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蘇州3月27日訊(記者李佳霖 通訊員陸天榮 顧建中) 3月4日,美國通用電器航空系統(蘇州)有限公司在園區增資3600萬美元建新廠房;3月19日,美國禮來醫藥公司再次在園區增資4000萬美元……據園區經貿局統計,今年1至2月份,園區累計利用外資5.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1至2月份累計進出口總額57.1億美元,其中2月份達到30億美元,比1月份的27.1億美元增長11%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明顯回暖跡象。
那麼,在當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下,外資企業佔絕大多數的蘇州工業園區為什麼能夠攻堅克難,化危為機,能夠實現增創科學發展的新優勢?據介紹,這是蘇州工業園區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保增長、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服務外商,全面深化親商服務理念而結出的豐碩成果。今年年初,園區下發了《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關於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加強親商服務通知》和《蘇州工業園區關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為園區企業創造了共渡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暖商政策環境。同時,又採取了一系列親商舉措。如專門成立了由管委會主要領導掛帥的6個經濟領域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企業經營風險防範預警「每周聯席例會制度」;工委、管委會領導分成10個組下企業、下基層摸情況、排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公開23個部門「一把手」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確保下情上達;優化公積金制度,適度下調園區公積金繳費比例2個百分點,預計可幫助企業每年減負3億元左右;放寬企業註冊資本不能按期出資的處罰,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設立2億元再擔保基金,以補貼獎勵、信貸擔保、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按比例可幫助企業獲得20億左右的擔保基金;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合作,幫助和艦科技(蘇州)等臺企獲得融資貸款項目;提升服務效能,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100%上網審批,海關、國檢推行7×24小時通關,實行免紙質通關、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和「預約通關」、「延時通關」等各類便利通關措施。
園區把企業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這種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暖商、親商環境,不但使許多外企總部把園區工廠作為重點保障項目,確保其運行和產能,而且還想方設法把總部、外包中心等遷到園區來發展壯大。如: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以前將企業的財務服務外包給德勤、埃森哲的財務服務中心,為降低企業成本,強生公司決定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強生亞太財務共享中心」,專門負責為強生亞太地區的20多家企業承擔應收、應付、總帳等財務外包服務。園區管委會及時給予了強生在服務外包相關政策上的扶持。針對「強生亞太財務共享中心」是蘇州第一家在集團內部設立代理記帳服務的公司,在調整「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上在「企業經營範圍」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園區管委會領導和「一站式服務中心」、園區工商、財政等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僅用一個小時就幫助企業解決了經營範圍變更的問題。園區人力資源公司還根據「強生亞太財務共享中心」新的功能定位,免費為企業搜索人才庫、啟用獵頭、在網站刊登招聘啟事等幫助其招納人才,該財務共享中心從去年底至今已錄用58名財務人員,計劃到今年年底將增加到180人左右。目前,強生公司計劃在園區再成立另一家「強生信息服務中心」。
園區一系列的「保增長、促發展」優惠政策,不斷完善的親商服務理念,使園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了回暖。今年2月份,臺資企業的友達光電公司新招聘了1000多名員工,目前還在繼續招聘;和艦科技有限公司、偉創力科技公司、綠點科技公司和維蘇威陶瓷公司等園區重點外資企業的訂單、產能,在2月份已全面開始回升;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三星電子電腦、天弘科技和志合電腦等大公司2月份訂單同比上升都在15%以上。特別是臺企友達光電公司直接受益於祖國大陸「家電下鄉」政策和公司內部產品調整,電視面板(AUS TV)部分將在 3月份達到歷史最高產量的80%以上。羅斯蒂精密製造(蘇州)有限公司、碼捷(蘇州)科技有限公司、霍尼韋爾航空發動機(蘇州)有限公司等都預計將有新產品移到蘇州生產。
(責任編輯: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