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2020-12-13 龍視影音71號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非洲,全長6600多公裡,從南向北蜿蜒流經埃及而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與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希臘史學家赫卡泰烏斯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更視尼羅河為母親河。

遠在舊石器時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當時,北非氣候溫和溼潤,雨水充足,居民以漁獵和採集為生。大約在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退去,北非逐漸變為乾旱地區,於是居民便陸續遷到尼羅河兩岸。後來他們在這裡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的農耕生活,並進而創造了銅石並用文化。古埃及文明從此開始。

根據考古材料,埃及的銅石並用文化,可分為巴達裡文化、涅伽達文化I和涅伽達文化Ⅱ三個階段。這三種前後相繼的文化,通常被稱為「前王朝文明」。通過「前王朝文明」,我們大致可以描述出埃及從史前時代過渡到國家的基本情況。

巴達裡文化約始於公元前4500年。當時的居民已定居務農,兼營畜牧和漁獵。他們種植小麥、大麥、亞麻等農作物,馴養綿羊、山羊等家畜,除使用石鏟、石鋤、石刀外,在這一文化晚期還使用少量的銅刀、銅錐等工具,表明埃及已開始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在手工業方面,居民能夠燒制一種質地良好的薄壁陶以及獨具特色的黑頂陶,同時,織布、縫衣、編籃等也有相當水平,可見社會分工亦已進行。這一時期的居民已有了靈魂觀念,他們埋葬屍體,供奉食品和用具,以供死者之用。但墓葬的規模和殉葬的物品沒有顯著差別,表明當時人們仍過著原始公社制的生活。從遺址中發現的女性小雕像來推斷,這時婦女在氏族中居於重要地位。

涅伽達文化I(亦稱阿姆拉文化)約存在於公元前3600至前3500年。這一時期除在生產技術上較巴達裡文化有發展外,一個很重要的成就是城市的出現,居住地開始建築起城堡。涅伽達附近的南城就是一個重要城堡遺址。這一時期的墓地,在規模上也有了大小之別,反映了貧富分化和墓主社會地位的高低。商業已開始發展,私有制也已出現,氏族公社處於瓦解狀態。結合城堡建築較具規模並有雉堞牆等情況看,此時已處於軍事民主制時期,靠近文明的門檻了。

公元前3500至前3100年為涅伽達文化Ⅱ(亦稱格爾塞文化)時期,這是埃及進入階級社會和文明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有了明顯的進步,在生產技術上發明了冶金術,出現了刀、匕首、斧、錛、鑽等冶煉鑄造的銅器工具和武器。居民在尼羅河谷地挖渠築壩,改進耕作,發展農業生產,涅伽達Ⅱ的陶器上經常可看到河上行船和水渠縱橫、阡陌連綿的圖畫,說明當時人們已很重視這條母親河在交通和農業生產上的意義。此時,商業貿易不僅在國內進行,而且與巴勒斯坦、敘利亞地區也有往來。墓葬的規模和殉葬物品有了明顯的差別,有些物品還標以私有印記。在希拉康玻裡發現的、屬於公元前4000年代後期的考古文物——「蠍王權標頭」石刻,刻有頭戴象徵王權的白冠的蠍王,其身後有侍者為其執扇,還刻有從事勞動的奴隸和以田鳧為代表的平民。這幅畫面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埃及的階級關係:已有貴族與平民、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階級對立。同時,從野蠻到文明的一個顯著標誌——文字也已出現。這一切都說明,氏族制度已經走到了盡頭,代之而起的國家已經不知不覺地發展起來。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在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形成了許多早期國家,稱為「斯帕特」,希臘人稱之為「諾姆」,中文譯為「州國」。

相關焦點

  • 地理環境與古代文明:埃及與兩河文明究竟如何產生與發展?
    人們普遍認為,在文明起源的最初階段,地理環境對兩大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影響這兩大文明的誕生與發展的。由於尼羅河對埃及土地的自然分割,古埃及人民在統一之初就形成了上埃及與下埃及的二元觀念,這種地域二元性深刻影響了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對埃及文明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埃及「金字塔」產生的「連帶經濟」反應,金字塔文明帶動經濟發展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金字塔神秘的面紗隨著時間的發展,即將被揭開,金字塔的建造技術至今讓人嘆為觀止。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文明的象徵,對埃及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建造金字塔在古埃及時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強大的建築實力,經濟是埃及金字塔背後的勢力,而金字塔促進了埃及農業、工業、建築業的發展。
  • 埃及、希臘與羅馬:古代地中海文明
    ◎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講述古代地中海諸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作者查爾斯·弗裡曼以埃及、希臘與羅馬這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代文明作為切入點,帶領讀者全面回顧了自公元前5000年古代近東文明勃興,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為止,整個地中海世界跌宕起伏的歷史。本書超越了傳統的政治史框架,力圖通過文學、藝術、哲學、建築以及社會經濟等多種維度,全方位地介紹與解釋歷史。
  • 閱讀丨古代亞非文明之古代埃及文明
    ○ 埃及的灌溉農業 ○尼羅河的兩岸是綠色帶狀的衝積平原,古埃及人就是在這片河谷平原發展出了他們的文明。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中,尼羅河是被崇拜的對象。而埃及正是尼羅河的贈禮。○ 古代埃及地圖 ○○ 埃及學家使用的象形文字字母表 ○早王朝時期▲▲▲1. 埃及第一王朝~8位法老2.
  • 記錄片: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系列—古代埃及文明(上、下集)
    距今約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城邦進而形成國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於約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區(約公元前5450年),終止於(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國將其伊斯蘭化埃及是世界古國中的古國,有著曠古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博大精深、絢爛多彩,其自古以來的民族認同就是看文化,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地理位置、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藝術形式有 詩歌、雕塑、繪畫等,古埃及文明對後世的古希臘、古羅馬、猶太等文明產生巨大影響。
  • 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的發展,埃及宗教的傳播
    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也是不可抗拒的,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一人們為了同自然界作鬥爭,為了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千百年來都在尋求、總結和運用真正合乎科學的知識而作了不懈努力。實踐和學習是人們取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代代相傳、時時進展的知識,又總是斌予人們以超人的力量。世界文化是各民族偉大創造精神的見證。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 高考歷史知識點:古代埃及知識點
    古代埃及  知道:  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其地理範圍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致相當。  2.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集政治、軍事、經濟、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他強化王權神授,自奉為神或神的後裔,將自己的意志視為法律,擁有全國的土地,並控制所有的軍隊,掌握從中央到地方的高級官吏的任免權。  3.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發明了象形文字。
  • 古代近東:最初的文明
    在近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它屬於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明的一部分,這被當地人稱作瓦卡爾,其石丘的古建築群中就有烏魯克遺蹟。這就是被古代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現在位於伊拉克的南部。西方文明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近東,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古埃及人創造了能與現代西方文明相聯繫的思想和制度。那麼在此之前,人類的生活方式又當如何呢,我們必須要去了解人類的起源並考察史前文明。
  • 埃及:它是古代文明的奇蹟,也是世界旅遊的勝地
    埃及:它是古代文明的奇蹟,也是世界旅遊的勝地古代的埃及曾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現在的埃及雖然沒落了,但是埃及旅遊一直在世界旅遊中佔據重要位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埃及著名的景點。西奈半島是埃及旅遊中的一項重要景點,它連接了亞洲和非洲這兩大洲,形狀像是三角形。這座半島最主要的旅遊看點就是它天然的風蝕地貌。由於這座半島一邊連著地中海,還有一邊是內蓋夫沙漠,於是常年都有大風從這裡掛過去,把這裡的高山刮成了巨大的石頭蘑菇,把地中海大量的海沙也帶到這裡形成了沙漠。因此你去這座半島旅遊的時候可以看見前所未有的壯闊原始荒原景象,就像是走進來埃及傳說裡面法老統治下的國土。
  • 簡單解說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現在的埃及什麼關係了解一下
    廣泛流傳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文明和華夏文明。四大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其中唯一一直傳承至今的文明。雖然一直流傳至今,但這5000來經歷的磨難卻並不比其他三大文明少。也多次險些被滅族。有人可能會說。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課《古代埃及》
    【學習目標】   1、結合圖片和相關資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環境特點;   2、理解尼羅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3、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   4、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係;   5、討論、分析自然環境影響文明產生,進一步認識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 古代北非多元文明的流變及其特色
    作者:王鐵錚(系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古代北非是多種古文明匯聚、碰撞與融合之地,不同文明在互為雜糅和兼容並蓄的過程中所凝聚的強大能量,推動著北非歷史的演進,並使其成為人類社會生活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古代北非多元文明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的文明都在古代北非歷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其一:這四大古代文明誕生年代是較其它地區文明起源最早的;其二:這四大古代文明所代表的是人類最早具有城市規模的分布地區;其三:也就是最關鍵的,這四大古文明古國是人類最早出現文字和技術以及禮儀宗教的地區。持續了三千多年的古埃及王朝文明,不僅對周邊國家文明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而且至今遺存的(金字塔、神廟、象形文字紀念碑)等,仍舊讓我們對這個古老又先進的文明嘆為觀止。接下來講下古羅馬文明,古羅馬文明源起義大利的臺伯河流域,之後羅馬徵服整個地中海地區,經過對外擴張古羅馬從一個城邦壯大為一個帝國。但他的文明並不是那麼「純正」,可以說是「集百家於一成」。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  湯因比在其《歷史研究》一書中,先後共列出21種文明,其中最早出現的文明有古埃及、蘇美爾、古中國、瑪雅、安地斯、米諾斯6種文明。但是,現在流行的觀點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是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和克裡特。
  • 尼羅河,埃及文明興旺的源泉
    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幹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幹流自卡蓋拉河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671千米,流域面積287萬平方千米,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上的蒲隆地高地,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幹流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幹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從古代開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羅河而形成和興旺,幾乎所有的古埃及遺址均位於尼羅河畔。
  • 燦爛的非洲古代文明
    考古學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造並發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 太陽曆的產生,母親河潮漲潮落,古埃及文明走向消亡
    所以古埃及人們在幾千年以來一直過著和平和穩定的生活,然後也因此使古埃及的文明,產生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也為他們政治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政治制度也非常的也一直在穩定的發展。古埃及人們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廟等一些神奇的文明也都是因為隨著尼羅河的誕生而孕育出來的,他的這些創造,也是震撼人心。
  • 庫施文明逐漸擺脫了埃及文明的影響,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此時,庫施成為古代世界一大強國,其首都也一度由納帕塔遷到上埃及的鋸布(今盧克常)。庫施文明在這段時期對埃及的影響,「使埃及成為具有更多非洲色彩的回家」公元前663年,亞述軍隊大舉入侵埃及,打敗了庫施的軍隊,攻佔了底比斯城,並威逼布茲。庫施被迫將首都遷回納帕塔,在埃及治八十餘年的黑人王朝也就此結束,後來,庫施文明逐漸擺脫了埃及文明的影響,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 中國文明中的埃及影響
    古代埃及的醫學相當發達,歐洲後來繼承了其解剖學或外科手術傳統,中國或者東方明顯繼承了其藥物學或內科脈學傳統。還有古代埃及的天文曆法已自成體系,數學亦相當發達,這些都間接影響到了中國。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被稱為中國的埃及學之父,他於1935年9月進入倫敦大學,1936年開始專攻埃及學,1937-1940年期間,兩度赴埃及參加考古發掘和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