原發部位是胃且存在不良因素患者,Ⅰ級推薦表現為不良生物學行為的小GIST進行開放手術切除或腹腔鏡切除,Ⅱ級推薦胃小彎側、胃後壁、胃食管結合等部位GIST,腹腔鏡或內鏡切除(在有經驗的腹腔鏡中心)(2B類證據)。對於原發部位是胃且無不良因素的小GIST患者,Ⅰ級推薦定期隨診觀察(2A類證據),Ⅱ級推薦對於內鏡隨診困難,可考慮開放手術,對於適宜腹腔鏡切除部位患者可考慮腹腔鏡切除(2A類證據);對於原發部位非胃的GIST患者,Ⅰ級推薦開放手術切除或腹腔鏡切除(2A類證據)。

  

  圖7: 小GIST外科治療相關臨床研究

  最後,葉穎江教授強調道,非胃來源的小GIST惡性潛能大,建議手術治療。

  GIST藥物治療的更新

  對於高危患者,臨床普遍認為應給予伊馬替尼輔助治療3年,而新指南對高危患者的輔助治療時長做了更為清晰的界定。Ⅰ級推薦伊馬替尼輔助治療3年(1A類證據),同時依據單臂Ⅱ期研究PERSIST-5的結果,在Ⅲ級推薦中也寫入伊馬替尼輔助治療5年,證據級別不高,為3類證據。而且在腳註中註明:腫瘤破裂者應延長伊馬替尼輔助治療時間,至於延長多久,尚缺乏相關證據支持。

  中危患者按是否胃來源進行區分,胃來源的患者Ⅱ級推薦給予伊馬替尼輔助治療1年(2A類證據),非胃來源的患者Ⅰ級推薦給予伊馬替尼輔助治療3年(2A類證據)。

  低危或極低危患者不推薦輔助治療。

  最後,葉穎江教授強調道:「阿泊替尼(NABIGATOR)和瑞派替尼(INVICTUS)是兩個不得不提的創新性的藥物。」阿泊替尼是一種強效、高選擇性的Ⅰ型KIT和PDGFRA 活化環突變體抑制劑,其對KIT D816V和對伊馬替尼治療原發耐藥PDGFRA外顯子18D 842V激酶活性的抑制能力遠高於Ⅱ型抑制劑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

  葉穎江教授引用了另一位專家的發言結束了本次匯報,他說道:「CSCO指南不同於衛健委主持的規範,要有前瞻性和先進性。目前,GIST的後線治療和罕見類型治療獲得了明顯的進展,研發成功了精準治療新藥。2020年初,FDA批准了Avapritinib用於治療攜帶PDGFRA外顯子18突變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GIST患者,同時,基於精確TKI活性位點的新藥Ripretinib已經問世,能夠廣譜、強效抑制c-KIT和DGFR的不同突變形式,包括繼發性耐藥突變和難治性原發突變,在其三期臨床試驗(INVICTUS)研究,達到了顯著改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終點。鑑於此,早前FDA已經授予 Ripretinib 以『突破性療法(BTD)』,用於已接受過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治療發生耐藥進展的晚期GIST患者;而現在,FDA正式受理了Ripretinib的新藥上市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腫瘤思維導圖第16期|胃腸間質瘤 CSCO2020診療指南
    今天,「腫瘤思維導圖」團隊將帶大家全面、快速了解胃腸間質瘤的診斷、治療及隨訪。「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思維工具,是將思想圖像化的技巧,也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可以使人的記憶力增強3-5倍,節省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 一文總結:2020 CSCO 九大指南要點解讀
    今年CSCO各瘤種指南發布以乳腺癌指南的雲端發布啟幕,後續,多部CSCO指南進行了首次發布或更新,各腫瘤領域專家詳細解讀了指南要點,一起來回顧下9部指南更新/要點解讀吧!
  • 2020版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重磅來襲!
    5月23日,《2020版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發布會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隆重召開。會議由馬軍教授、朱軍教授和沈志祥教授共同主持,多名腫瘤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新指南要點內容進行了闡述。
  • 研發| 胃腸道間質瘤(GIST)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發格局一覽
    作者 | 腙嗪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腸道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起源於 Cajal 間充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佔軟組織肉瘤的1/5。
  • 2020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正式發布...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CSCO副理事長、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秦叔逵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儉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鋒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潘宏銘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莢衛東教授
  • 2020 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亮點多多
    乳腺癌診療指南的發布一直備受矚目。目前國際和國內有多個乳腺癌診療指南和共識,包括NCCN、ESMO和ASCO指南,ABC和St.Gallen共識以及國內各學會發布的指南文件等。鑑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近日,CSCO BC(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在線發布了2020年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2020 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發布
    2020年5月23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專家委員會召開了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0 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下稱《指南》)。        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上海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CSCO副理事長、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委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CSCO副理事長、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分別對《指南》大事記、制定原則以及臨床指導意義進行了闡述。
  • 2020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一線治療格局四大亮點
    轉自 | 醫藥觀瀾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正式公布了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下稱《指南》)。在新版《指南》中,晚期肝細胞癌(HCC)的一線治療格局發生較大改變,靶向療法、免疫療法以及聯合療法成為主旋律,同時來自澤璟製藥、恆瑞醫藥的多款新藥備受矚目。本文篩選新版《指南》部分亮點,僅供讀者參閱。
  • 2020年CSCO BC指南早期乳腺癌系統治療,王殊教授詳解
    原創 玉醬 醫學界腫瘤頻道2020版CSCO BC指南中,早期乳腺癌系統治療的更新要點、背後的循證研究及研究帶來的啟示,都在這裡!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SCO BC)新聞發布會於不久前在線上順利舉行,領域內多位權威專家對最新乳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新指南」)進行了精彩解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殊教授受「醫學界」邀請,在此對新指南中早期乳腺癌的系統治療做出總結與點評。
  • 最新版CSCO結直腸癌指南發布,權威專家解讀
    原創 玉醬 醫學界腫瘤頻道領域內大咖——陳功教授、袁瑛教授及章真教授為你解讀2020版最新結直腸癌指南!4月25日晚線上舉辦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指南更新發布會上,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袁瑛教授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章真教授分別為大家解讀了新版指南中非轉移性結腸癌的治療、轉移性結腸癌的治療及直腸癌治療這3部分。
  • 袁響林教授解讀2020版CSCO胃癌診療指南:免疫治療更新或成風向標
    日前,2020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被正式發布。基於一貫沿襲的科學循證、與時俱進和注重臨床操作等特色,新版指南帶來了多項更新。其中,胃癌免疫治療的更新堪稱最大亮點。
  • 科學網—2020年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委會(CSCO BC)發布了《2020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
  • 新指南、新航向:《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即將正式公布!
    為了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同時促進臨床規範診治進程,自2016年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了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指南並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腫瘤系列診療指南。首部《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將於6月7日揭開面紗。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十二批支醫專家入駐酉陽縣人民醫院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十二批支醫專家入駐我院,進行為期半年的支醫工作,通過傳、幫、帶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提高我院醫務人員業務素質,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醫,享受三甲醫院的診療技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畢業,四川大學醫學影像與核醫學專業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心血管影像博士後,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傳染病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血管影像專委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委會人工智慧學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放射醫學專委會心胸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結核病專委會青年委員會青年委員。
  • 2020CSCO年會開幕|中國臨床腫瘤學嶄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席捲世界的新冠疫情使得學術交流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幸運的是,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變挑戰為機遇,中國臨床腫瘤學的學術發展進程並未因疫情困難而停下腳步。精準診治,攜手共贏。9月19日,第二十三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北京隆重開幕!
  • 最新《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發布 多種策略促規範化治療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正式公布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不僅在肝癌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新增了多個靶向、免疫新藥以及聯合治療方案,還增加了肝癌診療MDT多學科協作的構成和討論內容。這意味著,今後,肝癌患者將得到更為規範的診療。
  • 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京開幕
    9月19日第二十三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主題為「精準診治,攜手共贏」。大會主席、CSCO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等行業專家共同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速遞|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CDK4/6抑制劑進入Ⅰ級推薦;NCCN卵巢癌……
    國內新藥獲批【乳腺癌】2020 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CDK4/6抑制劑全面進入Ⅰ級推薦4月10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委會(CSCO BC)的專家,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遠程視頻會議,以全新的方式發布了《2020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
  • CSCO發布《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0》 4款PD-1/L1新藥獲推薦
    內容來源:醫藥觀瀾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在線發布《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0》(下稱《指南》)。免疫治療是本次《指南》更新的最大亮點之一,多款重磅創新藥被推薦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和二線治療,包括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和阿替利珠單抗。
  • 《柳葉刀》發文,胃腸間質瘤新藥Ripretinib臨床結果顯示患者獲益
    ‍ ‍ 近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刊登一篇論文,廣譜KIT和PDGFRα激酶抑制劑Ripretinib(Qinlock)四線治療晚期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患者生存獲益的同時生活質量也有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