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麥克阿瑟解放菲律賓,建立攻打東京的作戰基地

2020-12-17 排頭先鋒

3月26日,美軍在東面埋有地雷的宿霧海灘登陸。戰鬥歷經10天,最後美軍佔領了該島。不過儘管抑制住了日軍有組織的抵抗,但對敵人的肅清卻一直持續到6月。相比之下,4月11日,這一師的其他部隊在攻佔保和時則要幸運得多,他們在兩周的時間內就成功地打垮了敵人,並在攻打內格羅斯戰役中與第40師勝利會師。

與此同時,棉蘭老島戰役也還在繼續進行。日軍在棉蘭老島控制著較小的區域。鈴木的部隊控制了人口稠密的地區,而溫德爾·費蒂格上校指揮的投誠軍則控制著農村地區。4月,在鈴木於一次空襲中死亡後日軍的境遇開始變得越來越糟。

鈴木的繼任者諸角曉作中將面臨的嚴重問題是,既要對付遊擊隊的襲擊,又要在三寶延抑制美軍第41師,同時還要準備應對美軍的再次進攻。4月17日,美軍第10軍團從伊利亞納灣向棉蘭老島發起猛烈攻擊並以很快的速度進入島內。美軍15天內行軍185千米,於5月3日攻陷達沃鎮。

不過此後美軍的快速前進就慢了下來,因為他們要花數周時間來對付島內高地上負隅頑抗的敵軍。5月10日,為了把的部隊一分為二,美軍第108團在馬卡哈拉灣附近登陸。一個月後,美軍第31師的一個營襲擊了武端海灘並加入了這一戰鬥。到6月底,美軍已經擊潰了日軍第35軍團的主力部隊,並迫使其殘餘部隊絕望地轉入偏遠叢林中展開遊擊戰。

當時在棉蘭老島的最南端仍有2000名日軍士兵負隅頑抗。7月12日,美軍第24師的一個營趕到薩蘭加尼灣,協助當地的非正規部隊肅清了當地的日軍,這是麥克阿瑟所指揮的解放菲律賓的最後一次戰役。

至此,他已經成功地建立了攻打東京的作戰基地。就在麥克阿瑟的部隊在菲律賓奮勇前進的同時,霍蘭·史密斯中將和他的海軍陸戰隊已經攻佔了東北部數百千米外的小笠原群島。還在萊特戰役開始前的幾個星期,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中將和其他幾位陸軍將軍就請示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佔領硫黃島的命令。

硫黃島是一塊位於塞班島以北1005千米、東京以南1061千米、面積不大、長不過8千米、寬只有4千米的三角地帶。他們一致認為,這將是遠程轟炸日本本土的一個最好的空軍基地。

此外,斯普魯恩斯指出,硫黃島的有利位置使得"野馬"戰鬥機還可以為執行任務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提供護航。佔領該島的戰役定於1945年2月19日開始,由斯普魯恩斯任總指揮,里奇蒙·特納海軍少將任"聯合遠徵部隊"指揮官。

同時對硫黃島地面部隊的指揮則由史密斯負責,他本人授權哈裡·施米特少將指揮第5兩棲部隊。美軍第3、第4、第5海軍陸戰師和第5海軍陸戰隊將共同完成對該島的地面攻勢。海軍陸戰隊先頭部隊面臨的困難是,硫黃島沿岸適合登陸的區域非常少。

該島北面是一個邊緣為懸崖峭壁的高原,只是在南面靠近蘇裡巴赤死火山的地方才有一些可以登陸的地點。史密斯和計劃最終選擇在東岸攻打和佔領一塊海灘,但日軍的高級將領早已預料到了美軍的進攻,因此他們命令守軍加強防禦並埋設地雷。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

相關焦點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兵臨印度,美軍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乾
    4月底,日軍已做好了攻打曼德勒的準備。盟軍部隊士氣低落,彈盡糧絕,已無力抵抗,於是只好撤退,放棄緬甸。國民黨軍隊沿緬甸公路撤到北方,其他的中國部隊跟隨史迪威沿伊洛瓦底江北上,翻越了重重大山才抵達安全地帶。亞歷山大率領英軍向緬甸西北的葛禮瓦進發,他希望這麼做會有利於防守現在已岌岌可危的東方戰線的前沿——印度。然而,英軍的撤退路線要穿過荒無人煙的熱帶叢林。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飛行員發起自殺式攻擊,炸毀多艘美軍旗艦
    正當克魯格的部隊逐步加強對萊特控制的時候,麥克阿瑟則正準備對主島發起進攻。1944年年底,由於洪水暴發,萊特的簡易機場被衝壞,無法使用。為了保證進攻得到足夠的空中支援,美軍必須首先佔領離呂宋島最近的機場。
  • 日本帝國覆滅記——200多萬日軍誓死一戰,要將美軍消滅在海灘上
    1945年4月,衝繩戰役剛剛開始的時候,麥克阿瑟將軍和尼米茲海軍上將就制訂了分兩個階段攻擊日軍的作戰計劃。第一階段名為"奧林匹克計劃",計劃於1945年11月1日開始,派出3個集團軍群、1個海軍陸戰軍團對南部島嶼九州展開進攻。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菲律賓的陷落,日本在南線戰役取得了勝利
    雖然有一些日本官兵待他們的俘虜比較尊重,但許多日本士兵都非常鄙視這些美國人和菲律賓人,並對他們犯下了滔天罪行。那些跟不上行軍隊伍,或從那些好心的平民那裡接受了水或者食物的人都被殺死了,並且是用武士刀劈死的。而這些被打敗了的、病魔纏身並飢腸轆轆的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還需走很長的路才能到達遙遠的戰俘營。
  • 麥克阿瑟空中指揮作戰
    根據會議的內容,「先歐後亞」戰略有所「鬆動」,對日作戰不再維持現狀,可以擇機進攻。這都取決於美軍在太平洋上不斷地勝利,其中麥克阿瑟的功勞不小。 首先,珊瑚海海戰,在麥克阿瑟與尼米茲的合作下,挫敗了日軍攻佔莫爾茲比港的計劃,保住了澳大利亞的前哨陣地。隨後的中途島海戰,更是將日本聯合艦隊打得元氣大傷,戰略主動權開始向有利於盟軍的一方傾斜。
  • 麥克阿瑟說他一定會回到菲律賓,那他是怎麼去到菲律賓,又做了啥
    麥克阿瑟作為美國著名軍事將領,他的一生經歷豐富,在二戰前就已經官爵顯赫,曾擔任陸軍參謀長。如此威名赫赫的人物,為何會到遠離本土的菲律賓任職,菲律賓戰役中作戰指揮又搞得一團糟呢?麥克阿瑟從本土到菲律賓在美國加入一戰前,麥克阿瑟軍銜為少校,擔任陸軍部長副官,美軍參戰後,他以步兵師參謀長的身份到法國作戰。
  • 麥克阿瑟的復仇之戰,一戰滅掉日本20萬精銳,山下奉文慘敗
    在1941年的菲律賓之戰時,被日本人稱之為「廢物」的本間雅晴,打敗了美國駐菲律賓軍隊,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
  • 跳島作戰(組圖)
    很快,在美軍中引發了一場陸、海軍以誰為太平洋作戰的主導力量的爭論。  從1942年中期,在麥克阿瑟和美國太平洋艦隊之間,在關於美國如何向日本展開下一步的戰略進攻上產生一些分歧,當時麥克阿瑟就向美國參聯會提出一個計劃,即利用美軍南太平洋前一階段的戰果,奪佔拉包爾,取道紐幾內亞或菲律賓向日本本土進攻,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海軍損失慘重,東條英機感嘆美潛艇確實厲害
    在奪取了婆羅洲上的日軍主要基地之後,盟軍最高司令部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去佔領全島了。莫斯黑德接到命令停止向島內縱深挺進,並有意放鬆對孤立中的日軍第37軍團的包圍,與此同時美軍陸、海、空三軍則加緊縮小對日軍的包圍。
  • 美軍計劃:直取臺島,再攻日本!麥克阿瑟出於私心,改為菲律賓
    起初,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原定將臺島作為下一步的進攻方向,計劃在直取臺島後,可以揮師北上進攻琉球群島,從而一舉打開日本的南大門。這一計劃從戰略上來看,是最明智且是最節約成本的做法。但當初被日軍灰頭土臉地趕出菲律賓的麥克阿瑟,至今還耿耿於懷,他急切地希望在菲律賓打一場漂亮的大決戰,以洗刷當年的恥辱。
  • 韓戰中,麥克阿瑟企圖動用核武器攻打中國,結果怎麼樣了?
    1944年12月,麥克阿瑟晉升為陸軍五星上將。二戰期間,他被捧上了天。然而,在韓戰期間,屢次被中國將領擊敗。1950年6月25日,朝鮮發動了波及整個朝鮮半島的戰爭。朝鮮軍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了3天的時間,就佔領了韓國首府漢城。而韓國背後的老大美國,見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負,當然要出兵去「保護」韓國。27日,杜魯門命美軍支援韓國作戰。
  • 菲律賓戰役,日軍是如何擊敗美軍?其實是美軍自己麻痺大意
    該戰略的首要目標是佔領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獲得對日本帝國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石油資源。 而前進道路上存在著兩大障礙:一個是菲律賓,一個是新加坡,它們分別是美國和英國在遠東的政略和戰略上的根據地。
  • 二戰日本十大名將,有一人打敗了麥克阿瑟,卻被稱為「懦夫」
    在後來的菲律賓戰役中,突破了麥克阿瑟吹噓用100萬軍隊100年也不可能攻下的甲米地要塞;後來在攻佔菲律賓之後,還不顧眾人反對,釋放了所有被俘的菲律賓戰俘,這些戰俘後來成為反攻菲律賓的主力軍;因此本間雅晴又被日本稱之為「懦夫」,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不顧一切要求絞死本間雅晴
  • 二戰日軍,為何會在菲律賓大屠殺?
    1941年12月8日和10日,日本戰機對馬尼拉附近的美國空軍基地進行大規模轟炸,基本摧毀了駐紮此地的美軍空軍。與此同時,陸軍在呂宋島登陸,麥克阿瑟估計無法阻擋,主動撤退至巴丹半島。1942年3月11日,「美國政府為了保全面子,免得麥克阿瑟將軍當了日軍的俘虜,便命令他把軍隊交給溫賴特中將指揮,讓他自己到澳大利亞去擔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總司令」(解力夫《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主帥的臨陣脫逃,加速了日軍進軍的步伐。5月初,日軍攻陷菲律賓。實際上,日本在戰爭第一階段的重要目標,就是攻佔菲律賓。
  • 麥克阿瑟寬恕了大多數日本將軍,唯獨處死了他們……
    這兩位日本將軍的確有該死的理由,本間雅晴在菲律賓對投降的美軍和菲律賓部隊實行了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山下奉文則下令在新加坡進行了針對華人的大屠殺,不過,這不是他們被處死的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麥克阿瑟饒過了日本大多數中層將領,唯獨堅持處死他們呢?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從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國建立,到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這種決定是要多大的勇氣,要知道這個是內戰還並未全部結束,全國各地未曾解放之地也還眾多。例如海南直到1950年五月才正式解放,西藏直到1951年5月23日才和平解放。
  • 麥克阿瑟的巔峰指揮:二戰跳島戰術與仁川登陸
    麥克阿瑟的軍事才華集中體現在一個「奇」字,出奇制勝是他成功戰例的特點。太平洋戰爭中,「跳島作戰」是他的拿手好戲,這反映了他在戰略概念上的冒險和創新。「跳島作戰」能充分發揮己方的海空機動優勢,既減少傷亡,又讓大批日軍無用武之地,加速戰爭勝利的進程,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韓戰中的仁川登陸,則是麥克阿瑟在戰役層次上指揮藝術的顛峰之作。
  • 美國二千萬買下菲律賓,遭到菲人民強烈反抗,老麥克阿瑟上臺輕鬆...
    美西戰爭的導火索,「緬因」號哈瓦在那海港沉沒 「世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愛,更沒有平白無故的恨」,美國對西班牙宣戰並非為了世界和平,更不是傳播所謂的自由與民主;19世紀末以美國為首的新興資本國家發展迅速,壟斷資產階級急切擴張,海外殖民無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然而世界已經被英法等老牌帝國瓜分殆盡
  • 日本帝國覆滅記——通信被切斷,日軍頑強抵抗的第18師團被殲滅
    特別是第111旅要在因多、密支那鐵路沿線建立封鎖陣地。卡爾弗特的第77旅以及第3西非旅分別保衛該陣地的東、西兩翼。這樣一來,''溫蓋特旅''便可以攻打布萊克浦機場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國武力逼迫日本投降,日本欲聯蘇抗美
    由於對廣田弘毅的觀點印象尤深,鈴木命令他開始與蘇聯駐日本大使雅可夫·馬立克進行談判。當時雅科夫正待在距東京160千米的旅遊勝地強羅鎮。由於5月25日美軍對東京的轟炸,直到6月3日廣田才抵達強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