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山國清寺、桐柏宮有序開放時間?看答案!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剎」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 天台山螺溪傳教院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赤城街道傳教村,與隋代古剎國清寺相毗鄰。
-
「問道桐柏宮,禮佛國清寺」 天台山深呼吸之旅
到桐柏宮深呼吸,讓身體收心與養生的體驗天台山桐柏宮——道教南宗祖庭,全真龍門派道士修煉的洞天福地這是一個文化深遠之地,七千多萬字的道藏經,四分之一源於桐柏道藏這是一個大道之地,高道輩出,多為高壽,生命質量極高這是一個正重建恢復桐柏宮卻能遠離商業氣息的地方這是一個有夢想,有信仰的全真道士生活和修行的清靜之地
-
天台的國清寺,臨海的龍興寺,哪座千年古剎是台州寺院中的翹楚?
天台國清寺建於隋朝年間,據說國清寺的名字還是當年隋煬帝命名的,它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其影響力遠及海外,就連韓國和日本都有設立分院。國清寺還和南京棲霞寺,濟南靈巖寺,當陽玉泉寺並稱為中國寺院四絕。「寺若成,國即清」,如今這座經歷1400餘年的隋朝古剎,早已是古木參天的清幽之地。
-
天台山國清寺隋梅 ——附天台山旅遊攻略
2019年11月,與兩位好友一起到天台山旅遊,上面這首小詩是看了國清寺隋梅後回福州寫的。那天從國清寺羅漢堂出來,看到一位導遊領著一隊遊客走進羅漢堂旁一個小園的角門,我們尾隨而入。環院紅牆,與亭子正面相對的那堵牆上,鑲嵌三塊長方形石匾,上面都鐫刻著「隋梅」兩個字,字體不同,分別是篆隸楷。牆頭臥一樹,蒼苔著身,樹皮粗糙如龍鱗。靠牆主幹木瘤盤結,如枯木。牆頭上部枝幹長出兩股新根,如老藤舊蔓附著在老乾上,蜿蜒入土。整株大樹夭矯探空。因為是冬天,似無葉。身臨其處,一望而知,這是隋梅。天台山國清寺隋梅是國內四大古梅之一,傳為隋代高僧章安大師手植,距今已1400多年。
-
隨《徐霞客遊記》遊現代天台山
天台山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出遊之地,在《徐霞客遊記》裡徐霞客曾三遊天台山,分別寫下了「遊天台山日記」和「遊天台山日記後」兩篇遊記。現在「遊記」裡的天台山已是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浙江東部天台縣,它的西南是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
-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 ——國清寺
池旁有一小亭,曰「清心亭」,亭居高臨下,飛簷翹角,內有石桌石凳,亭柱楹聯書:「石上清泉松間明月,山光鳥性潭影人心」,寫盡了園內賞心悅目的景趣。 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中清乾隆皇帝的御題碑 浙江天台國清寺羅漢堂裡有五百羅漢,僧佛人像雕刻工藝精細,光澤照人,形象逼真,法相莊嚴,栩栩如生
-
去臨海 逛東湖、觀火山、登「長城」,過一把「好漢癮」
一、素有小西湖之稱的東湖臨海的東湖素有小西湖之稱,有兩家賣海苔餅的店前居然排起了長隊。巡街的戚家軍也是臨海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三、為抗擊倭寇而建的五、號稱「江南長城」的臨海古城牆臨海古城牆全長6000米,始建於晉,擴建於隋唐,至今已經有1600多年歷史。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長城」。
-
收藏丨天台七條研學路線帶你領略天台山文旅魅力!
3.閱《徐霞客遊記》·走霞客古道天台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1613年,徐霞客將天台山作為旅遊考察的第一站,在「途遊中國」的路上,他三入天台,前後留下了兩篇天台山遊記。第一次:梁隍山(寧海)--天台筋竹庵—彌陀庵—天封寺—華頂—石樑—銅壺—石樑—萬年寺—龍皇堂—國清寺—平鎮—明巖--寒巖—埠頭—平鎮—桃源坑—瓊臺—赤城--國清寺。
-
走進浙江臨海,欣賞東湖亭閣古鎮老街江南長城,品味別樣南國風採
由於行政區劃變更,臨海的海岸線不長,它的行政管轄區像拳頭伸入陸地,只有狹窄的手腕部分真正「臨海」。東湖,紫陽古鎮,台州府城牆,是臨海古城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的代表,讓我們去看看各自的絕妙處。有人說東湖是縮小版的杭州西湖,此話不虛,但東湖是美景集萃,濃縮精華。還有人說東湖有蘇州園林之美,但蘇州園林小巧玲瓏,而東湖還兼具大氣莊嚴。東湖最引人矚目的,是湖心棧橋邊上的亭臺樓閣。其中湖心亭,半勾亭,駱臨海祠,樵雲閣,逢源亭,樵夫祠等頗有名氣。
-
千年古剎 天台國清寺
天台縣有著廣博響亮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佛教天台宗發祥地,道教南宗祖庭,活佛濟公故裡,中國文化史「唐詩之路」目的地,徐霞客遊記開篇地。高速公路旁的大型廣告牌逐一展示了這些赫赫之名,每看到一塊,大家就齊聲「哇塞」,來表示心中的驚嘆!
-
【春節/天台尋梅祈福178元】2月13/15/16號 三期 遊天台大瀑布、水霧妖嬈,尋國清寺千年隋梅新年祈福!
其中一篇還赫然標於《徐霞客遊記》之首。2011年,國家旅遊局又為何將徐霞客首遊天台山的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讓我們一起「重走霞客路」,追蹤霞客天台山遊跡,探秘天台山水的神奇。天台山大瀑布自古就名聞天下,「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東晉大文豪孫綽在其《遊天台山賦》裡,把它同赤城山並列為天台的地標性景觀。天台山大瀑布景區的開發建設是天台名縣美城的標誌性工程,是詩路文化帶建設的點睛之筆,是天台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必將成為天台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臨海台州府城,逛紫陽老街、住民宿、遊博物館、盡享古城新業態
於是我們開著車過來,依據計劃直奔臨海吃午飯,一條紫陽老街從街頭吃到街尾,個個都吃的肚皮圓滾滾,然後出發去下一程去海邊。於是多年以來,關於臨海印象,就是紫陽老街古樸的風貌和從街頭到街尾的美食,麥蝦、海苔餅、青草腐、羊腳蹄、蛋清羊尾、扁食……後來就經常來,自從高鐵開了之後到臨海真是很方便,杭州到臨海高鐵不到2小時,自駕3小時,臨海是一個怎麼吃也吃不厭,怎麼玩也玩不遍的城市,每次來都會有新的遇見,新的發現!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上)
縣境東西長54.7千米,南北寬33.5千米,面積1431.66平方千米 。距杭州市223千米,距東海65千米。始豐溪為縣內最大溪流,自西向東貫穿天台盆地,發源於磐安縣大磐山南麓,全長132.7千米(境內長68.5千米),流域面積1610平方千米(境內流域面積1111平方千米)。始豐溪在天台境內有支流40多條,其中三茅溪源出新昌縣裡岙(音奧)村,從其西南流入天台縣境內,主流長26.5千米,流域面積157.5平方千米;蒼山溪源出三合鎮馬家線崗頭,主流長22千米,流域面積163平方千米。
-
【文化天台】國清寺的靜心之雨
明代的旅遊達人徐霞客曾三次遊歷台州,撰寫出兩篇《遊天台山日記》,天台山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徐霞客遊歷天台山時遊覽了梁隍山、松門嶺專考了華頂、石樑、斷橋、珠簾、明巖、寒巖、瓊臺、雙闕、赤城、國清寺...朋友常說我是當代的徐霞客,遊歷千山萬水,以行走的方式閱讀大地。
-
遊在天台丨「史上最全」的旅遊榜單 帶你暢遊
南黃古道 南黃古道,起於天台南屏鄉前楊村,長約12公裡,修建於1000多年前,一直到清代都是浙東重要的民間商貿通道,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好的古道之一。文化禪修國清寺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是韓國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景區依山就勢,層層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