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編制完成

2020-12-21 多彩貴州網

《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編制完成

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貴安山水。劉啟鈞 攝

  核心提示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山水林田湖的生態保護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實現格局優化、系統穩定、功能提升,關係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進程,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是一個共同生命體」的立體思維精神,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貴安新區近日編制完成了《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以「山水之都·田園之城」作為發展目標,秉承建設「感性自然、理性城市」的低衝擊開發理念,按照「現代、低碳、智慧、高效」的要求,將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現代化農業和海綿城市建設的有效措施和基礎平臺,創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機制,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向「山綠、水清、城鄉美」的山水貴安目標邁進。

  規劃合理確定了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目標和相關指標,確定重點項目空間、時間布局,為「貴安新區成為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型發展和綠色崛起的先進典範」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貴安新區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提供了遵遁。

  生態建設格局圖。

  規劃目標

  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目標為:以生態貴安、綠色貴安和創新貴安為戰略引領,實現山水林田湖的有效保護與科學修復,促進新區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將貴安新區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山水田園城市,為「貴安新區成為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型發展和綠色崛起的先進典範」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生態紅線得到有效執行,重點修復工程項目全面實施。遺留山體生態問題逐步治理,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水土流失治理與土壤汙染修復初見成效,湖泊生態系統保持健康。

  到2030年,新區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的重大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並且建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應急、獎懲明確的生態保護修複製度與管理體系。

  月亮湖。周元傑  攝

  規劃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建設,為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活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概念的提出,要求我們進一步關注這些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設定資源利用強度,因地制宜管護資源,實現這一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服務功能最大化,促進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與人地和諧。

  堅持綜合整治,將「四條控制線」整合落地,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生態保護紅線規劃「三規合一」,確定建設用地控制線、產業區塊控制線、基本農田保護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四條控制線」,並統一納入一個系統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監管,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

  堅持改革創新,構建自然資源管理體系,讓「共同生命體」生生不息,在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基礎上,以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根本,統籌優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並開展以土地為載體的自然資源綜合承載力評估,採取統一立法、綜合保護的模式,形成自然資源綜合管理體系。

  堅持多渠道融資,積極拓寬資金渠道,按照系統綜合治理的要求,提出本地整合資金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統籌環境汙染治理、農村環境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土地復墾、水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等各類資金,切實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

  堅持績效考核,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加強各部門協調聯動、避免各自為戰,健全體制機制,完善績效、考評機制,統一整合相關資源,形成合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開展工作,不斷開創生態保護建設新局面。

  松柏山水庫。劉啟鈞 攝

  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貫徹包含「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關於「山水林田湖」的講話精神為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格局優化、系統穩定、功能提升為總目標,以治山、治水、護田為總任務,依託新區城市建設,重點實施礦山環境治理恢復、推進土地整治與汙染修復、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全方位系統綜合治理修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充分集成整合資金政策,對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遊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努力念好「山」字經、書寫「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建設山地特色的鄉愁田園城市,全面打響青山、碧水、藍天、潔土的生態屏障「四大戰役」,實現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轉變,以綠色循環低碳為基本途徑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基本動力,實現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突破,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文明精髓為特色,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極築牢生態本底。

  農田保護碑。劉啟鈞 攝

  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的範圍與《貴安新區總體規劃》一致,包括貴陽、安順下轄清鎮市、花溪區、西秀區、平壩縣的21個鄉鎮,規劃總面積約1895平方公裡。具體包括貴陽市下轄清鎮市紅楓湖鎮(以及5個社區),花溪區的石板鎮、黨武鎮、湖潮鄉、麥坪鎮;安順市下轄平壩縣的鼓樓街道辦事處、安平街道辦事處、夏雲鎮、天龍鎮、白雲鎮、羊昌鄉、高峰鎮、馬場鎮、樂平鎮、十字鄉;西秀區的蔡官鎮、七眼橋鎮、大西橋鎮、舊州鎮、劉官鄉、黃臘鄉。

  護林員在巡邏。周元傑攝

  規劃期限

  規劃基準年為2016年,規劃期為2017年~2030年,其中近期建設期限為2017年~2020年。

相關焦點

  • 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貴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2017年,貴安新區完成美麗鄉村項目投資9362.18萬元,初步完成20個村寨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涉及打造生態旅遊、民族文化旅遊、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和農家樂為主的旅遊項目,一條條亮麗的風景線讓遊客流連忘返,也讓群眾脫貧致富。
  •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設計先行!山東地礦助力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
    齊魯網濟南4月11日訊繼編制完成《山東省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方案》,助推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去年底納入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後,日前,山東省地礦局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又陸續承擔起了泰安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工程的八個子項目的設計任務
  • 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
    原標題: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   2018年,南平市成為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 《河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10月26日下午,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在鄭州組織召開評審會,邀請省內外專家對《河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進行評審。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主持會議並講話,副廳長杜中強出席會議。
  • 我縣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穩步推進 初顯成效
    近年來,我縣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多措並舉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目前我縣琴江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初顯成效。在琴江河古樟段,修復完成的河道映入眼帘,兩岸線綠化與景觀打造建成後,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來散步。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近日,記者在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施工現場看到,該工程部分景觀建設已基本完工,周邊環境明顯改善。該工程尚未完工的標段正加緊施工,為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全力衝刺。作為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重要一環,芝田河河道生態完整性、廊道連續性關係到流域內生態平衡,對我市生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探索生態前沿、城市前沿和文旅前沿為切入點,努力讓芝田河生境回歸自然。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打造「印月」「觀林」「秋水」3個節點景觀,其中,「印月」景觀具有承接上遊旅遊和下遊生態的作用。
  • 生態修復繪就綠色建陽 建陽實施山水林田湖草項目
    水利局崇陽溪與麻陽溪匯合段河庫水系連通項目負責人元巍說,「河庫水系連通項目是建陽區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的子項目之一,該項目建成後將加強『兩溪三庫』(麻陽溪與崇陽溪,西門水庫、油巖寺Ⅰ庫、Ⅱ庫)的水系連通性,實現水量優化配置,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增強防洪保安能力,改善生態環境。」
  • 隆安縣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施工
    近日,隆安縣寶塔新區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施工建設,將開展竣工驗收工作。為切實做好全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南寧市選取隆安縣寶塔新區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做試點,推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 構建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體系 讓生態修復項目不再無處安放—新聞...
  • 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明:加強黃河源若爾蓋溼地功能區生態保護修復...
    若爾蓋溼地,位於四川省北部,總面積2.87萬平方公裡,生態紅線面積0.83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最大的高原沼澤植被集中分布區,是黃河源國家級生態功能區、黃河重點水源涵養區。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明認為,保護好溼地,應制定溼地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加大若爾蓋溼地保護修復力度。
  • 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山丹縣山丹河城區段...
    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山丹縣山丹河城區段河道綜合治理項目審查方式:>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山丹縣山丹河城區段河道綜合治理項目,已經山丹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山建[2017]284號文件批覆,建設資金由中央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基礎獎補資金、中央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差異性獎補資金、省財政廳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增量資金、市縣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存量資金
  • 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觀摩培訓會舉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崔峰 5月25日,河南省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觀摩培訓會在濟源召開。據了解,濟源申報的河南省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共14個,總資金6.5737億元,包括礦山環境治理、水生態環境治理、生態系統保護、土地整治與汙染修復四大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江西贛州:織造山水林田湖綜合保護網
    贛州市近年來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開展工作,今年年初,贛州市被納入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贛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陳水連說,針對區域內生態環境問題,贛州今年重點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與整治、礦山環境修復、水土流失治理、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整治與土壤改良等5大類生態建設工程。
  • 權威解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生態修復司有關負責人順著時間脈絡,回顧了《指南》出臺的政策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修」出最美生態 河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10月26日,由省委、省政府部署,省自然資源廳等組織編制的《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全國率先啟動《規劃》編制2018年,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共同牽頭,在全國率先啟動《規劃》編制,積極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 2021年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項目
    2021年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1年度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批覆魯政字〔2020〕248號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你們《關於呈請批覆2021年度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實施方案的請示
  • 泰安:系統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更綠更美
    我市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原則,實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資源全要素保護和管理,圍繞水生態、山生態、土地整治等重點工作
  • 以系統思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
    從理念的提出,到實踐的行動,高密度的文件及規劃的出臺,彰顯了生態保護和修復「系統治理」在建設生態文明、共築美麗中國的突出地位。「十四五」時期,要遵循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推動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和修復的新格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認知體系。
  • 回眸「十三五」改革亮點|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
    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2018年,南平市成為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試點,這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賦予南平的重點改革任務之一。項目總投資50億元,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和能力建設五大類重點工程,整合各類相關專項資金、運用PPP模式,結合武夷品牌、生態銀行和水美經濟等綠色發展創新試點,謀劃實施166個試點項目,重點對富屯溪流域、建溪流域、閩江幹流三大流域進行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探索生態保護、治理修復新路徑,為福建省乃至全國同類工程建設提供適用性、關鍵性、可複製性的經驗。
  • 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經驗在全國國土空間生態保護...
    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經驗在全國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培訓會和全省生態修復論壇上作交流發言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