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思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

2021-01-09 中國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理念的提出,到實踐的行動,高密度的文件及規劃的出臺,彰顯了生態保護和修復「系統治理」在建設生態文明、共築美麗中國的突出地位。「十四五」時期,要遵循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推動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和修復的新格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認知體系。充分認識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生命共同體的內在機理和客觀規律,有利於落實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以生態本底和自然稟賦為基礎,注重自然地理單元連續性和完整性、物種棲息地的連通性,統籌各種自然生態系統,統籌陸地海洋、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遊下遊等方方面面的關係。著眼於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質量,聚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堅持陸海統籌,妥善處理保護和發展、整體和重點、當前和長遠的關係。關注生態質量提升和生態風險應對,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科學配置保護和修復、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二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空間規劃體系。加快構建「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的規劃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貫徹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以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以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突出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生態支撐。在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加強相關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間的有機銜接。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基礎上,形成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1+N」規劃體系,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三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工程體系。生態保護和修復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複雜性、長期性工作,通過高質量建設重大工程,促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構築和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科學布局和組織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提升生態系統功能,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以治理區域為基本單元,由條線為主逐步轉變為區塊為主、條塊結合,著力解決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間割裂保護、單項修復的問題。在重大工程的實施中,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結合區域水資源、土壤、光熱、原生物種等自然稟賦,採取保育保護、自然恢復、輔助修復、生態重塑等修復和保護模式,避免過多的人工幹預,杜絕盆景項目和形象工程,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改善。

  四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監測評價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制度,開展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統一確權登記,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開發利用。全面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三條控制線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的調查、監測、評價、預警的能力。推進現代感知手段和大數據運用,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監管水平。建設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能力。

  五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科技支撐體系。加強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的銜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關鍵技術和措施的系統性和長效性。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科技創新,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標準規範建設。依託自然資源「一張圖」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構建國家和地方相協同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監管平臺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聚焦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任務,完善生態氣象綜合觀測體系,加強重大氣象災害和氣候變化對生態安全的影響監測評估和預報預警增強氣象監測預測能力及對生態保護和修復的服務能力。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建設,提升基層管護站點建設水平,完善相關基礎設施。

  六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制度體系。著力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體系,建立權責對等的管理體制和協調聯動機制,全面實行排汙許可制,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制度修訂工作,建立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堅持依法治理,深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改革,釋放政策紅利,拓寬投融資渠道,創新多元化投入和建管模式,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提高全民生態保護意識,推進形成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的生態保護和修復長效機制。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應對氣候變化承諾,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制度體系,推進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和修復新格局。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要聞丨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
    今年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並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 馮德乾來神調研紅鹼淖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示範點建設情況
    11月18日,國家林草局三北局黨組書記馮德乾來神調研紅鹼淖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示範點建設情況,並召開座談會。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主持會議。榆林市林草局局長賀強介紹綜合治理示範點建設整體情況,神木市政府副市長孟向平匯報紅鹼淖綜合治理示範點情況。
  • 綠色發展要聞丨國家林草局召開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專家諮詢會
    綠色發展要聞丨國家林草局召開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專家諮詢會 2020-09-17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傅伯傑: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 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沙...
    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沙」統一管理與系統治理傅伯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引領思想之一。
  • 姜德文:水土保持的核心要義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實現的目標是發揮水土保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和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其工作內容是系統全面的,工作任務和目標是系統完整的,也是水土保持事業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有所作為、強力支撐的重要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
    郝影表示,「十四五」期間,要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全面加強我區森林、草原、溼地、荒漠休養生息和保護修復。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統籌推進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建設,著力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郝影表示,「十四五」期間,要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全面加強我區森林、草原、溼地、荒漠休養生息和保護修復。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統籌推進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建設,著力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郝影表示,「十四五」期間,要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理念,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全面加強內蒙古森林、草原、溼地、荒漠休養生息和保護修復。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分區施策,統籌推進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建設,著力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這篇大文章
    黨的十九大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近年來,磴口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原則不動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發展特色,推進生態、生產、生活和諧共生,營造和諧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
  • 梁桂:深入貫徹「兩山」理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
    梁桂:深入貫徹「兩山」理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2020-07-3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唯一入選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
    12月24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了《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第一批)》名單,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入選,這是全國唯一入選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入選此案例的唯一項目。
  • 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助力建設「美麗杭州」 杭州正加快...
    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助力建設「美麗杭州」 杭州正加快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發布時間:2020-06-10 21:29:59杭州日報訊 建設「美麗杭州」,全新國土空間規劃正在發揮積極助力。日前,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大力推進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全方位系統綜合治理,杭州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正在加緊編制中。
  • 《貴安新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編制完成
    山水林田湖的生態保護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實現格局優化、系統穩定、功能提升,關係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進程,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 一路看遍山水林田湖草沙 多彩242 旅遊新地標
    萬畝葵海     在巴彥淖爾有這樣一條公路,連接中蒙邊境和市府臨河,似蛟龍蜿蜒起伏天邊遊,全長僅183公裡,卻風景如畫、步步皆景——  它顏值爆表,集聚「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條路 看遍「山水林田湖草沙」  國道242甘臨一級公路始於甘其毛都口岸七路與外環線平交口處,途經巴音前達門、杭蓋、東烏蓋溝、狼山鎮,止於京藏高速臨河連接線JK0+902.316處。全線四個標段四處風景,讓人目不暇接、驚喜不斷。
  • 泰安:系統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更綠更美
    泰安:系統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更綠更美 2020-05-14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沿著這條路,帶你看遍巴彥淖爾「山水林田湖草沙」
    它顏值爆表,集聚「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種不同自然地貌,帶你邂逅巍峨峻拔的陰山、蒼翠欲滴的草原、蒼涼壯美的戈壁、絢爛奪目的葵海、浩渺清碧的湖泊、七彩交錯的良田; 它內涵豐富,連通不同的歷史與文化,帶你探尋古老神秘的陰山巖刻、傲視草原的千年石人像、飽經滄桑的古榆「神樹」、享譽中外的鴻雁故鄉; 它未來可期,串聯多個休閒度假項目,賦予沿線地區及邊境新的發展機遇,將成為促進全域旅遊
  •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系統源頭治理
    布小林強調,要充分認識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性,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統一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導向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加強草原河湖溼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大力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江西贛州:織造山水林田湖綜合保護網
    贛州市近年來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開展工作,今年年初,贛州市被納入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贛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陳水連說,針對區域內生態環境問題,贛州今年重點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與整治、礦山環境修復、水土流失治理、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整治與土壤改良等5大類生態建設工程。
  • 贛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紮實推進
    5月11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截至2020年4月底,贛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試點開工項目59個,累計完成投資146.14億元,實現中央基礎獎補資金放大7.31倍,在有中央基礎獎補資金支持的首批28個項目中,除兩個投資體量大的項目未完成外,其餘已全部完工。
  • 構建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體系 讓生態修復項目不再無處安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