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來了!犀牛來了!近日,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五新」戰略再落一子。
據了解,這個於2017年8月啟動的數位化智能製造平臺,定位於「開放、普惠、共贏」的新製造,她瞄準了中小商家痛點,全力打造新製造樣板工廠,目前服務於中小商家,未來將與中小工廠實現開放合作,推動行業數位化、智能化。同時,杭州的犀牛智造工廠也正式開始投產。
阿里方面希望,將犀牛智造工廠打造成一個新的物種,橫跨製造與銷售。犀牛智造希望商家可以像使用雲計算一樣使用犀牛智造服務,從客戶需求出發,運用雲計算、IoT、人工智慧等技術,連通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來建設新工廠。相較於傳統的製造業,犀牛智造最大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另一個是利用數位化技術讓生產變得更靈活。
通過高度數位化的犀牛工廠,製造企業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在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同時,承接更多個性化、小規模的訂單,實現了「定製服裝批量化生產」。在試點運營2年多時間裡,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發展新的製造業,應關注對中小製造企業的賦能。大量的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數位化改造,但一些中小企業家不敢、不會進行數位化改造,因此需要電商企業搭建數位化基礎設施,降低中小企業數位化改造的難度和成本。
智能製造代表著未來新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搶佔發展機遇的制高點。2015年,國務院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中,也明確指出「基於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製造正在引領製造方式變革」。目前在國內,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已經培育了一大批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有能力獲得大量精準的消費者信息,通過需求側的數據匯總反哺供給側。因此,這一升級過程更像是率先發力的消費端「逆推」、製造業「網際網路化」。
浙江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表示,在過去,很多製造業轉型試點的結果,最終變成了數據孤島,因為每條產線的改造時間、改造工程服務商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找出一個可以系統性解決問題的模式。犀牛智造現在創造了一個系統解決問題的樣板,而且這個樣板完全是可以複製的。
目前來看,如何利用科技賦能,實現傳統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可以有效解決我國製造業中普遍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等問題,這同樣也是當下中小製造業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和痛點。
(來源: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