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為啥是二戰神車?一共生產5萬輛,37比1圍毆虎式坦克

2020-12-24 利刃觀察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在武器研發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別是在陸戰中,二戰中的多款經典坦克大放異彩。其中,由美國研製的M4「謝爾曼」坦克儘管在單車戰力性能上,無法與德制「豹」式等眾多坦克相媲美,卻被公認為是最成功的「二戰神車」,也是世界坦克研發史上最著名的中型坦克代表。

據相關數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了近50000輛M4「謝爾曼」,是二戰期間產量最高的坦克(僅次於蘇聯的T-34)。除了作為美國陸軍的主力王牌之外,M4「謝爾曼」還被英軍、蘇軍大量裝備,成為二戰後期盟軍的中堅力量。特別是憑藉著造價低廉(單車造價在5萬美元之內,是德軍「虎」式坦克的三分之一)可以大批量生產的優勢,M4「謝爾曼」儘管戰損率極高,但依然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徹底拖垮了後繼無力的軸心國。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美國在確定參加二戰之前,就開始未雨綢繆,開啟了M4「謝爾曼」坦克的研發。當時,美國陸軍裝備的中型坦克是M3「格蘭特」。這款坦克裝備了37MM反坦克炮、75MM榴彈炮和四挺機槍,過於累贅的武器系統讓其機動性非常差。不過,由於美國在二戰初期隔岸觀火,其陸軍常備軍隊數量僅有十多萬,因此一開始並不在意坦克性能的強弱。直到1941年,為了支持歐洲戰場上節節敗退的英國,美國開始生產大批M3「格蘭特」支援英國。不過,在北非戰場,M3「格蘭特」面對隆美爾的「非洲軍團」遭遇慘敗,也暴露出這款坦克火力性能差、裝甲薄弱、機動性糟糕的缺點。此後,美國也加快了M4「謝爾曼」的研發進程。

以美國將軍威廉-謝爾曼命名的這款坦克,在1941年9月就完成了技術定型。其基本結構設計依然延續了M3的特點,但在武器、動力、裝甲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優化。其中,其主武器為一門75毫米M3式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和榴彈在內的各種彈藥。甚至,美國科研人員還為其裝備了當時很少見的火炮垂直穩定儀,讓M4的射擊精度大大提升。動力系統方面,由於配備了先進的500馬力汽油發動機,M4「謝爾曼」坦克的公路行進速度可以達到最高47公裡/小時,並且在行進中擁有出色的散熱性和靜謐性。

當然,客觀來說,由於M4「謝爾曼」坦克的底子依然是M3坦克。因此,從單車性能上來看,當時軸心國德國裝備的「虎」式、「豹」式等新型坦克,都可以在火力、防護性等各個方面碾壓M4「謝爾曼」。與此同時,在1942年批量列裝後,最初將M4「謝爾曼」坦克用於實戰的卻並非美軍,而是蘇軍。由於蘇聯在蘇德戰爭初期損失巨大,1942年11月,美國支援的第一批M4「謝爾曼」坦克開始由蘇聯前線部隊換裝。此後,在和德軍裝甲部隊的對決中,這款並不出眾但性能非常可靠中型坦克開始大放異彩。

蘇軍坦克兵在戰鬥中發現,M4「謝爾曼」非常堅固耐用,甚至比蘇軍自己的T-34坦克更加皮實。由於可以支撐長時間作戰,M4「謝爾曼」的出勤率非常高。一般來說,「身嬌肉貴」的德國「虎」式、「豹」式等新型坦克儘管單兵作戰能力強大,但基本每行進1000公裡就需要返廠大修。與此同時, 其過於複雜精細的設計,讓其野外作戰的維護保養非常困難。反觀M4「謝爾曼」,除了故障極少之外,坦克班組人員自己就能在野外解決基本的故障。

此外,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也保障了M4「謝爾曼」的海量供應。甚至,由於量產規模不斷擴大,這款坦克的單車成本也不斷下降,甚至到了後勤基本將單車造價控制在了4-5萬美元。基於此,僅僅是1942-1945三年之間,美國就先後生產了各型號M4「謝爾曼」坦克高達49234輛,其中援助給英、法、蘇、中等盟國的數量就高達22030。與其相比,德國的王牌虎式坦克,總產量也僅有1347輛,算一下大概是37臺謝爾曼坦克比1臺虎式坦克。因此,M4「謝爾曼」也憑藉著「鋼鐵洪流」的優勢,徹底彌補了單車戰力上的差距,為二戰盟軍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

相關焦點

  • 美軍的「謝爾曼」為何被稱為二戰神車?這點軸心國根本無法做到!
    一輛裝配了橡膠履帶的M4坦克M4中型坦克是二戰時期美國研發製造的一款坦克,"謝爾曼"這個名字其實是英國人起的:引用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的威廉·謝爾曼將軍的名字。雖然謝爾曼整體作戰能力中等,也許往往需要犧牲數輛M4坦克的代價才能換掉德國的一輛豹式坦克或者虎式坦克。但是一輛虎式坦克的造價在25萬帝國馬克到30萬帝國馬克之間,在1944年到1945年最後的殘喘時間內,價格還會更高,而一輛M4謝爾曼僅需要4-5萬美元左右,折合匯率,大約僅僅只是一輛老虎的三分之一。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M4謝爾曼坦克是二戰期間美國裝甲兵的主力戰車,它在歐洲戰場與德軍坦克對陣時並沒有質量上的優勢,更多是依靠數量取勝,以至於贏得了「朗森打火機」、「薄皮大餡謝饅頭」等調侃式的外號
  •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卻被四輛虎式坦克狙擊,謝爾曼根本不敵
    昨天小編在臨睡前心血來潮地看了一部二戰紀錄片——《彩色二戰》,其中正好播到第九集《諾曼第登陸》。本來對於諾曼第登陸戰役已經爛熟,本沒有必要再看。這和爆炸君在文章開頭提到的「虎式坦克」有關。當時的英軍部隊大多配備著由美國生產的「謝爾曼坦克」(名字是由英軍起的,來源於美國南北戰爭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賽·謝爾曼),而德軍配備的則是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德軍士兵乾脆稱其為「無敵坦克」)。不了解坦克的朋友看到這可能都有些疑惑,心想:不都是坦克嘛,差距能有多大?
  • 怪不得M4坦克打完虎式被撤戰場,你看虎式的設計、製造、軍火是誰
    諾曼第登陸以後,美國軍隊開始大量使用M4謝爾曼坦克,但是從開戰以來,M4坦克多次與虎式交手,都落了極大的下風。當時的M4坦克手被打到喪失信心,恨不得將他們寄予厚望的謝爾曼坦克重新運回美國,回爐重造一番。
  • 虎式對決謝爾曼,謝爾曼真像電影裡不堪一擊?事實剛好截然相反
    熟悉二戰的朋友一定對謝爾曼和虎式坦克這對冤家宿敵非常熟悉,並且在傳統印象裡虎式似乎總是能暴打謝爾曼的存在,謝爾曼就像個受氣包一樣遇到虎式只能被吊打,在諸如《狂怒》一類的影視作品裡也總是如此呈現給我們的。但是在實戰當中,謝爾曼面對虎式真的是如此不堪一擊嗎?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M4謝爾曼為啥那麼高?只因用了航空發動機,現如今M1坦克也在用
    說到M4謝爾曼坦克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它有個非常著名的外號叫「朗森打火機」,但是它還有一個比較可愛的外號叫「謝饅頭」,除了有薄皮大餡之意外,其實也指的是它的外形比較圓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謝爾曼坦克的高度有點高,翻看了一下部分坦克的數據,發現其實謝爾曼的高度並不算高,各車型的在2.8~3米之間,而德國的虎式高度也在3米,但為啥看起來謝爾曼就感覺高呢?主要是因為它的車體較高,相比大部分的坦克車底,謝爾曼的車體的確要高一點。那為啥謝爾曼的車體高度會高呢?
  • 美國二戰裝甲盤點,萬能底盤謝爾曼坦克堪稱美國版T-34!
    M40自走炮服役於1945年,共生產600輛,在進入英軍服役後,英國人給它起了個「樞機主教」的稱謂。圖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重30.3噸,搭載一臺400馬力汽油機,時速38.5公裡,主炮口徑75毫米。毫無疑問,謝爾曼坦克是美國二戰時期最優秀的裝甲,其於美軍的地位,相當於德國之四號、蘇聯之T-34。
  • 樹立不可戰勝的神話,設計和機動性最好的二戰重型坦克:德國虎式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重型坦克,盟軍坦克的一名強大的對手,主要優點是這種重型坦克火炮威力大,防禦能力強。所以,「虎」式重型坦克在二戰中,像一群鋼鐵巨獸,炮管裡噴著火焰,耀武揚威地前進。虎式坦克最大的優勢是投入戰場的時間早,在1942年便在北非和列寧格勒出現,當時的蘇軍和盟軍,沒有任何火炮能夠正面擊穿它的裝甲,庫爾斯克會戰中,虎式坦克也有相當大的優勢。
  • 遠看是虎式,近看是「彗星」,二戰中直接躺贏的彗星巡洋坦克
    早期的計劃中,克倫威爾的武器是一門6磅炮(57mm),但其火力已經完全達不到能應對德國坦克的目的,而威力更強大的17磅還因為太大裝不進克倫威爾的炮塔中,所以最後安上了一門75mm坦克炮。整個戰爭期間,克倫威爾一共被生產了4016輛,雖然在1941年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研發,但服役的時間則是在西線戰場開闢之後的事了。
  • 它是幹掉德軍虎式坦克的英雄 卻被網友戲稱為「打火機」怎麼回事
    看過電影戰爭大片《狂怒》的小夥伴們應該對二戰美軍謝爾曼坦克單挑德軍虎式坦克的場景記憶尤深,在車長的正確指揮下,謝爾曼成功幹掉德軍的虎式坦克,不過同時也損失了3輛同伴坦克。裝甲深厚的虎式坦克能敗在謝爾曼坦克的炮口之下,可以說除了導演的安排之外,和車長的得力指揮,避開和虎式的正面對炮而打菊花有相當的關係。那麼謝爾曼坦克究竟是怎麼樣的一款坦克呢?能稱得上是虎式坦克的剋星嗎?今天《武器知識》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這款坦克。電影中的謝爾曼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
  •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李巍 周明摘要:最近一部抗日神劇中,居然出現了一戰著名坦克「謝爾曼」。實際上,「謝爾曼」中型坦克總產量近5萬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產量最大的坦克,成為美軍的標誌性裝備,不過除了發動機性能比較出色,其他方面的性能卻盛名難卻,受到不少盟軍坦克兵的批評,但是作為英美盟軍最具代表的坦克,還是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 坦克自駕遊!實操《狂怒》同款謝爾曼M4A3E8,汽車被轟成馬蜂窩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把這兩輛車打出洞的是二戰時期的謝爾曼坦克。二戰時美軍大部分型號的坦克都以歷史將軍的名字命名,這款也不例外。它因美國歷史上南北戰爭中赫赫有名的北軍將領「威廉-特庫賽-謝爾曼」而得名。提及這款謝爾曼,很多人會想到二戰美國陸軍裝甲部隊,這支部隊的絕對主力便是「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不過我們開炮的這輛是M4的師哥兼學長:謝爾曼M4A3E8。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臺所有零部件完好,仍可以正常使用的坦克。當然現在它已經退役,成為大家的玩具。
  • 進擊的謝爾曼,二戰後出現的一些M4改進型坦克
    若論二戰中最為成功的中型坦克,美制的M4謝爾曼和蘇制T-34無疑是並列榜首。雖然各項性能指標都不一定拔尖,但在三大性能平衡以及生產性和對戰場的適應能力上,其它國家的同等級戰車實難望其項背。二戰結束後,這兩種坦克擴散到世界各地並繼續活躍在局部戰爭中。
  • 謝爾曼真的一無是處?一組數據透露真相,碰到虎式真的像紙片一樣
    波瀾壯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衝突戰爭,這場戰爭中有數不盡的經典戰例和著名裝備可以供我們去分析一二,比如說二戰德國著名的六號虎式坦克和美國謝爾曼坦克這對宿敵的對決。不論是在遊戲還是在影視作品中,謝爾曼坦克在虎式坦克面前似乎都顯得一無是處,事實果真如此嗎?
  • 被過度吹捧的M4「謝爾曼」坦克,在應急產品中,它也是略遜一籌
    M4謝爾曼坦克的誕生和自身屬性 綜上所述,M3坦克算不上是輛好車,美國人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它充其量只是一個過渡的產品。幾乎是和M3在同一時間裡,M4中型坦克的研發就被提上了日程。同樣基於M2坦克的底盤,M4謝爾曼採用了一個全新的車體和炮塔,炮塔座圈的直徑足有1米5,以便於安裝75mm坦克炮。
  • 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之一——德國黑豹坦克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虎式坦克是最著名也是最先進的一款坦克,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在名氣上僅此於虎式坦克的一款坦克,這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蘇聯的T-34坦克並稱為最好的中型坦克,這就是黑豹坦克。
  • 二戰哪款中坦堪稱最強?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以坦克戰為代表的大規模地面戰鬥是第二次世界大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環,不論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還是1944年蘇軍戰略大反攻的巴格拉季昂行動,這些歷史聞名的大規模裝甲坦克站都值得我們去一一借鑑分析。那麼在二戰當中作為主力坦克的最強中型坦克名號該花落誰家呢?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 二戰十大坦克之四,雪中送炭的「饅頭」坦克—M4
    1941年5月,阿森納公司為T6原型車安裝了1門M3型75毫米40倍徑坦克炮進行測試,M3型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上擊穿60毫米厚的均質鋼板,穿甲能力要強於前文中T-34早期使用的F-43型火炮(二戰十大坦克之三,鋼鐵「紅」流的—T-34系列)。
  • 不是紅茶,而是一門炮,虎式坦克的開罐刀
    說紅茶沒錯,英國二戰紅茶都可以說是一種軍事補給品,「戰爭可以輸,紅茶不能撒」就是一句頗為嘲諷英國人喝下午茶的話,最講究的英國人一天甚至要喝5次茶。但既然要說武器,那就不得不提這款大名鼎鼎的「虎式開罐器」了:17磅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