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千年古剎 ——國清寺

2021-02-07 鮮花天降的法緣






  天台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早在南北朝時代就名聞國內外。歷代不少著名詩人寫下了很多讚美天台山景色的詩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即有詳細描敘天台山風景,讚美天台山景色的詩篇遊天台山日記。天台山還是我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坐落在天台山麓的規模宏大的國清寺,被世人傳統地認為是天台宗的祖寺。


  天台山國清寺初名為「天台寺」,位於浙江省天台縣五峰山南麓,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場。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晉王楊廣命司馬王弘按智顗遺意建造,傳老僧定光曾對智顗說「寺若成,國即清」。隋大業元年,隋煬帝親賜寺額,遂更名為國清寺至今。唐大中五年(851年)至鹹通五年(864年)又陸續重建,大書法家柳公題「大中國清寺」額。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名為「景德國清寺」。宋真宗親賜衣物及御書數百卷,寺中建御書閣。國清寺御書閣內藏有西域《具多葉經》和旃檀佛像、佛牙等珍品。建炎二年(1128年),國清寺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修建後的國清寺,規模宏大,殿宇輝煌。有兜率臺、清音亭、雨花亭。殿後有雷音堂、振奎閣,閣後有無畏室,室後有更好亭,旁邊還有雲頂庵、古竺院、棲雲樓等建築。



  國清寺在南宋就被列為「江南十剎」之一。明、清以後屢毀屢建。現存建築基本上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時的規模。國清寺系中國佛教天台宗祖庭,也是日本和韓國佛教天台宗祖庭。現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浙江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國家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大門一側)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坐落於四面環山的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



  從自然景觀來看,國內大部分古剎均選址於三面環山的谷地(如杭州靈隱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國清寺卻坐落於四面環山的「五峰層疊鬱苕繞,雙澗迴環鎖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遠遠望去國清寺是那麼的風景幽美,清幽深邃,山水秀麗,風光旖旎,盡顯層林染翠之美。當我們來到距天台五峰山南麓三、五裡處,首先見「雁塔高排出青嶂」,高達53.9米的巍巍隋代古塔忽隱忽現,直到國清寺「南大門」木魚山下,才得以窺塔身全貌。同時有千年歷史的隋代古塔也是國清寺的標誌之一。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景區內巍巍的千年隋塔忽隱忽現



  就算你快要走到近前,國清寺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但一轉過寒拾亭,只見照壁上寫著四個大字「隋代古剎」,「隋代古寺」的照壁一下子將國清寺的悠遠歷史表述的分外清晰。但這時仍不知古剎山門開於何處。等過豐幹橋,向東數步,方才見得古剎東山門。國清寺的寺門是與眾不同的,轉過那塊大大的照壁,見一朝東敞開一小山門,原來這才是國清寺正門。而國清寺山門東開,又寓意「紫氣東來」。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隋代古剎照壁



  天台山國清寺黃色的壁牆南面上書「隋代古剎」四個楷體黑字,壁牆東頭轉彎處才是寺門,鬥拱承託歇山頂,簷下橫匾是紅底金字「國清講寺」。楹聯為:「古剎著城中創六代盛三唐宗風遠播,名山傳海外倚五峰臨三澗勝跡長新」。這些美好的詩句寫盡了國清寺悠久的歷史和美好的景觀。國清寺的山門很有特色。國清寺象其他寺廟一樣面南而坐,具有正規的建築軸線,嚴格的布局,但在山門處理上,卻陡然轉過九十度,朝東而開。這種處理方法並不是因地形之故所使然,而是完全出於匠心獨運。因為這樣一變化,便給古寺增添了無限生趣。遊人過寒拾亭,越豐幹橋,見到的不是一般常見的寺廟建築前方方正正的大廣場,而是完全自然的緩衝地──長12米、寬25米的空地。由此給人悠然自得情趣,產生絕妙建築效果。


  天台山國清寺進山門要從東面轉直彎進去



  天台國清寺座北向南,而寺門並非常規的朝南方向,而是一反常規面對東方。原來國清寺古剎山門朝東開而不朝南開。進山門要轉直彎進去,一進甬道只見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氣氛。國清寺的奇觀好似「到眼宛如展畫屏」。這就是國清寺匠心獨運的建築布局的「起、承、轉、合」。 國清寺內景色清幽,隱入深山聞鳥鳴,身處寺中,確有世外桃源之感。你在閒暇之餘,不妨至寺中清心養性,沉澱心靈,修禪悟道,洗滌塵埃。


  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入口處東門,只見甬道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氣氛。



  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入口處吉圖



  走進國清寺正門,迎面可以看到兩隻雕刻地惟妙惟肖的威武石獅子,一頭母獅一頭雄獅,據說是「母獅戲小獅,公獅踩繡球」。此對石獅,原為中國故宮博物院所有,後放置於國清寺內。石獅子猛一看,完全相同,但細看之下,方能發現其微妙之處。一獅手下輕撫小獅,充溢母愛,為母獅。另一獅手握滾球,運籌帷幄於一身,為公獅。雕刻技藝,實為一絕。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正門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僧人所用竹蘿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



  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園門內古木蒼鬱,魚池如鏡,這便是國清寺名園魚樂園。魚池是寺的放生池,呈圓形,周有鐵欄,各色錦魚,搖首擺尾,自得其樂,投以食餌,群魚共搶,翻騰跳躍,情趣盎然。池東有一塊雕刻精細高約6米的清乾隆皇帝的御題碑,碑文記載著國清寺的秀麗景色和歷史沿革。魚樂園池西邊豎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刻「魚樂園」三個大字,為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書。池旁有一小亭,曰「清心亭」,亭居高臨下,飛簷翹角,內有石桌石凳,亭柱楹聯書:「石上清泉松間明月,山光鳥性潭影人心」,寫盡了園內賞心悅目的景趣。

  

  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中清乾隆皇帝的御題碑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中的各色錦魚,搖首擺尾,自得其樂,翻騰跳躍,情趣盎然。



  浙江天台國清寺放生池魚樂園裡曬太陽的烏龜



  天台山國清寺是在隋代灌頂主持下興建的,他也是國清寺的第一位住持。灌頂(561-632),俗姓吳,字法雲,祖籍常州義興(今稱之江蘇宜興),後移居臨海章安(今為章安鎮)。七歲從攝靜寺出家,二十歲受戒。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583年),到天台山修禪寺拜智顗為師,稟受觀法,精心研究,遂為侍者。智顗平生著述,多是由他集錄成書,是智顗創建天台宗的得力助手。智顗圓寂後,他一方面整理智顗的著述,另一方面修國清寺,並以國清寺為基地傳弘天台宗教法。天台宗是由智顗開創,而後由灌頂繼承並發展起來的。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國清寺正在晨掃的老僧




  天台山國清寺整個建築群是以縱軸為主體,其中包括四殿(彌勒佛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五樓(鐘樓、鼓樓、方丈樓、近塔樓、藏經樓),四堂(妙法堂、安養堂、齋堂、客堂),二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成為我國最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國清寺的文物室珍藏著兩千多件文物,都很珍貴。

  

  浙江天台國清寺五百羅漢堂



  浙江天台國清寺羅漢堂裡有五百羅漢,僧佛人像雕刻工藝精細,光澤照人,形象逼真,法相莊嚴,栩栩如生



  浙江天台國清寺羅漢堂裡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個個形象逼真



  浙江天台國清寺羅漢堂裡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個個形象逼真



  浙江天台國清寺羅漢堂裡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

  

  國清寺羅漢堂裡栩栩如生的羅漢,個個形象逼真,形態各異。




  國清寺羅漢堂裡栩栩如生的羅漢,個個形象逼真,形態各異。



  浙江天台國清寺五百羅漢堂後殿大門



  浙江天台國清寺五百羅漢堂內



  浙江天台國清寺五百羅漢堂東側門



  妙法堂,單據三層,面寬五間。樓下為法堂,橫匾書「妙法堂」,是講經說法和舉行一般佛事活動的地方,堂內潔淨寬敞,正中置一精緻講座,上懸「臺宗講席」紅底金字橫匾,下掛智者大師水墨畫像,左右兩邊,分列講席數排。每當夜晚,紅燭高燃,鐘鼓齊鳴,僧眾在此聽講念經。《國清寺夜半參佛事》詩:「暫別塵寰事,空山叩寺門;萬松人俱寂,月下幾鐘聲。」

  

  浙江天台國清寺善男信女們聽經誦經處



  天台山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還有放生池、鐘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聖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構成一個擁有2萬多平方米、8000餘間房屋的古建築群。天台山國清寺宇依山就勢,層層遞高,既有佛教建築嚴整對稱的特點,又給人以靈活自如之感。國清寺與其他名剎相比,國清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具有浙江的地方特色。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大雄寶殿



  天台山國清寺大雄寶殿:殿前銅鼎爐高4米多,上鑄「沈德龍、沈德鳳承造,大清三十五年」。殿面寬七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紅牆黑瓦,簷間豎額「大雄寶殿」四個字,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於癸丑(即1973年)仲夏所書。殿楹聯有:「婆婆教主釋迦文殊,於花臺上廬啥那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殿內正中的蓮花寶座上端坐著釋迦佛銅像,連座高6.8米,重13噸,為明代所鑄。兩旁站著阿難、伽葉兩個弟子,前面站著旃檀佛。左右兩壁分坐著元代楠木雕成的十八羅漢,造型生動,雕刻精細。後壁左右兩旁分坐文殊、普賢二菩薩。後背正中站著慈航普渡的南海觀音,左有善財,有立龍女,壁上有南海普陀的浮雕,右上角有象徵性的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大雄寶殿前作法處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大雄寶殿前



  明代以後天臺山國清寺屢毀屢建。現存建築基本上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時的規模。天台山國清寺自清雍正年重修以來,來寺遊覽的遊客不絕,香火興旺。特別是由於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京都比睿山創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天台宗傳入朝鮮半島的原故,國清寺在日本和韓國的名氣很大。所以近十幾年來日韓、東南亞的善男信女和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前來燒香求佛的,誦經的,做道場的逐步遞增,影響遠播海內外。

  

  今天灰灰菜和芝麻醬二人也象其它虔誠的遊客一樣來到國清寺,因為我們二個在早上的七點鐘就來到國清寺,第一道屬政府管的景點大門的管理人員還沒有上班,所以就和晨練的善男信女們統統免票進了天台山國清寺的大景點,但進入國清寺的東山門這時還關著,只有僧人進出和佛教協會工作人員上下班的門開著,本來也可以不用買票就可以進去的,但我們主動找到看門的和尚,表示我們買了票才肯進去,值更的老和尚收了我們二個人一共5元錢,給了一張5元的門票,讓我們二人進去了。這是我在全國各地旅遊中最最便宜的景點門票。據說當地政府曾多次要求國清寺的寺廟門票漲價,但國清寺方丈可明法師就是不同意,認為門票不好漲,要照顧年老香客。象這樣清高豁達的可明住持,才是真正的有佛心和善心的高僧大師。這裡我們似乎真的成了虔誠的朝拜者進入了國清寺。這時候國清寺內遊人和香客還不是很多,我們在裡面仔仔細細看的很盡興。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大雄寶殿前廣場



  國清寺大雄寶殿前的古樟樹



  國清寺大雄寶殿一角



  國清寺內的善男信女們正在捐香榜前看自己的名字



  浙江天台山千年古剎-國清寺佛像



  天台山國清寺風景幽美,山水秀麗,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剎。孟浩然、李白、賈島、洪适、郭沫若、鄧拓、趙樸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內有中國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鬱鬱蔥蔥。

  

  下圖為天台山國清寺千年隋梅。大雄寶殿東側,原有伽藍殿,現改建成小巧玲瓏的六角梅亭,亭前黃牆邊有一株蒼虯多姿的老梅樹。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千年隋梅



  天台山國清寺千年隋梅相傳為國清寺第一任住持灌頂禪師親手栽植,距今已有 1300餘年的樹齡,樹杆老似龍爪,但仍枝繁葉茂,近又返老轉青,再結新果。 國清寺千年隋梅雖然飽經滄桑,仍然生機勃勃與湖北沙市章華寺內的楚梅、湖北黃梅縣江心古寺遺址處的晉梅、浙江餘杭縣大明堂院內的唐梅、浙江超山極慈寺前的宋梅並稱為我國五大古梅。每到大雪紛飛之際,暗香浮動,遊人在梅亭小憩鑑賞,倍感清新。千年隋梅多少年前就成為國清寺一寶。鄧拓對國清寺千年隋梅有《題梅》詩一首,曰:「剪取東風第一枝;半簾疏影坐題詩,不須胭粉添顏色,猶憶天台相見時。」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千年隋梅前六角梅亭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千年隋梅前六角梅亭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大殿前清掃落葉的僧人



  天台山國清寺坐北朝南,由數十個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院落和建築群組成。近2000米廊沿貫穿全寺,通道廊沿有挑簷廊、連簷柱廊、重簷柱廓、雙層柱廊、單層柱廊、雙層雙簷廊等,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中各種廊沿形式。廊沿互應,禪門重重,高低錯落,明暗相間,是國清寺建築的鮮明特色,實為中國古建築的瑰寶。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內長廊貫穿全寺,廊沿互應,高低錯落,明暗相間,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中各種廊沿形式。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內長廊貫穿全寺,廊沿互應,高低錯落,明暗相間,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中各種廊沿形式。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內長廊貫穿全寺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藥師殿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藥師殿西側的瓊花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藥師殿西側的瓊花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殿前燭火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智者大師院



  隋代之際,智顗(智者大師)(538-597年)在天台山創立了中國漢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京都比睿山創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天台宗傳入朝鮮半島。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國清寺已成為名揚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韓國佛教天台宗,同天台山國清寺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宋紹聖四年 (1097年),該國大覺國師來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學習中國佛教天台宗的教義。學成回國後,弘揚天台宗教義,創立了韓國佛教天台宗。因此,韓國佛教天台宗一直尊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韓國佛教天台宗,是該國的一大教派,有信徒百萬,在韓國有很大影響。應天台山國清寺的邀請,在1993年韓國佛教天台宗代表團在韓國佛教天台宗宗務院院長田雲德長老率領下,前來天台,參加「天台山國清寺大殿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典禮」,受到了天台山國清寺眾僧的歡迎和熱情接待。 韓國佛教天台宗代表團在參加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典禮期間,參拜了祖庭,並經雙方商定,決定在天台山國清寺建立「韓國佛教天台紀念堂」。1996年10月,應日本天台宗邀請,國清寺方丈可明法師率浙江省佛教代表團赴日本延曆寺,與日本、韓國天台宗信徒一起,參加了智者大師圓寂1400年紀念法會。


  天台山國清寺中韓天台宗祖師紀念堂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智者大師神功叵測殿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智者大師院大門



  浙江天台古剎國清寺智者大師院內


  在國清寺南門外,有一行遺蹟和寒拾亭、豐幹橋。一行禪師是唐代高僧,佛教密宗的傳法大師和佛經的翻譯家,並在天文學和歷學上做出過卓越的貢獻。寒拾亭是後人為紀念唐代兩位詩僧寒山和拾得而建造的。豐幹橋是一座造型古樸的石拱橋,是為紀念唐高僧豐幹大師所建而命名。豐幹大師原為國清寺住持,與寒山、拾得齊名,當時被譽為「三賢」。豐幹橋為紀念唐高僧豐幹而建,橋架於「雙溪回瀾」之上,兩端有特殊造型的石獅守護。橋北頭西側有一石碑,高約2.5米,寬約0.8米,上書「一行到此水西流」。 按照常理,一江春水向東流。但國清寺門前的小溪,卻是水向西奔流而下,令人驚奇不已。 據說,當年一行高僧為唐玄宗修編《大衍曆》至國清寺。天台山接連不斷下著大雨,主河水位突破了最高水位線,河水溢出,即將泛濫成災。正好在國清寺寺門前有一小溪,與主河流相通。一行大師讓人疏通河道,使得溢出的河水改道往國清寺流去。寺前小溪河床底部因為自然原因,東高西低,上流湍急洪水衝擊而下,形成了一條猛龍向西遊的特殊景觀。後來,當地人們為了感謝一行大師的善舉,均說是由於一行高僧求學佛法之誠心感動上蒼,令山水動容,改向而瀉,特將「一行到此水西流」刻於石碑之上,以示紀念。

  

  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大門外豐幹橋是一座石拱橋



  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大門外豐幹橋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



  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大門外



  天台山國清寺重要景點之一隋塔。位於寺東南的山坡上,該塔建於1300年前的隋代故稱隋塔。塔高59.3米,塔身黃褐色,六面九級,空心,雖然外表已經顯得非常破舊。但從塔腳四周磚壁上雕刻的佛像,依然能感到栩栩如生的隋塔在當年是多麼如此的精美。

  

  天台山國清寺隋代古塔



  我們遠遠看去這座建於1300多年前的千年隋代古塔已經是遍體鱗傷,塔身青苔斑駁,外表的塔身牆皮已脫落不少,很多處都露出了裡面的磚塊。千年隋代古塔在歷史年輪的蠶食下,顯露出了歲月的滄桑。歷經千年,古塔依舊能屹立不動,據說與造塔的技術和材料有極大的關係。當時古人採用了當地的粘土拌和食用的糯米粉汁,攪拌均勻,將塔磚緊密相砌,磚磚之間都用粘土和糯米汁填滿。

  

  天台山國清寺隋代古塔有1300年歷史



  國清寺重要景點「一行禪師塔墓」。「一行禪師塔墓」。位於隋塔西北坡下。一行禪師(673-727年),唐高僧,密宗教理的組織者,天文學家。俗姓張,名遂,巨鹿(今屬河北)人。2l歲從荊州景禪師出家,旋從高山普寂學禪,後從善無畏、金剛智學密法,又參與善無畏譯場,翻譯《大日經》。精通曆法和天文。與梁令瓚同制黃道遊儀,用以重新測定150餘顆恆星的位置,發起在全國12地點進行天文觀測;並根據南宮說等一組的測量,歸算出相當於子午線緯度的長度。著有《大日經疏》,並訂《大衍曆》等。相傳在武三思獨攬朝政時,一行禪師鄙薄武三思惡行,為迴避武三思籠絡落髮出家,不遠千裡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隨一位隱名的大師學習算術。唐睿宗即位之後,曾派東都留守以禮徵聘,一行禪師稱疾堅辭,卻徒步到湖北當陽去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一行禪師塔墓」。就是為紀念一行禪師而建的。

  

  天台山國清寺一行禪師塔墓



  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大門外禪師塔墓


  天台隋代古剎國清寺大門外豐幹橋旁邊的千年古樟樹




相關焦點

  • 千年古剎 天台國清寺
    而佛教天台宗發祥地天台國清寺,是一座建於隋代的千年古剎,距今已有了1415個年頭,初名天台寺,後改成國清寺,歲月滄桑中屢毀屢建,如今寺內建築規模宏大,錯落有致,雕工精細華美大凡南方有名的寺廟多建築在倚山傍水林密樹茂清幽之地,國清寺也不例外,雖離天台縣城不過3公裡,然四面環山的特殊地形,名木古樹葳蕤成蔭,令這裡夏不熱冬不冷,如隔凡塵俗世一般。
  • 天台的國清寺,臨海的龍興寺,哪座千年古剎是台州寺院中的翹楚?
    浙江台州自古以來就素有山海水城,和合聖地的美譽,它雖然不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但是台州的很多景區都給外地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到台州最著名的景區,很多遊客一定會說,那肯定是那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它不但是國家5A景區,更被遊客譽為浙江最良心的景區之一,那便是中外馳名的天台國清寺。
  • 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千年古剎——國清寺
    浙江天台,國清寺。浙江天台,國清寺。一般人看到「隋代古剎」這四個字都會詫異為何此處的「隋」字少了「工」。據說,這四個大字由趙樸初特意按照古法所寫的,一千多年前的「隋」字就是沒有「工」的。國清寺,位於浙江台州,始建於隋朝。
  • 浙東唐詩-國清寺路上的千年古剎
    浙江屋頂,國清寺。浙江屋頂,國清寺。當人們看到這四個單詞「隋代古剎」時,他們會想知道為什麼「隋」中的「工」更少。據說這四個字是趙樸初根據古代法律專門寫的,一千多年前「隋」中沒有「工」。位於浙江台州,始建於隋朝。在當地人看來,這座寺院極其繁榮,在國內外,寺院也影響深遠——隋朝高僧智越建立天台宗,和日本的外國僧侶來這裡學習佛經,後來又建立了日本天台宗,後來又尊稱國清寺為祠堂。浙江屋頂,國清寺。浙江屋頂,國清寺。
  • 天台宗祖庭,浙江台州.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台州天台縣,這是一座始建於公元598年的隋代古剎,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之意,改名國清寺。這裡是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天台宗因隋代高僧智顗大師創立於天台山國清寺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因此又稱法華宗。後人習慣稱智顗大師為智者大師。鑑真東渡日本時,將天台宗教義帶入日本。唐貞觀時期,日本高僧最澄來華求法,並前往天台山師從天台宗第九祖道邃大師學習。
  • 浙江小城的千年古剎,歷史比國清寺還要早一年,寺院古樸遊客很少
    提到浙江台州,那麼就不得不說天台山,這是台州市名的由來,也是市域範圍內唯一的兩個國家5A級風景區之一。國清寺的名聲流傳海內外,歷史悠久的隋代千年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來到天台旅遊最重要的一處景點,同時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取消門票政策的5A景點,每日到訪的遊客絡繹不絕。
  • 浙江一座千年古剎,雖沒靈隱寺名氣大,卻是省內唯一零差評5A景區
    如果要把浙江一座千年古剎,雖然名氣沒有靈隱寺,但是卻是浙江省境內唯一一個零差評的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的話,那麼答案應該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的——國清寺。 提到國清寺,知道它名字的人並不多,在浙江省境內雖然不發千年古剎,更何況還有靈隱寺的名氣存在,所以國清寺的名氣被掩蓋了不少,但是如果知道國清寺的人,或者去過國清寺的遊客都會給予它一個五星好評
  • 浙江天台不止是國清寺,還有畫卷般的秘境,你知道嗎?
    浙江天台縣這個地方,很多人知道它是因為大名鼎鼎的國清寺,而天台除了國清寺之外,還有一處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國清寺作為天台山最著名的寺院,不僅僅是因為歷史悠久的問題,它始建於隋朝時期。
  • 詩路天台┃《國清寺》宋·洪适
    萬松:指萬松徑,是當年天台古城通往國清寺的小道,出小北門,沿赭溪而上,到了飛鶴山的西端,也就是現天台山山門的地方,就是萬松徑的起點,松樹夾道綿延數裡至國清寺山門。雙澗:指雙澗回瀾,國清寺山門外面的「雙澗回瀾」是天台八大景之一,所謂雙澗,是指發源於天台北山的北澗和發源於靈芝峰黃泥山崗的西澗,兩澗水匯合於寺處的豐幹橋畔,向東流入赭溪。杖策:手拿拐杖。
  • 浙江小城有座千年古剎,寺院古樸幾乎沒有遊客,歷史比國清寺悠久
    提到浙江台州,那麼就不得不說天台山,這是台州市名的由來,也是市域範圍內唯一的兩個國家5A級風景區之一。國清寺的名聲流傳海內外,歷史悠久的隋代千年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來到天台旅遊最重要的一處景點,同時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取消門票政策的5A景點,每日到訪的遊客絡繹不絕。
  • 詩路天台┃《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唐陸龜蒙
    國清寺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隋代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韓國、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們朝覲聖地。寺院周圍五峰環繞、雙澗洄流,古木參天,千年隋梅生機盎然、九級隋塔巍然聳立,隋代古剎勝跡長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 千年古剎國清寺:身為5A景區卻不收門票,素齋僅需2元,住宿5元
    作為當時中國佛教的第一宗派天台宗誕生於浙江的天台山,天台寺成為了信徒們歡聚的聖地。待到隋文帝準備開創萬世基業之時,就把天台寺鎖定成為了宣傳手段。天台寺更名為「國清寺」,寓意「寺若成,國即清。」隋朝雖沒有按照寓意那樣延續萬代基業,但國清寺卻赫然屹立千年之久,香火不衰。與濟南的靈巖寺、南京的棲霞寺以及江陵的玉泉寺並稱為「天下四絕」。
  • 天台國清寺,這座千年古剎有多少歷代欽賜的鎮寺遺珍之寶
    我只是知道,在佛教裡,誕生於那裡的天台宗是佛宗八門(禪宗、淨土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密宗)裡一個很有影響的派別,在中國的宗教歷史上佔有一席地位。但究竟它是在怎樣的程度上、如何影響了中國的宗教,卻不是很清楚。儘管如此,我卻掌握著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天台山是周恩來總理特別關注的一個地方。
  • 浙江天台不只是國清寺,還有畫卷般的秘密,你知道嗎?
    這個地方,很多人都知道,浙江天台縣就是因為它有大名鼎鼎的國清寺,而天台除了國清寺外,還有一個醉人的世外桃源,你知道嗎?快來看!天台山最著名的寺院——國清寺,創建於隋朝,並非只有一個悠久的歷史。此外,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以及日本、韓國等國的天台宗祖廟,也有著很大的跨界意義。以濟公活佛的神力,在國清寺聲名遠播,天台宗也因他而建立。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同時,日本人也開始學習天台宗。寺廟門口附近,到處是充滿禪機的綿延之處。到了臺縣這天,我又住了幾天,終於發現了這個隱藏在浙東山區的小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脫俗典雅的自然風光。
  • 隋代古剎國清寺,浙江最良心的寺廟,地位比靈隱寺還高卻少有人知
    不過,也有一些寺院比較不一樣,就比如位於浙江天台的「隋代古剎」國清寺,不僅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甚至於將原本5元的門票費用也取消了,向遊客免費開放!據悉,國清寺門票最初是一角錢,後來兩角錢,慢慢漲到5元後,一直堅持了30年不漲價,後來乾脆直接取消了,試問這樣的良心景點我國能有多少個?簡直就是寺院界的「一股清流」。
  • 飛騰直欲天台去:可明長老與天台山國清寺
    據南宋嘉定《赤城志·寺觀門二》「景德國清寺」條下載:「在(天台)縣北一十裡。舊名天台,隋開皇十八年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禪於此,夢定光告曰:『寺若成,國即清』。大業中遂改名國清。李邕《記》所謂『應運題寺』是也。唐會昌中廢。」 可知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之義,改名為國清寺。
  • 浙江這處千年古剎,存在感最低,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裡
    在浙江天台有這樣一座古寺,國家AAAAA旅遊景區,佛教地位崇高,歷史悠久。為什麼隋代古剎的隋字沒有工?來這裡遊玩看什麼?下面來跟我一探究竟吧。天台國清寺,始建於隋朝(598年),距今差不多有1500年歷史,可謂歷史悠久。是隋文帝為實現智者大師的遺願而建造的「寺若成,國即清」,因而稱為國清寺,這裡有很多歷代欽賜鎮寺珍寶。
  • 跟千年古剎做鄰居,中國唯一不收門票的5A級景區
    不出彩的住宿條件,隱沒了天台的光彩,阻攔了更多度假客的腳步。直到今年,在千年古剎旁,新開了一家禪意濃濃的頂奢民宿。它的出現,瞬間刷新了度假體驗新高度,讓天台這座小城也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為了宣傳家鄉,他花了3年在千年古剎旁建了刷新天台度假高度的頂奢民宿
  • 天台宗祖庭:古蹟勝境 浙江天台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天台縣城北天台山麓,是我國佛教主要流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其影響遠及國內外。歷代高僧的圓寂塔國清寺與山東靈巖寺,湖北玉泉寺、江蘇棲霞寺,被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叢林」,即四大佛教寺院。由於它是天台宗的發祥地,又位於秀麗的天台山上,有石樑飛瀑、銅壺滴漏、赤城棲霞、華頂秀色、瓊臺夜月等諸多名勝和其他寺廟等古蹟,所以來此朝拜和觀光的僧侶,信徒和文人墨客歷來絡繹不絕,可謂佛事鼎盛,香火不斷。
  • 浙江一座千年古剎,它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也是零差評旅遊景區
    說道浙江的寺廟,很多多想到的就是浙江杭州西湖邊上的「鎮壓白素貞」的雷鋒塔,靈隱寺對於西湖雷峰塔,因為很多商業化的運營現在評價不是那麼好如果說浙江唯一個零差評的5A級風景區的話那麼就要屬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縣的「國清寺」了提到國清寺,相信知道它的人其實並不多可能是靈隱寺的名氣掩蓋了不少但是說起天台宗,或者天台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