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是一種酷刑,據記載在先秦時期就有了。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將犯人從腰部砍為兩節,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大臣就是被腰斬處死的,比如秦朝的丞相李斯、漢景帝的老師晁錯等。腰斬對劊子手來說是個技術活,劊子手要犯人快死,就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如果要犯人慢死,就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如果慢死,上截往往還是活的,過段時間才痛苦地閉上眼睛很慘。正是因為一樁腰斬的案子,雍正皇帝才下旨廢除了腰斬。
鴻歷史上最後一次腰斬判給了河南學政俞鴻圖。俞鴻圖,字麟一,浙江海鹽人,康熙五十一年進士,雍正十年被任命為河南學政(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教育廳廳長)。學政負責一省學校教育和各種文化學術之事,舉人考試也在其中。科考時,他告誡僕人在考試院外值班以絕考試資料傳遞之弊。想不到僕人欲得舉子賄賂,與他的妾串通,幫助他們作弊。其妾把與考試有關的材料貼在俞鴻圖的官服裡面,俞宏圖穿出去,脫下後,僕人撕下來傳給外面的舉子;外面的僕人也用同樣的辦法把有關材料傳進考場,收受賄賂達白銀一萬多兩。
他們的勾當俞鴻圖因大意並不知道。不久,外面滿城風雨。雍正十一年,河南巡撫王士俊彈劾俞鴻圖,告他納賄營私。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皇帝派戶部侍郎陳樹萱前往河南會同山西、河南總督審理俞宏圖一案。諭旨十分嚴厲,聲稱如果徇私,對侍郎、總督嚴懲不貸。
開始俞宏圖否認自己有接受賄賂行為,但是其妻妾僕人承認了作弊、接受賄賂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俞宏圖不得不認罪:的確有將劣等試卷當作合格試卷並接受賄賂萬餘兩的事。陳樹萱向刑部提出了將俞鴻圖處斬的意見,刑部同意並報雍正審批。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皇帝批准對俞宏圖斬立決,處以腰斬,並命俞鴻圖的親家鄒士恆接替俞鴻圖的職務及監斬。
讓犯人的親戚接替犯人的職務並由他施行酷刑,非常殘酷,不人道。但雍正皇帝的性格決定了他要這麼做。鄒士恆攝於天威,不敢把刑罰告訴俞鴻圖。
劊子手執行腰斬,犯人想要快死,必須給錢。由於俞鴻圖綁赴刑場的時候鄒士恆才告訴他是執行腰斬,他也來不及準備了。劊子手給了他一個慢死,行刑後,俞宏圖上半截身體在地上打滾,痛苦萬狀。他用手蘸著身上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7個「慘」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鄒士恆向雍正皇帝報告了這一慘狀後。雍正皇帝下令封刀,腰斬自此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