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體驗 性能強勁

2021-01-11 騰訊網

在機械硬碟讀寫性能止步不前的時候,對它的不給力而懊惱的時候。固態硬碟在這些年內無論在速度,還是在容量都翻了好幾番,具備機械硬碟所不能比擬隨機讀寫性能等優點,對系統性能提升非常明顯,固態硬碟受到的關注度大幅上升,讓它迅速成為消費者購置時優先的選擇。

隨著遊戲軟體體積越大,120GB/128GB容量的固態硬碟明顯完全不能滿足日常存儲所需,240GB/256GB的價格還是讓普通用戶不好接受,臺電作為傳統存儲設備廠商在用戶群中的認可度較高,固態硬碟的產品在市場中顯露頭角,其殺手鐧應該就是性價比爆表,讓囊中羞澀的玩家買到性能不錯的產品,這些體驗的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京東售價449實在極具性價比,比同級五六百的售價要低一些,實際的讀寫性能表現如何呢,小酥這次通過詳細測試數據以及拆解告訴你。

非常有幸被選中體驗這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感謝極果給予小酥體驗機會,收貨後第一感覺是這個包裝盒好軟呀,還擔心裏面有硬碟會不會在運輸中損壞,外包裝採用橙黃色為主色調。

包裝盒背面可以看到固態硬碟主要參數,寫著產品型號和生產日期,這款固態硬碟的厚度只有6.9mm,並提供了3年保修的服務,接口規格SATA3.0(6Gb/s)並向下兼容 SATA2.0 (3Gb/s)。

固態硬碟上面其實就沒有任何海綿保護,直接就是包裝紙盒加上一個軟質保護殼來固定,主體由一個防靜電屏蔽袋包裹著,使其在儲藏運輸期間使其免受靜電幹擾或損害,同時還起到保護和防止劃傷硬碟表面的作用。

這款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的包裝盒內僅有一塊固態硬碟,一份說明書與四顆安裝螺絲、並沒有擴展支架等外設,這裡有個不錯的細心地方,那就是附送了安裝螺絲,一般固定螺絲都由機箱所附帶,如果在獨立安裝則需要自行購買,外邊不好配網購的話郵費比螺絲還貴,附贈螺絲還是相當的走心。

說明書將主要內容都描述比較詳細,包括上機安裝BIOS開啟AHCI模式,分區與4K對齊都有都有描述,基本上看完一遍也都會了,安裝使用前建議看一下,搞不清步驟直接安裝可能會無法發揮最高性能。

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採用了全鋁外殼,左上角與右下角分別臺電LOGO跟SSD標識,主體以活力橙為色調,磨砂質感摸起來很不錯,不沾指紋也不容易出劃痕,這外觀更為迎合年輕玩家的審美眼光。

金屬外殼與外部空氣接觸的面積大,使得散熱能力更好,進一步提升高負載時固態硬碟的讀寫穩定性,凸起的臺電LOGO顯得特別亮麗,表面斜紋批花處理方式使其極具金屬感,有質感而又不突兀。

正面四周邊緣均以CNC精密切邊拋光處理,經過高精度打磨視覺效果非常精緻,過渡處用手摸上去沒有明顯的凹凸感,邊框上有四個螺絲固定孔,還有一張易損保修貼紙,該位置下隱藏著固定外殼的螺絲,要拆解這塊固態硬碟先撕掉它,保修服務也將不復存在。

固態硬碟背面參數規格貼紙,簡單描述了產品的型號和功耗大小,產品通過了CE、FCC等多項認證,輸入電壓5.0V電流1A功耗為5W,功耗方面控制的相當不錯,低功耗不僅意味著更長的續航時間,同時也帶來更低的發熱量。

這款固態硬碟採用一顆螺絲三個暗扣設計,邊緣處預留了四個扣孔,從側面看鋁合金外殼的厚度很飽滿,外殼的堅固性還是不錯的,這極光系列固態硬碟容量有240GB和480GB兩個版本可供選擇,具體原因在拆解篇中告訴你。

配置接口方面沒有什麼可說的,採用了最為普遍的SATA 3接口,人體或者環境產生的靜電可對內部元件造成損害,無論在接觸或者安裝時也要注意不用接觸針腳,官方標稱連續讀寫速度分別高達500MB/S跟300MB/S,一個入門級固態硬碟到底能否達標呢?在展示速度測試之前首先插入拆解內容。

固態硬碟的質量好壞處決於主控晶片和快閃記憶體顆粒,這兩個關鍵性元件的質量,小酥接下來對這個固態硬碟進行拆解,徒手拆解會極大地損害電路穩定性,也將面臨壞掉的命運,強烈建議各位不要起拆解的念頭。

先把隱藏在側面的這塊保修標貼之下的螺絲擰下,在沿周邊撬開就可以了,經過小心拆解後終於能看到臺電極光A850本體,PCB板覆蓋面積不大還不到外殼的尺寸的一半,採用了少見的雙面PCB板設計,在背面能看到一片快閃記憶體顆粒,PCB板與外殼間有一層靜電保護膜隔離。

主控晶片負責調配數據和控制整個SSD系統,通過拆卸圖片可以看到的主控晶片採用了慧榮SM2258XT,兼容主流2D/3D TLC NAND顆粒與支持SATA 6Gb/s接口,SM2258XT是SM2258無緩存版本,此款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並無採用高速緩存設計,PCB上並沒有單獨的高速緩存晶片,帶緩存讀取小文件的速度當然會更快,沒緩存好處是突然斷電不容易丟失數據,快閃記憶體顆粒讀寫速度跟反應速度本身就很高,是否內置緩存對讀取速度的提升作用不大,且受接口傳輸速率的限制,至少對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並沒明顯區別,支持NVMe傳輸協議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就另當別論了。

在快閃記憶體顆粒方面,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採用了Intel原廠的16nm 3D NAND的TLC快閃記憶體顆粒,PCB正面那顆快閃記憶體產品編號為29F01T2ANCMG2,單顆快閃記憶體容量為128GB,雖說TLC在三種顆粒裡面價格壽命最短,日常情況使用下那點運算和擦寫量,遠達不到消費級TLC快閃記憶體的設計壽命,再者這些年工藝已經進步了很多,TLC快閃記憶體耐久度還是值得信賴,具體的讀寫性能是用戶最為關心的重點,小酥接下來用性能測試數據說話。

快閃記憶體顆粒分為兩種版本,PCB背面產品編號為29F64B2AMCMG2,Intel原廠快閃記憶體顆粒體質壽命方面完全不用擔心,Intel有著世界一流的顆粒製作工藝,對其產品小酥是非常有信心的,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240G跟480G版本的PCB布局應該沒有任何區別,兩面同樣具有一個空焊的位置,快閃記憶體顆粒擺放方向也一致。

拆解就到這裡結束了,接下來是上機測試,,建議SATA 6Gb/S接口配套SATA3線,以達到最高的數據傳輸速度,這次主要臺式主機作為測試平臺,使用華碩主板以配件的形式附贈SATA 3數據線連接,平時所使用SATA3數據線絕大部分是由主板廠商附送的。

在這次測試中,為了更能體現出這款固態硬碟性能的極限,小酥使用四代I7 4770處理器,主板方面搭配華碩的Z87晶片組主板,BIOS中打開AHCI選項,驅動方面採用intel快速存儲驅動,固態硬碟本身是不需其它的驅動,默認情況下微軟系統自帶的驅動。

接下來的演示與測試均以Windows 10系統為例,當新購置了一塊固態硬碟,首要的任務是對硬碟的分區大小進行更改,系統自帶的磁碟管理器來操作,進入途徑有兩種,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右鍵單擊此電腦,選擇「管理」選項進入磁碟管理器,如果打算將固態硬碟用作為系統盤,初始化磁碟建議調整為GPT分區,不過需要配合UEFI使用,Windows 10都已經原生支持UEFI,啟動速度比BIOS+MBR更快。

用戶可以根據個人需要進行分配磁碟空間,系統分區的分配空間越大越好,因為需要安裝其它應用程式,分區時需要注意4K對齊,不然會讓讀寫速度降低了很多,這會對固態硬碟的性能發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格式化選項中將分配單元大小調整為4096。

UEFI+GPT的劣勢在於分區比較麻煩,系統自帶的磁碟管理器只能完成個別操作,除了自帶的磁碟管理功能外,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第三方軟體,部分功能至少Windows自帶磁碟管理不能做到,例如MSR分區之類的操作需要使用第三方的DiskGenius分區軟體去完成,創建新ESP分區跟創建MSR分區兩個選項按需勾選,MSR保留分區是GUID分區表磁碟都要求的分區,ESP引導分區安裝系統時會動創建分區,如若需要卻又不急於安裝系統可以先行創建。

系統安裝方法就不去贅述了,先一起來看看CrystalDiskInfo信息,能夠直觀反映固態硬碟的使用時長、讀寫量等信息統計,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的實際容量為224GB,符合240GB的標註容量,同樣市面上的大部分120GB只有的容量為112G,全新的主機讀取量寫入量一般為0,由於小酥應測試的需要在硬碟中寫入了不少數據。

基於真實使用場景進行壓力測試,使用AS SSD Benchmark持續讀寫速度測試,測試文件大小設置為10GB,1GB對持續讀寫性能基本不具鑑別意義,這款臺電A850固態硬碟485MB/S的順序讀取速度,450MB/S的順序寫入速度,在入門級固態硬碟中表現出應有的水平,應付日常生活工作中各種場景綽綽有餘。

AS SSD Benchmark界面中有兩處綠色字體部位,第一行iaStorA是英特爾的AHCI驅動程序,msahci是微軟通用AHCI驅動,第二行如果是綠色字體說明固態硬碟已是4k對齊,如顯示紅色字體則是需要重新格式化4K對齊,AS SSD compression Benchmark將讀寫速度曲線都羅列出來,速度曲線應該算是比較平穩。

第二個速度測試軟體是HD Tune Pro,基準測試就不跑了,直接跑文件基準測試,文件長度同樣設置為10GB,在寫入文件的大概二十秒內的時間,曲線比較微小且平穩地增增減減,整體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讀取測試過程速度一切正常,不僅速度快穩定性也有保障,和主流消費級SATA接口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相比並無明顯差距。

小酥對從前面的傳輸速度測試來看相當的樂觀,持續讀寫速度和最大讀寫速度與宣稱的差距不大,超高速傳輸的固態硬碟除了安裝在主機內部,亦可搭配移動硬碟盒使用,尤其是對於那些攝影師或者高清愛好者,這類需要經常更換讀寫數據的朋友們更為重要,可以彌補機械硬碟速度慢不耐震動所造成的不便與限制,無需長時間等待便可完成數據傳輸。

搭配移動硬碟盒使用容易受底層SATA to USB控制晶片因素影響,傳輸速度肯定是不如採用SATA 3數據線連接,USB3.0接口下讀取寫入平均速度為381MB/S與342MB/S,性能只達到SATA 3線連接方式的76%,即便如此讀寫速度令人非常滿意。

4K隨機讀寫成績就比較難看了,這個鍋還得要硬碟盒的底層控制晶片來背,對移動存儲數據基本都是持續讀寫,4K隨機性能的重要性不高,而在數據傳輸穩定性的成績很相近,即使有些波動範圍還是比較小。

機械硬碟因高容量低價格優勢一直堅挺著,目前大部分臺式機用戶通過固態硬碟搭配機械硬碟,這個組合不僅降低購置成本還能提供更佳的性能,這對於筆記本用戶來說只能是在其中二選一,對於筆記本這種經常移動且受衝擊較為頻繁的環境,小酥會優先推薦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和傳統機械硬碟比起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速度快且穩定,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在100-200MB/S,固態硬碟則在400-500MB/S,眾所周知在使用固態硬碟時,載入遊戲的時間會更短,以《使命召喚14:二戰》為例子時間縮短了超過一倍。

這個臺電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均在450MB每秒以上,各位最關心的還是帶來那些方面的提升,附上一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對比視頻,首先是系統啟動速度的展示,固態硬碟下系統啟動時間只要12秒,而機械硬碟則需要接近半分鐘的時間,大型遊戲方面採用中土世界:戰爭之影,普通機械硬碟在遊戲加載的耗時是一分多鐘,而固態硬碟則只用了17秒,差距可以說是非常的大。

固態硬碟優異的讀寫性能,可以大大減少遊戲載入時間,顯著提高啟動系統速度,對日常試用的影響是非常明顯,那種一點即來的感覺真的很爽,小酥測試多個遊戲跟程序後,將數據用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很好的證明了不同磁碟速度對載入時間的影響。

誰想慢悠悠坐等開機加載浪費時間,載入速度提升近一倍到三倍不等,僅僅對啟動速度有飛速提升,特別是大地圖的遊戲性能會明顯加強,移動時出現頻繁讀取地圖數據的現象,樹木房屋需要一定時間才會加載出來,這個時候就得卡一段時間了,足以讓對方拿著上好膛的槍對著自己,網路遊戲使用固態硬碟那是必須的,不然真的非常影響遊戲體驗。

固態硬碟優越的性能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穩定的性能與可靠性還是消費者首先需要考慮的,這款臺電A850固態硬碟選用了Intel原廠的16nm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Intel作為存儲行業一流的廠商,其快閃記憶體顆粒品質無論在可靠性及耐用性還是比較有保障的,至於TLC快閃記憶體的壽命那根本不是事兒,真正在乎數據安全的才不會把重要數據都寄托在一塊硬碟上。

從以上測試中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臺電A850固態硬碟的優勢了,開機啟動跟讀取載入所用的時間長與短給予用戶自身完全不同的體驗,根據持續讀寫測試,與時下主流固態硬碟基本處於同一性能級別,性能上表現不算出彩同時也沒有瑕疵,臺電依然注重性價比的路線,對比其它著名品牌的240GB/256GB固態硬碟有著超過百元的價差,性價比表現可謂最為搶眼,消費者追求個性價比也實在太正常,最重要的是主控跟快閃記憶體顆粒沒有縮水,對於追求高性能存儲的主流玩家來說非常值得考慮的。

優點:

1、Intel原廠快閃記憶體顆粒性能和質量都可以得到保證。

2、活力橙的全鋁外殼,好看的同時提供更好的散熱。

3、450MB/S的持續讀取寫入速率穩定可靠。

4、便宜得讓人有點難以接受了。

待改善地方:

1、軟塌塌的包裝外殼實在讓人擔心能否承受長途跋涉的奔波。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Ryan_So原創

相關焦點

  • 壓縮極限價格臺電極光A850固態硬碟入手測評
    最近,新開封一塊臺電的極光SD512GB A850固態硬碟。臺電本身作為一位性價比及顧客滿意度雙重存在的廠家,相對於其他廠商來言,無論價格還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誘人之處。經過本人親測性能及價格方面都算的上可以,性價比特別高。下面為大家詳細講述一下本款固態的具體參數及性能方面的實測。
  • 性價比推薦 臺電 極光 A850(240GB)售479元
    【PConline全國站 行情】臺電極光 A850(240GB)採用Silicon Motion,Marvell 88SS1074主控是Marvell推出的第五代浦科特M7VG 512G M.2 2280列憑藉頂尖超頻性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浦科特M7VG 512G M.2 2280可達成輕鬆穩定超頻,現在有商家報價479元,連續讀取速度超520MB/s,而且質保3年,喜歡的朋友可以入手了。
  • 【雙.11直降】惠普EX900 M.2固態硬碟 性能強勁 價格驚喜
    性能級的固態硬碟能帶來什麼體驗,電腦啟動速度、遊戲載入速度、過圖速度、視頻後期用戶載入素材速度、導出素材速度、渲染速度加快。那麼什麼樣的固態硬碟可以稱之為高性能固態硬碟呢?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惠普EX900 M.2 500GB 固態硬碟,讓你的電腦如飛一般的體驗。特惠信息:雙11期間,在HP存儲京東自營旗艦店,11.1開門紅、11.11高潮日僅需349元到手,同時還有諸多促銷優惠放送。
  • 堅持MLC顆粒 臺電S550固態僅需309元
    在充斥TLC產品的市場中,臺電S550仍堅持採用Intel MLC顆粒,我們都知道MLC顆粒,相比TLC顆粒無疑擁有更強使用壽命,同時售價竟能媲美主流TLC固態產品,下面就先來看看吧。寫入性能也足夠日常I/O讀寫使用,並且MLC顆粒能夠保證讀寫速度的平穩發揮,不掉速才是真性能。
  • 電腦硬體更新升級:這些SSD硬碟值得去考慮
    推薦產品:臺電極光 A850 240G SSD電商價格:399元臺電 極光 A850(240GB)電商價格讀取中...        東芝Q200雖然是2015年年中發布的固態硬碟,但與當下主流固態硬碟相比也毫不遜色。
  • 最高速度代表性能?這款軟體讓你了解固態硬碟的真實性能
    主觀意向上,固態硬碟性能的高低都是根據標稱的讀寫速度來區分,因此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這類能快速測出速度的軟體非常吃香,但其實在默認設置下,這些軟體都只能測試出固態硬碟理想狀態下的性能。用通俗的話來說:在固態硬碟滿街跑的情況下,這些軟體測試的數據完全無法代表硬碟的真實性能。
  • 海盜船Force GS系列固態硬碟升級必備
    國際知名IT品牌海盜船一直以來都以出眾的性能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近期海盜船旗下"終結者"系列固態硬碟更是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其優質的做工,強勁的性能,使您的主機能在十秒完成開機動作。近期選購固態硬碟的消費者不妨關注這款產品。
  • 六款入門級SSD PK:性能差異竟這麼大!-入門級,SSD,固態硬碟,影馳...
    SSD固態硬碟,說白了就是由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緩存單元組合而成的一塊電子集成板,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核心技術,莫過於主控,它決定著SSD性能的優劣,而採購成本最高的無疑是快閃記憶體顆粒,大約佔總體的70%。
  • 京東臺電平板店慶大放價 最高直降200元
    臺電T20首款採用Helio X27十核強勁處理器的平板電腦——臺電T20擁有強勁性能,搭配4GB+64GB大容量大存儲,臺電T20讓你在主流手遊中盡情享受遊戲世界。另外,64位六核處理器+GX6250圖像處理器更讓遊戲遠離卡頓,體驗更加暢快的遊戲時光。
  • 臺電京東春節不打烊
    2880×1920全貼合3K屏幕   12.6英寸121%sRGB廣色域英特爾酷睿M處理器   8GB運行內存+256GB固態硬碟8.5mm纖薄+約860g輕盈臺電T20採用Helio X27十核強勁處理器的平板電腦——臺電T20擁有強勁性能,搭配4GB+64GB大容量大存儲,臺電T20讓你在主流手遊中盡情享受遊戲世界。
  • 大容量高速固態硬碟加持 Redolbook14銳龍版提供疾速辦公體驗
    想要滿足性能、續航及顏值多重需求,不妨考慮一下a豆的Redolbook14銳龍版,不僅搭載AMD R5-4500U六核處理器以保證基礎的辦公力,512GB PCle固態硬碟也能大幅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同時輕薄便攜設計利於用戶外出攜帶。Redolbook14銳龍版已在京東開啟預約,7月13日正式開賣,3299元首發價不容錯過。
  • 新年提升新動能 金士頓M.2 NVMe高速固態硬碟
    以前升級,處理器或者顯卡是第一位,但是現在升級首選M.2 NVMe固態硬碟,因為M.2 NVMe固態硬碟相較機械硬碟或者SATA3固態硬碟帶來的性能提升比處理器等配件帶來的性能提升更明顯。比如開機速度大幅縮短、比如程序加載時間大幅降低、比如數據傳輸速度大幅提升,諸如此類不是處理器或者顯卡能夠帶來的使用體驗的提升。
  • 三星970 EVO Plus體驗,速度更快的NVMe固態硬碟
    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發展與價格降低,品牌臺式機、DIY整機、遊戲本等產品都逐步淘汰了機械硬碟,換裝了性能更高、讀寫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但隨著主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原有的SATA接口和ACHI協議已經成為阻礙固態硬碟性能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制約了讀寫速度的進一步提高。
  • 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是否通用?固態硬碟之間有什麼區別?
    隨著DIY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開始配備上固態硬碟,不少網友就開始對臺式機和筆記本上面的固態硬碟存在著一些疑問,比如: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是否通用?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對此,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好好了解一下吧。
  • UV400固態硬碟打造「吃雞」主機 提高地圖加載速度
    金士頓UV400固態硬碟的各方面讀取速度都較機械硬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可以大幅度加快載入速度,避免卡頓,相比機械硬碟用戶可以搶佔先機。並且機械硬碟會出現壞道、碎片多了等很多情況,很容易因為卡頓讓吃雞玩家落地成盒。
  • ...從行業看浦科特TLC SSD(全文)_浦科特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評測...
    為此,2016年SSD的布局將會兩級分化,主打性能優勢的中高端固態硬碟將會採用MLC顆粒,而主打性價比的中低端入門產品則會統統使用TLC顆粒,成為推動SSD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對於NAND Flash而言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成本價格的問題,通常在兩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整體價格會變得越發親民,一是顆粒工藝製程升級可以較大幅度的降低整體固態硬碟的價格,另一種情況就是採用全新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而成本最低的TLC顆粒固然成為眾多固態硬碟廠商拉低價格門檻,讓更多用戶用上固態硬碟最佳的選擇。  目前,TLC快閃記憶體的成本通常只有MLC快閃記憶體的80-85%,廠商偏愛TLC快閃記憶體無可厚非。
  • 國產高端主控崛起,建興T10 Plus固態硬碟體驗
    說起固態硬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SSD,目前伴隨著消費級SSD的普及,基本也已經進入了1元1G的時代,幾乎個人電腦都會配備SSD作為主要配件了。可你是否知道,真正實用國產主控的SSD並不多,而今天我要體驗的產品,就是採用了國產高端主控而真正實現純國產SSD的建興T10 Plus固態硬碟。
  • 我把電腦硬碟全換成M.2以後:東芝RD500 NVMe 1T固態硬碟裝機體驗
    為了測試RD 500 NVMe固態硬碟的讀寫性能,不影響測試結果,我們就將它插在了接近CPU的那條插槽上,其實實際影響應該並不大,距離近一些只是心理安慰而已,電的傳輸速度在這麼短的距離內怎麼會產生實際的差異呢。
  • 新買的固態硬碟該不該分區?分區後性能如何?真是後悔知道晚了!
    說到固態硬碟SSD,很多朋友都會青睞它的速度夠快,它不需要尋址,能夠直接讀取資料,因此讀取時間比機械硬碟少許多。為了提高電腦的運行速度,如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換上了固態硬碟。但是,新買的固態硬碟需要分區嗎?昨天有位用戶問老毛桃,說想要把系統裝在固態硬碟上,是否需要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