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美國武力逼迫日本投降,日本欲聯蘇抗美

2020-12-13 騰訊網

由於對廣田弘毅的觀點印象尤深,鈴木命令他開始與蘇聯駐日本大使雅可夫·馬立克進行談判。當時雅科夫正待在距東京160千米的旅遊勝地強羅鎮。由於5月25日美軍對東京的轟炸,直到6月3日廣田才抵達強羅。

在為期兩天的會談中雅可夫·馬立克向廣田保證,他將考慮日本關於蘇聯出兵結束戰爭的請求,並要求給予他一定的時間來考慮這一問題。受到這一積極答覆的鼓舞,廣田向日本政府通報談判富有積極成果。6月底,兩人再次會面。

這次廣田做出了大膽的設想:建議日本和蘇聯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盟。馬立克對此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了曾經橫行一時的日本海軍大都已經沉入了太平洋底。這時,與鈴木一樣急於結束戰爭的日本天皇已經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7月12日,他說服前首相近衛文麼臨危受命前往莫斯科。作為出使蘇聯的特使,近衛的任務是直接請求蘇聯外長莫洛託夫的幫助,體面地結束戰爭而不是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然而蘇聯政府卻通知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蘇方對會見近衛特使和調停美日之間的和平協定不感興趣。

當佐藤將蘇聯拒絕調停的結果匯報給上級的時候,天皇敦促他們接受美國提出的任何條件,以便繼續保留天皇制度。回到日本以後,沒有幾個高級官員留意佐藤的建議。儘管鈴木政府同意尋求解決戰爭問題的外交途徑,但他們堅決拒絕接受1943年1月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盟國確定的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他們知道沒有一位日本高級軍官會同意這樣一種投降方式。

而對厭倦戰爭的日本人民來說不幸的是,美軍則是除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以外什麼也不會答應。就在近衛試圖與莫洛託夫進行對話的同時,杜魯門總統、英國首相邱吉爾和史達林則正在德國參加波茨坦會議。在會議期間邱吉爾向杜魯門建議,允許對日本進行少許讓步,以便使它能夠體面地投降。

杜魯門拒絕了邱吉爾的建議,並說日本對珍珠港的偷襲已經表明日本不擁有任何講條件的資格,他將堅持迫使日本接受美國政府提出的所有條件。這樣杜魯門和邱吉爾就於7月26日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沒有提到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銷毀,它只是警告日本只有無條件投降才能保證其本土不會遭到完全的摧毀。

公告也明確保證日本民族可以繼續擁有四大島嶼,同時保證盟軍對日本的佔領只持續到日本國內秩序的恢復以及不再擁有爆發戰爭的能力為止。最後,公告允許為了重振日本經濟,日本可以發展和平工業項目。然而從這一文件中找不到任何保證日本天皇制度繼續存在的條款。

就在接到《波茨坦公告》細則的同一天,日本政府還在指望蘇聯能夠出面調停。多年來一直窮兵黷武的日本高級軍事將領,敦促鈴木拒絕《波茨坦公告》。處於猶豫不決之際的鈴木首相允許日本報紙登載《波茨坦公告》,但不許發表任何評論。

實際上,當時的很多報紙都沒有顧及這一附加條件,而紛紛發表社論,認為投降警告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並預言日本會更加眾志成城,將戰爭進行到底。不足為奇的是,這些挑釁性的評論激怒了鈴木內閣的部分成員並使其感到驚恐萬分。

因為他們一直都想擁有一定的選擇權利,允許日本以更為優惠的條件投降。此時的外相東鄉茂德譴責了這種勝過和平試探的軍事鼓動和宣傳行為。在這一譴責發表之後,一些高級官員紛紛叫嚷,並稱作為補償,鈴木應該發表一個明確拒絕《波茨坦公告》的聲明。作為妥協,鈴木同意對這一最後通牒的部分條款大加嘲諷而不是公開回絕。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

相關焦點

  • 日本帝國覆滅記——數百架轟炸機猛轟神戶大阪,仍未能讓日本投降
    即使李梅的懲罰性空中打擊不能夠迫使日本投降,卻也最起碼摧毀了城市中的基礎設施。這樣便使得日本不能有效地動員和準備對付盟軍的進攻。到1945年6月,東京和神戶的大部分地區都與橫濱一樣,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儘管名古屋、大阪和川崎這些城市還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這些地方被燒焦的面積多達25%。
  • 二戰後期,美國三招擊垮日本,八十年旭日帝國覆滅
    二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可謂荼毒東亞,最後還惹到了美國,打了四年太平洋血戰,到了後期,隨著美國國力全面碾壓日本,日本可以說敗局已定,但是,日本所謂武士道精神的偏執,以及日本軍政高層的狂妄可以說是出了名的,為了徹底打垮日本,減少自己的傷亡,美國用了三招打擊日本,使法西斯集團徹底覆滅。
  • 日本帝國覆滅記(四)——日本佔領東北全境,扶植傀儡「滿洲國」
    長期以來,日本一直視中國為帝國擴張的目標。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終於等來了對華擴張的機會。當時,中國經過了20多年的戰亂已被拖垮,國力衰竭。1911年清朝滅亡之後,中國的統一和強大似乎還有一線希望,但各地軍閥為上臺執政連年混戰,國內局勢一片混亂。
  • 日本帝國覆滅記——500架美軍轟炸機日間空襲,日本本土如同地獄
    兩個月後,盟軍對日本的火攻終於停止了。美國陸軍航空兵開始向位於衝繩的第10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在這次戰役中李梅領教了人數勝過自己的日本軍隊的抵抗是如何的瘋狂,因此地面進攻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將是非常殘酷和致命的。這次盟軍面對的不再是需要與之進行糾纏的被孤立的日軍小股部隊,而是日軍60個師的兵力,這也許是日本僅有的全部兵力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菲律賓的陷落,日本在南線戰役取得了勝利
    雖然有一些日本官兵待他們的俘虜比較尊重,但許多日本士兵都非常鄙視這些美國人和菲律賓人,並對他們犯下了滔天罪行。那些跟不上行軍隊伍,或從那些好心的平民那裡接受了水或者食物的人都被殺死了,並且是用武士刀劈死的。而這些被打敗了的、病魔纏身並飢腸轆轆的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還需走很長的路才能到達遙遠的戰俘營。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廣島紀念公園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大日本帝國」的末日;投降的日本士兵;美軍佔領下的廢墟衝繩
    此時的歐洲戰場即將以德國的投降而宣告結束,而軸心國三巨頭之一的日軍卻依舊瘋狂的抵抗,「大日本帝國」的喪鐘已然敲響。圖片拍攝於1945年4月5日的硫磺島,圖中是向美軍繳械投降的日本士兵,20名投降日軍士兵已經在巖洞裡躲藏了好幾天。整個硫磺島戰役期間,2萬多名守島的日本士兵或死於美軍炮火,或死於自殺式衝鋒,戰後僅有1000多名日本士兵僥倖活了下來。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密蘇裡」號是美國海軍第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全艦長度達到了270.4米,較為開闊的甲板正適合舉辦受降儀式。當然,更重要的是,杜魯門做出的有關日本的最重要決定,就是在日本的兩座城市投放原子彈。所以對於美國人來說,選擇「密蘇裡」號接受日本投降,很有象徵意義。當天,麥克阿瑟和其他九位同盟國的代表,和日本官員籤署了投降協議。
  • 日本投降紀念日!
    法西斯帝國日本嘗試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的威力,不得不投降,9月2號在日本東京灣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來引來莊嚴的時刻。,中國代表是徐永昌將軍(抗日時期的四巨頭之一,特別牛逼的人物),其他國家代表就不介紹了,名字太長,記不住了。
  • 日本投降前,美國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就原子彈最簡單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    美國雖只造了四顆原子彈,在實驗中炸掉兩顆,在日本丟了兩顆,如果在1945年8月日本不投降,美國還準備了哪些策略對付日本呢?  一、衝繩之戰,改變了美國的態度  美國人在二戰後期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像歐洲戰場一樣,拿下日本的首都,活捉或者擊斃裕仁天皇。
  • 徐平:日本投降的前前後後
    日本集中了1萬多架飛機,53個步兵師團又25個旅團,共計235萬人,還有近400萬陸、海軍的文職人員,25萬特種衛戍部隊,2800萬民兵。這2800萬民兵中包括15歲至60歲的男人和17歲至45歲的女人。據1945年9月出版的《日本投降記》一書記載,日本的總決戰計劃是「狠毒殘忍到極點的」。這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撤退中國華中、華南日軍,毀滅江南精華區。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美軍在瓜島取勝,日本失敗的命運就已註定
    正是從這個機場上起飛的陸戰隊飛行員為美國贏得瓜島海戰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一次,美軍準備得更充分。他們增派了2艘新型戰列艦——"南達科他"號和"華盛頓"號。美軍艦隊駛進"鐵底灣"無數的船隻殘骸中,等待著夜間來襲的日本艦隊。但美軍驅逐艦上的顯示屏遭到了嚴重破壞,"南達科他"號莫名其妙地斷了電。這次海戰對美軍來說太關鍵了。
  • 俄頂級飛彈專家叛變,日本欲趁機武力奪島,美國表示支持
    日本欲武力奪回北方四島事件發生後,日本竟萌生了動用武力,趁機奪回北方四島的想法。一直以來,北方四島問題都是日俄兩國之間的爭議話題。在安倍政府時期,日本就積極致力於解決該問題,並與俄方進行了多次的談判,但直至安倍離任都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臨時指揮官不願冒險,臨陣退卻讓出威克島
    然而日軍損失慘重,在防禦碉堡中的45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並不是吃素的,他們很難對付,日軍進攻部隊很快就嘗到了苦頭。12月11日,日軍攻擊部隊在3艘輕型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的掩護下對威克島發起猛攻,裝備了127毫米口徑的岸基火炮和防空高炮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們正嚴陣以待。當日本攻擊艦隊靠近距岸4572米的射程之內時,他們開火了。
  • 日本投降前,美國都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其實就原子彈最簡單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 美國雖只造了四顆原子彈,在實驗中炸掉兩顆,在日本丟了兩顆,如果在1945年8月日本不投降,美國還準備了哪些策略對付日本呢? 一、衝繩之戰,改變了美國的態度 美國人在二戰後期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像歐洲戰場一樣,拿下日本的首都,活捉或者擊斃裕仁天皇。在海軍陸戰隊血戰太平洋島嶼的時候,美國海軍已經急不可耐地奔向亞洲,想獨吞勝利果實。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日本投降代表是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重光葵是日本外相,代表的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參謀總長,代表的是「日本帝國」大本營,也就是日本軍部。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佔領硫磺島,日軍損失慘重,死了近2萬人
    第382號高地失守的當天,慄林就通過無線電向東京大本營表達了自己沒能守住硫黃島的歉意,並遺憾地指出,該島的失守將使日本更多地暴露於盟軍的轟炸之下。不過儘管這樣,他的部隊仍然堅持抵抗,從而迫使陸戰隊員的前進舉步維艱。
  • 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真相讓你憤怒!美國和日本的無恥程度令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並且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的受降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艦艇密蘇裡號上舉行,這也標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中國重慶的記者,參加並記錄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
  •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這份小楷《投降書》見證了歷史
    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絕,並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當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並宣布對日作戰。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
  • 幸虧二戰時期的日本投降了,不然蘇聯的這計劃,日本或許已經消失
    在二戰時期,日本也是其中非常強勢的一股戰鬥力,甚至日本人的這種不怕死的精神,就連蘇聯、美軍、德國的強勢軍力碰見了日本的士兵都得退避連連,尤其是衝繩島一戰,更是讓美軍對日本忌憚不已!美國人就發現日本人就像機器一樣,不知道生死,尤其是在靠近日本領土的時候,日本人就像發了瘋一樣,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投降二字是怎麼寫的!因為日本人信奉的是武士道精神,認為輸了就應該剖腹自盡,怎麼能有臉結果苟活在世上呢?是他們對於天皇無盡的尊重,甚至於很多日本士兵從來就沒有見過他們的天皇是長什麼樣子!但這種信仰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