銥星導讀
近日,一封名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15年的單向街求眾籌續命》的求助信,在朋友圈刷屏。這封求助信由知名作家許知遠所發,描述其主力創辦的單向街書店在疫情期間遇到經濟危機,向廣大讀者尋求眾籌。
其實,單向街書店只是陷入困境中的眾多實體書店的一個縮影,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所有實體書店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威脅與衝擊。困境之下,實體書店開啟了「自救」之路,以維持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同時,探索商業更多可能性。
實體書店在浪潮中負重前行
隨著手機、ipad、kindle等移動電子設備的興起,電子書已經成了不少人選擇的閱讀模式。同時,亞馬遜、京東、噹噹等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給線上購書帶來便捷性和價格優勢。在此背景下,實體書店逐漸被邊緣化,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不過,近些年來,為了應對網際網路衝擊和突破自身因素限制,實體書店也在尋求生存發展之道。靠著經營多元化產品、打造精品閱讀空間、販賣文藝的生活方式等,誠品書店、蔦屋書店、單向街書店、西西弗書店、言幾又等品牌連鎖書店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並廣受讀者喜愛,實體書店呈現出復甦跡象。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實體書店帶來了新的考驗。受疫情影響,部分實體書店暫停營業,縮短營業時間、客流銳減,造成了階段性的經營困難。正如許知遠在求助信中所說:「疫情期間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對這個本來就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這意味著絕境。」
為了更真切地了解實體書店的近況,記者走訪了位於深圳龍華星河COCO City的西西弗書店和龍華天虹購物中心的覔書店,一探究竟。據記者觀察,該西西弗書店暫時關閉了閱讀區和堂食,矢量咖啡業務主要是通過美團外賣平臺進行配送或自提。從記者進店到離店的一個多小時內,未有消費者進店購書。
同一天,記者探訪了位於龍華天虹購物中心的覔書店,記者發現平日坐滿人的閱讀區空無一人,店內只有少數的消費者在選購書籍。一位正在購書的媽媽告訴記者:「家住附近,小孩正在上一年級,受疫情影響,學校通知在家線上學習,由於沒有相應的教材,來覔書店主要是給孩子買教輔書。」相關人員也透露,覔書店內一天的客流只有幾十人,大部分是家長給小孩購買教輔書,輔助線上學習。
知名品牌連鎖書店尚且如此,其他實體書店所面臨的困境可想而知。據全國中小書店聯盟「書萌」發布的《疫情當前,書店現狀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近87%的實體書店已經暫停營業且幾乎沒有收入來源,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書店群體是中小獨立書店;如果疫情持續,超77%的實體書店堅持不到三個月;同時,有近80%的書店對未來的形勢並不看好,其中42.21%表示營業額最多可達原來的一半;房租、人員、貨款可能成為壓垮實體書店最重的負擔。
品牌連鎖書店的迭代升級
為協助實體書店度過難關,北京等地區政府出臺了扶持實體書店的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強化資金支持、推動協作配合、引導轉型升級、加強服務保障等。同時,全國上千家購物中心出臺了「減租免租」的舉措,與商戶共同承擔經營壓力,品牌連鎖書店也在減免之中。
在階段性的經營困難面前,政府和購物中心的扶持帶來了一定的利好。與此同時,一些實體書店也在積極應對,尋求突圍之法。據許知遠介紹:「疫情期間,單向街書店緊急通過各種線上平臺進行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但巨災之下,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
無獨有偶,其他品牌連鎖書店也在加碼線上業務。2月19日,西西弗書店官方宣布新增線上購買渠道,首批城市微店全國上線,涵蓋24城,25家店。記者進入深圳西西弗書店微店觀察到,自上線以來,該微店粉絲數累計近700人,店內個別書籍享有75折、8折的優惠,還推薦了疫情考驗下關於舒緩家庭關係的書籍:如《非暴力溝通》《親密關係》等享受2本9折,3本8折,滿99元即可順豐包郵。不過,從銷售數據上來看,效果並不樂觀,銷量均在個位數。
覔書店則是與人民日報旗下融媒體教育機構——人民教育合作,為讀者提供11節免費的商業精品課;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朋友的購書需求,推出在線客服購書渠道,用戶可撥打臨近門店的聯繫電話洽詢、購物,可選擇快遞送至家門或線下自取;特別企劃線上公益朗讀活動——【為愛發聲】音頻徵集計劃,用聲音傳遞溫暖。據相關人員介紹:「覔書店正在與龍華天虹購物中心接洽,計劃通過天虹APP和小程序,讓店內圖書也能享受天虹的到家服務。」
此外,言幾又推出「精神食糧補充站」活動,線上24小時提供精選的圖書和產品,以言幾又門店為服務中心進行快速配送,把精神食糧送到家,最快次日到達。同時,言幾又圖書和產品還可以通過餓了麼外賣平臺進行下單配送,最快半小時送達。前簷書店則是通過「一點萬象APP」和「前簷」公眾號發布的二維碼,掃碼選購30本主題好書。
除了微店、APP、微信社群、在線客服等突圍方式外,還有一些實體書店的店長/店員利用淘寶、抖音、快手等軟體進行直播營銷帶貨。例如,上海的鐘書閣從「無人書店」直播、「以書為媒 用愛陪伴」為主題的直播、聯合廣西師大出版社發起的「書店燃燈計劃」名家線上分享會,到策劃中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安武林的線上讀書分享會,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開闢了鍾書閣線上銷售的新模式。
實體書店線上模式仍需探索
其實,不管是購物中心還是其各業態,都在探索線上模式,未來的商業趨勢也將是線上線下融合共生的模式。但對於部分業態而言,目前布局線上只是應急之舉,為了彰顯出積極的態度,樹立行業信心。從銷售數據上看,大部分業態的線上銷售並不理想,線上布局效果不明顯。
這對於線下業務為主的實體書店來說更是如此。相比於其他業態,實體書店憑藉多元化產品、精品閱讀空間、獨特消費空間,成為吸引讀者的一大法寶。西西弗書店、覔書店、言又幾等品牌連鎖書店的逐漸擴張,也足以說明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這一模式下的實體書店,不僅給讀者帶來了良好的閱讀體驗,也讓讀者收穫到更文藝的生活方式。
然而,目前品牌連鎖書店打造的微店、APP、直播等線上模式,更多的是通過線上手段來達到銷售目的,從而「扼殺」了讀者的場景體驗感。與此同時,通過這些形式打造下的線上模式,與亞馬遜、噹噹、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購書模式類似,但在圖書種類、運營手段、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成熟度與電商平臺相差甚遠,線上優勢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線上化趨勢更加明顯,加速了線上線下融合,這也倒逼實體書店需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書萌」的調查分析報告中總結到:「實體書店轉型升級及新型書店的打造,將從關注硬體階段正式發展到技術推動階段。如何在實體書店領域切實有效地落實網際網路思維,將網際網路思維貫穿於實體書店的運營全程,在線上線下進行符合實體書店實際的融合,將藉由此次疫情,成為廣大實體書店最為關切並且實踐的方向。」
銥星觀察
「黑天鵝事件」給實體書店的線下業務帶來了一定的衝擊,也讓實體書店尋求突圍之法下,重視線上業務,搭建微店、APP、微信社群、在線客服、直播等平臺,增加線上購物渠道,力求達到銷售的目的。然而,自救和轉型不易,實體書店儘管收穫到一定的關注,但獲客情況並不理想。
銥星雲商認為,儘管實體書店發力線上只是特殊時期的紓困之策,但是未來線上線下融合也將是實體書店的必經之路。實體書店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唯有順應實體商業的發展潮流,進行多元化的布局,探索商業更多可能性,才能搶佔市場先機,獲得穩定且持續盈利,最終贏得可持續性發展。
本文由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原創,作者:湯豔,文章版權歸銥星雲商所有,圖片來源於銥星雲商和品牌方,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