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空間站模型。(陳朝霞 攝)
海曙區古林鎮茂新村被譽為「中國御史之鄉」,曾憑藉「一門八御史」遠近聞名。今年11月3日,中國御史文化陳列館和寧波家風館在該村開業,吸引遊客紛至沓來。如今,茂新村正別出心裁打造國際太空農業體驗中心,走上以旅興農的康莊大道。
走進國際太空農業體驗中心,田間有草莓和西瓜大棚,周邊建有一個佔地4500平方米的巨大溫室大棚,還矗立著太空梭模型,一段300米長的火車枕木軌道醒目「躺在」其間,更令人感覺與眾不同。
「這是我們正在建設的以國際太空農業為主題、互動式和體驗式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明年春節前將全新亮相。」茂新村黨總支書記林憶聶介紹。
茂新村由茂林、張馬、吳莊三個村合併而來,有738戶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藺草為生。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村莊,為何會與「太空」元素結緣?這是茂新村因地制宜發展田園觀光農業的創新之舉。
「我們村有2200畝土地,屬於平原地區,和有山有水的鄉村不同,我們沒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於是想方設法在廣闊的田地間做文章。」林憶聶說,一次偶然機會,他被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廣的太空農業文化所吸引,「太空農業是航天高科技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如果將這一新興農業與茂新村的傳統農業結合,同時藉助文創思維,植入太空農業、航天文化等元素,能促進茂新村創新型農業的發展,也能通過農旅結合帶動村莊發展。」
今年1月,「中國茂新國際太空農業體驗中心」項目應運而生。「體驗中心分兩期建設,將建成集太空育種、組培,太空植物觀賞和太空航行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目前,我們已投入1000多萬元,引進了長36米、寬24米、高18米的1:1航天空間站模型,可體驗太空梭入軌、點火發射、運行、回歸的模擬全過程;太空梭艙內,展示了航天員的工作檯、睡袋、洗手間等工作生活場景。」林憶聶介紹。
在現場看到,在高大的航天空間站模型旁,還露天陳列著來自美國、歐洲、中國的太空梭模型,毗鄰的4500平方米溫室大棚內,已經種下了150株從太空帶回的香蕉樹種。「太空育種不是轉基因物種,物種沒有發生本質變化,種出的蔬果個頭更大、色澤更亮,花卉也更鮮豔,還具有高產、高質、早熟的優勢。」林憶聶告知,下一步將在大棚內陸續種下太空南瓜、茄子等各種蔬果,讓遊客親身感受獨具特色的太空農業。
林憶聶透露,茂新村還將在太空農業體驗中心新建一個由6幢茅草木屋組成的木屋區域,並從中國鐵路上海局引進8節黃皮雙層退役列車,打造遊客接待和休閒活動中心。
「附近的『御史中丞第』建築,風貌保留完整、雕刻精美,是全國罕見的明代御史建築,也是市級『廉政基地』,去年吸引了3.5萬人次遊客專程來參觀。」林憶聶說,「御史中丞第」今年升級成為中國御史文化陳列館,與一路之隔的明清四合院風格建築「寧波家風館」相呼應,展現了茂新村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太空農業體驗中心則展現了茂新村以創新型現代文創農業為引領,帶動鄉村發展的全新風貌。
「這些景觀共同構成了茂新村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要吸引遊客,還要留住遊客,讓鄉村成為市民嚮往的美麗家園。」林憶聶說。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