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張鈺芸 編輯:曹剛 2017-09-21 10:54
圖說:上海特色旅遊食品在上海旅遊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小蔥油開洋醬拌一拌,就是老上海的蔥油拌麵;小籠包好吃不好帶,做成鹹點心卻能添一份意趣;「老克勒、軋鬧猛、四大金剛」印在茶葉盒子上,一看就是上海來的……今天上午,54隻通過初評和20隻參加複評的上海特色旅遊食品在上海旅遊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接受市民的評審。既有老字號的經典產品,也有新企業的獨家創意,挖掘的卻都是老上海的市井味道。
冠生園的大白兔奶糖、杏花樓的玫瑰豆沙月餅、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產品,還有哪些「新面孔」可以進一步詮釋地道的「上海味道」?記者今天上午看到,一些新企業拿出了不少創意之作。「我們的釀酒基地在生態島崇明,用新鮮桑果、枸杞等加上原漿酒,釀製而成桑果酒、枸杞酒,口味清甜。」這家位於崇明現代農業園區的企業介紹,為了方便遊客攜帶,他們特別製作了100毫升、125毫升的小瓶裝,今後還會加上崇明老白酒,形成一個小禮盒,估計零售價60元左右。
圖說:崇明桑果酒、枸杞酒口味清甜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攝
小籠包是上海的特色美食,但想要帶回家可不容易。為此第一食品做了一款形似神不似的小籠包酥包,外形酷似小籠包,但卻是一款鹹口的酥餅。即將上市的大閘蟹也是上海人的心頭好,如何讓遊客也品嘗到這一美味呢?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十六盞帶來的「蟹肉辣火醬」,不但口味上鮮鹹微辣,適合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在包裝上也別有心思,三瓶一組裝在有拎手的紙盒裡,方便送禮。該公司還有一款月餅禮盒則把滇式月餅、蘇式月餅、粵式月餅集中在一盒裡,再加上手切藕粉、金桂蜜、蟹肉醬等江南美食,計劃在浦東機場、東方明珠等遊客集中的地方發售。
圖說:「蟹肉辣火醬」鮮鹹微辣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攝
「今年參評上海特色旅遊食品的產品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時新品迭出,精品居多。」上海市食品協會秘書長高克敏表示,上海特色旅遊食品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6年,有134隻產品獲得這一稱號,在質量、創意、包裝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而市場價格集中在親民的三五十元之間。去年年底,國際飯店設計了一款蝴蝶酥的禮盒,將原來裝在塑膠袋裡的大蝴蝶酥,改成兩口一個的小蝴蝶酥,再加上單獨的小包裝和紙盒、提袋,保質期也延長到了3個月,馬上受到了市場歡迎。「除了遊客上門購買,還有企業定製團購,一家上海企業前段時間定了3000份左右,一路送到了濟南。」記者從國際飯店獲悉,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這款禮盒裝已經賣出了約兩萬份,將「上海味道」帶到更多地方。
圖說:包裝有特色,茶葉包裝上印著上海話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