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500架美軍轟炸機日間空襲,日本本土如同地獄

2020-12-11 排頭先鋒

美軍對四個城市的轟炸已經摧毀了83平方千米的區域。戰爭除了帶來死亡和對軍事工業的摧毀以外,還給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就在實施第一輪火攻之前,就已有60萬間房屋被毀,導致數百萬人無家可歸。而在整個居住區都被燒毀後,倖存者的住房更是成了問題。

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很多平民還在1945年遇到了嚴重的食品短缺和地震危害,這又造成50萬人流離失所。兩個月後,盟軍對日本的火攻終於停止了。美國陸軍航空兵開始向位於衝繩的第10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

在這次戰役中李梅領教了人數勝過自己的日本軍隊的抵抗是如何的瘋狂,因此地面進攻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將是非常殘酷和致命的。這次盟軍面對的不再是需要與之進行糾纏的被孤立的日軍小股部隊,而是日軍60個師的兵力,這也許是日本僅有的全部兵力了。

於是李梅決定在發動地面進攻之前,恢復第21轟炸機編隊的出擊以便迫使日本政府投降。5月14日李梅派出472架"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對名古屋實施日間空襲,每架飛機都攜帶有5.3噸燃燒彈,飛行在3657~6096米的高度。

這些轟炸機向名古屋投下了2500噸的凝固汽油,燒毀了略大於7.7平方千米的區域,並摧毀了三菱加工廠的幾個車間,其中包括一個軸承廠。但在執行任務中,這一飛行編隊也損失了14架轟炸機。

兩天後,另一個飛行編隊轟炸了更多的工業區,並且重創了城市南面的船塢。這時候李梅採用的是夜間低空飛行戰略,每架"超級空中堡壘"攜帶8噸燃燒彈。在這次空襲中美軍摧毀了大約10.3平方千米的區域,並嚴重地損壞了三菱飛機製造廠,而美軍的損失則只有2架轟炸機。

這也是最後一次針對名古屋的主要軍事行動。5月23日,520架"超級空中堡壘"用3646噸炸彈摧毀了東京港以西超過13平方千米的地區。在執行這次任務中,飛行機組人員接到命令,要避免擊中日本皇宮。

日本天皇和他的家族因為美國在東亞的外交政策而得以倖免。在這次空襲中,美軍損失17架轟炸機。兩天以後,502架轟炸機攜帶3262噸炸藥襲擊了城中緊鄰皇宮的政府部門,引起難以控制的大爆炸。大爆炸摧毀了大約44平方千米的建築物,炸死了數千人。

這次襲擊的受害者還包括62名被羈押在東京陸軍監獄的盟軍飛行員。儘管皇宮遭到損壞,但天皇和他的家人卻還是及時地躲進了掩體。此次襲擊還摧毀了日本首相的官邸和建築物,這裡被海軍、外交部和大東亞部使用。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

相關焦點

  • 日本帝國覆滅記——數百架轟炸機猛轟神戶大阪,仍未能讓日本投降
    在東京146平方千米的區域變成廢墟之後,李梅認為對日本首都的空襲已經可以令人滿意地結束了。然而,對其他人口密集的地方的轟炸很快就又恢復了。5月29日,517架"超級空中堡壘"再次襲擊了神戶和大阪。在5月的空襲中,李梅共出動了4700架次轟炸機,投下了27000噸爆炸物,損失飛機70架。即使李梅的懲罰性空中打擊不能夠迫使日本投降,卻也最起碼摧毀了城市中的基礎設施。這樣便使得日本不能有效地動員和準備對付盟軍的進攻。到1945年6月,東京和神戶的大部分地區都與橫濱一樣,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 美軍轟炸機大白天空襲日本,東京市民看到後為何還熱烈歡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損失慘重。怒火中燒的美國人一生氣就以防諜為藉口,將在美國的日本人和日裔美國人通通集中起來,關進了集中營。辦法總比困難多,有個軍官想出了一個主意,讓海軍的航母搭載陸軍航空隊的轟炸機去炸日本首都東京。轟炸機起飛後航母立刻返回,轟炸機轟炸完東京後直飛中國境內降落。1942年4月18日,美國一共出動16架轟炸機,80名機組人員前往日本。本來轟炸東京準備夜間空襲的,但由於航母編隊行蹤暴露,只好改在白天。
  • 火爆東京:絕望的日本帝國本土防空戰
    1944年11月111架從馬裡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B-29重轟空襲了日本本土。B-29重轟是二戰最強的轟炸機,只用於對日作戰,飛行高度1萬米,時速574公裡,航程9000公裡,在二戰中很少有戰機和高炮可以擊落1萬米高空上的巨大轟炸機。圖為美軍B-29編隊飛越富士山。B-29速度比戰機還快 裝備雷達這時美國為日本當時那個時代最強大的戰略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專門轟炸日本本土。
  • 220架飛機,空襲5小時:二戰日本「武藏」號戰列艦的覆滅!
    錫布延海是美軍艦載機活躍地帶,日軍艦隊闖入後,很快被美軍偵察機發現,並上報給指揮中心,幾乎與此同時,日軍的雷達也發現了美軍飛機。慄田健男立即命令各艦做好防空準備,日本水兵還立即丟下吃到一半的早飯,進入戰鬥崗位。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數百架戰機發起自殺攻擊,被美軍團滅
    估計到美軍將會從西南沿岸發動進攻,他便將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嘉手納機場下遊。另有兩個師團把守那霸北面的防線;第3師團和第44獨立混成旅團守衛島上南部的陣地。不過把守北部的只有兩個營的兵力。果然不出所料,美軍在殘波架岬以南的海灘開始登陸。
  • 「大日本帝國」的末日;投降的日本士兵;美軍佔領下的廢墟衝繩
    圖片拍攝於1945年4月12日,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巴勒特小道附近的美日交戰區。圖中正在搜索行進的是美軍第25師的士兵們,他們的身旁有一名倒斃在樹木上的日軍士兵。被炸彈炸裂的樹木和無人問津的屍體正訴說著最真實的戰爭。
  • 日本帝國覆滅記——200多萬日軍誓死一戰,要將美軍消滅在海灘上
    第一階段名為"奧林匹克計劃",計劃於1945年11月1日開始,派出3個集團軍群、1個海軍陸戰軍團對南部島嶼九州展開進攻。 在徵服九州之後,美軍將以此為基地,於1946年3月1日開始佔領本州的第二階段戰役——"寶冠之戰"。經過討論,美軍的高級將領預料這些戰役將給雙方都帶來重大傷亡。而在日本方面,考慮到美軍對日本本土的進攻,日軍指揮官們則制訂了"決號作戰計劃"。
  • 驚心動魄30秒,陸軍轟炸機登航母,杜立特空襲東京之戰
    2020年4月18日,是杜立特空襲東京78周年紀念日。78年前,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詹姆斯·杜立特率領的16架B-25中型轟炸機載著80名機組乘員和航空炸彈,對日本首都東京,以及橫須賀、橫濱、名古屋、神戶這5座城市進行了空襲,極大地提升了美國軍民在珍珠港事件後低落的士氣,也對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部署產生了深遠影響。
  • 日本帝國覆滅記——麥克阿瑟解放菲律賓,建立攻打東京的作戰基地
    3月26日,美軍在東面埋有地雷的宿霧海灘登陸。戰鬥歷經10天,最後美軍佔領了該島。不過儘管抑制住了日軍有組織的抵抗,但對敵人的肅清卻一直持續到6月。相比之下,4月11日,這一師的其他部隊在攻佔保和時則要幸運得多,他們在兩周的時間內就成功地打垮了敵人,並在攻打內格羅斯戰役中與第40師勝利會師。與此同時,棉蘭老島戰役也還在繼續進行。日軍在棉蘭老島控制著較小的區域。鈴木的部隊控制了人口稠密的地區,而溫德爾·費蒂格上校指揮的投誠軍則控制著農村地區。4月,在鈴木於一次空襲中死亡後日軍的境遇開始變得越來越糟。
  • 光亭:看《烽火芳菲》解答杜立特空襲日本的幾個問題
    11月11日,以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日本以及後來中國百姓救助杜立特飛行員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影片《烽火芳菲》在全國上映,不過影片篇幅有限,對於杜立特空襲日本的詳細情況無法一一敘說清楚,對那段歷史不很了解的人就難免有些不知所云,因此特撰本文來一番答疑解惑。
  • 血戰衝繩島,盟軍打開進攻日本本土門戶
    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 美國為什麼不轟炸日本皇宮,打敗日本的不是原子彈
    之後陸續有150架B-29分別進駐成都的4處機場,開始執行對日本本土轟炸。不過從成都到日本東京的距離超過4000千米,超出了B-29的航程,只能退而求其次,轟炸日本最南端的九州。這樣位於九州的八幡帝國制鐵所就成了首要目標,八幡鋼鐵廠是日本鋼鐵工業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其鋼鐵產量幾乎佔到日本鋼鐵總產量的四分之一。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八幡鋼鐵廠。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海軍損失慘重,東條英機感嘆美潛艇確實厲害
    在婆羅洲北面數百千米處,哈爾西海軍上將和他的第3艦隊也加強了對日本的封鎖。在哈爾西用艦載飛機攻擊港口和飛機跑道時,美軍潛艇部隊則潛行追蹤東海和日本海上的軍艦。同時,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內海投放魚雷則造成數以百噸的日軍運輸貨物的損失。到1945年夏天,日軍已經無法再進入亞洲內陸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食物和原料了。
  • 一場針對性空襲,日本八萬人直接死亡,破壞力比廣島原子彈還大!
    從1945年開始,太平洋戰役的局勢基本上可以說呈現了「一邊倒」的情況,三月底美軍佔領硫磺島之後,就開始著手進攻日本所據守的衝繩島,因為按照當時盟軍的安排,想要進攻日本本土,衝繩島是非常重要的跳板,為了將這場戰役成功拿下,盟軍方面調集了54.8萬人,各類海上艦艇1500艘,飛機2000架。
  • 二戰後期,美國三招擊垮日本,八十年旭日帝國覆滅
    二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可謂荼毒東亞,最後還惹到了美國,打了四年太平洋血戰,到了後期,隨著美國國力全面碾壓日本,日本可以說敗局已定,但是,日本所謂武士道精神的偏執,以及日本軍政高層的狂妄可以說是出了名的,為了徹底打垮日本,減少自己的傷亡,美國用了三招打擊日本,使法西斯集團徹底覆滅。
  • 1945大阪空襲,美軍如何用1700噸燃燒彈毀滅日本第二大都市?
    二戰後期,日本已經是窮途末路,由於美軍已經研製成功了B-29轟炸機,加上日本外圍很多島嶼都被美軍佔領,所以美國的轟炸機是堵著日本炸,日本全國很多城市被炸成廢墟,就連首都東京都不例外,不過在這裡要介紹另一場轟炸——大阪大轟炸!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美軍在瓜島取勝,日本失敗的命運就已註定
    1942年,雖然亨德森機場上的美軍飛機對日軍仍是一大威脅,但田中接到上司命令,讓他繼續向瓜島運送部隊。11月14日,美軍飛行員發現了日軍的運兵船和它們的護航戰艦,美軍飛機立刻發動了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對日軍來說,這是恐怖的一天。他們有4艘巡洋艦或被擊沉,或失去了戰鬥力。
  • 紙彈轟炸——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對日本本土的一次空襲
    1942年,美軍空襲日本東京,從天而降的炸彈落在日本首都的土地上。鮮為人知的是,早在此次空襲前4年,中國空軍就曾長途奔襲過日本本土。只不過,中國空軍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百萬傳單。馬丁139WC轟炸機幾年後,美國《生活》雜誌評選刊登了二戰時期聞名於世的12名飛行員的照片,其中就有擔任這次紙彈轟炸行動的隊長徐煥升。《生活》雜誌稱讚他為「先於美軍杜立特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 德媒:史上最大規模常規空襲
    1945年3月9日,越南殘存的法國殖民當局被日軍趕下臺。與第三帝國當時面臨的形勢相比,日本表現出的勢頭之強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當晚日本首都便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常規空襲的目標。在2個小時內,至少10萬人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 從日本東京直飛柏林~立川Ki-74 高空偵察轟炸機
    直飛德國的計劃Ki-74的第4架原型機進行了特殊改裝,以便能完成從日本直飛德國本土的特殊任務。在炸彈艙內安裝了一個附加油箱,將其續航力提升至12000公裡(7,456英裡),可以從日本東京直飛柏林。此外新增的增壓密封艙中可以乘坐5~6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