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勒克縣:駱駝養殖助推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2020-12-15 新華網新疆頻道

  近年來,尼勒克縣積極引導牧民轉變思想從事特色種養殖,把發展駱駝產業作為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和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舉措,養駱駝、銷售駱駝奶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近日,記者在尼勒克縣克令鄉阿依納巴斯陶村村民古麗扎提·加帕西家看到,她正將擠好的駝奶進行裝桶,等著顧客前來購買。古麗娜·阿別吾是古麗扎提·加帕西的老主顧,每天都會來這裡購買新鮮駝奶,駝奶已經成為村裡的暢銷品。古麗娜·阿別吾說,駱駝奶可以補血、補鈣,對老人孩子身體好。

  幾年前,古麗扎提·加帕西生病住院,在醫生的建議下,她的丈夫購買了一峰奶駝用駝奶來輔助治療,在養殖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商機,開始通過養殖母駝銷售鮮奶增收致富,經過這些年的養殖專項貸款及自己的努力發展,如今,古麗扎提·加帕西利用駱駝資源優勢,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駝奶富民之路,從一貧如洗成為擁有49峰駱駝的養殖大戶,不僅住上抗震安居房,還買了微型車,生活越過越紅火。

  

  駱駝養殖成本低、耐粗飼、抗病性強,尤其是駝奶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胺基酸,適量飲用可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屬於天然的多功能乳品,被譽為「沙漠白金」。養殖一峰奶駝,每年僅售奶收入就達1.5萬元,剔除30%的飼養成本,純利潤在1萬元以上,從事駱駝養殖的古麗扎提·加帕西除了自己養殖以外還為有需求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主動教他們學習養殖技術,在自己致富的同時增加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底氣」。

相關焦點

  • 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天未破曉,居住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脫貧戶永紅一家就開始在駝圈內擠駝奶。為了讓永紅掌握養駝技術,駐村工作隊又幫助其報名參加了農牧民創業培訓、新型農牧民技術培訓,讓他學習奶駝養殖、飼料配比、擠奶、馴化等好的經驗和做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駐村工作隊幫扶和自己精心養殖和辛勤勞動下,永紅家養的駱駝產奶量很穩定,當年僅賣駝奶的收入就達十幾萬元。
  • 布爾津: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布爾津縣深挖旅遊富民潛力,圍繞布喀旅遊沿線地緣優勢,帶動周邊農牧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旅遊經營促增收。也格孜託別鄉克孜勒託蓋村加拉恩阿什牧民定居點位於五彩灘景區旅遊沿線,該村依託旅遊業,鼓勵村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和農牧家樂,走上致富路。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殖生態蝦 走上致富路
    「我從江蘇來到一八三團,正是看準了這裡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我相信,在兵團奮鬥一定大有作為。」徐山笑得眼睛彎成兩彎月牙。 徐山所在的蝦棚是十師一八三團北屯雙渠匯水產合作社生態蝦養殖基地,徐山是合作社的技術員。 今年,一八三團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對四連效益較低的33座大棚進行改造,發展規模化生態蝦養殖,讓一直從事蔬菜種植的職工通過種養結合方式實現多元增收。
  • 石門的生態逆襲:在綠水青山中走上全域旅遊的致富路
    「集體經濟+鄉村旅遊」的致富路陶文平是石門縣夾山鎮楊坪社區一組鄉村旅遊發展的帶頭人之一。2014年,他和豐遠柏等幾個當地能人牽頭,成立了石門縣騰達土地專業合作社、石門縣錦溪農旅文化有限公司、陶家崗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豐遠柏是當時的理事長。
  • 廣東饒平縣大澳村民養殖尋氏肌蛤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薄殼」養殖業,每天都有近70多艘船隻,500多人出海洗「薄殼」,很多養殖戶靠「薄殼」走上致富路。    據介紹, 大澳村依山傍水,接壤縣城,全村有2490戶,14643人,轄區面積十六平方公裡,海灘涂12000畝,海淡水養殖3003畝,是魚水之鄉,村民以海水養殖為主,盛產魚、蝦、蟹、「薄殼」等海產品,其中最享盛名的「薄殼」,遠銷國內外。養殖薄殼也是潮汕首創,是海水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
  •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小小鵪鶉蛋成幫助村民一起致富的「金蛋蛋」2017年回到家鄉博湖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開始從事鵪鶉養殖。如今,他養了4萬羽鵪鶉,每天產蛋240公斤,年收入達到近20萬元。「我從小就喜歡鵪鶉,一是它和其它家禽相比很可愛,造型呆萌;二是因為它能幫村民致富。」陳盼說,今年他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到10萬羽,並組建鵪鶉養殖合作社,打響博湖縣鵪鶉品牌,幫助更多鄉親從事鵪鶉養殖。
  • 逐步走上促農致富康莊大道,伊州區二堡鎮種養產業化促增收
    逐步走上促農致富康莊大道,伊州區二堡鎮種養產業化促增收 2020-08-1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和碩縣:發展庭院經濟 村民不出門也能增收致富
    抱著對新生活的美好嚮往,和碩縣烏什塔拉鄉沙梁灣村返鄉村民馬琛藉助庭院整治的大好契機,搶抓農事,發展庭院種養殖增加收入,從此在家就能把錢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沙梁灣村村民馬琛五年前就外出務工,養家餬口。去年回鄉後發現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戶戶的庭院裡滿是瓜果蔬菜和家畜,既豐富又整潔,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石柱:村民土地入股雙增收 養殖產業拓寬致富門
    土地入股 集體村民雙增收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冬天以來,西沱鎮朱家槽村通過土地入股方式,吸納了村民的120畝土地,其中大部分是撂荒土地,種植起了青脆李樹苗。「按照「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每畝除400元固定分紅外,以後每年產生的利潤按村民55%、村集體45%的比例進行分紅。」秦光富介紹說。
  • 肉牛「槓桿」拗動8萬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豐都走上了「中國肉牛之都」的創建之路,肉牛在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性產業外,也成為全縣扶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它帶動全縣45%的農戶,其中貧困戶8.1萬戶參與肉牛產業發展,實現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 ...念好養豬致富經 走上脫貧增收路丨望謨縣石屯鎮邊界村村民梁小剛
    我叫梁小剛,是望謨縣石屯鎮邊界村的村民,靠養豬我脫了貧。說起創業養豬,當初我和其他人一樣,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沒有資本,擔心失敗,沒有技術,擔心管理不好,沒有資源,擔心找不到市場,遲遲不敢下定決心。2016年,有一天,駐村幹部和村「兩委」來到我家,我給他們說了我的想法之後,他們知道了我的顧慮,耐心的講解政策,終於解除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慮,我決定通過養豬來脫貧致富路。基層幹部到梁小剛戶培訓養豬技能知識及注意事項可以說,我是白手起家,沒有資金怎麼辦?
  • 「四個一」叩響林甸產業扶貧大門 村民走上致富路
    村幹部帶領村民鬥鹽鹼、戰窪澇、引河水、種水稻,使曾經的貧困村變成如今致富有方的「水稻村」。當福興村發展「鴨田蟹稻」致富時,相鄰的東興村也完成了全村2.8萬畝耕地的水田開發,正不斷拉長水稻產業鏈條。「水稻村」在林甸縣絕非一兩個村,而是數個村莊,他們正在依靠種植水稻,實現脫貧致富。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至於致富奔小康從來不敢奢望!」站在雞群中,楊英義一邊給雞餵食著剛剛從菜地裡拔來的蘿蔔,一邊笑著說。以前,為了養活一家人,楊英義選擇外出打工。但因僅有小學文化,又身無一技之長,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無法養家餬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貧窮壓得透不過氣來。
  • 帶著夢想出發丨養殖生態蝦走上致富路
    「我從江蘇來到一八三團,正是看準了這裡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我相信,在兵團奮鬥一定大有作為。」徐山笑得眼睛彎成兩彎月牙。  徐山所在的蝦棚是十師一八三團北屯雙渠匯水產合作社生態蝦養殖基地,徐山是合作社的技術員。  今年,一八三團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對四連效益較低的33座大棚進行改造,發展規模化生態蝦養殖,讓一直從事蔬菜種植的職工通過種養結合方式實現多元增收。
  • 新疆和碩縣鴕鳥養殖撐起致富夢想
    賈洪明 攝2月14日,在新疆和碩縣曲惠鎮老城村鴕鳥養殖區內,幾十隻鴕鳥來回穿梭,李仁振正在忙著為鴕鳥打掃舍圈,消毒。新疆和碩縣法院駐曲惠鎮老城村工作隊駐村以來,在走訪入戶、農牧民夜校中,把引導村民發展特色養殖作為有力抓手,鼓勵村民在庭院、養殖區內發展特色珍禽、畜牧養殖。
  • 養殖優質山羊 助推群眾致富
    天山網訊(記者郭愛成 通訊員吳曉燕報導)1月6日,記者來到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託萬克格西木艾日克村波爾山羊養殖基地採訪時,看到該養殖基地養殖的波爾山羊,只只毛色發亮,精神抖擻。  拜什吐格曼鄉畜牧獸醫站技術員阿曼古麗·買買提介紹,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是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
  • 散養「 香豬」 村民共致富
    提起林芝的「香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京都村的阿胖,阿胖養殖的豬是藏香豬與當地野豬雜交而成的,因其瘦肉多、口感好而遠近聞名。自養殖基地成立以來,村裡的貧困戶都有了固定收入,還帶動村民持續增收,阿胖的致富故事只是京都村村民奔向小康社會的一個縮影。
  •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大鰲「一隻蝦」助力村民養殖致富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大鰲「一隻蝦」助力村民養殖致富2020-12-22 11:14:00  水產養殖網  通過水產養殖,黃劍秋和合作社的其他農戶都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道路。  據了解,大鰲鎮對蝦養殖品種以南美白對蝦為主。南美白對蝦養殖時間集中在每年夏季,一年普遍養殖三茬。但是大鰲鎮的養殖戶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越冬蝦養殖模式,一年能養四茬南美白對蝦。由於適銷對路,越冬蝦的利潤更高,為村民開拓了增收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