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與古代文明:埃及與兩河文明究竟如何產生與發展?

2020-12-12 清風南岡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二,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地區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埃及文明與美速不達米亞文明。人們普遍認為,在文明起源的最初階段,地理環境對兩大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影響這兩大文明的誕生與發展的。

古埃及文明

在尼羅河第一瀑布到三角洲這一片狹長的綠洲地帶,誕生了的埃及文明,它曾被希羅多德喚作「尼羅河贈禮」。這一流域具有充足的水利資源,能夠維持了周邊地區的農業生產,儘管每年尼羅河會定期泛濫,但是在造成一定損失的同時也將上遊的營養土帶到了下遊地區,同樣促進了農業發展

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與耕作之後,這一地區的人民開始逐漸集中在這片綠洲土地上,為埃及奴隸制國家的形成與埃及文明的誕生奠定了人口與農業的基礎

等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歷史上第一位法老米尼茲完成了埃及地區的統一大業,古埃及文明正式誕生。由於尼羅河對埃及土地的自然分割,古埃及人民在統一之初就形成了上埃及與下埃及的二元觀念,這種地域二元性深刻影響了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對埃及文明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埃及的統一

幾乎在同一時期,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周圍,同樣誕生了一個古老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與埃及的母親尼羅河相比,這兩條流經西亞的河流常常發生水災,由於地勢的原因,兩河流域周邊土地鹽鹼化嚴重,相比較而言顯然具有許多不利的因素

但是與埃及文明誕生過程相同,西亞的人民同樣在這裡聚集起來,人口與農業的發展讓兩河流域文明成功地在這片新月形的平原上誕生了起來。

古代兩河流域

在對外聯繫方面,由於埃及文明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界地帶的撒哈拉沙漠東部,四周存在著自然屏障,它只有通過東北部的西奈半島才能和其他文明交流。這樣相對封閉與孤立的地理環境儘管讓埃及文明不像兩河流域文明那樣頻繁地遭受遊牧民族的入侵,但是卻讓快速發展到頂峰的埃及文明很少遭到外部挑戰從而早早衰落了。

與之相反的則是新月沃地上的兩河流域文明。和短暫輝煌的埃及文明不同,兩河流域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綿延了幾千年的時光,一直持續到了馬其頓-希臘時期。在我看來,這主要是因為開放的地理環境帶來的兩方面的影響。

蘇美爾文明

其一,開放的地理環境帶來了頻繁的民族遷徙與衝突。最早佔據這片土地的是蘇美爾人,他們在這裡統治了差不多五個世紀左右。隨後阿卡德王國的閃米特人徵服了蘇美爾文明。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蠻族庫提人、古巴比倫王國的阿摩利人以及北部亞述帝國的亞述人先後徵服了這片土地,長時間的戰亂使得兩河流域國家的政治變遷始終體現在佔據統治地位的民族不斷更換和統治王朝的不斷交替,而兩河流域的文明血脈卻從未斷絕。它經歷了從蘇美爾城邦、阿卡德王國到亞述帝國的不停變遷,從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中,統一政治格局形成的發展脈絡。

亞述帝國版圖

其二、開放的地理環境同樣使得兩河流域的商品經濟較早發端和興盛。在蘇美爾文明的傳奇史詩中曾提到,烏爾第三王朝曾與許多遠方的國家進行商業貿易來換取兩河流域稀少的貨物與木頭,實地考察還發現了許多不屬於兩河流域卻來自于波斯灣以及阿富汗等地的產物,這些都說明了兩河流域文明通過經濟貿易對外進行了交流與發展。在往來的過程中,兩河流域可以吸收外來文明的優秀因素,使得自身的文明處在一種持續的更新狀態中,保持了充足的活力。

烏爾第三王朝

結語

地理環境對古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作用一直是古文明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對埃及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對比可以看出,河流與灌溉農業是文明興起的重要條件之一,同時,地理環境的開放程度對文明的延續與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同是大河孕育的文明,為何兩河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差異那麼大?
    一、差異顯著、各有千秋兩種文明雖然在不同地方,雖然都是與河產生的文明,但是因為水性和環境不同造成之後的社會性質,宗教思想的不同,埃及文明主要是指王朝時代及其以後的古代埃及文明,同是河域文明其差異主要存在這幾個方面。
  • 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共性是「傳統文化」,文化沒有國界,只有傳承
    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也被稱之為「大河文明」,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大河文明發展的基礎兩河文明是西亞最早形成的文明,而古埃及文明則是世界上首個大統一的國家,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別引領著當代文明的發展,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稱號是大河文明。
  •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早已消亡,但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仍有巨大意義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兩大先行者,如果我們將人類上古的文明再細分,那麼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第一階段,中國、印度、波斯、希臘則是第二階段。後來,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泰勒斯都曾經到埃及學習幾何知識,而集古代幾何之大成的歐幾裡德,雖然出生於雅典,但其學術成就都是在埃及取得的。另外,兩河地區的蘇美爾人已經開始同時使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十進位我們現在都在用,六十進位則保存在了時間中。
  • 世界歷史005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下)
    阿述爾巴尼拔是亞述王中最傑出的一位,他年輕的時候就精通數學和書吏技術,後來他在首都尼尼微籌建世界上第一個規範的圖書館。國王下令全國上繳各個時期各類泥板圖書。現存的三萬多塊泥板,大多是圖書管理員複製的,泥板文書幾乎涵蓋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所有精華,包括文學作品、法律條文、合同契約、宗教祭文等等。
  • 兩河流域文明起源——超越時代局限的蘇美爾文明
    蘇美爾身為兩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它究竟有著怎麼樣的神奇故事呢?兩千年前,古代文明如西方的羅馬帝國和東方的漢朝發展起來,在現代中東,帕提亞帝國統治者古代波斯及其周邊地區,並以泰西封為首都,這些文明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的古老的,但對於它們來說,是否也同樣古老呢?
  • 失落的文明——兩河文明
    兩河流域的文明多少有一點神秘的色彩,很多的一部分「史實」來自於傳說,以及那古老的楔形文字(這一部分的史實也不能保證沒有誇大的意味)。從現在的考古發掘上來看,能找到代表其文明的很多遺存,但是隱藏在其背後的古老的文明內涵卻不知該如何正確解讀,只有進行嘗試的判別。
  • 古代埃及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非洲,全長6600多公裡,從南向北蜿蜒流經埃及而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與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希臘史學家赫卡泰烏斯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更視尼羅河為母親河。遠在舊石器時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
  • 古代兩河文明創造的世界之最
    兩河文明是指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現今伊拉克境內)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
  •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  湯因比在其《歷史研究》一書中,先後共列出21種文明,其中最早出現的文明有古埃及、蘇美爾、古中國、瑪雅、安地斯、米諾斯6種文明。但是,現在流行的觀點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是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和克裡特。
  • 【收藏馬未都】失落的兩河文明
    古巴比倫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兩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總稱。
  • 古代印度:自然環境的優美,兩河流域的文明發展
    大家好,我是盧天麗,現在麗麗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古代印度的自然環境、居民和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印度地理環境複雜,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西北的旁遮普即五河流域,氣候乾燥,雨水稀少,農業基本靠人工灌溉。恆河流域下遊,氣候溼潤,土地肥沃,宜種水稻、甘蔗。德幹高原,草木不長,人煙稀少,幾乎為空曠地帶。由於受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影響,印度各區域間的歷史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現象。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埃及文明,他們誰是誰的源頭?_澎湃新聞-ThePaper
    X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埃及文明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閃米特人有了自己的城池,而兩河則孕育了最早的亞洲文明!
    公元前2000年之前,所有這些西部閃米特定居部落沒有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多大貢獻。古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從埃及和巴比倫開始的。但閃米特人的家園在地中海東岸,這一帶是連接埃及與巴比倫的重要通道。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些閃米特人可以接觸這兩個國家。他們的文明因此而得以迅速發展。但腓尼基人屬於地中海民族,在介紹東部地中海歷史的時候,我們將會講述他們的故事。
  • 閱讀丨古代亞非文明之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阿語: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四大文明古國」是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即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位於西亞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 蘇美爾文明與兩河流域
    蘇美爾位於兩河流域(指亞洲西南部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一帶)的南部,是兩河流域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蘇美爾人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先驅者,也是蘇美爾文明的創造者。公元前5000年代後期,蘇美爾人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
  • 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文明與印度河谷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本文來源於雅昌論壇作者:書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指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下遊 通常稱做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n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平原這個地方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兩河流域文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  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繁衍生息兩河流域文明由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三部分組成其中巴比倫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為兩河流域文明的典範古巴比倫王國與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構成了人們所說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 古代西亞文明:西臺文明發展史
    西臺文明的發展水平與同時代的巴比倫文明和埃及文明相匹敵,並在政治、軍事和國際影響力方面與它們不相上下。西臺學的研究成果使人們驚喜地意識到西臺文明的獨特之處。西臺並不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西臺王國的都城哈圖沙是古代西亞各國文化的薈萃之地。
  • 古代西亞文明:亞洲文明大花園的絢麗花朵
    若以地理區域來劃分,與西亞文明比較密切的區域主要有: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兩河流域(今伊拉克、敘利亞北部、伊朗)、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今敘利亞南部、約旦、以色列)。這裡文明形態多變,文明交融頻繁,主要的文明形態有:兩河流域文明文明始於蘇美爾。蘇美爾文明是西亞地區兩河流域文明的起源。
  • 兩河文明,其實也可以稱為「古伊拉克文明」
    一般認為,兩河文明是人類最早的文明。兩河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這一地區的稱呼,即兩河——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方,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伊拉克共和國。因此,既然古埃及文明可以用「埃及」來稱呼,兩河文明其實也可以稱為「古伊拉克文明」。
  • 文明發展的軌跡:古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其發展歷程更是充滿波折
    埃及文明是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從今天世界各地不斷發現的遠古社會遺蹟可以看出,人類文明同樣也具備由點到線,再到面的發展特點。從起初的星星之火,到後來的燎原之勢,這種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擴散逐漸突破地理因素、種族因素,甚至是語言文化因素的限制,開始走向了融合,最終在某個歷史交匯點匯聚在了一起,成為世界文明史的全部構成。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作為世界文明出現早期的一個重要"點"—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