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安MI185空難親屬聯會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為新航SQ006空難罹難者家屬提供各方面援助。聯會也將儘量安排有相同不幸遭遇的成員,為新航空難家屬提供援助。
聯會成員何子梁(33歲)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聯會希望安排在兩起空難中有相同遭遇的家屬會面,這樣彼此才能深切感受對方的喪親之痛,使援助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他說:「例如,我們安排在勝安空難中失去丈夫的聯會成員,親自為在新航空難中痛失丈夫的家屬提供援助,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的心情會比較一致,談起來也比較容易溝通。」
何子梁的妹妹何子鳳在3年前發生的勝安空難中罹難,她生前是勝安的空姐,在出事的客機上值勤。
當新航SQ006客機失事後,勝安MI185親屬聯會通過本報向遇難者的家屬表示,將義不容辭向他們提供援助。他們甚至在報上留下他們的聯絡電話。
何子梁說,或許這些家屬現在忙著料理喪事,撥電話給他們的家屬為數不多,因此聯會決定主動和家屬聯繫。他們一行六人已在前天到這次在空難中罹難的洪妙莉、蘇勒士和愛爾瑪的停柩處,慰問三人的家屬,並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援助。
他說,以他本身的經驗,家屬在這一階段由於要忙著辦理後事,情緒會比較穩定,也顯得比較堅強。但辦完喪事,痛苦和空虛的情緒就會接踵而來。
他說:「這時候他們更需要向他人哭訴,抒發悲痛的情緒。到時,我們會再次前往探望他們。」
何子梁說,在勝安空難中,飛機殘骸散落在河中,最後只打撈到親人的部分屍首。但這次新航空難卻不同,一些家屬雖然領到的是焦黑的遺體,但也總算是全屍。
他說:「從某個角度看來,他們應該感到安慰。他們聽了我這番話後,也顯得比較釋懷。」
前天前往慰問家屬的另一名聯會成員許鶯鶯受訪時說,他們完全能理解和同情罹難者與生還者家屬的震驚和悲痛,因此能更好的面對這些家屬,並知道怎麼協助他們。
她說,基本上3個罹難者的家屬情緒還算穩定。「尤其是空姐洪妙莉的家人,由於妙莉是為了協助乘客逃難而犧牲了,她的這種精神多少能讓家人感到安慰。」
許鶯鶯的弟弟、弟媳和侄女一家3口都在勝安空難中喪命。
1997年12月19日,勝安一架僅10個月機齡的波音737-300客機在印尼巨港墜毀,機上97名乘客和7名機艙人員全部罹難。
0薦聞榜
(新加坡《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