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
善吃者,必善生活。反言之,亦成立。善寫吃的作家,筆下總有情趣。比如梁實秋、唐魯孫,再比如舒國治。
梁文道曾說,他認識的最會玩、又最會講故事的人有兩個:大陸的阿城,臺灣的便是舒國治。
說到舒國治會玩和會講故事,許多人都知道。舒國治晃蕩了一輩子,被稱為「終身的晃蕩者」,他在晃蕩之餘寫就的札記:《理想的下午》《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已經成了風靡無數文藝遊子的行囊必備之書。
但其實舒國治還有一絕,那就是:會吃。
如果說香港有蔡瀾,大陸有陳曉卿,在臺灣找一個人與他們對應,那麼非舒國治莫屬。
只不過舒國治關注的是小吃、是平民的吃,甚至是「窮」中的吃。被舒國治寫進文章的,不是山珍海味,反而是蛋炒飯、餃子、油餅、燒餅油條、陽春麵、蔥油餅……這些家常的吃食。
但就是憑藉寫這些平常吃食的文章,他被譽為臺北「小吃教主」,而先後出版的兩本談吃的隨筆——《臺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也被稱為最讓人流口水的書。據說被他提到的那些店鋪,門外會張貼他的推介。
在舒國治眼中,一座有很多美味小吃的城市,得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也才能是溫情的城市。臺北不僅溫暖,也因包容而有溫情。
冬天太冷,今天我們跟著舒國治,一起暖暖身子吧。
一座有許多美味小吃的城市
才是一座溫情的城市
文 | 舒國治
內容摘編自《臺北小吃札記》
✈✈✈
臺北小吃索引
(部分)
● 面飯與點心類
牛
肉
面
史記
地點:民生東路二段六十號
電話:2563-3836
時間:【中餐】早上十一時半至下午三時
【晚餐】下午五時至晚上九時
休假:無
鼎泰豐
地點:信義路二段一九四號(近永康街)
電話:2321-8928
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十時至晚上九時
【周六、例假日】上午九時至晚上九時
休假:無
福
州
幹
面
與
魚
丸
湯
林家
地點:泉州街十一號
電話:2339-7387
時間:上午六時至下午一時半
休假:周一
中原
地點:延平南路一六四號
電話:2331-2326
時間:上午七時至晚上六時
休假:周六、日與法定假日
炸
醬
面
面對面
地點:新北市新店區市中央路三十三號
電話:8667-3448
時間: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二時;
下午五時半至八時半
休假:周一
半畝園
地點:東豐街三十三號
電話:2700-5326
時間:【中餐】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二時
【晚餐】下午五時至晚上八時半
休假:每月第二、第四個周一
餛
飩
康樂意
地點:汀州路二段四十六號(近廈門街口)
時間:早上七時至下午一時
休假:周一
劉媽媽
地點:天母西路三號之五十八
(天母國際大樓內)
時間: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
下午五時至八時
休假:很少休息,不定
胡
椒
餅
與
酥
餅
內湖老張
地點:港墘路九十六號
電話:2627-7296
時間:【酥餅】早上六時至十一時半
【胡椒餅】下午二時半至七時
休假:周一
南機場推車
地點:中華路二段三一三巷與三一五巷所夾之
「南機場夜市」
時間:下午二時半至七時
休假:不定休
燒
餅
油
條
金華街
地點:金華街一一一之六號
時間:上午六時至八時半
休假:周日
阜杭
地點:忠孝東路一段一○八二號二樓之
二十八(華山市場二樓)
電話:2392-2175
時間:上午五時半至十時半
休假:無休
水
煎
包
師大路口「永和」
地點:師大路一二八號之一(近羅斯福路口)
時間:上午六時至九時半
休假:幾乎無休
古亭市場
地點:羅斯福路二段七十七巷口
(古亭市場口),近捷運古亭站
時間:下午二時半至七時半
休假:周六、周日
鵝
肉
民雄鵝肉亭
地點:嘉義市民雄鄉和平路三十三號
電話:(05)226-9309
時間:上午八時至晚上七時半
休假:甚少
炸
土
魠
魚
嘉義阿龍
地點:嘉義市文化路延平街口
電話:【阿娥】(05)224-3016
時間:【阿娥】一下午二時至凌晨一時
【阿龍】下午四時至凌晨一時半
休假:【阿娥】周二;【阿龍】不定休
粥
飯
小
菜
與
自
助
餐
永樂布市對面
地點:南京西路二三三巷二十號
時間:早上六時半至九時半
休假:周日
歸綏街
地點:歸綏街一五八號
時間:上午十一時半至晚上十時
休假:不定,會事先寫於黑板
滷
肉
飯
基隆廟口十九攤
地點:基隆市仁三路廟口十九號攤
電話:(02)2426-1011
時間:晚上七時至午夜二、三時
休假:每月休二日,不定期
東門市場張媽媽
地點:東門市場由信義路(「東門彈子房」入口)進入
「羅媽媽米粉湯」向北走三十米。
時間:上午十一時至中午十二時左右
休假:周一
雞
肉
飯
嘉義劉裡長
地點:嘉義市東區公明路二五八號
電話:(05)222-7669
時間:上午五時半到下午二時半
休假:每月不定期休兩日
臺南肉伯
地點:臺南市公園路十二之二號
時間:早十時至夜八時半
休假:無休
鹹
粥
臺南阿堂蝨目魚粥
地點:臺南市府前路與西門路交口圓環邊
電話:【包成羊肉】(06)213-8192
時間:上午五時至十一時(九時半後常有些部位售光)
休假:約每兩周選周一或周二休息
慈聖宮前葉家
地點:延平北路二段二二五巷進入。
面向慈聖宮,左面第四攤
或:保安街四十九巷三十二號對面
時間: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
休假:每兩周的周二至周五之中選一天
獅
子
頭
芥
菜
等
餐
館
小
菜
秀蘭
地點:信義路二段一九八巷五號之五
電話:2394-3905
時間: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二時半;
下午五時半至晚上九時
休假:周一
小隱
地點:永康街四十二之五號(小隱)
永康街六十五號(大隱)
時間:下午五時半至半夜十二時半
休假:每月第二與第四個周一
米
粉
旗魚米粉
地點:延平北路三段八十三號
時間:下午六時至次晨五時
休假:周日
師大路口市場
地點:師大路近羅斯福路(頂好超市旁)
時間:下午五時至凌晨二時
休假:周二
米
糕
嘉義延平街
地點:嘉義市延平街二四二號(近文化路)
時間:下午四時至賣完(約八時)
休假:甚少休(除非有事)
壽
司
屏東蔡家
地點:屏東市民權路五十六之一號
時間:早上七時至下午二時
休假:無
生
魚
片
魚僮小鋪
地點:和平東路三段二六一號(信安街口)
電話:0936215168
時間:下午五時至九時(生意好時,八時便賣完)
休假:周一
● 甜食、果汁與冰
巧
克
力
永康街Truffe One
地點:永康街四十五之一號
電話:2391-5012
時間:下午三時至晚上九時
休假:周日與周一
冰
淇
淋
貴陽街永富
地點:貴陽街二段六十八號(昆明路口)
電話:2314-0306
時間:早十時至夜十一時
休假:無例休。
冰
沙
宜蘭黑店
電話 :【信利號魚丸米粉】(03)933-1702
【陳老店魚丸米粉】(03)922-3717
【黑店冰店】(03)932-9382
紅
豆
湯
·
刨
冰
·
麻
薯
·
圓
仔
雙連圓仔湯
地點:民生西路一三六號
電話:2559-7595
時間: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
休假:周一
呷二嘴
地點:甘州街近涼州街(新址:甘州街三十四號)
電話:2557-O78O
時間: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半
休假:無休
冬
瓜
茶
與
仙
草
茶
師大夜市
地點:龍泉街近師大路三十九巷
時間:下午四時半至半夜一時
休假:每兩周的周四
甘
蔗
汁
水源市場
地點:羅斯福路四段九十二號
時間:上午八點半至晚上六時
休假:每月第二與第四個周一
果
汁
或
水
果
古亭果汁吧
地點:羅斯福路二段八十一之一號
(另有臺大分店,在羅斯福路辛亥路口。
衡陽分店,在衡陽路桃源街口)
時間:【平日】上午七時半至晚上十時
【周六】上午九時至晚上十時
【周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
休假:無休
臺南莉莉
地點:臺南市府前路一段一九九號
電話:(06)213-7522
時間: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
休假:無休
愛
玉
冰
宜蘭三十元小吃
電話:【信利號魚丸米粉】(03)933-1702
【陳老店魚丸米粉】(03)922-3717
【黑店冰店】(03)932-9382
烤
番
薯
金山南路大番薯
地點:金山南路二段一九○號
時間:上午八時半至晚上十時
休假:冬季無休,夏季休周日
麻
老
新竹竹蓮街
地點:新竹市竹蓮街一三二號
電話:(03)523-0062
時間:上午六時至晚上九時
休假:無
✈✈✈
自美返臺十六年,至今沒在家開過夥,三餐皆外食也。多半時候,又是獨自一人用餐,不易進菜館、餐廳,只是在攤子、小肆、騎樓下等隨處坐下,速速吃完。
久而久之,發覺此等小店所制食物多有大菜館比不上者;實則大館子近二三十年早有頹唐之勢,朋友間聊起,皆有每欲宴客,左思右想不得一館之嘆。
此本臺北社會在生活上愈發老化之象,有識者早可見之,且不細說。
小吃者,只系乎店家三兩人之用心操力,較易掌控,故此中不少小店一開數十年猶能保持水平。
● 探覓之樂
本來小吃與一個市鎮的古老聚落總是有著幾乎絕對的關係,故而你在那些區塊蹓蕩,常常會瞥及有意思的景象,如古老的業作,笨拙而陳舊的店面擺設,甚至古老而略顯痴騃的人種等等,其中尚有—項,便是舊時風意的制吃景象。
我正是為了「張望」,才去不斷地探街訪巷,而終至看到了有趣的小吃(如南機場的「推車燒餅」。會制此種風味,確與此聚落有淵源)。
而小吃由探看而終獲得一吃,常是更加之樂。這就像在巷口乍見有煙汽,進入一探,是麵攤,便生了一吃的濃興。
便因有此探覓之樂,我始終無意察看報紙、雜誌、美食手冊等這些旁人已整理出的資料,主要它會攪亂這個已然不甚清美城市猶可能獲得之不經意美感(且看其編排之密麻與用盡方法堆砌店家數量),更別提擔憂他們過分吹噓或選項總傾向庸俗等……
● 如何評斷其好
小吃一家又一家,你怎麼知道進哪一家?好問題。我的回答是:目測。
是的,用眼睛瞧。往往好吃的東西,從看它的模樣便已八九不離十了。
像基隆廟口,攤家多不勝數,賣豬腳的攤亦不少,我卻會注意到十九號攤(晚上開),乃他的豬腳看來就像好吃的。繼而湊近看他的滷肉飯,更佳,坐下一吃,從此便無數次的吃上了:永樂布市對面的「清粥小菜」,外觀根本不起眼,但我覷到他青菜頗有好模樣,也坐下吃,亦從此吃上了。
金華街的「燒餅油條」、水源市場甘蔗汁、南機場推車燒餅、歸綏街粥飯小菜,甚至延平北路「汕頭牛肉麵」,我全是用眼看來的,也皆沒出錯過。
並且據飽讀食書的朋友說起,前面提到的不少店,美食類書冊竟然甚少著錄。
另就是,我只是吃,儘量不與店家攀談,也絕不認為問出他的歷史、他的製作秘法、他的創業甘苦談等,便更有把握替他高明的料理找出依據。
我不問這些。
很多時候,你知道了他的背景,卻他後來退步了,更徒增你下筆評談其食物之尷尬。何必呢?更主要是,好吃便是好吃:若說得天花亂墜,往往更離好吃有一段路。
另就是,你且觀察:做得好的店家,很少開口的:喜歡蓋的呢,則所制常見仁見智。
說來說去,我只能以我個人的口嘗為準,只能如此而已。
● 臺北小吃好,乃臺北人情好
何以臺北會孕育出這股溫馨體貼?
竊想與四十年代末期太多的各省人士遷徙流離、避居臺島這一段歷史深有關係。
乃他們必然最思珍惜這份好不容易才或許暫時得有的安樂,一年一年過去,大夥原本的互相倚靠終而更累聚成一種叫人情味的東西。
小吃亦如此理,因各方食物匯聚,撞擊出的口味自必豐富。
六十年代以降,中南部本省學子負笈北上,也自然而然吃上了粗獷形式的各種華北麵食,且吃上了辣,連帶日後返鄉亦攜回了辣味的嗜習。
君不見太多的小鄉小鎮的蔥油餅攤,人們愈來愈多在餅上還塗抹辣醬、鹹醬的。
而外省孩子在攤子上吃蚵仔面線、吃肉羹,加黑醋,也習以為常。這種種便是食物之文化融合力也。
然有些食物,也必須要有世故寬廣的城市方得容納。
譬如「秦家餅店」所制的那種「幹烙式」蔥油餅,如此恪守舊制,如此細揉慢火烙,終弄到訂購者不斷;主要這是臺北,一個老練世故的城市,外省文化之浸潤也深,故欣賞此種吃食之眾比較得以累成。
吃上了,便一年年的累積往下吃,一晃,竟吃了二十年。若是在中南部,或撐個三年,或撐個五年,未必一徑開得下去。
小吃的佳美,透露出城市裡人的佳良;然而此種佳美,或因文明陋習之加速,亦不免有逐步凋零之可能;本書所談的幾十家佳店猶能屹立,且我樂意集成這本小冊子,—來或許還可供些老臺北、新臺北、來臺北遊歷者(無論來自香港、大陸、日本或歐美)等,偶能有所參考;二來也可能激勵原已是佳店者愈做愈好,而將要新從事者能夠一洗陳腔、別出心裁。
《臺北小吃札記》
「會玩、會吃、會講故事」的作家,帶你走遍臺北,舌尖上的臺北,人手一冊的寶島美食地圖。
若一個年輕人,不想再忍受辦公室同僚之難以公事,決心每天烘三百個蔥花麵包;再如主婦每日中午將精心調製的五十個便當拿到公園賣,半小時賣完回家,這皆是我所謂「理想的行業」,更別說對社會之貢獻了。
本書為作者在《商業周刊》所發表專欄作品的集結,包括六十七篇有關寶島隱秘食肆的小散文,凝聚了「臺灣文藝界最獨具慧眼食客」舒國治數十年來在臺灣各地覓食的心得體會。
該書自2007年面世來已經成了臺灣旅行和了解臺灣美食的必備寶典。在任何與臺灣飲食有關的論壇、網站、APP上,舒國治和《臺北小吃札記》都已經成為標杆式的經典內容——十年來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按圖索驥、不諳現代營銷的古樸店家則將舒國治的文章剪報張貼在店鋪門口作為宣傳。
假如你有志探索寶島美食,帶上這一本書就足夠了。
《窮中談吃》
「終身的晃悠者」舒國治繼《臺北小吃札記》後,第二部談吃之作。
吃,是亙古的活動;文明愈是新穎,愈是未必有利於吃。
故愈不文明便利的地方,往往吃得較好。講求劃一,講求高效率收成,則吃必然遭到簡化。
本書為作者近五年論吃文章之集結。最早有到1992年(《吃麵攤》)與1999年(《餃子》)者。內容概為五十年來在臺灣吃飯吃麵之種種所見所思。
作者特別注焦於此五十年間常民的平日所吃,故而像燒餅油條、陽春麵、便當、自助餐、蔥油餅等食物,還有《四菜一湯》《贊泡菜》《贊蘿蔔》《菜碼之美》《贊炒飯》等篇目,皆於本書中探討詳盡。
又恰好這諸多議題都圍繞在一「窮」字上。
點擊 閱讀原文 可以購買這兩本書
商業合作或投稿
請發郵件至:lwx@imaginist.com.cn
轉載:微信後臺回復「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