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是虎式,近看是「彗星」,二戰中直接躺贏的彗星巡洋坦克

2020-12-21 戰史百字

提起巡洋坦克,大家可能會想起那些英國的小坦克,裝甲和主炮都不是很強悍,唯一的特點就是速度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它們的表現還不錯,但隨著戰事的深入,逐漸成了炮灰。其實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英國人並沒有放棄使用巡洋坦克的想法,同時也研製出了性能比較強勁的彗星巡洋坦克,這也是最後一輛巡洋坦克。

彗星坦克的研發與它的前身

巡洋坦克一直是英國在二戰時期特有的坦克種類,其特點就是利用高速移動的能力對敵人進行包圍和穿插。不要直接以為巡洋坦克就是輕坦,英國對坦克的劃分是靠功能來區別的,這就意味著巡洋坦克並不直接就等於輕坦,它也可以有中坦,要是重坦跑得足夠快,那理論上它也可以被算做是一輛巡洋坦克。英國在北非戰役時期的巡洋坦克以十字軍為主,雖然在性能上它是一輛好車,但隨著戰鬥逐漸進入了白熱化,十字軍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因此為了應對即將開闢的西線戰場,英國人推出了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克倫威爾坦克全重28噸,以中坦的角度來看它算比較輕的了,其前裝甲為76mm,在不算很厚的同時還採用了垂直的設計,這使得克倫威爾的防禦能力並不是很好。傾斜裝甲的優勢對於坦克研發人員來說是一個很普遍的知識,將其做成垂直的,應該是條件有限或為了保證更多的內部空間。早期的計劃中,克倫威爾的武器是一門6磅炮(57mm),但其火力已經完全達不到能應對德國坦克的目的,而威力更強大的17磅還因為太大裝不進克倫威爾的炮塔中,所以最後安上了一門75mm坦克炮。

整個戰爭期間,克倫威爾一共被生產了4016輛,雖然在1941年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研發,但服役的時間則是在西線戰場開闢之後的事了。當時英國已經大量的裝備了謝爾曼坦克,而且在性能上克倫威爾坦克所佔的優勢也僅有速度這一項,所以在後來的戰鬥中這輛坦克的表現機會並不多,而且也多是用於偵查部隊,但這並不能否認它在西線戰場所做的貢獻。在這之前克倫威爾替代者的研發已經被提上了日程,既是後來的彗星坦克。

當時英國裝甲部隊的構成主要是謝爾曼坦克和克倫威爾坦克,以及加裝了17磅炮的希爾曼改裝版「螢火蟲」殲擊車。出現這個組合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而且這些坦克在零件方面並不是很通用,所以英國急切的需要一輛屬於他們自己的主力作戰坦克,同時最好還能將17磅炮裝上。1943年A43巡洋坦克誕生,之後被命名為了彗星巡洋坦克,第二年的時候就被投入了量產,但這個時候戰鬥也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生不逢時的彗星坦克

彗星坦克全重33噸,前裝甲最厚處到達了102mm,別看重量提升了不少,但這輛坦克還是沒有忘記巡洋坦克的本質,所配備的勞斯萊斯流星發動機可以讓它以最快每小時51公裡的速度前進。雖然在造型上和克倫威爾很相似,但在本質上還是有質的飛躍,比如說它的炮塔就採用了焊接的形式,而不是之前的鉚接。車組成員的配備標準5人組,分別是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機槍手(副駕駛)。且不管彗星坦克的真實能力如何,單從外形上來看,它其實很像已經減了肥的虎式坦克,這也算是英國在二戰時期少有的高顏值坦克了。

前文已經提過,17磅反坦克炮至今還沒有找到它的歸宿,而彗星坦克看起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理想和現實總是差了那麼一點,17磅炮對於彗星坦克的炮塔來說還是大了,而安裝之前的火炮對於這輛坦克來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所以研發人員鋸斷了17磅炮的炮管長度,使其變成了49倍徑,同時發射藥也進行了縮減,以此來降低發生時產生的制退空間。雖然是一門閹割版的17磅炮,但起碼總算是安上去了,而且在1000米之內一樣可以射穿100mm往上的裝甲。這就意味著,彗星坦克已經有了和同時期德國坦克對射的能力。

1944年2月這輛坦克被設計了出來,到同年9月的時候就進入了量產的階段,由此可見英國人是多麼想讓彗星參與進最後的戰爭中。據統計彗星坦克一共被生產了1186輛,和其它坦克不同,彗星坦克的變體真的是很少,就算是在它之前的克倫威爾坦克,在戰爭結束之後也被加裝上一門20磅炮,用於充當坦克殲擊車。而彗星也僅是有過工程坦克的變體。

關於彗星坦克的實戰能力

彗星坦克雖然被生產了1186輛,但其實大部分是在戰爭之後造出來的,到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僅有360輛彗星被造了出來。別看數量少,但彗星坦克還是上過戰場的。1944年年底,英國第11裝甲師將所有的謝爾曼坦克和克倫威爾坦克替換成了彗星坦克,並在1945年的「戰利品行動」中首次參戰。可惜的是,在向前進軍的途中,彗星坦克並沒有碰到什麼值得開上一炮的德軍裝甲車輛,所以得到了一個躺贏的結果,而後彗星坦克再也沒有參與過任何的實戰。

雖然彗星坦克沒有發揮過它的真實實力,但從數值上來看,它還是到達了蘇聯、德國主流坦克的水平,而且彗星坦克在可靠性上也有了不小的進步,曾經坐在車頂行軍的英軍表示,彗星坐起來比其它坦克舒服多了。到了1958年,在英國服役的彗星坦克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在其它國家,彗星坦克曾一度服役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現今的緬甸,甚至還有20多輛退役的彗星坦克處於預備役狀態。由此可見,彗星坦克的誕生還是挺成功的。

參考文獻《Tanks of World War II》、《Operation PLUNDER》、《英國二戰坦克》

相關焦點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英國終於拿出了一款讓他們滿意的坦克——邱吉爾坦克。 在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的光環下,邱吉爾坦克都有些不堪了,甚至T-34坦克都能給它甩出一大截。但拋去這些固有印象,邱吉爾坦克在二戰中的表現真想我們向的那樣差勁嗎?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邱吉爾坦克。 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作戰理念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戰壕和機槍的配合,戰爭進入到了焦灼的階段。
  • 千裡擊穿虎豹不是夢 大英帝國螢火蟲坦克
    特別當德國虎豹裝甲服役之後,他們並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坦克。說難聽點就是無一合之將了,甚至在法國波卡基村,德國傳奇虎式車長曾經單車擊毀英軍五十多輛各式裝甲,其中坦克二十多輛。(後有證據表明並不是單車進攻)在虎式車長中擊毀盟軍坦克百輛以上的多達十位,可想而知當時的德軍裝甲彪悍到了何種地步。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步兵面對坦克都是一種被支配的情況,沒有裝甲部隊支援的步兵遭遇了坦克,結果不會比一戰的步兵遇到機槍陣地好哪去。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
  • 怪不得M4坦克打完虎式被撤戰場,你看虎式的設計、製造、軍火是誰
    以下都是M4坦克手的回憶:1、在200—800碼之間的距離左右,我們的坦克編隊遭遇3輛虎式坦克。通過猛烈射擊對方的履帶,我們僅僅打停了一輛虎式坦克。但是,虎式坦克卻摧毀了我們8輛M4坦克,我們不得不撤退。在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向我們開炮。
  • 二戰中後期,日本海軍的「彗星艦爆」性能如何?有什麼戰績呢?
    「彗星艦爆」是一款命運多桀,生不逢時的戰機。1940年11月15日,由海軍航空技術廠技術中校山名正夫設計的第一架「十三試艦爆」出廠,代號D4Y,海軍命名:彗星。它原本是二戰中後期日本海軍用於替代「九九」艦爆的主力俯衝轟炸機型(日本將艦載俯衝轟炸機稱作「艦爆「,魚雷/水平轟炸機稱作」艦攻「)。
  • 核動力彗星?為什麼彗星的預報亮度能達到-24.7等
    太多不看版: 不會,一定不會有-24.7等這種亮度。預報是受到了波動較大的數據的影響。但是這顆彗星仍然可能會成為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 簡要分析版: 人們是如何預報彗星亮度的呢?
  • 樹立不可戰勝的神話,設計和機動性最好的二戰重型坦克:德國虎式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重型坦克,盟軍坦克的一名強大的對手,主要優點是這種重型坦克火炮威力大,防禦能力強。所以,「虎」式重型坦克在二戰中,像一群鋼鐵巨獸,炮管裡噴著火焰,耀武揚威地前進。虎式坦克最大的優勢是投入戰場的時間早,在1942年便在北非和列寧格勒出現,當時的蘇軍和盟軍,沒有任何火炮能夠正面擊穿它的裝甲,庫爾斯克會戰中,虎式坦克也有相當大的優勢。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麥克霍爾茲彗星明天通過近地點
    【金陵晚報報導】國內外眾多天文愛好者廣泛關注的麥克霍爾茲彗星將在本月6日通過近地點,現在起至本月末將進入該彗星的最佳觀賞期。  屆時只要天氣晴好,市民將有幸和這顆貌似蒲公英狀的奇特彗星進行為期近一個月的親密接觸,在郊外用肉眼就可目睹到它的「倩影」。
  • 一閃而過的「彗星」,二戰中納粹的「黑科技」,Me-163火箭截擊機
    要說起轟炸機的發展史,肯定是在二戰期間。在二戰期間隨著戰爭的需求,航程遠、載彈量大的轟炸機被研製了出來。比如當時的B-17四發重型轟炸機等。Me-163「彗星」火箭截擊機二戰前期,當時就已經有很多轟炸機參加了戰爭。作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軍事實力尤其強勁,研發的武器裝備在各軍種當中都處於領先地位。
  • 歐洲探測器發現「大黃鴨」狀彗星
    歐空局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小行星探測器傳回了它即將登陸的一顆彗星的圖像,令所有科學家大跌眼鏡的是,這顆彗星不是它們之前預想的「足球」形狀,反而怎麼看怎麼像「大黃鴨」。剛巧,前幾天在中國失蹤的一隻「大黃鴨」到現在也沒被找到,或許,它上天了?科學家們為了這個彗星為何長得像「大黃鴨」,提出了一系列可能性並互相爭論。
  • 二戰德國最成功的幾款武器,虎式坦克、噴氣式飛機未能入選
    按照這一標準,我們發現即便是虎式坦克和Me262噴氣式戰鬥機也不能被稱為二戰德國最成功的武器。最成功的輕武器:MG42通用機槍MG42通用機槍是德國在MG34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機槍,它的最大特點在於高射速和通用性。
  • 彗星來的那一夜
    新聞裡反反覆覆講著那顆即將到來的彗星,從太空站拍到的各種角度的清晰照片也在輪番播放,彗星拖著長長的著了火一般的尾巴,從圖片裡看,那尾巴像扯開的麥芽糖 。
  • 一顆明亮彗星來了,快去看!
    眼下,一顆編號為C/2020 F3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迎來觀測良機。 彗星是一種環繞太陽或行經太陽附近的雲霧狀天體,主要成分是水冰。彗星大部分都比較暗弱,明亮到能用肉眼看到的比較稀少。 今年5月,被人們寄予厚望的C/2019 Y4彗星原本會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但遺憾的是,在飛向太陽的過程中意外「香消玉殞」,令全球天文愛好者唏噓不已。 就在人們大感失望的時候,今年3月底首次被探測到的C/2020 F3彗星給了人們再次仰望星空的理由。自發現以來,這顆彗星的亮度提升很快。
  • 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本報訊 記者昨天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4月13日發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拼法),這是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 「謝爾曼」為啥是二戰神車?一共生產5萬輛,37比1圍毆虎式坦克
    特別是在陸戰中,二戰中的多款經典坦克大放異彩。其中,由美國研製的M4「謝爾曼」坦克儘管在單車戰力性能上,無法與德制「豹」式等眾多坦克相媲美,卻被公認為是最成功的「二戰神車」,也是世界坦克研發史上最著名的中型坦克代表。據相關數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了近50000輛M4「謝爾曼」,是二戰期間產量最高的坦克(僅次於蘇聯的T-34)。
  • 二戰一個月就滅亡的法國,卻造出二戰初期最強中坦,外號法國虎式
    然而二戰期間的法國軍隊,卻並非一無是處。就拿坦克部隊來說,如果不是法國軍方戰術失誤,法國坦克部隊完全能和德軍一較高下。尤其是法國的B1重型坦克,在當時綜合性能碾壓德國坦克,因此也被許多軍迷稱為法國虎式坦克。
  • 一輛虎式最多可以單挑多少輛盟軍坦克?魏特曼、卡裡烏斯都靠邊站
    箭頭所指紅圈內的1322號虎式為施陶德格下士的座車。 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戰役爆發,這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裝甲對決。當天白天的行軍和戰鬥結束後,長期默默無聞的施陶德格下士在晚上迎來了第一次展示他個人實力的機會。當時他正在自己的虎式坦克炮塔上抽菸休息,看見2輛坦克在夜色的掩映下直接開了過來。
  • 《三國機密》「彗星犯紫薇」寓意是皇帝隕落?劉平就是這顆彗星
    不過還有很多地方網友沒有看明白,對於史劇自然有很多權謀爭鬥,燒腦的部分還是挺多的,就例如在劉平進入許都的時候就出現了「彗星犯紫薇」的星象,這又有什麼寓意呢?自古以來古人特別篤信天象,若是看過古裝劇的都清楚,紫薇星就是現在的北極星,在古代是「鬥數之主」,也是「帝星」的象徵。
  • 天文愛好者尋找新星際彗星指南
    藍色和紅色線段是望遠鏡在跟蹤彗星的過程中隨時間推移而在視場中移動的恆星。預計該彗星將很快獲得2I / Borisov的編號Credit:Gemini Observatory / NSF / AURA鮑裡索夫彗星的光譜(鋸齒狀曲線)與D型小行星的特徵很相似,就像許多外主帶小行星和長周期彗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