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2020-12-11 澎湃新聞

【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已經連續18年任村「兩委」正職。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帶領群眾積極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靠勤勞脫貧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西黑沙圖村位於託克託縣與和林格爾縣交界處。該村土質為沙土,水利條件差,靠天吃飯,全村經濟發展落後。孫潤曼自2003年擔任西黑沙圖村委會主任後,千方百計探索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道路,決心摘掉貧窮落後的帽子,他四處奔走,最終和群眾選定走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道路。

2014年,任村支部書記後,孫潤曼在西黑沙圖村率先組建成立了託克託縣金果來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金果來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其他3個自然村也相繼成立了5個合作社。2018年,金果來合作社牽頭吸納各分社,註冊成立了「託克託縣黑沙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目前入社250戶、728人,耕地面積12000畝,社員分紅利近5000元,平均每戶收入達到3萬多元。

為了能夠真正使村民的生活面貌全面改善,孫潤曼多次走村串戶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到處爭取農田水利建設項目。2016年,縣農業開發辦為西黑沙圖村新建揚水站1座、壠道襯砌15.5公裡、建水閘1651座、橋31座、修農田路14.5公裡,使5000畝旱地變成水澆地;縣農牧局也為該村鋪設膜下滴灌主管道9000多米,並配套支管,1000畝旱地變成高產田。2017年,縣農業開發辦為西黑沙圖村新建揚水站1座、壠道襯砌14公裡、水閘1921座、橋28座、農田路13.5公裡,有5000畝旱地變成水澆地;為支持金果來合作社發展,縣水務局為合作社新打機電井5眼,並配套了水泵等灌溉設施,徹底改變了全村靠天吃飯的落後局面。

2019年,西黑沙圖村被市政府確定為「鄉村振興示範村」,孫潤曼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與全體村民,以奶牛生態養殖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先行產業,積極創新發展模式,吸引外來資金擴大發展規模,夯實發展後勁。金果來合作社、犇馳牧業及伊利集團三方合作,一個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的合作社,把養殖企業、銷售加工企業同時引進來,形成「種植——養殖——加工」產業鏈。2019年金果來合作社通過合作,實現創收180多萬元。以農養牧,以牧促農,農牧結合,種養加融合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產業興村、強農富民工作。2019年12月西黑沙圖村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等5部門共同評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自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孫潤曼按照「五級書記抓落實」的要求,大力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運作模式,深入貧困戶家中,全面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致貧原因,精準識別,一戶一策,量身定製脫貧計劃,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全村7戶13名貧困人口全部高質量脫貧,有4戶8人每年可從合作社獲得收益分紅達5000元,有6人分別享受每月400元的保潔員工資,有5戶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幾年來,孫潤曼先後為貧困戶新建住房2戶,維修加固2戶,在西黑沙圖村新打人畜飲水深井2眼,積極推動了周邊九個行政村貧困戶集中供水工程的順利實施。動員金果來合作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2019年為貧困戶範桂梅解決欠債6萬元,投入2000元對7戶貧困戶進行慰問。2020年為李付有、秦燕飛協調貸款進行肉羊養殖,充分調動了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積極性,脫貧成效得到全面鞏固。貧困戶人均收入均達到了10000元以上。孫潤曼還帶領村黨支部積極爭取上級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175萬元,在西黑沙圖村改造養魚塘,發展水產養殖。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原標題:《【五級書記抓扶貧】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2020年託克託好人——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
    【文明實踐在行動】2020年託克託好人——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黨支部書記孫潤曼 2020-11-0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治區農牧廳調研組赴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進行調研
    呼和浩特日報訊 11月29日,就鄉村振興發展相關事宜,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孫振雲帶領調研組赴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進行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馮玉臻,副市長雲新明及自治區和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 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局長劉月平一行深入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調研...
    6月2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局長劉月平一行深入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對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工程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調研。託縣政府副縣長石利君、託縣農牧業局局長劉小平、託縣古城鎮黨委書記吉亞楠等陪同調研。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局長劉月平一行深入工程現場,一邊實地查看工程質量和進度,一邊聽取縣、鎮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
  • 【千村示範 萬村行動】西黑沙圖村:支部帶好頭 培育「新農人」
    村道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村莊綠化……在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不僅村容村貌大為改善,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忙時互幫互助整地收糧,閒時聚在一起談談合作社、果樹栽種知識,隨著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嘗到甜頭的村民們在致富增收的道路上大步前進。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行政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16公裡處,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主要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
  • 涇陽80後「花木蘭」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主動請纓 山村來了個「花木蘭」崔黃村轄7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村,人口2325人,這裡一年四季乾旱少雨,村民大多靠天吃飯。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涇陽縣下派了一批幹部,作為第一書記帶領群眾脫貧。2015年夏天,崔黃村群眾聽說縣交通局給他們派的第一書記來了,大夥急忙去看。「一個女娃能幹啥?」見到他們的第一書記後,有人失望地嘆氣。
  • 方太進:紮根大山41載 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方太進支書立志要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將源口茶葉推廣出去,帶領村民走上小康路,過上幸福生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公路還未通到村裡,老百姓出行全靠肩挑背馱,生產生活十分不便,那個「不做馬坑人和鬼」的民謠,就是源口村民當年困苦生活的真實寫照。為此,方太進在擔任支書後不久,便謀劃修整道路。
  • 「葡萄」支書易光輝,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35歲的易光輝,有著9年黨齡,今年是他擔任梨樹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二個年頭。自上任以來,易光輝卯足了勁,時常奔走在田間地頭,尋思著各種法子改變村莊經濟發展緩慢的現狀,帶領農民共同致富。梨樹村海拔較高,對於大部分在低海拔地區經濟效益大好的脆李、柑橘等果樹種類又不適合海拔較高的梨樹村。一籌莫展之際,他在一次赴湖北考察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了晚熟葡萄品種-關口葡萄。
  • 布爾津: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布爾津縣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聚焦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始終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務緊緊抓在手上,確定了「突出抓好穩就業工作、全力做好住房安全保障、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等為主要內容的「十件實事」,使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 亳州譙城區:「種植能人」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1年1月13日,在安徽亳州譙城區五馬鎮吳小閣村,提到劉瑞東,村民張秀娟說。家住五馬鎮吳小閣村的劉瑞東,現年54歲,從2016年就開始種植大棚蔬菜,他種植大棚蔬菜手藝好,蔬菜成活率高,結果快,果實好。2020年,他被五馬鎮黨委評為「種植能手」。
  • 尼勒克縣:駱駝養殖助推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尼勒克縣積極引導牧民轉變思想從事特色種養殖,把發展駱駝產業作為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和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舉措,養駱駝、銷售駱駝奶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近日,記者在尼勒克縣克令鄉阿依納巴斯陶村村民古麗扎提·加帕西家看到,她正將擠好的駝奶進行裝桶,等著顧客前來購買。
  • 劉擴建:在第二故鄉創業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2013年5月,在雲州區周士莊鎮黨委幹部的引導下,和劉擴建一起搞工程的王玉金回到家鄉,在區、鄉兩級幹部的支持下,發展黃花產業,帶領全村群眾走上了致富之路,劉擴建覺得黃花是個有特色的好產業,並和家人商量,他決定轉產,和王玉金一起發展黃花產業。  2016年,劉擴建註冊成立了金健祥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三十里舖村村民的土地1300畝,全部種植了黃花。
  • 菏澤高新區頓俊玲:用草莓鋪一條村民的致富路
    不畏艱難險阻,她用自己的雙手撐起村民們的增收致富路;不顧嚴寒酷暑,她為村民免費查體,為部分困難群眾申請低保;她就是——頓俊玲,一位質樸實幹的「村幹部」,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展現出了不讓鬚眉的巾幗之志。依託村醫的身份,她為村民免費查體,為部分困難群眾申請低保,切實服務群眾,為群眾著想,解群眾所急。她還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為安頓莊行政村婦女爭取合法權益。頓俊玲的付出,村民們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2016年頓俊玲高票當選高新區馬嶺崗鎮安頓莊行政村村委委員、村婦聯主席。
  • 明山區特色種植引領村民走上產業致富新路
    明山區特色種植引領村民走上產業致富新路 2020-12-22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努力讓託克託在黃河「幾字彎」都市圈更加璀璨 ——專訪託克託縣委...
    努力讓託克託在黃河「幾字彎」都市圈更加璀璨 ——專訪託克託縣委書記李春燕 2020-12-02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欄】《鄉賢助力鄉村振興》: 陳志仁:漁業創新「領頭雁」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陳志仁:漁業創新「領頭雁」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嵩口鎮滄龍村曾是一個靠天吃飯的捕魚村,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卻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養魚村。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走上了一條科技養魚的致富路,實現了山區淡水漁業的迅速崛起。記者見到陳志仁時,他正在向一批來自龍巖的漁業養殖戶介紹合作社率先在全省引進的池塘循環流水生態養殖系統。從陳志仁返鄉創業到現在的十多年時間,他攻克魚類大規模養殖技術,引進新設備,帶領村民走上科技漁業致富路,滄龍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養魚村。
  • ...典型」擔當謀發展 實幹善作為——記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副院長孫...
    孫永軍參加市水務局組織開展的「技術援藏」工作,率先帶領項目組深入當地災區一線進行實地查勘、交流座談、技術審查等。他被曬傷,高原反應嚴重,但是仍咬緊牙關,堅持工作,成功解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水文資料不清的難題。
  • 在戰貧中書寫實幹與擔當
    俯下身辦實事,鎮寧自治縣江龍鎮黨委書記駱桂帶領村支兩委扎進田間地頭,24小時吃住在村,規劃全村脫貧致富,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駐村10餘年,水城縣磋播村黨委書記徐祥峰與村民一起開荒拓業,讓磋播村從空殼村蛻變成擁有40餘萬元集體經濟的小康村。 初心呼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
  • 福州長樂:幹部捐助20頭牛 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陳依燦靠養牛走上致富路。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在長樂區航城街道五竹山中,70歲的村民陳依燦依靠航城街道和村幹部捐助的20頭牛,逐步走上致富路。  陳依燦家位於航城街道五竹村蟛蜞自然村,距離山外大路7公裡,位置偏僻。多年前,陳依燦一家六口擠在一間破舊的石頭房內,靠種地為生,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戶。  山裡空氣清新,擁有大片天然草場。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為發展養牛業創造了條件。為幫助陳依燦脫貧,2001年航城街道和村幹部共40多人,捐出一個月的工資,幫陳依燦買了20頭牛。
  • 用實幹擔當書寫人生華章
    原標題:用實幹擔當書寫人生華章   「柑橘樹葉發黃的問題要引起注意,明天我就找農技員來『診斷』一下。」
  • 石門的生態逆襲:在綠水青山中走上全域旅遊的致富路
    「集體經濟+鄉村旅遊」的致富路陶文平是石門縣夾山鎮楊坪社區一組鄉村旅遊發展的帶頭人之一。2014年,他和豐遠柏等幾個當地能人牽頭,成立了石門縣騰達土地專業合作社、石門縣錦溪農旅文化有限公司、陶家崗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豐遠柏是當時的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