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的特產金瓜,切絲淋上蔥油和鹽,就是最簡單的美味

2020-12-14 吃貨我吃天下

上海崇明的特產金瓜,切絲淋上蔥油和鹽,就是最簡單的美味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崇明縣的一個特產菜——蔥油金瓜。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下去吧!崇明一直是上海的,崇明是一個縣,直到現在上海別的地方變成區了,崇明還是上海的一個縣。崇明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崇明人,有時到市區來一次,他們也說「到上海去」,從來不會說「到市裡去」。崇明是長江口的一個島,的確市區裡的人到蘇州到無錫,要比到崇明方便得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量,崇明方言和上海話的差異,則較上海話與周邊地區來得少,除了少數幾個常被上海獨腳戲用來取笑的字眼之外,交流沒有絲毫障礙。

崇明物產豐富,別的不說,就是長江刀魚,即使到了今天,在崇明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物。崇明的「烏小蟹」,是與陽澄湖大閘蟹、泖河的「毛蟹」齊名的上海三大蟹。崇明的蟹較大閘蟹要小得多,而且色青偏黑,故有「烏小蟹」之名。崇明方言中「蟹」與「啥」同音,於是就有了「我請儂吃蟹,但是屋裡嘸得蟹(沒有啥)」之類的笑話。

崇明的草頭,堪稱一絕,葉大莖短,只是過去運輸困難,市區人並沒有口福品嘗,只能加鹽醃製存放,到吃的時候再拿出來,這種醃法還有個挺好聽的名字,叫做「草頭鹹薺」。甜蘆粟也是當地特產是一種與細竹形似,又與甘蔗相仿的食物,只是吃的時候不是刨皮,而是用牙齒咬開其節,然後叼著扯開外皮吮汁棄渣的東西。甜蘆粟是樣極危險的東西,稍有不慎,便口破唇爛,味道雖好,卻已多年不見了。

二月河很有名,寫了不少的歷史小說,大多還被改編成電視劇熱播。乾隆皇帝·日落長河》中有這麼一節,說是有個姓汪的妃子,弄了一個新奇的菜給乾隆吃,書中是這麼描述的:「乾隆看那盤菜,碼得齊齊整整,木梳齒兒一般細,像粉絲,卻透著淺黃,像苤藍絲,卻又半透明,上面漉著椒油,燈下看去格外鮮嫩清爽。他輕輕抽出手,伸箸夾了幾根送入口中品味,一邊笑道:『這桌菜有名堂的,青紅皂白黃,五行各按其位,也真虧你挖空心思…這味菜是葫蘆?是……雞子拌制的粉絲,也沒這麼脆的……是筍瓜?筍瓜不帶這黏粉嚼口。

難怪乾隆不識此物,後來汪氏說:「這是我們家鄉長的,叫攪瓜——蒸熟了切開,用筷子就瓜皮裡一陣攪,自然就成了絲兒,涼開水湃過一拌就是。」估計許多人看了這「攪瓜」不知何謂,其實這就是崇明最最出名的「金瓜」了。金瓜,據說最早源自南美洲,就是現在墨西哥那裡,也有種說法是印度來的。但是不知道怎麼一回事,這樣東西到了中國以後,莫名其妙地到了長江口的這個小島上,並且生根發芽結果了至少幾百年,最終成為當地所特有的物產。好在金瓜易於存放,使得上海以及周邊的朋友也得以嘗此美味。

金瓜是夏季的產物,以往盛夏之時,上海的菜場頗多此物,只是近來愈來愈少,幾乎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境地。如果有機會買得到金瓜的話,不妨來上一隻,製作一道蔥油金瓜,改善一下夥食,還是不錯的選擇。金瓜皮色金黃或淡黃,長得有點像是立起來的南瓜,其形狀和外國人萬聖節用來做燈的那種南瓜差不多,只是按比例縮小罷了。金瓜要挑重的,同樣大小的金瓜越重越好;要挑表皮完整沒有疤癤沒有破損的,表面按上去要硬,如果某個點上按著是軟的,那說明已經從裡面爛了出來。

金瓜買回家,將之一剖為二,挖出裡面的瓤籽,邊上窸窸窣窣牽著金瓜的籽的東西一概棄之,反正瓜大,稍微浪費一點的話可以保證口感均勻。挖淨之後,撒上少許的細鹽,將金瓜醃上一兩個小時。拿一個大鍋子,放水,然後將金瓜坐在一個大碗裡放入鍋中蒸。定要看好時間,時間短了做不成,火候一過則金瓜酥軟不可食也。蒸十五分鐘,記得,十五分鐘,兩半金瓜要分兩次來蒸,每次都是十五分鐘,反正先蒸好半隻調理的時候,可以蒸另外半隻。蒸好的金瓜,立刻拿到冷水下去衝,切記切記,要衝透,餘熱會焐酥金瓜,得不償失。

拿一雙筷子,調羹也可以,在切開的瓜中攪一下,只需攪上三五下,整個瓜肉就變成一絲絲地脫開瓜皮,很神奇是不是?瓜絲是淡黃色的,有手將之從瓜裡取出,一定會有那麼幾塊瓜肉沒有變成絲,小心地將之與相連的瓜絲取下,瓜肉則棄之。半個瓜可以有滿滿的一大碗,如果衝洗的時候不是用食用水,就用涼開水浸泡一會兒。金瓜絲有好多種吃法,偷懶的話只需要放點鹽,拌拌就可以吃了;追求口味的可以用糖和醋來拌,但是忌用深色醋,金黃的瓜絲著了黑褐,讓人提不起食慾。有些朋友追求更繁複的製法,將蘿蔔切成絲拌在一起以增加爽脆的口感,要注意蘿蔔絲不能太多,太多則辣。還有考究的做法是將金瓜絲與海蜇絲同拌,別有風味。

最最傳統的吃法是用蔥油,起一個油鍋,先熬蔥白,待蔥白焦黃後撩出棄之,再放入切成細末的蔥綠,待到蔥綠變色,則將油連蔥澆在撒了細鹽的金瓜絲上,拌勻即食。蔥油撲鼻,瓜絲爽脆,是夏季的好東西。過去有種做法是用開水燙,一勺勺的開水往瓜裡澆,澆幾下開水,刮幾下絲。我實踐過這種做法,可謂勞民傷財是也。吃金瓜的時候,如果再加上一塊現蒸的崇明糕,脆香伴著軟糯,雖是農家小菜,但絕對不失文人雅士偷閒的情趣。崇明糕也是當地名點,用新糯米浸泡後打碎,然後邊蒸邊撒糯米粉而成,除崇明一地之外再無相近之物,別處雖有松糕之類,但相去甚遠,不能比也。

如今崇明至上海的跨海大海已經建好,市區到崇明不過「多踩腳油門」的事,更有江蘇的南通、啟東等著崇明往那邊的隧道建好,以冀「正式融入蘇南版塊」。到那時,美食就更多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讚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表在評論區,小編都會仔細看的。

相關焦點

  • 假如你的崇明朋友給你送了個金瓜……
    ↓或者是這樣的↓請你不必訝異,因為用它表達「愛」無可代替,崇明這個特產美味,在別的地方你可真不容易見著呢。 最近,崇明金瓜進入收穫季,自然成熟的金瓜長這樣。 把金瓜橫切開,掏去瓜瓤和瓜子,洗淨,放入沸水中煮約10分鐘左右,以筷子能插進瓜肉為度,過或不足都會影響口味。
  • 「植物海蜇」崇明金瓜,色香味形惹人喜愛~
    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名特優農產品大觀》一書中有好評:崇明金瓜享有『植物海蜇』的美譽,是低熱量天然健康食品,營養價值高……金瓜的食用方法,除了廣受各式人等歡迎的涼拌外,還可與海蜇絲、蘿蔔絲、萵筍絲等相拌,均屬筵席上的冷盆珍餚,當年萬裡委員長視察崇明品嘗金瓜後,留下了「色香味俱佳」的贊語。
  • 上海崇明金瓜首次出口香港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崇明島傳統名特產之一的金瓜19日首次發往香港,為該區特色農產品出口再添「新名片」。  據悉,崇明金瓜素有「植物海蜇」美譽,具有減肥及抗癌之獨特功效,且感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口味絕佳的涼拌類蔬菜。
  • 小小崇明金瓜,濃濃樸實鄉情
    我們都知道金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是崇明人餐桌上最樸實的小菜。
  • 美味崇明農家菜
    1949年以後面積從500多平方公裡增長到約1270平方公裡,佔上海市域面積近1/5。由於上海市政府對崇明島採取了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崇明島上到處鬱鬱蔥蔥。很多上海人會選擇在周末到崇明度假休閒,品嘗當地特色農家菜。
  • 崇明美食 Ⅱ 英國大廚上海崇明島看漁夫做清蒸白魚,厲害了!
    崇明老白酒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  3、崇明「六月黃」  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作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使島上的漁民有了捕捉刀魚得天獨厚的條件,因而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把刀魚切成半隻筷長,加上豬油、生薑、黃酒、青蔥佐料蒸煮,便成上等佳餚。吃的時候,只要把刀魚放入口中,象嬰孩吃奶那樣輕輕吮吸,魚肉便能脫離細骨,既嫩又鮮,清香爽口,令人百吃不厭。若將刀魚紅燒,其味也十分鮮美。
  • 崇明島旅遊景點介紹 崇明島地圖與特產推薦
    崇明島地圖  崇明島特產推薦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藥加水精心釀製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
  • 上海的特產有哪些?去到上海千萬不要錯過這5種特產!
    上海是一個出名的國際大都市,上海除了有著歷史文化的沉積,還充滿了現代化。中國內地第一家迪士尼樂園也是在上海,而且還有非常出名的東方明珠,很多人都夢想著能去到上海。但是很多人去了上海難道就玩一趟就回來了嗎?去上海玩一趟就一定要帶回上海的特產來了,要不然會覺得總是缺些什麼的。
  • 蔥油拌麵用什麼麵條?蔥油怎麼做?
    蔥油拌麵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點,很多人都挺喜歡吃的,重點是做法也特別的簡單,且營養又豐富。那麼蔥油拌麵用什麼麵條呢?蔥油怎麼做呢?具體的來看看吧!香料我用到了八角、桂皮、花椒粒和香葉,注意火力保持中火就可以了,太大火的話花椒和香葉容易糊。2. 加入切絲的洋蔥,一直熬到洋蔥變蔫所謂複合型香味,那麼香味應該就是有多個來源的。來源一就是上面放的各種香料,來源二就是洋蔥絲。有些人是用的大蔥,道理是一樣的。從這個步驟開始一直保持中小火,但是別關到最小,會有點太慢。
  • 一看就會的「老上海」蔥油拌麵,簡單美味,一碗真是吃不夠!
    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些年的美食節目更是層次不窮,但最受歡迎的美食節目就是《嚮往的生活》。網友們有一句話總結的是特別的好:《嚮往的生活》,是一個會讓人長胖的綜藝。每一次面對黃磊老師做的一桌子的美味佳餚,我都會忍不住地流口水。
  • 抗疫宅家,最吃不膩的一道崇明美食是什麼?
    以下這些崇明菜有木有出現在你家的餐桌上呢?宅家最吃不膩的一道菜是什麼呢?記得留言告訴悠悠哦!最吃不膩的可能是這些硬菜滿滿一口,超級滿足崇明人所說的肉包子,是指豆製品和豬肉的結合體,是家常餐桌上常見的美食。而這種用來製作肉包子的超大油豆腐,能在崇明的作坊裡可以見到。崇明人對肉包子的烹飪多用紅燒,加上青蔥浸出香味。
  • 大叔家的上海菜:萵筍炒金瓜絲,香氣撲鼻,鹹鮮脆爽,家人愛吃!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個要好的崇明同學。每年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他都會提前返校。每次返校都會帶點崇明的特產。有一年,他剛到校門,就用公用電話呼我,去幫忙拎東西。原來,他興致高昂,不僅從島上背了一大瓶崇明老白酒、甜蘆粟和一串大閘蟹,懷裡還抱了一個死沉的崇明金瓜。那黃燦燦的大瓜格外搶眼,校門口好多人圍著他問,「這個是什麼瓜啊」?南瓜不太象?大號香瓜?有這麼大的香瓜?
  • "崇明金瓜"馳名中國 常吃可延緩衰老[圖]
    劉阿姨和她的黃金瓜  東方網記者朱雯婷12月6日報導:作為崇明縣特產之一的金瓜現在已然成為當地居民致富的一個方法。    黃金瓜放半年價值更高   劉阿姨家,房子蓋的挺氣派的,房型結構設置很合理,院子裡還養了30多隻羊,一共種了6畝多金瓜。   「提起金瓜的歷史淵源,那要從明代朱元璋時代說起,當時是從西洋引進的,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名特產之一。」崇明縣農業委員會馬科長告訴我們。
  • 迷你蝴蝶酥、蔥油拌麵、崇明桑果酒……哪種「上海味道」最受歡迎?
    迷你蝴蝶酥、蔥油拌麵、崇明桑果酒……哪種「上海味道」最受歡迎?圖說:上海特色旅遊食品在上海旅遊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小蔥油開洋醬拌一拌,就是老上海的蔥油拌麵;小籠包好吃不好帶,做成鹹點心卻能添一份意趣
  • 傳統名菜蔥油金瓜絲對健康有益,爽爽口口吃出好身材!
    天工造物很神奇,不用刀切成細絲,鹽糖調味蔥油拌,絲細賽過特級師。上海熱線美食頻道記者有幸採訪到滬上美食達人王師傅為大家介紹這道菜做法:    崇明金瓜是崇明島的傳統名特產之一,因其成熟瓜皮為金黃色,以色取名為金瓜,金瓜肉經攪劃即形成晶瑩剔透的細絲,粗細均勻不輸特級廚師的刀功,操作還方便,只要鹽水裡煮八分鐘,就劃拉幾下都成細絲,而且口感脆爽有植物海蜇的美譽,是天然的色香味形具佳的食品。
  • 是不是正宗崇明人?吃過這31道崇明美食才知道!
    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使島上的漁民有了捕捉刀魚得天獨厚的條件,因而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金瓜絲金絲瓜,是上海崇明島的特產,當地人也叫金瓜。金瓜絲,直接撥開就是現成的絲,把瓜打開後直接拔絲,涼拌吃。
  • 崇明夏季的這幾道涼拌菜,做法簡單吃得爽~
    熱和冷的交替,能讓金瓜絲保留鮮脆的口感。3、衝洗完成後,擠去瓜絲上的水分置於盆中,然後加蔥花和精鹽,攪拌片刻,再澆上預備好的熱油,最後滴上麻油,一盤金黃、脆嫩、爽口的蔥油金瓜絲便完成了。製作方法:1、把「生菜」葉子去掉,將根莖削皮切絲。2、切好的生菜絲,用細鹽「澇一澇」,將澇好的生菜絲濾幹,置於碗中備用。
  • 讓崇明島引以為傲的31道美食,你都吃過麼?
    金絲瓜,是上海崇明島的特產,當地人也叫金瓜。金瓜絲,直接撥開就是現成的絲,把瓜打開後直接拔絲,涼拌吃。夏天崇明人最愛吃這道清爽的美食了!面拖蟹不僅是崇明特色菜,也是鮮到家的上海和江南名菜,「面拖」實際上就是「炸」的一種方法。由於螃蟹本身味道鮮美,經過油炸與拌炒之後香味更加濃鬱,蟹黃更加鮮嫩,肉質也更細軟。
  • 上海崇明的5種生態農產品,這些你們都吃過嗎?
    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地域範圍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衝積島嶼,位於長江入海口,三面環江,一面臨海。
  • 上海十大特產你都吃過哪些?上海美食最著名是哪些?最喜歡哪些呢
    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蟹」。 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種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約20來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我國的中華絨螯蟹。在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澱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