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恐襲槍手是大學生 作案前「挑選」受害人

2020-12-16 環球網

原標題:突尼西亞恐襲槍手是一名大學生

當地時間6月26日,突尼西亞著名旅遊城市蘇塞,一家酒店遭遇武裝襲擊。襲擊已造成37人死亡 供圖/IC

突尼西亞著名旅遊城市蘇塞一家酒店26日遭遇恐怖襲擊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27日宣布製造了這起事件。突尼西亞總統貝吉·卡伊德·埃塞卜西呼籲,世界各國應協同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根據突尼西亞內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這起恐襲已造成37人死亡、36人受傷,死者多數為英國人。

多國遊客死傷

突尼西亞內政部發表聲明說,兩名恐怖分子26日對位於蘇塞的皇家邁爾哈巴酒店發動襲擊,在海灘向人群開槍。當地媒體報導稱,這兩名襲擊者乘快艇前往事發海灘。其中一人駕駛,另一人身穿警服作掩護,把槍藏在太陽傘中,下船後向遊客開火。

目擊者描述,當時人群一片驚慌,四散逃開,不少人躲避不及,一些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是槍響。

遊客艾麗·馬爾金接受英國一家電視臺採訪時說:「我只看到一支槍和一把扔掉的傘。」「槍手向我右手邊開火,如果他向我這邊開火,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們很幸運。」

突尼西亞內政部發表聲明說,死者包括英、德、愛爾蘭和比利時等6國公民。英國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當天晚些時候證實,至少5名英國人在襲擊中喪生,並且這一數字恐會進一步增加。中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館說,這起事件中沒有中國人傷亡。

槍手系大學生

事發後大約兩小時,突尼西亞警方宣布打死一名恐怖分子。突尼西亞官方說,遭擊斃的槍手身份已確認,名為賽義夫丁·雅各比,現年23歲,在凱魯萬省一所院校讀飛機製造專業。

突尼西亞安全部門人員說,調查人員從雅各比屍體上搜出一枚炸彈。不久後,警方宣布抓獲一名同夥。不過,警方尚未公開這名同夥的詳細信息。

這是突尼西亞今年第二起針對遊客和平民的武裝襲擊。3月18日,突尼西亞巴爾杜博物館發生武裝襲擊和劫持人質事件,共造成23人死亡。

突尼西亞總統貝吉·卡伊德·埃塞卜西和總理哈比卜·埃西德26日下午前往遇襲酒店,安撫遊客。

埃塞卜西隨後發表講話,呼籲全球共同反恐。他說,突尼西亞不能獨自應對極端分子,「這證明(反恐)需要全球策略。」「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恐怖襲擊,我們決心用最嚴厲的措施,去面對更嚴酷的考驗。」埃塞卜西說。突尼西亞政府同時宣布,該國將自7月1日起在「敏感」地點增派警力,增強安保,重點防範針對外國遊客的恐怖襲擊。

文/張遠 陳向陽(新華社特稿)

現場目擊

倖存者:槍手就在我身邊

突尼西亞海濱城市蘇塞發生恐怖襲擊後,一些倖存者27日向媒體講述了這段不堪回首的遭遇。按倖存者說法,槍手作案前在海灘上與遊客說笑,有意「挑選」了一些受害人。

槍手「挑選」受害人

目擊者回憶,槍手當時把槍藏在太陽傘下,假扮成遊客,潛入海灘與其他遊客說笑。一名目擊者說:「他當時面帶微笑,還和別人開著玩笑,和普通人看起來沒什麼區別。」

根據這名目擊者的說法,槍手這樣做意在挑選槍擊對象。「他在選擇對誰開槍。對某些人,他就說『給我滾開』,把他們趕走。他挑選的主要是遊客,包括英國人和法國人。」

這一說法與突尼西亞官方給出的遇害者信息相符。突尼西亞總理哈比卜·埃西德27日說,這起恐襲事件共導致37人死亡,其中大多數為英國人。

埃西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死者絕大多數為英國人,其次是德國人、比利時人和其他國家的人。」他同時表示,遇難者還包括法國人。

給手機充電躲過劫難

英國遊客奧利維婭·利思利說,她和男友在這場恐襲中得以倖免,原因是她當時在酒店內給手機充電,沒有按原計劃前往海灘。

「我們突然聽到槍響,有人喊『快跑』,然後我們四處逃散。槍聲離我們如此之近,好像就打在我們身邊一樣,」利思利說,「我馬上給父親打電話,大聲尖叫,『我愛你』。父親回答道,『我也愛你』,然後為我禱告。」

另一名遊客約翰·約曼說,他擔憂槍手會到酒店內繼續發動襲擊,便和家人一起用床做障礙物擋住門。約曼現年46歲,是3個孩子的父親。他把酒店內的照片上傳至網上,寫道:「希望這能管用。我們把自己封鎖在房間裡。外面的聲音像是槍戰。」

未婚夫為我擋子彈

當事女子名為薩莉亞·威爾遜,現年26歲,來自加的夫。她和現年30歲的未婚夫馬修·詹姆斯21日抵達突尼西亞,準備在蘇塞的四星級皇家馬爾哈巴酒店度過兩周假期,兩個孩子留在家中。

威爾遜說,事發當天早晨,她和詹姆斯像往常一場前往海灘曬太陽,全然不知一場慘劇即將發生。他們正享受陽光沐浴,突然聽到槍聲。

「我只看到一名身穿深色衣服的男子,許多人中槍倒下,」威爾遜說。根據她的說法,面對槍手,詹姆斯化身「人肉盾牌」擋在她身前,被槍手擊中4槍。

她說:「他大聲叫喊,全身血流如注。我尖叫起來。槍聲不斷響起,現場一片混亂。他對我說,『快走!告訴孩子們,爸爸愛他們!』」

威爾遜說:「這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事。但是,我不得不把他一個人留在那裡,因為槍聲仍在持續。我往回跑,跨過海灘上的一具具屍體,最終回到酒店。酒店也是一片混亂,泳池裡有一具全身是血的屍體。」

恐襲過後,威爾遜前往事發海灘尋找詹姆斯,但兩小時後仍未找到未婚夫蹤影。最終,她得到通知,詹姆斯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手術,所幸保住了性命。

分析人士說,眼下正值齋月期間,襲擊者選擇在這一時段作案,是鑽警力不足、安全防護薄弱的空子。而襲擊針對外國遊客,說明可能意在利用恐怖行為打擊突尼西亞旅遊業,進而拖垮突尼西亞經濟。文/張旌(新華社特稿)

國際觀察

三國同日遭恐怖襲擊說明什麼

尚不確認三起襲擊事件存在直接關聯 「伊斯蘭國」威脅產生外溢效應

26日,法國、突尼西亞和科威特相繼遭遇恐怖襲擊,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事件發生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發生在科威特和突尼西亞的襲擊事件負責。面對一天內發生的這三起恐怖主義襲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予以強烈譴責。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尚無證據表明,「伊斯蘭國」已開始在全球發動有組織的連環襲擊,但這些事件預示著恐怖勢力伺機發動襲擊的野心正在膨脹,應引起全世界警惕。

一天三起恐襲事件

三個國家在同一天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嚴重傷亡,這種情況並不常見,震驚國際社會。

26日,法國東部伊澤爾省一家工業氣體工廠內發生襲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據報導,襲擊者駕車闖入工廠,點燃多個煤氣瓶,致使現場發生爆炸和火災。警方隨後在工廠附近發現一具被斬首的屍體,並發現激進文字。法國當局指出,這次襲擊案有著明顯的「恐怖特徵」。

同樣是26日,在突尼西亞著名旅遊城市蘇塞,兩名武裝分子乘坐橡皮艇從「皇家馬爾哈巴」酒店的沙灘登陸,隨後取出武器朝沙灘上的人群掃射。據突尼西亞衛生部消息,襲擊已造成37人死亡、36人受傷。

長期以來,科威特被視為中東亂局中的「世外桃源」,然而,在26日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中,這個國家也沒能倖免。

當天,位於科威特城市中心薩瓦比爾區的伊瑪目薩迪克清真寺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至少造成27人死亡,222人受傷。

「伊斯蘭國」威脅外溢

就在這三起襲擊前幾天,「伊斯蘭國」發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納尼號召該組織的支持者在齋月期間向世界各地發動襲擊。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三起襲擊事件存在直接關聯。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史蒂夫·沃倫說,有關方面正在調查,這三起恐襲事件發生在同一天是巧合還是事先經過協調。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一個激進組織研究中心負責人彼得·諾伊曼說:「我不認為他們(三起事件製造者)相互聯絡過,知道彼此的行動,或者有統一命令告訴他們做什麼。沒有證據顯示,他們經過了協調。」

儘管如此,這三起嚴重恐怖襲擊事件凸顯了世界反恐形勢的嚴峻。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埃德·羅伊斯指出,三起襲擊事件標誌著「伊斯蘭國」的威脅已經產生了外溢效應,其活動不再局限於伊拉克和敘利亞,未來在中東地區、歐洲和美國,都可能出現新的恐怖襲擊。

製造恐慌氣氛

西方觀察家指出,同一天在三個大洲的三個國家發生恐怖襲擊,給世界敲響了警鐘。

這些恐怖襲擊事件,顯示「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具有將觸角伸向世界各地的能力。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中東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保羅·塞勒姆認為,「伊斯蘭國」未來可能會發起更多的襲擊,「他們通過網絡和社交媒體鼓動支持者製造襲擊事件」。

長期以來,「伊斯蘭國」往往以無辜平民為目標,通過製造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血腥事件營造恐慌氣氛,並利用網絡等手段四處散播,蠱惑人心。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26日發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活動,也可能是「伊斯蘭國」對近期在戰場上失利的報復。

近兩周來,庫德武裝在美國等國的空襲幫助下,連續奪取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城鎮泰勒艾卜耶德等地。

對此,「伊斯蘭國」發起一系列恐怖主義襲擊,試圖緩解戰場壓力。該組織23日在敘東北部庫德人聚居城市哈塞克製造3起汽車炸彈襲擊,25日又在敘北部庫德人聚居地艾因阿拉伯鎮殺害了至少22名平民。文/新華社記者 劉莉莉 趙悅

相關焦點

  • 「獨狼」作案槍手僅一人,恐襲案暴露奧地利國家安全漏洞
    連日來,奧地利警方對這起襲擊事件展開了全面調查,逮捕多名涉案人員,而被警方擊斃的槍手、20歲的庫吉姆·費祖萊也受到媒體起底。這起恐襲事件暴露了奧地利情報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漏洞,引發國家高層對於部門工作等問題的反思。
  • 突尼西亞旅遊城市蘇塞遭恐襲 大量外國遊客「逃離」
    槍手雅各比被拍攝到手提一把AK-47在事發地點散步。   影響   27日,10架航班運送2500名英國人回國,突尼西亞旅遊業再受衝擊。不少外國遊客曾對突尼西亞「敬而遠之」。   新華社電 突尼西亞著名旅遊城市蘇塞遭恐襲後,大量外國遊客27日紛紛「逃離」突尼西亞,令突尼西亞旅遊業再受衝擊。   英國組織撤人   美聯社記者在蘇塞以北的哈馬馬特機場看到,不少外國遊客正排隊等待離開這個北非國家。而即便是那些沒有待在蘇塞的遊客,也因不安而打算縮短假期。
  • 有華人在奧地利恐襲中遇難,門上彈孔清晰可見!槍手曝光
    有華人在奧地利恐襲中遇難,門上彈孔清晰可見!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伊斯蘭國」已宣布對維也納恐襲事件負責,稱旨在報復奧地利參與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行動。1名奧籍華人在槍擊事件中不治身亡,另有1名中國公民受輕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維也納恐襲系「獨狼」作案,奧地利政府承認安全疏忽
    內哈默同時確認,在現場被擊斃的20歲兇手是單獨作案,並無其他槍手協同襲擊。在奧地利為防控新冠疫情實施「封城」措施前數小時,一名持槍男子2日晚在首都維也納市中心朝人群射擊,致4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23人受傷,槍手本人被擊斃。警方3日確認,襲擊者是擁有奧地利和北馬其頓雙重國籍的庫伊蒂姆·法伊楚萊。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在維也納悼念槍擊事件遇難者。
  • 維也納恐襲 奧政府承認安全疏忽
    內哈默同時確認,在現場被擊斃的20歲兇手是單獨作案,並無其他槍手協同襲擊。【情報疏忽】在奧地利為防控新冠疫情實施「封城」措施前數小時,一名持槍男子2日晚在首都維也納市中心朝人群射擊,致4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23人受傷,槍手本人被擊斃。警方3日確認,襲擊者是擁有奧地利和北馬其頓雙重國籍的庫伊蒂姆·法伊楚萊。
  • 兩女一男被殺,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嫌疑人為一突尼西亞籍男子
    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讓-弗朗索瓦·裡夏爾29日晚公布了當天上午尼斯教堂恐襲案的調查進展。 根據通報,襲擊嫌疑人是一名突尼西亞籍男子,出生於1999年。今年9月偷渡到義大利蘭佩杜薩島,持有義大利紅十字會發放的身份文件。法國國家指紋庫中沒有此人的資料。
  • 荷蘭調查電車槍手「恐襲動機」
    荷蘭調查電車槍手「恐襲動機」胡若愚荷蘭警方18日逮捕烏得勒支市電車槍擊事件三名嫌疑人,包括土耳其裔槍手格克曼·塔尼什。暫時沒有跡象顯示這起事件關聯三天前發生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的恐怖襲擊,執法部門仍在調查電車槍手是否有「恐怖主義動機」。
  • 法恐襲槍手曾在兩國被判有罪
    當地時間12月11日晚,法國斯特拉斯堡著名的聖誕市集發生恐襲槍擊事件。據英國《衛報》報導,槍擊已經造成至少3死12傷,嫌犯仍在逃。槍擊事件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立即在巴黎內政部召開緊急會議。目前,法國已將安全威脅級別升至最高「緊急恐襲」狀態。「他跟我們的安保力量交手兩次。」法國內政部長克裡斯託夫卡斯坦納稱。
  • 突尼西亞旅遊勝地遭襲 兩槍手掃射沙灘 27人死亡
    ,警察相繼趕來 連環恐襲 6月26日一天,全世界發生了至少3起重大襲擊事件,其中包括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的突尼西亞蘇塞沙灘襲擊事件、致死至少25人的科威特清真寺爆炸事件、有1人遭砍頭的法國工廠襲擊事件
  • 擔憂突尼西亞或再遭恐襲 英呼籲其公民迅速撤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7月10日報導,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9日警告,突尼西亞很可能再發生恐怖襲擊,呼籲所有住在突尼西亞的英國僑民與在當地度假的公民儘快離開,旅行社正安排班機將旅客送返英國。據報導,6月26日突尼西亞位在中部城市蘇塞北方的知名度假勝地康大維港(Port El Kantaoui)發生了嚴重恐怖攻擊,30名英國觀光客不幸喪命,突尼西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香榭麗舍大道傳槍聲 大選投票前法國再蒙恐襲陰影
    綜合報導,法國大選即將於當地時間23日投票,在投票前3天,法國巴黎最為繁華的香榭麗莎大道遭恐襲,導致警察一死兩傷,襲擊者被擊斃。巴黎「最美街道」上的血案給法國大選蒙上一層陰影;有分析指出,恐襲將對選民投票意向造成一定影響。  香榭麗舍大道傳槍聲 IS宣稱負責
  • 維也納恐襲華人僑領遇難!槍手剛被提前釋放!馬克龍遭死亡威脅回擊...
    維也納市長Michael Ludwig稱,槍手為恐襲「做了充分準備」,不僅持有衝鋒鎗,還攜帶了手槍和砍刀。    歐盟要聯合反恐  面對接二連三的恐襲,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歐盟國家聯合反恐,這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不謀而合,後者也提到,面對「針對歐盟價值的攻擊」,應「共同戰鬥」。  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指出,「恐襲風險很高,而且針對的是整個西歐」。  3日,英國也將恐襲風險升至「嚴峻」。
  • 紐西蘭發恐襲案調查報告 政府承諾採納44項建議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8日電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當地時間8日,紐西蘭政府發布克賴斯特徹奇恐襲案調查報告。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和安全部門向受害者及其家屬等致歉,承認政府工作不力導致這起慘案發生,並表示接受報告中提到的44項建議。
  • 奧地利維也納恐襲案調查顯示:槍手今年7月就曾試圖購買彈藥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英國《衛報》4日報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恐襲事件已經導致4名平民死亡,槍手被擊斃。針對該事件的調查發現,槍手曾於7月試圖在斯洛伐克購買彈藥,當局正在調查這一襲擊是否本來可以被避免。
  • 土耳其新年夜遭恐襲已致39人遇難 槍手扮聖誕老人開槍
    槍手仍然在逃,土耳其警方正追捕這名「恐怖分子」。 此前報導: 【觀察者網綜合】土耳其伊斯坦堡一家夜總會2017新年夜遭一名槍手襲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土耳其伊斯坦堡省長瓦希普·沙辛(Vasip Sahin)1日凌晨消息,已造成35人死亡,40人受傷。土耳其官方形容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
  • 維也納疑似發生恐襲 槍手在教堂附近開火至少7死多傷
    據海外網消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周一(2日)晚疑似發生恐襲案,有槍手在巿中心一間猶太教堂附近開槍,警方已派大批人員到現場。消息指出,至少7人被射殺,多人受傷;一名施襲者用炸彈腰帶自爆喪生,相信仍有其他犯人在逃。當局初部認為那是恐襲或隨機殺人。
  •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首先要對法國安全負責是是法國的情報系統,面對恐襲毫無作為。  去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連環恐襲事件之後,法國媒體《世界報》質疑,恐怖分子為什麼每次均能逃脫安全部門的注意?法國公營電視二臺等電視媒體發出同樣的疑問:那些已經被列入恐怖主義嫌疑名單、需要重點監視的人為什麼還能最終得手?多名法國人憤怒地表示:「警察和情報部門看來沒一點用,根本無力預防這樣的血腥行動。」
  • 維也納恐襲案遇難平民升致4人,兇手或為極端組織效忠者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有關2日晚發生在維也納市中心恐襲事件的更多細節,在第二天陸續曝出。當地時間3日,奧地利政府表示,這次襲擊已經造成4個平民死亡,近20人受傷,另外還有一名襲擊者當晚被警方擊斃。
  • 法國高鐵恐襲案暴露歐洲反恐漏洞
    在生死15秒中,悲劇得以逆轉,但法國高鐵恐襲案留給歐洲的任務卻遠遠尚未結束:赴敘利亞參戰、培訓的歐洲籍恐怖分子部分已回歸歐洲,「後坐力」現象顯現,歐洲國家警力卻遠不能做到對其定點監控,歐洲安全形勢前景堪憂。然畢竟不能在每一次,都祈禱在危急時刻,美國大兵可以從天而至。
  • 奧地利恐襲案20歲槍手:曾服刑時假裝悔改,出獄後作案
    (新華社發,喬治斯·施耐德 攝)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奧地利政府官員3日說,維也納槍擊案中遭警方擊斃的槍手「愚弄了」司法人員,他先前服刑時假裝悔改以獲得假釋,但出獄後作案。槍手庫伊蒂姆·法伊楚萊現年20歲,祖籍北馬其頓,出生在奧地利,有奧地利和北馬其頓雙重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