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長樂:幹部捐助20頭牛 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2020-12-18 福州新聞網

陳依燦靠養牛走上致富路。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在長樂區航城街道五竹山中,70歲的村民陳依燦依靠航城街道和村幹部捐助的20頭牛,逐步走上致富路。

  陳依燦家位於航城街道五竹村蟛蜞自然村,距離山外大路7公裡,位置偏僻。多年前,陳依燦一家六口擠在一間破舊的石頭房內,靠種地為生,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戶。

  山裡空氣清新,擁有大片天然草場。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為發展養牛業創造了條件。為幫助陳依燦脫貧,2001年航城街道和村幹部共40多人,捐出一個月的工資,幫陳依燦買了20頭牛。從此,陳依燦的命運在黨員幹部的幫助下徹底改寫。每年牛生牛,靠著起初的20頭牛,陳依燦的養牛規模越來越大,最多的時候有60多頭牛,現在存量還有四五十頭牛。近年來,牛肉價格日漸走高,憑藉養牛,陳依燦一家人的年收入有20多萬元,日子過得幸福紅火。

  「生活好了,兩個孩子也出國了,這都要感謝幹部們的幫助。」陳依燦很是感激。

  五竹村支書陳家永介紹,這些年來,村裡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全力支持農民發展養牛業和水果種植業,推動產業發展,持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陳家永正著手將村民種植的柚子和橙子推廣到超市,還計劃用帶貨直播或微信推廣等方式,打開農產品銷路,帶領村民創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貧困戶畫牆繪走上致富路
    簡單洗漱、吃過早餐後,他帶上繪畫工具,開車趕往20公裡外的黃陂區姚家集街石橋村劉家咀灣。那裡有他剛接的一個跨年度畫牆繪新工程,當天是他第一次去現場幹活。初冬的早晨,山村空氣中帶著寒意,但隨著陽光照進駕駛室,他的內心感覺暖暖的。    李啟安家住黃陂區蔡店街長生村李家咀灣,為人和善,與鄰裡相處融洽,業餘喜歡畫點人像。2014年,因在外做生意失敗,李啟安欠債數萬元,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 米爾扎提自主創業走上致富路|米爾扎提·阿力木|艾丁湖鎮
    文/圖 吐魯番日報融媒中心實習記者 田吉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米爾扎提自主創業走上致富路「您好,您的照片已經做好了,請您收下。」米爾扎提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米爾扎提的弟弟從小患有先天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媽媽專職在家照顧弟弟。米爾扎提的爸爸一邊打理家裡5畝葡萄地,一邊打零工補貼收入,生活捉襟見肘,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米爾扎提大學畢業,他在村委會的安排下到一家餐廳工作。同時,他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兼職做起了電商平臺代理維護。掙到的錢一部分為弟弟治病,一部分攢下來準備創業。
  • 長山鎮李屋村:走上扶貧致富路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廣州蘿崗區政協、區檢察院緊緊圍繞「強機制、穩脫貧、見成效、出典型」的總體思路,堅持幫扶民生建設與發展生產相結合、落實幫扶措施與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已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110萬元,積極拓寬村民發展致富路。
  • 涇陽80後「花木蘭」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涇陽縣下派了一批幹部,作為第一書記帶領群眾脫貧。2015年夏天,崔黃村群眾聽說縣交通局給他們派的第一書記來了,大夥急忙去看。「一個女娃能幹啥?」見到他們的第一書記後,有人失望地嘆氣。群眾眼裡的「女娃」叫嶽曉娜,是涇陽縣交通局幹部,1981年出生,涇陽縣王橋鎮嶽家坡村人。聽說單位要派一名幹部到崔黃村幫助脫貧,嶽曉娜主動要求下去。
  • 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阿拉善盟:駱駝產業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天未破曉,居住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脫貧戶永紅一家就開始在駝圈內擠駝奶。2005年,永紅響應「退牧還草」政策,賣掉了所有牲畜,轉行成為一名運輸司機,可由於貨源不穩定,錢沒掙到自己還欠了十幾萬元外債,他成了名副其實的貧困戶。2014年,永紅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第一批精準扶貧政策幫扶對象。面對永紅一家的困境,駐村工作隊通過上門走訪了解實際情況,並依託他家地處牧區的有利條件,鼓勵引導他發展駱駝產業。
  • 肉牛「槓桿」拗動8萬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豐都走上了「中國肉牛之都」的創建之路,肉牛在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性產業外,也成為全縣扶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它帶動全縣45%的農戶,其中貧困戶8.1萬戶參與肉牛產業發展,實現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 新和縣:牽住「牛鼻子」 走上致富路——阿克蘇地區深入實施鄉村...
    合作聯社理事長司馬義.阿巴斯告訴筆者,目前這裡聚集了8個村的養殖大戶,還有246戶貧困戶的牛也在這裡進行集中託養。為確保貧困戶脫貧的同時促進肉牛養殖基地發展,合作聯社年底將按照入股資金12%的比例進行分紅,實現託養合作社與貧困戶利益共享。2018年,合作聯社已為246戶貧困戶分紅59.04萬元,戶均增收2400元。
  • 【項目觀摩】黔西安格斯牛養殖項目讓村民走上致富路
    養牛場一角  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運作方式,把基礎母牛的收益權按照「1戶1頭牛」的方式確權給貧困戶,收益按照「貧困戶70%、公司20%、合作社10%」進行分成。項目直接帶動就業15人,帶動貧困戶827戶2481人增收。養牛場正常運營後,公司將牛犢發給貧困戶飼養,成熟後收回牛犢成本,最大限度讓貧困戶增加收入。
  • 邊陲亞東:貧困戶家家有本「致富經」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亞東縣下亞東鄉切瑪村村民桑姆一家在當地村幹部和技術人員幫助下,依靠養殖特色「亞東鮭魚」走上了致富路。桑姆一家的變化,亞東縣委書記舒成坤看在眼裡、喜上眉梢,止不住地點頭。山清水秀的亞東縣,位於祖國西南邊陲。清澈的亞東河,在卓木谷底歡快地流淌。亞東鮭魚是當地特色水產品,肉質鮮美細嫩,深受市場歡迎。由於當地群眾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這一特有資源始終未能與群眾生活產生關聯。
  •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2020-04-13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瀏覽量: 1468 次 我要評論 4月8日早上,在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共和村八組,小龍蝦養殖基地的主人廖春從養殖池裡打起一籠一籠個頭飽滿、鮮活紅亮的小龍蝦,等待在一旁的銷售商以每斤20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吉上村:牽著「扶貧牛」 走上致富路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吉上村:牽著「扶貧牛」 走上致富路 2020-12-23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韶關市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走上致富路
    【新春走基層】美麗鄉村畫卷在這裡展開求真務實,這片熱土走上致富路韶關市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三年前,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的村民和外村人聊天時都不敢大聲說話,因為,他們被定為全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省定相對貧困村。
  • 連江羅源大力發展食用菌 助計生貧困戶致富
    林秀珍在大棚裡開心採香菇福州新聞網(微博)3月18日訊(福州日報(微博)記者 邱泉盛 文/攝)從計生貧困戶到當地種植香菇致富的領頭雁在連江縣丹陽鎮朱山村,48歲的林秀珍藉助「幸福工程」幫扶款,只用了三四年時間,就成為遠近聞名的香菇種植能手,還幫扶帶領本村10戶計生貧困家庭增收致富。計生貧困戶成為致富領頭雁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丹陽鎮朱山村,在當地小學旁一處龐大新菇棚內,看見林秀珍忙著採摘香菇。
  • 富源縣富村鎮——「項目庫」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原標題:富源縣富村鎮——「項目庫」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富村鎮位於曲靖市富源縣中部,是一個擁有10萬餘人的人口大鎮。過去,雖然名為富村,實則名不副實。這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山高坡陡石旮旯,包穀洋芋苦蕎粑,要想吃頓大米飯,除非過節生小娃。」
  • 三年時間,近8000人因他走上「致富路」,東方這位「蘭花王子」
    黃法祥,他「痴戀」蘭花二十餘年,被業界稱之為「蘭花王子」,在發展壯大蘭花產業的同時,積極投身於脫貧攻堅工作,拓寬貧困戶群眾增收途徑,三年時間,近8000人因他走上「致富路」,讓「感恩之花」開遍東方。圖:黃法祥種植的蘭花"痴戀 " 蘭花二十載 蘭花開成致富花初夏時節,感城鎮寶上村的迦南蘭花種植基地裡,蘭花長勢良好,顯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對待它們,就要像自己的愛人一樣細心呵護,容不得一絲馬虎。」
  • 新寧這個昔日閉塞窮困的小山村,靠沃柑種植走上致富路
    大興村總人口2822人,村民們平均文化素質不高,因技術匱乏、疾病等原因致貧佔比較高,2016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達194戶786人,貧困發生率達27.85%。「出去打工沒有人要,只能在家做點散工。」村裡的貧困戶鄧國華說道。面對村內的情況,準備帶著貧困戶走上致富路的曾勁松瞬間沒了信心。
  • 「新春走基層」貧困戶變致富先鋒
    2014年底,謝鑫青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尋烏縣人民法院成了他家結對幫扶單位。謝鑫青在縣法院的引導和扶持下養起了兔子,年銷售收入由2萬元逐漸擴增到7萬餘元,以殘疾的身軀扛起了8口之家的幸福。如今,他還向本村及周邊村村民義務傳授養兔技術,帶動他們增收致富。
  • ...念好養豬致富經 走上脫貧增收路丨望謨縣石屯鎮邊界村村民梁小剛
    2016年,有一天,駐村幹部和村「兩委」來到我家,我給他們說了我的想法之後,他們知道了我的顧慮,耐心的講解政策,終於解除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慮,我決定通過養豬來脫貧致富路。基層幹部到梁小剛戶培訓養豬技能知識及注意事項可以說,我是白手起家,沒有資金怎麼辦?
  • 廉江一家茶企:20年幫助3000多戶貧困戶種茶致富
    20年來,茗皇茶業幫助3000多戶貧困農戶走上種茶致富之路。    20年的發展,茗皇茶業已擁有茶園10000多畝,幫助3000多戶貧困農戶走上種茶致富之路。「我在長山鎮種茶10多年了,茶葉供應給茗皇茶業加工,在家門口種茶就能掙錢。我通過種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現在生活也越來越滋潤了,多虧茗皇茶業帶動貧困戶種植茶葉致富。」長山鎮茶農李阿姨感恩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