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路天台┃《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唐陸龜蒙

2020-12-09 城市觀察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峰帶樓臺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溼。

松間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聲急。

釋義:

齊梁體:六朝齊、梁時盛行的詩體。以崇尚綺麗、注重排偶、講究聲律為特色。

明河:天河、銀河。

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罘罳:宮闕中花格似網或有孔的屏風。以鏤木做成。

《漢書.卷四文帝紀》:「六月癸酉,未央宮東闕罘罳災。」

定僧:坐禪入定的和尚。

楢溪:山名,在浙江省天台縣東,又名歡溪。

陸龜蒙(?-公元881年)

字魯望,自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裡先生,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詩人、農學家。

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裡,編著有《甫裡先生文集》等。

其詩求博奧險怪,七絕較爽利。寫景詠物為多,亦有憤慨世事、憂念生民之作,如《雜諷九首》《村夜二篇》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

陸龜蒙寫的《耒耜經》是一部描寫中國唐朝末期江南地區農具的專著。

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國清寺

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隋代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韓國、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們朝覲聖地。

寺院周圍五峰環繞、雙澗洄流,古木參天,千年隋梅生機盎然、九級隋塔巍然聳立,隋代古剎勝跡長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中國,大興佛法,在浙江天台山誕生了中國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國清寺建成後,隋朝出現了開皇盛世,為鞏固隋朝大業,隋煬帝便把天台寺更名為「國清寺」,取義「寺若成,國則清」。元世祖時期更名為「國清講寺」一直沿用至今。

飽經風雨的隋塔,經歷千年而依舊巍然屹立,它是隋代隋煬帝為紀念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所建,又叫報恩塔。近觀隋塔,塔身斑駁,古老蒼涼,孤零零地矗立於國清寺前的小山上。唐會昌法難時,國清寺被毀,塔亦受損,南宋建炎二年重修。原塔為空心樓閣式磚木結構,因時日久遠,飛簷鬥拱腐爛,只剩中間的塔體,卻愈發顯得雄偉、壯觀。民國初整修時,從塔中取出7方隋代線刻佛像,藝術價值很高,現藏寺內三聖殿前塔碑室。

國清寺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文革期間全國唯一對外開放的寺院,近2000米的走廊貫穿全寺,集中了各種長廊形式,禪門重重,高低錯落,這是國清寺匠心獨運的建築布局的「起、承、轉、合」。

國清寺,文物古蹟薈萃,保存著大量的文物古蹟,有歷代御賜的金銀器、銅鑄品和絲織品,有碑刻、寫經、書畫,有木雕、玉飾、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禮品。

相關焦點

  • 詩路天台┃《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唐·劉長卿
    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行縣:謂巡行所主之縣。五馬:刺史的代稱。漢時以四馬載車為常禮,惟太守則增一馬,故稱為「五馬。」《樂府詩集·陌上桑》:「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洲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大的稱洲,小的稱渚。應真:羅漢的意譯,意謂得真道的人。
  • 詩路天台┃《國清寺》宋·洪适
    唐·宋之問《幸少林寺應制》:「紺宇橫天室,迴鑾指帝休。」萬松:指萬松徑,是當年天台古城通往國清寺的小道,出小北門,沿赭溪而上,到了飛鶴山的西端,也就是現天台山山門的地方,就是萬松徑的起點,松樹夾道綿延數裡至國清寺山門。
  • 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寺院四絕之一——國清寺
    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國清寺。 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國清寺位於浙江天台城北,和濟南靈巖寺、鎮江棲霞寺、江陵玉泉寺並稱「天下四絕」,是佛教「天台宗」發祥地。
  • 詩路天台┃《丹丘迥聳與雲齊》唐 寒山子
    雁塔:以國清寺隋塔比作陝西西安大雁塔。青嶂:如屏障的青山。禪林:佛教寺院的別稱。唐陳子昂《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入禪林而避暑,肅風景於中林。」碧落:道家認為東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稱為「碧落」,後用以指天空。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詩路天台┃《題國清寺三隱》元末明初·張昱
    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行事適機宜,而風採可畏愛。」風流:風餘韻。《漢書·卷六九·趙充國等傳·贊曰》:「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當時:當時(指過去)。清·全祖望《梅花嶺記》:「想見當日圍城光景。」虎跡:豐幹,唐代高僧,三隱之一,唐玄宗開元初前後在世。剪髮齊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國清寺。
  • 詩路天台┃《寄天台道友》 唐·貫休
    她由以天台宗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學為代表的儒學文化以及民間文化組成。1700年來,「兩宗」文化互相滲透,涵蓋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石樑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唐詩之路」的目的地,面積6.5平方公裡,距縣城23公裡,集天下山水奇觀於一體,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詩人都為此留下不朽的詩篇。
  • 詩路天台┃《送端上人遊天台》唐·施肩吾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師今欲向天台去,來說天台意最真。溪過石橋為險處,路逢毛褐是真人。雲邊望字鐘聲遠,雪裡尋僧腳跡新。只可且論經夏別,莫教琪樹兩回春。
  • 浙江天台千年古剎 ——國清寺
    樓下為法堂,橫匾書「妙法堂」,是講經說法和舉行一般佛事活動的地方,堂內潔淨寬敞,正中置一精緻講座,上懸「臺宗講席」紅底金字橫匾,下掛智者大師水墨畫像,左右兩邊,分列講席數排。每當夜晚,紅燭高燃,鐘鼓齊鳴,僧眾在此聽講念經。《國清寺夜半參佛事》詩:「暫別塵寰事,空山叩寺門;萬松人俱寂,月下幾鐘聲。」
  • 【端午】佛國不遠,仙山很近,徒步、賞花、探險—趣天台重走唐詩之路(3日)
    1300年前,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從錢塘江出發,載酒揚帆、擊節高歌,吟誦著「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再此登上天台山。這位偉大的詩人就是「詩聖」李白,他所走的這條留下無數偉大詩篇的縱貫浙東的水路,就是後世所稱的「唐詩之路」。而這條詩路的目的地和最精華部分就是天台山。
  • 千年古剎 天台國清寺
    而佛教天台宗發祥地天台國清寺,是一座建於隋代的千年古剎,距今已有了1415個年頭,初名天台寺,後改成國清寺,歲月滄桑中屢毀屢建,如今寺內建築規模宏大,錯落有致,雕工精細華美大凡南方有名的寺廟多建築在倚山傍水林密樹茂清幽之地,國清寺也不例外,雖離天台縣城不過3公裡,然四面環山的特殊地形,名木古樹葳蕤成蔭,令這裡夏不熱冬不冷,如隔凡塵俗世一般。
  • 天台山國清寺——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
    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巖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臺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
  • 詩路天台┃《早發天台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唐·許渾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來往天台天姥間,欲求真訣駐衰顏。星河半落巖前寺,雲霧初開嶺上關。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
  • 天台宗祖庭,浙江台州.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台州天台縣,這是一座始建於公元598年的隋代古剎,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之意,改名國清寺。這裡是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天台宗因隋代高僧智顗大師創立於天台山國清寺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因此又稱法華宗。後人習慣稱智顗大師為智者大師。鑑真東渡日本時,將天台宗教義帶入日本。唐貞觀時期,日本高僧最澄來華求法,並前往天台山師從天台宗第九祖道邃大師學習。
  • 飛騰直欲天台去:可明長老與天台山國清寺
    據南宋嘉定《赤城志·寺觀門二》「景德國清寺」條下載:「在(天台)縣北一十裡。舊名天台,隋開皇十八年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禪於此,夢定光告曰:『寺若成,國即清』。大業中遂改名國清。李邕《記》所謂『應運題寺』是也。唐會昌中廢。」 可知國清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之義,改名為國清寺。
  • 天台宗祖庭:古蹟勝境 浙江天台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天台縣城北天台山麓,是我國佛教主要流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其影響遠及國內外。歷代高僧的圓寂塔國清寺與山東靈巖寺,湖北玉泉寺、江蘇棲霞寺,被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叢林」,即四大佛教寺院。由於它是天台宗的發祥地,又位於秀麗的天台山上,有石樑飛瀑、銅壺滴漏、赤城棲霞、華頂秀色、瓊臺夜月等諸多名勝和其他寺廟等古蹟,所以來此朝拜和觀光的僧侶,信徒和文人墨客歷來絡繹不絕,可謂佛事鼎盛,香火不斷。
  • 詩路天台┃《九日登玉霄峰五首》元·曹文晦
    後來,讀書人為助酒興,想出許多賭酒方法,如作詩、對聯、猜謎等等。西風:指秋風。唐·李白《長幹行》二首之二:「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厓:山邊,通「崖」。南朝齊·謝朓《遊山詩》:「凌厓必千仞,尋谿將萬轉。」烏帽:黑色帽子,本是古代貴者平常所戴,隋唐之後,多為庶人、隱者所戴。
  • 詩路天台┃《送司馬季思通守沿檄天台二首》南宋·謝伋
    其二靈石山頭路,君應訪藥寮。竹陰千箇密,松色數章喬。季弟方從政,孤僧伴採樵。為言心已往,不待楚詞招。唐·李白《送友人》:「茲遊快且愧矣。」憚勞:畏懼辛勞。烏飯:江南一帶地方民間風俗小吃,用烏飯葉搗成汁混入米飯中製成,米的顏色是藍色。道家謂久服可強身延年。
  • 佛教天台宗祖庭——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國清寺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海內外佛教界地位顯赫。國清寺依山就勢而建,各進漸次升高,氣勢雄偉。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築,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國清寺擁有各種建築六百多間,形成多條南北軸線。其中,主軸線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和觀音殿。彌勒殿是國清寺的山門,殿內供奉有鎏金彌勒坐像。雨花殿內供奉有四大天王彩塑全身像。以「雨花」命名佛教殿堂非常少見。
  • 【文化天台】你知道國清寺三賢堂建立多久了嗎?
    張景修有《三賢堂》詩:「如是國清寺……今古三賢隱,仙凡兩路分。唐人書畫在,明日更殷勤。」  與張景修同時代的楊傑也有《天台三賢堂》詩,直接以三賢名字為題,一人一詩。《豐幹》詩:「從來清淨土,鼎足聖賢聚。騎虎歸故鄉,世人猶未悟。」《寒山》詩:「家住天台寺,雲巖萬丈潭。本來人不識,饒舌是豐幹。」《拾得》詩:「拾得原無姓,山前拾得來。常攜一敝帚,不為掃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