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單月數據8連增!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動力

2020-12-19 當代財經網

單月數據8連增!中國這份引資成績單再次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動力。

近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同比增長5.5%(折合143.8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表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同比增長6.3%(折合1294.7億美元,同比增長4.1%),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穩中向好態勢。

「由於今年人民幣快速升值,以美元計算,今年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速可能會是『十三五』期間增速最快的一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連連感慨,這完全在對今年經貿形勢的預判之外。

崔凡直言,「十三五」期間,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速均呈下降走勢,今年更是絕對負數。在此期間,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基本都是正增長,實屬不易。「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穩外資成效。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受益於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和超大規模的內需潛力;另一方面與近年來密集出臺的支持政策、各級地方政府對外資重大項目的重視密不可分。」

按照外資納統的習慣,一般情況下,11月和12月的數據都會有所增長。在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所副主任張菲看來,完成全年穩外資目標不成問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貿投資遭受嚴重衝擊。中國政府發揮強大的組織保障和社會動員能力,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抗擊疫情的戰略性階段性成果,為我國外貿外資等工作的推進提供了基本前提。」她告訴記者,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綜合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出臺多項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特別是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面精準施策,發揮了中國超大市場吸引力和強大經濟韌性的優勢,不斷創新外貿模式和引資模式。

張菲指出,雙循環新格局的加速構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擴大行業開放,各級地方政府迎難而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線招商、雲招商等新的引資方式,穩定了外商投資中國的預期,更增強了外商投資中國的信心。

12月10日,商務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給予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銀保監局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要求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精準性、直達性,幫助重點外資企業應對疫情衝擊、化解融資難題。並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聯動,及時、全面了解重點外資企業融資需求及投資經營情況,舉辦「銀企對接」活動,促進供需精準對接,提升金融服務質量。

就在幾天前,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國務院對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不僅對22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還廢止了《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夥企業管理辦法》。外商投資法施行後,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設立合夥企業統一適用外商投資法、合夥企業法以及有關商事登記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再需要保留單獨的管理辦法。

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相比2018年首次發布的《負面清單》,準入環節門檻設定已在2年內經過3輪調整,《負面清單》條目也由151項壓減至123項,縮減比例達18%。

新版清單在放開「碳排放權交易核查機構資格認定」等3項措施、刪除「進出口商品檢驗鑑定業務的檢驗許可」等14項規定的同時,謹慎增列了「金融控股公司設立管理相關措施」等少數事項。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和音:為世界經濟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
    ,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信心和動力。中國經濟復甦發展的態勢穩健。截至4月下旬,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1%,人員復崗率達到95.1%。中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0.8%,連續兩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持續恢復。商務部對全國8200餘家外資重點企業的調查顯示,截至4月28日,復產率超過70%的外資企業佔76.6%。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文認為,中國的商業活動正在恢復,「復甦表現令人鼓舞」。
  • 2020年終特稿|奮力開拓,注入經濟復甦的中國動力
    當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逆勢上揚,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重啟經濟注入了強大動力。在7年時光裡,「一帶一路」建設以令人驚嘆的執行力和高效率書寫了國際合作發展史上的奇蹟。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向沙特等多個國家提供援助、分享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有德國汽車生產商就表示,今年二季度...
    抗疫不力,美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①今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滑了32.9%,創下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大降幅。而由於在應對疫情上的糟糕表現,美國下半年的經濟復甦前景不容樂觀。美媒撰文指出,美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風險;②文章稱,美國多州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便過早地重啟經濟之後,疫情的再度蔓延又迫使多地暫停經濟重啟計劃,大量公司不得不縮減規模,甚至關門停業,這給海外合作商造成了不小的衝擊;③文章稱,相比之下,中國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 「三駕馬車」齊發力 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強勁
    安寧 2021年,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態勢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信心源和穩定錨。 1月5日,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 「紅包雨」持續為三水市場回暖注入動力
    後消費券階段,行動支付促消費活動、線上旅遊惠民活動、商圈消費券等在三水接連登場,持續為消費復甦、市場回暖注入源源動力。派券提振消費力之後,三水如何繼續打好助商惠民、激活消費引擎的下半場?區發展和改革局建議,三水要從撐就業、發展夜間經濟、培育新型消費模式等方面綜合施策,打出更多樣、更精準的促消費組合拳。
  • 施戍傑: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添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添動力(望海樓)施戍傑《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1 版)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為全球創造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需求不足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主要經濟體需求銳減,使這一矛盾更加凸顯。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千裡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這,便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一個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參照。挖掘機銷量素有中國經濟「溫度計」之稱。
  • 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拉動作用顯現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如何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如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本報今起推出「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系列述評,詳解新挑戰新機遇。  在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背景下,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增速轉正,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
  • 11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強勁
    「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德國財經網15日報導稱,當歐美國家處於第二波疫情之中,經濟因封鎖或半封鎖受到影響之時,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在繼續。工業、零售、投資等多個領域都出現增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趨勢給全球經濟帶來樂觀情緒,加之新冠疫苗接種已在多國開啟,2021年的世界經濟趨勢將更加樂觀。
  • 福建泰寧:「夜旅遊」為產業鏈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跨省旅遊恢復一個月來,全國各地的旅遊市場呈現旺盛復甦的勢頭。位於福建西北部的泰寧縣,7月份,接待遊客72.08萬人次,收入6.25億元,數據基本接近該縣上半年接待遊客量和旅遊收入的總和。7月中旬,跨省旅遊恢復後,泰寧縣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把突破遊客總量作為旅遊產業經濟復甦的「牛鼻子」,以「夜旅遊」特色產品為主導,帶動產業鏈經濟快速復甦。
  • PMI「九連榮」 經濟復甦動力增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1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50%的臨界點以上。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業內人士認為,實體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復甦持續性較好,復甦動力有所增強,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
  • 學習網評: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中國力量」
    本文轉自【新華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習近平主席在通過視頻向會議致辭時,再次指出各國應對挑戰、破解困局的現實路徑,表明中國願繼續加強教育和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 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向沙特等多個國家提供援助、分享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新設市場主體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力 助區域經濟發展「踩油門」
    《證券日報》在11月26日刊發的文章《年內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81萬家批發和零售業佔比逾47%》中已經進行報導,從註冊地來看,江蘇、廣東、山東等3個省份年內新設企業最多。此外,上市公司也同新設企業一起,為區域經濟發展添新動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 疫情下旅遊經濟復甦哪家強?雙節黃金周各OTA數據戰報PK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慶假期國內旅遊市場復甦態勢強勁。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統計,黃金周前7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達6.6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494億元,同比去年恢復過8成。各在線旅遊平臺的表現如何?對此,網經社盤點了攜程、同程旅行、去哪兒、馬蜂窩等各在線旅遊平臺的中秋國慶假期數據戰報。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
    來源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賈邁勒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為後疫情時期的世界注入「中國力量」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目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取得三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世界抗疫合作、復甦經濟、實現後疫情時代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
  • 學習網評: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中國力量」_評論頻道_中國青年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習近平主席在通過視頻向會議致辭時,再次指出各國應對挑戰、破解困局的現實路徑,表明中國願繼續加強教育和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人類同在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堅持多邊主義,才能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化險為夷。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