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編制完成
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貴安山水。劉啟鈞 攝
核心提示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山水林田湖的生態保護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實現格局優化、系統穩定、功能提升,關係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進程,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是一個共同生命體」的立體思維精神,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貴安新區近日編制完成了《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以「山水之都·田園之城」作為發展目標,秉承建設「感性自然、理性城市」的低衝擊開發理念,按照「現代、低碳、智慧、高效」的要求,將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現代化農業和海綿城市建設的有效措施和基礎平臺,創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機制,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向「山綠、水清、城鄉美」的山水貴安目標邁進。
規劃合理確定了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目標和相關指標,確定重點項目空間、時間布局,為「貴安新區成為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型發展和綠色崛起的先進典範」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貴安新區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提供了遵遁。
生態建設格局圖。
規劃目標
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目標為:以生態貴安、綠色貴安和創新貴安為戰略引領,實現山水林田湖的有效保護與科學修復,促進新區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將貴安新區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山水田園城市,為「貴安新區成為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型發展和綠色崛起的先進典範」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生態紅線得到有效執行,重點修復工程項目全面實施。遺留山體生態問題逐步治理,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水土流失治理與土壤汙染修復初見成效,湖泊生態系統保持健康。
到2030年,新區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的重大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並且建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應急、獎懲明確的生態保護修複製度與管理體系。
月亮湖。周元傑 攝
規劃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建設,為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活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概念的提出,要求我們進一步關注這些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設定資源利用強度,因地制宜管護資源,實現這一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服務功能最大化,促進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與人地和諧。
堅持綜合整治,將「四條控制線」整合落地,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生態保護紅線規劃「三規合一」,確定建設用地控制線、產業區塊控制線、基本農田保護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四條控制線」,並統一納入一個系統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監管,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
堅持改革創新,構建自然資源管理體系,讓「共同生命體」生生不息,在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基礎上,以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根本,統籌優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並開展以土地為載體的自然資源綜合承載力評估,採取統一立法、綜合保護的模式,形成自然資源綜合管理體系。
堅持多渠道融資,積極拓寬資金渠道,按照系統綜合治理的要求,提出本地整合資金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統籌環境汙染治理、農村環境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土地復墾、水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等各類資金,切實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
堅持績效考核,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加強各部門協調聯動、避免各自為戰,健全體制機制,完善績效、考評機制,統一整合相關資源,形成合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開展工作,不斷開創生態保護建設新局面。
松柏山水庫。劉啟鈞 攝
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貫徹包含「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關於「山水林田湖」的講話精神為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格局優化、系統穩定、功能提升為總目標,以治山、治水、護田為總任務,依託新區城市建設,重點實施礦山環境治理恢復、推進土地整治與汙染修復、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全方位系統綜合治理修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充分集成整合資金政策,對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遊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努力念好「山」字經、書寫「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建設山地特色的鄉愁田園城市,全面打響青山、碧水、藍天、潔土的生態屏障「四大戰役」,實現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轉變,以綠色循環低碳為基本途徑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基本動力,實現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突破,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文明精髓為特色,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極築牢生態本底。
農田保護碑。劉啟鈞 攝
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的範圍與《貴安新區總體規劃》一致,包括貴陽、安順下轄清鎮市、花溪區、西秀區、平壩縣的21個鄉鎮,規劃總面積約1895平方公裡。具體包括貴陽市下轄清鎮市紅楓湖鎮(以及5個社區),花溪區的石板鎮、黨武鎮、湖潮鄉、麥坪鎮;安順市下轄平壩縣的鼓樓街道辦事處、安平街道辦事處、夏雲鎮、天龍鎮、白雲鎮、羊昌鄉、高峰鎮、馬場鎮、樂平鎮、十字鄉;西秀區的蔡官鎮、七眼橋鎮、大西橋鎮、舊州鎮、劉官鄉、黃臘鄉。
護林員在巡邏。周元傑攝
規劃期限
規劃基準年為2016年,規劃期為2017年~2030年,其中近期建設期限為2017年~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