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的特產金瓜,切絲淋上蔥油和鹽,就是最簡單的美味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崇明縣的一個特產菜——蔥油金瓜。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下去吧!崇明一直是上海的,崇明是一個縣,直到現在上海別的地方變成區了,崇明還是上海的一個縣。崇明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崇明人,有時到市區來一次,他們也說「到上海去」,從來不會說「到市裡去」。崇明是長江口的一個島,的確市區裡的人到蘇州到無錫,要比到崇明方便得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量,崇明方言和上海話的差異,則較上海話與周邊地區來得少,除了少數幾個常被上海獨腳戲用來取笑的字眼之外,交流沒有絲毫障礙。
崇明物產豐富,別的不說,就是長江刀魚,即使到了今天,在崇明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物。崇明的「烏小蟹」,是與陽澄湖大閘蟹、泖河的「毛蟹」齊名的上海三大蟹。崇明的蟹較大閘蟹要小得多,而且色青偏黑,故有「烏小蟹」之名。崇明方言中「蟹」與「啥」同音,於是就有了「我請儂吃蟹,但是屋裡嘸得蟹(沒有啥)」之類的笑話。
崇明的草頭,堪稱一絕,葉大莖短,只是過去運輸困難,市區人並沒有口福品嘗,只能加鹽醃製存放,到吃的時候再拿出來,這種醃法還有個挺好聽的名字,叫做「草頭鹹薺」。甜蘆粟也是當地特產是一種與細竹形似,又與甘蔗相仿的食物,只是吃的時候不是刨皮,而是用牙齒咬開其節,然後叼著扯開外皮吮汁棄渣的東西。甜蘆粟是樣極危險的東西,稍有不慎,便口破唇爛,味道雖好,卻已多年不見了。
二月河很有名,寫了不少的歷史小說,大多還被改編成電視劇熱播。乾隆皇帝·日落長河》中有這麼一節,說是有個姓汪的妃子,弄了一個新奇的菜給乾隆吃,書中是這麼描述的:「乾隆看那盤菜,碼得齊齊整整,木梳齒兒一般細,像粉絲,卻透著淺黃,像苤藍絲,卻又半透明,上面漉著椒油,燈下看去格外鮮嫩清爽。他輕輕抽出手,伸箸夾了幾根送入口中品味,一邊笑道:『這桌菜有名堂的,青紅皂白黃,五行各按其位,也真虧你挖空心思…這味菜是葫蘆?是……雞子拌制的粉絲,也沒這麼脆的……是筍瓜?筍瓜不帶這黏粉嚼口。
難怪乾隆不識此物,後來汪氏說:「這是我們家鄉長的,叫攪瓜——蒸熟了切開,用筷子就瓜皮裡一陣攪,自然就成了絲兒,涼開水湃過一拌就是。」估計許多人看了這「攪瓜」不知何謂,其實這就是崇明最最出名的「金瓜」了。金瓜,據說最早源自南美洲,就是現在墨西哥那裡,也有種說法是印度來的。但是不知道怎麼一回事,這樣東西到了中國以後,莫名其妙地到了長江口的這個小島上,並且生根發芽結果了至少幾百年,最終成為當地所特有的物產。好在金瓜易於存放,使得上海以及周邊的朋友也得以嘗此美味。
金瓜是夏季的產物,以往盛夏之時,上海的菜場頗多此物,只是近來愈來愈少,幾乎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境地。如果有機會買得到金瓜的話,不妨來上一隻,製作一道蔥油金瓜,改善一下夥食,還是不錯的選擇。金瓜皮色金黃或淡黃,長得有點像是立起來的南瓜,其形狀和外國人萬聖節用來做燈的那種南瓜差不多,只是按比例縮小罷了。金瓜要挑重的,同樣大小的金瓜越重越好;要挑表皮完整沒有疤癤沒有破損的,表面按上去要硬,如果某個點上按著是軟的,那說明已經從裡面爛了出來。
金瓜買回家,將之一剖為二,挖出裡面的瓤籽,邊上窸窸窣窣牽著金瓜的籽的東西一概棄之,反正瓜大,稍微浪費一點的話可以保證口感均勻。挖淨之後,撒上少許的細鹽,將金瓜醃上一兩個小時。拿一個大鍋子,放水,然後將金瓜坐在一個大碗裡放入鍋中蒸。定要看好時間,時間短了做不成,火候一過則金瓜酥軟不可食也。蒸十五分鐘,記得,十五分鐘,兩半金瓜要分兩次來蒸,每次都是十五分鐘,反正先蒸好半隻調理的時候,可以蒸另外半隻。蒸好的金瓜,立刻拿到冷水下去衝,切記切記,要衝透,餘熱會焐酥金瓜,得不償失。
拿一雙筷子,調羹也可以,在切開的瓜中攪一下,只需攪上三五下,整個瓜肉就變成一絲絲地脫開瓜皮,很神奇是不是?瓜絲是淡黃色的,有手將之從瓜裡取出,一定會有那麼幾塊瓜肉沒有變成絲,小心地將之與相連的瓜絲取下,瓜肉則棄之。半個瓜可以有滿滿的一大碗,如果衝洗的時候不是用食用水,就用涼開水浸泡一會兒。金瓜絲有好多種吃法,偷懶的話只需要放點鹽,拌拌就可以吃了;追求口味的可以用糖和醋來拌,但是忌用深色醋,金黃的瓜絲著了黑褐,讓人提不起食慾。有些朋友追求更繁複的製法,將蘿蔔切成絲拌在一起以增加爽脆的口感,要注意蘿蔔絲不能太多,太多則辣。還有考究的做法是將金瓜絲與海蜇絲同拌,別有風味。
最最傳統的吃法是用蔥油,起一個油鍋,先熬蔥白,待蔥白焦黃後撩出棄之,再放入切成細末的蔥綠,待到蔥綠變色,則將油連蔥澆在撒了細鹽的金瓜絲上,拌勻即食。蔥油撲鼻,瓜絲爽脆,是夏季的好東西。過去有種做法是用開水燙,一勺勺的開水往瓜裡澆,澆幾下開水,刮幾下絲。我實踐過這種做法,可謂勞民傷財是也。吃金瓜的時候,如果再加上一塊現蒸的崇明糕,脆香伴著軟糯,雖是農家小菜,但絕對不失文人雅士偷閒的情趣。崇明糕也是當地名點,用新糯米浸泡後打碎,然後邊蒸邊撒糯米粉而成,除崇明一地之外再無相近之物,別處雖有松糕之類,但相去甚遠,不能比也。
如今崇明至上海的跨海大海已經建好,市區到崇明不過「多踩腳油門」的事,更有江蘇的南通、啟東等著崇明往那邊的隧道建好,以冀「正式融入蘇南版塊」。到那時,美食就更多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讚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表在評論區,小編都會仔細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