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國重拳整治「不合理低價遊」下,一個從業20年導遊的經歷 陣痛 23天沒開張遊客一聽報價就掛電話
來自四川省旅發委的消息顯示,截至11月14日,全省下架涉嫌價格虛高旅遊商品180餘件,對操作不規範行為的19家旅行社進行行政約談、責令整改30家。連日來,記者跟隨執法人員的腳步,通過採訪旅遊行業從業人員,深度剖析「不合理低價遊」的根源。
「周末去九寨溝要好多錢?」「三日兩晚是858元,0自費0購物,還贈送宋城千古情晚會以及藏式土火鍋……」後面的話還沒說完,話筒已經傳來「嘟嘟嘟」被掛斷的聲音。放下話筒,劉哲(化名)略顯尷尬地衝記者笑笑。類似的場景在最近頻繁上演,將近1個月沒開張創下了他從業以來的最低谷,劉哲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焦慮。
痛開始了
景區購物店關門
遊客接受度還需時間
20年前,剛出校門的劉哲一頭扎進了旅遊圈,從九寨溝線路的專職導遊一路做到了專線經理,「九寨溝線是省內最火的旅遊線路,旺季一周的訂單就能破萬。」
連續23天沒開張,是劉哲從業以來遭遇到的最大危機。「自從四川大力整治『不合理低價遊』以後,九寨溝線的價格較之前漲了3倍以上,但大部分遊客並不買帳。」劉哲無奈地攤攤手。
在劉哲剛印好的價目表上,九寨溝3日2晚的報價是858元。在春熙路附近的幾家旅行社門店,記者看到同類線路的報價均在700元到900元之間。雖然價格回歸到合理區間,對旅行社來說是利好,但遊客的接受度還遠未跟上,即便是0自費0購物還贈送高附加值產品,遊客還是一聽報價扭頭就走了。
同樣生意不好做的還有九寨溝的購物店。剛從九寨溝返回的劉哲告訴記者,「九寨溝景區的購物店全部關門了。一部分是停業整頓,一部門是歇業。」在劉哲看來,規範市場的陣痛來得有些猛。
畸形怪圈
團費越來越低
旅行社反倒能賺錢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兩年的九寨溝旅遊價格一點都不為過。但在劉哲的記憶中,九寨溝線路的價格並不是一直這麼低。
「20年前九寨溝團3天2晚的價格也在八九百元左右,當時酒店不多,也沒有購物店,走這條線的大多是海外華人華僑和外賓。這麼多年過去,酒店、飯店和購物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越走越低,終於在今年跌到了200元左右的歷史最低點。」劉哲用「畸形」這個詞來形容這樣的價格怪圈。
200元的團費有利潤嗎?有!劉哲毫不迴避這個事實,但大多數情況下,遊客購物、自費的返點基本都回填到了團費上,最終旅行社和導遊的利潤也僅有百元左右。
「20年間,物價都翻了幾番了,九寨溝的遊價反而跌了四分之三,不是『畸形』是什麼?」1月-6月賠錢,7月、8月旺季回填抹平,9月、10月才算賺錢,劉哲說,這就是他的旅行社門店全年的寫照。
坑有多大
遊客報名叫「交首付」
遊客購物叫「還按揭」
劉哲說,這條專線一年的客流大概在3萬以上,有2萬遊客會選擇200元-300元的低價遊,而800元的純玩團,選擇者寥寥,「不通過自費、購物返點,兩三百的團費連一天的住宿費都不夠!其實遊客在報團的時候就很清楚。」
據劉哲的統計,選擇低價遊的遊客以50歲上下的中老年遊客為主,上海、廣東團看中服務,對篝火晚會等特色活動興趣高,而北方客人購物最「豪爽」,喜歡水晶、中藥材、土特產品。
「兩三百元甚至更低的低價團團費明顯低於成本,往往是由組團社組織遊客,地接社從組團社手中買團,導遊再先墊付100元-300元不等從地接社買『人頭』。」雖然不願提起這個潛規則,但劉哲認為整治不合理低價遊,這是繞不過去的坎,他也曾負債接團。「人均數百元的『坑』,不想虧本,就只能想法撈錢填『坑』。而誘導、脅迫遊客購物,從商家拿返點就是主要撈錢方法。」劉哲說,甚至在業內把遊客報名稱為「交首付」,把名目繁多的自費、購物叫做「還按揭」。
1 2 下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