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到了,走在雲南保山昌寧的綠水青山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夏日殘留的暑氣正逐漸消失,天氣漸漸轉涼。茶韻公園水邊的蘆葦,已一片蒼蒼茫茫,秋日的味道隨著涼風悄然來到身旁。
秋風不疾不徐地吹拂,成熟的蘆花種子打開早已備好的絨傘,乘秋風飛向理想的遠方,沒有留戀沒有憂傷,瀟瀟灑灑紛紛揚揚。蘆花開在秋風起舞的日子裡,白白的、柔柔的花,無聲地證明自己的美。走在蘆花之間,柔軟的蘆花讓秋變得溫暖柔和,時光也變得柔軟了起來。
昌寧的龍潭寺公園清澈的湖畔也長滿了蘆葦,午後的陽光下,蘆花閃動著光芒,倒映在天空般湛藍的水裡,隨微風漾起粼粼波光。眼前之景讓人沉醉,也讓人想起了古詩「秋風水寺僧相近,一徑蘆花到竹籬。」
和蘆花一樣,荻花、芒草、茅草等各種長著能讓魯班發明鋸子的「鋸齒」的草,也在秋天裡開出了生命的柔軟。荻花,在詩人的詩行間自在、寧靜、脆弱又堅韌。在荻花間漫行,輕盈的花總會讓目光陡然亮起,心頭生出溫熱,就像一個遊子,在無所著陸的荒寂中,突然看到了久違的親人,看到心之所系的、遙遠又親密的故園。
陣陣輕風拂過,又一批荻花的種子舞動著輕盈的身姿,飛向心中的詩和遠方,細小的潔絮漸漸與天空掠過的白雲融為一體。沒有依依惜別,不知自己將飄向哪裡,就那麼無拘無束地,一路歡樂一路向前飛去。
晴好的日子,走進濃濃的秋意裡,不冷不熱的感覺,應該正是「溫暖」。溫暖裡,荻花以一種飄逸瀟灑的姿態,講述著秋天的童話。沐浴著午後陽光,或坐或走在荻花之間,愜意地享受陽光的溫暖,心中那份愜意只有享受過才能言狀。
看著眼前紛飛的白絮,感覺自己的心也如白絮般輕盈。靜坐荻花間,不禁又想到了那個寫下了「人間至味是清歡」的林清玄大師,如果他在,定能寫出比「不雨花自落,無風絮自飛」更美的話語。
「鋒芒畢露」是秋天的本色,雖然秋老虎和陰雨仍交替地把持著世界,卻也無法擋住芒草和其他草兒「亮劍」,田間、公園,芒草也亮出了自己的「劍」,宣告著自己的「主權」。夕陽下,醉了的芒穗在風中輕舞,用實實在在的美無言地證明著:任何生命都有自己最美的季節。
秋天昌寧的天空,通透如一面鏡子,無需刻意選擇場景,無需任何構圖技巧,也無需什麼高大上的相機或手機,就著山間幾支茅單、蘆葦的花,對著藍天白雲一按快門,一幅唯美的照片便成了。這,大約便是「生活中從來就不缺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的最好注釋。
星河田野的小道上,從初來就染成的那一抹粉依然格外顯眼,猶如一簇簇火焰,燃燒著逐漸凋零的清秋,又如粉紅雲霧為秋天染上了絢爛的顏色。粉黛亂子草,用絲絲點點交織出粉色薄紗,迷醉日漸蕭瑟的秋天。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想到的往往是「沉甸甸」這樣的詞語。其實,成熟也可以是輕盈的。成熟的美不是都像稻穗、像果實那般沉重,飄逸的蘆花荻花茅花會告訴你,輕盈也是成熟的另一種表達,一如林清玄筆下「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秋沒有春的豪邁、夏的熱烈、冬的內斂,靜靜走在綴滿飛絮的秋野,秋的芬芳裡品味出的,是秋的靜美、秋的溫柔、秋的清涼、秋的成熟、秋的甜香,心情便也如秋天一樣,因豐盈而平和,因從容而怡然,因飽滿而溫暖。
保山日報記者:吳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