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京發布新版餐飲服務指引,全面推行公筷等要求

2021-12-26 北京延慶

全面推行公筷公勺,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停止承辦酒席宴會等群體性聚餐活動……由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正式對外發布。

本次發布的餐飲經營服務指引

適用於本市餐飲企業

及其門店、單位食堂

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等

餐飲服務單位

全文如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

(本指引由市商務局制定並解釋,由市疾控歸口並發布)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及有序復工復產工作部署,為做好餐飲行業疫情防控,保護消費者與從業人員健康安全,滿足市民生活服務需求,制定本經營服務指引,適用於本市餐飲企業及其門店、單位食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等餐飲服務單位。

1.根據商務部、市及區級商務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有關指引,做好單位和員工防控方案、應急預案,並對上崗員工進行培訓。

2.準備口罩、消毒劑、洗手液、測溫槍等防疫防護用品。

3.組織所屬員工使用「北京健康寶」小程序,及時掌握員工健康風險。對返京人員按照本市統一要求實行居家或集中觀察。如發生疑似或確診病例,及時向屬地及主管部門報備。

4.做好員工健康檔案管理,檔案記錄應包括但不限於每日出勤人員姓名、身體狀況、工作崗位、居住地址等。加強集體宿舍管理,做好防護和清潔消毒。


5.員工體溫正常方可進入經營場所,上崗期間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嚴格洗手消毒,時刻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時更換。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6.員工要避免與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員密切接觸,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7.食品加工製作要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規定。


8.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嚴禁圈養宰殺活的畜禽動物,嚴禁採購和製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9.就餐環境應保持空氣流通。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使用全新風運行,每周進行關鍵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換。


10.保持就餐場所環境整潔。對於顧客接觸多的部位及時清潔消毒。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執行。

11.有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應當在就餐區設置洗手設施,儘可能配備有殺菌作用的洗手液、擦手紙、幹手器等,把水龍頭改為非接觸式水龍頭。

12.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控制同時就餐規模。停止承辦酒席宴會等群體性聚餐活動。內部食堂應採用分時段錯峰就餐等服務方式。

二、餐飲門店經營服務要求


13.在用餐場所顯著位置或顯示屏張貼、顯示相關公告和防護知識、疫情防控要求或採取的防疫措施(參見附件)、門店最大限流人數,正確宣傳引導告知進店顧客需要配合和注意的事項。

14.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人流密度。提示顧客與他人隨時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提倡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合理安排顧客到店時間,避免人員聚集。提倡非接觸式點餐、結帳。

15.安排專門人員對就餐人員檢測體溫並核實「北京健康寶」信息,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確保到店用餐人員和從業人員安全。位於商場內的餐飲門店,如商場入口已統一採取上述措施,門店可結合自身實際自行確定進店檢查措施。

16.控制餐廳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確保間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要明確標識出非使用桌位。不得安排非同行顧客同桌就餐。


17.對於包間用餐,每個房間限開一桌,就餐座位間要保持1米以上距離,要在包間門口或包間內顯著位置提示最大容納人數。每餐次顧客離開後,須對包間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處理。

18.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

三、餐飲外賣經營服務要求


19.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要落實防控主體責任,掌握本平臺送餐人員健康狀況。


20.外賣配送員盛放食物的容器保持清潔衛生,餐食不得遺撒,應在平時清潔消毒要求的基礎上增加頻次。


21.送餐人員在取餐、送餐時,應採取無接觸或少接觸配送方式,如外賣可以送到樓宇門口、小區門口由顧客自取,減少人員接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門店經營服務要求


1.員工體溫正常方可進入經營場所,上崗期間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嚴格洗手消毒,時刻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時更換。


2.在用餐場所顯著位置或顯示屏張貼、顯示相關公告和防護知識,正確宣傳引導告知所有進店顧客需要配合和注意的事項。


3.安排專門人員對就餐人員檢測體溫並核實「北京健康寶」信息,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確保到店用餐人員和從業人員安全。

4.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人流密度。提示顧客與他人隨時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提倡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合理安排顧客到店時間,避免人員聚集。提倡非接觸式點餐、結帳。

5.控制餐廳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確保間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要明確標識出非使用桌位。不得安排非同行顧客同桌就餐。停止接待群體性聚餐。

6.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


7.保持就餐場所環境整潔。對於顧客接觸多的部位及時清潔消毒。餐具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北京市商務局制
2020年4月

(來源:北京發布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餐廳全面推行公筷公勺
    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停止承辦酒席宴會等群體性聚餐活動、每個包間限開一桌……近日,由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正式對外發布,進一步明確了餐飲服務單位的防控標準,根據指引要求,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
  • 北京發布餐飲服務指引3.0版:不得面對面就餐、餐桌間隔1米以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正式發布。指引進一步明確了顧客就餐和餐廳服務細節,要求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餐桌間隔要在1米以上,固定桌椅要標識出非就餐座位。
  • 北京新版餐飲服務指引:餐桌間隔1米 不得面對面就餐
    北京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日前正式發布,指引對顧客就餐和餐廳服務細節進行了細化。最新版服務指引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北京各類餐飲門店就餐時不得面對面就坐。指引同時要求,餐飲企業及單位食堂餐桌間隔要在1米以上。該指引適用於北京市的餐飲企業及其門店、單位食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等餐飲服務單位。
  • 北京出臺新版餐飲服務指引 餐具應一客一用一消毒
    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記者 果君)為做好餐飲行業疫情防控,保護消費者與從業人員健康安全,滿足市民生活服務需求,北京市商務局制定近日制定了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根據指引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應安排專門人員對就餐人員檢測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入餐廳就餐。
  • 北京倡議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 積極推廣分餐制
    昨天,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倡議北京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行動,並號召有條件的餐飲企業積極推廣分餐制。新京報訊 3月9日,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推行公筷公勺行動。倡議號召,北京餐飲服務要配備公筷公勺,有條件的企業可定製帶有「公」字標識的公筷公勺,建議有條件的餐飲企業應積極推廣分餐制。
  • 北京新版餐飲服務指引發布:堂食就餐桌間距需一米以上
    堂食就餐桌間距需一米以上新版餐飲服務指引發布,方便家庭用餐等同桌用餐;北京啟動創建「放心餐廳」北京市已連續12天保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本地確診病例雙零增長,全市有15個區已連續35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 拉開桌椅間距、全面推行公筷,北京餐館防疫檢查升級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3月26日從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獲悉,近期,隨著全市餐館復工復產率上升明顯,城管執法部門調整了對餐館疫情防控措施檢查重點,包括要求拉開桌椅間距,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劃設「一米線」,全面推行「公筷公勺」等。
  • 北京發布餐飲服務指引3.0版:不得面對面就餐、餐桌間隔1米以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正式發布。指引進一步明確了顧客就餐和餐廳服務細節,要求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餐桌間隔要在1米以上,固定桌椅要標識出非就餐座位。
  • 共建文明餐桌 福州「公勺公筷」 使用標準指引發布
    福州新聞網7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近日,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發布福州市「公勺公筷」使用標準指引(試行),推動公勺公筷更好地推廣。  《指引》明確,全市餐飲烹飪行業企業應配置符合要求、數量充裕的公勺公筷。
  • 北京新版餐飲服務指引發布:堂食就餐桌間距需一米以上
    堂食就餐桌間距需一米以上  新版餐飲服務指引發布,方便家庭用餐等同桌用餐;北京啟動創建「放心餐廳」昨日(28日),最後兩名治癒患者走出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病房樓。這標誌著小湯山醫院17年後再次「收官」。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梅英表示,新一版餐飲經營服務指引4.0,把原來的餐位間距一米以上調整為桌位間距一米以上,方便家庭用餐、情侶用餐等同桌用餐,同時餐廳也更容易操作。
  • 瀘州餐飲企業推行公筷公勺情況如何?30家大型餐飲企業給出這份答案
    瀘州餐飲企業推行公筷公勺情況如何?6月25日,我市發布《瀘州市餐飲業公筷公勺使用規範》,從製作、配置、使用、消毒衛生等方面對推行公筷公勺進行了規範。在倡導健康文明用餐新風尚的同時,推行公筷公勺也成為了餐桌文明和我市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體現。「『文明餐桌公筷行動』首先需要建立陣地。」市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繆明認為,在推行公筷公勺的過程中,各大餐飲企業應做好帶頭作用。
  • 餐館該怎麼使公筷公勺?北京烹飪、餐飲兩協會給出明確說法
    今天,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將印製的「就餐請使用公筷」宣傳海報張貼到轄區開業餐廳的醒目位置,並讓商家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本報記者 吳鏑 攝昨天,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 分餐制再度進入國人視野 全面推行「卡」在哪裡
    同時也會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分餐制,形成制度。」4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今年3月,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兩項地方標準,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種模式。
  • 南昌市開展「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導行動
    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看似小事,但小事見文明,小事保健康。通過「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 倡導行動,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文明用餐習慣,弘揚了綠色健康節儉的生活理念,降低了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有利於提升餐飲服務水平。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餐飲行業危機與機遇並存。
  • 北京倡導餐飲服務配備公筷公勺 火鍋應提供「生料公筷」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董兆瑞) 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進一步守護消費者健康,3月9日,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倡議北京市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行動。 倡議號召,北京市餐飲服務要配備公筷公勺,有條件的企業可定製帶有「公」字標識的公筷公勺;嚴格做好公筷公勺清洗、消毒,設置公筷公勺專用存放區;根據餐桌規格、用餐人數、菜品類型等,擺放相應的公筷公勺;火鍋等必須在餐桌熟制的餐飲服務,應提供專用「生料公筷」;自助餐廳或由消費者自行取餐的餐廳,配置與菜品相對應的公筷公勺;將推行公筷公勺納入日常餐飲服務管理,落實到出餐、上菜、洗消等環節服務流程;
  • 多地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新食尚」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北京、河北、上海、安徽等多省份已發布具體條例或細則推廣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如今各地推行效果如何,百姓接受程度如何?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分餐風潮漸起,多地餐館主動提供公筷甘肅蘭州,甘肅國際大酒店電梯門對面的牆上, 「就餐請使用公筷」的海報十分醒目。
  • 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277期2020年3月10日 | 農曆二月十七| 星期二1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進一步守護消費者健康,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廳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昨日在小藍鯨酒店內,顧客進餐時都自覺用標註紅色的公筷夾菜昨日,武漢市舉辦啟動儀式,在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中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導節儉用餐、健康文明用餐新風尚。昨日中午,記者在豔陽天酒店看到,餐桌每一個餐位上,都配有公勺和公筷。就餐前服務人員提示使用及講解:金色為公筷,銀色為私筷;鐵勺為公勺,瓷勺為私勺。無獨有偶,小藍鯨、湖錦酒樓等多家餐飲單位都為食客配備公筷公勺。
  • 北京擬將倡導分餐進食、公勺公筷的文明生活方式納入《北京市文明...
    舌尖文明早養成,健康守護常安寧),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也積極響應,發布了《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依託網絡媒體跟進報導,形成了輿論熱點話題,引發了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開展分眾定向傳播。
  • 北京餐飲場所還要大力推行公勺公筷
    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介紹,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三類場所經營者管理者必須保持高度統一,自覺履行主體責任,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鬆。溫天武提示,要持之以恆地做好門口的測溫、驗碼的登記,要加強對進入人員的宣傳引導和勸阻,確保人人都能夠正確地佩戴口罩,保持社交的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