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建天文館了,選址紫荊花路

2020-12-18 荔枝網新聞

  全球徵集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

  南京要建天文館了,選址紫荊花路

  繼科技館後,南京又要建設天文館了。記者獲悉,昨日南京正式發布南京天文館展教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全球徵集公告。對獲得一等獎的設計方案獎勵人民幣20萬元;二等獎(2名)各獎勵人民幣15萬元;紀念獎(3名)各獎勵人民幣5萬元。

  南京是我國現代天文學發展的搖籃,也是我國天文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天文臺和天文館都是人類探索和瞭望宇宙的窗口,一字之差,性質和形式大不一樣。天文臺是科研的窗口,天文館是科普的窗口。建設天文館對於普及天文科學知識、 激發公眾科學興趣、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意義重大。南京天文館已被列入南京市政府2018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為建設世界一流、地方特色鮮明的天文館,日前,市科協面向全球徵集南京天文館展教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拉開了南京市啟動實施南京天文館建設的序幕。

  據悉,擬建的南京天文館坐落在南京市雨花臺區紫荊花路9號、南京科技館(又名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園區東南方位,用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總體建築高度不超過24米,天象廳等局部高度可適當突破。從徵集的設計方案中透露,天文館的展教主題主要為天文學科天象和觀察、行星科學、恆星天文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流星天文學,以及航天學科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等領域。

  1925年,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天象儀設備的天象廳設施在德國落成以來,天文館事業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粗略統計,目前,世界上天文館大致有近3000座,其中超過15米圓頂直徑的大型館大約有250座,而目前,我國僅有北京天文館為大型專業館,上海天文館還在建設中。建成後的南京天文館將與現有的南京科技館一道,形成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新的南京天文科技主題公園。項目建成後,這裡也將是南京的新地標,為廣大市民科普、旅遊、休閒提供又一新去處,必將為南京城市品質提升、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南京要建天文館 數字劇場將展現全天域宇宙場景
    南京天文館規劃圖    南京市規劃局6月6日發布了南京天文館展教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全球徵集公告。南京市擬在南京科技館東南處新建南京天文館,將建設一流的天象廳,與穹幕特效影院合二為一,通過先進的設備展示出氣勢恢弘的全天域宇宙場景。    南京是我國現代天文學發展的搖籃,也是我國天文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天文館是人們感知認識宇宙的一扇窗戶,對於普及天文科學知識、激發公眾科學興趣、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意義重大。南京天文館已被列入南京市政府2018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
  • 北京天文館選址內幕:50年前險些建在天壇(圖)
    「命名之爭」其實是場「定位之爭」,陳遵媯不願意走其他國家的老路,「要辦就要超越其他國家現有的功能,辦成世界一流的天文館。」最後,中科院副院長竺可楨拍板決定,「就叫"天文館",別人沒搞過的我們也要搞。」而北京天文館也可以稱作全世界第一家「天文館」,而其他國家都是「天象館」或「假天館」。  我國第一座演示天象節目的「天文電影院」應該叫什麼名字呢?
  • 一等獎獎金20萬 南京天文館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南京天文館效果圖  南京科技館旁將新添一座天文館!近日,南京市科協面向全球徵集南京天文館展教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拉開了南京市啟動實施南京天文館建設的序幕。   南京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天文館已被列入市政府2018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   擬建的南京天文館位於雨花臺區紫荊花路9號,科技館園區東南方位,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總體建築高度不超過24米。
  • [直播南京]南京將建首個科普天文館
    [直播南京]南京將建首個科普天文館 南京將建首個科普天文館。
  • 南京籌建首個科普天文館
    快報訊(實習生 韓雨霽 記者 安瑩 胡玉梅)「擁有天文學『最強音』的南京,缺少一座現代化天文館……」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現代快報報導了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建議南京應以紫金山天文臺為依託,建設一座現代化天文館一事。5月17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針對崔向群代表的建議,南京相關部門有了反饋。
  • 南京將建一座天文館
    5 月 9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中國 ( 南京 ) 軟體谷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MCd060-80 規劃管理單元(南京天文館等地塊 ) 圖則修改方案批前公示,徵詢公眾意見徵詢。擬在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南側空地建設一座南京天文館。
  • 上海天文館選址引發熱議 業內人士傾向在市區
    東方網10月1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城市的光汙染、鋼筋森林使得上海市民與仰望星空,一起去看流星雨的體驗越來越遠,近日,上海天文館的建立引起熱議,該館目前處於選址階段,具體方案還沒有確定,有市民提出了東方綠舟、臨港新城、佘山及浦江鎮等四個「備選」,分別考量其周邊交通、觀測環境等條件。
  • 院士崔向群連續兩年呼籲:南京缺少一座現代化天文館
    「北京有一座天文館,上海正在建設一座非常大的天文館,南京有豐厚底蘊和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也是中國天文學的搖籃,卻沒有一座天文館。」談及南京至今沒有一座天文館,崔向群覺得非常遺憾。一個城市,不能只有大樓,還應當有大師,要注重城市的內涵和人的素養。崔向群介紹,成立於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前身)以及1934年落成的紫金山天文臺,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拓荒者。
  • 南京將建一座天文館 遛娃再添好去處
    5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中國(南京)軟體谷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MCd060-80規劃管理單元(南京天文館等地塊)圖則修改方案批前公示,徵詢公眾意見徵詢。擬在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南側空地建設一座南京天文館。
  • 來日到滴水湖畔看星星 上海天文館建設啟動選址臨港新城
    昨天,記者從上海科技館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項目獲得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立項批覆,標誌著經過兩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項目選址臨港新城,毗鄰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佔地面積5.8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
  • 上海天文館選址引發熱議 市民提四個「備選」
    城市的光汙染、鋼筋森林使得上海市民與仰望星空,一起去看流星雨的體驗越來越遠,近日,上海天文館的建立引起熱議,該館目前處於選址階段,具體方案還沒有確定,有市民提出了東方綠舟、臨港新城、佘山及浦江鎮等四個「備選」,分別考量其周邊交通、觀測環境等條件。
  •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作為我國的經濟第一強市,上海多年來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已然深得人心,我國很多先進的技術成果都是最先在此施行的,上海一向走在發展的前沿領域,如今的上海發展已經十分成熟
  • 未來 南京人將有 自己的天文館
    &nbsp&nbsp&nbsp&nbsp□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翟羽&nbsp&nbsp&nbsp&nbsp據南京科技館昨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的《南京天文館展教工程概念性設計方案全球徵集公告》,南京將建設一座供市民參觀學習的天文館,南京天文館已被列入南京市政府
  • 滴水湖畔觀星 滬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2020年將開放
    圖片說明:上海天文博物館建築外觀效果圖  圖片說明:上海天文博物館地理位置圖  東方網記者解敏11月8日報導: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在臨港新城正式開工。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至此,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共同構成滬上科技場館「三館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雛形。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仰望星空60年
    起名選址>>>從「假天」到天文 從天壇到西直門1923年,德國蔡司廠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天象儀,當時稱之為「假天儀」,隨後,第一座假天館也在德國建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館。我國科學家提倡建天文館歷史已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科學家高魯、張鈺哲、陳遵媯等人都曾撰寫文章描述天象儀,意圖藉此推動建設中國天文館事業。天文學家李元在《我國第一座天文館的建造》一文中提到,由於天文館的設備昂貴和建築技術複雜兩個原因,致使20世紀中葉,亞洲僅日本的東京和大阪擁有兩座天文館。
  • 老外建的是「假天館」 而中國辦了首個「天文館」
    當北京天文館六十年前亮相時,在英文字典裡甚至都找不到「天文館」一詞合適譯法。那時世界各地的「假天館」,或者叫「天象館」,沒有一個像北京天文館這樣在天文領域集科研、科普等諸多使命於一身。已故北京天文館首任館長、中國現代天文學家陳遵媯,最初提出「天文館」一詞,就是要在北京建一座和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天象館都不同的獨特的天文科普場所。北京天文館由此成了全球天文領域的「中國創造」。
  • 天文館 收藏日月星辰的地方
    當收到科學院的有關文件後,吳晗副市長親筆致信李元先生,不但表示贊成建館,還建議把建國門的北京古觀象臺也併入未來的北京天文館管理。  1954年夏天,我國駐民主德國使館反映,因我國和民主德國間有貿易順差,民主德國方面建議我國購買天象儀作為外貿補償。
  • 第一座天文館:仰望星空 逐夢飛揚
    第一座天文館  仰望星空 逐夢飛揚(新中國的「第一」·70年)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開館迎客。它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以天文科普節目放映為核心,輔以天文展覽、天文觀測等,北京天文館迅速成為傳播天文知識的重要陣地。
  • 商丘天文館要落地,緊鄰中國最早的觀星臺
    據河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披露商丘市天文館項目獲批覆計劃6月1日開工商丘市天文館項目建設地在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裡,平原路以東,華商大道以北,閼伯臺北側,火神臺景區內。項目總用地約70畝,按區域主要劃分為天文館主展館、展區、露天展廊、星願長廊、主出入口廣場和林下停車場區域。總建設面積18000平方米,其中展覽教育約10800平方米,公眾服務約2700平方米,業務研究約1800平方米,管理保障約2700平方米。
  • BIM案例—上海天文館項目
    一、項目簡介 上海天文館項目選址位於浦東新區臨港新城NHC社區內,北至環湖北三路的綠化帶,西至臨港大道綠化帶,南至春漣河與公共綠地邊界,東至臨港大道,東西長約39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