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戍傑: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添動力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添動力(望海樓)

施戍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1 版)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

為全球創造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需求不足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主要經濟體需求銳減,使這一矛盾更加凸顯。中國擁有14億人口和超過4億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隨著中國更加注重擴大內需,人民群眾收入水平將進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全社會投資將更加高效。這將迸發出超大規模市場需求。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重要消費市場轉變,既有助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將為世界各國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全球構築強勁創新引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球經濟實現復甦並保持長期增長,根本途徑是加快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眾多高素質人才。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隨著更加注重推動科技創新,處於世界前沿的原始創新將不斷湧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將進一步加速,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將蓬勃發展。這將推動全球創新能力釋放和生產力水平提升。中國更加依靠創新驅動實現內涵式增長,既是要素條件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也將為世界各國發展創造巨大動能。

為全球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世界各國的開放與合作是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全球經濟要實現新一輪復甦,必須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國始終是全球開放與合作的推動者。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深入融入全球分工體系,讓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同時,中國也將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推動各國經濟聯動發展。中國還將繼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使之更多代表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促進全球化向著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發展。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向沙特等多個國家提供援助、分享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
    來源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賈邁勒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
  • 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向沙特等多個國家提供援助、分享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沙烏地阿拉伯主流媒體《祖國報》專欄作家賈邁勒·阿比裡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近日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各方充分交換意見、凝聚共識,發出深化多邊合作的聲音,中國發揮的作用獲得積極評價。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沙烏地阿拉伯主流媒體《祖國報》專欄作家賈邁勒.阿比裡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近日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各方充分交換意見、凝聚共識,發出深化多邊合作的聲音,中國發揮的作用獲得積極評價。
  • 人民日報和音:為世界經濟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
    ,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信心和動力。經歷疫情大考,世界更加堅定對中國經濟強大韌性的信心。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基礎設施及產業配套完善、增長潛力廣闊……這些經濟優勢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外資企業選擇中國市場。外國投資者紛紛表示,在中國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沒有改變。中國美國商會2020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認為,長期來看,中國仍是大多數在華美資企業的重點市場。
  • 為世界經濟復甦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音)
    闊步行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的中國,必將不斷汲取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乘勢而上鑄就新的輝煌偉業,也必將不斷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全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國明確提出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這也是向世界傳遞的提振信心的重要積極信號。
  • 海外網評:關鍵時刻,中德「聯手」為世界經濟復甦添動力
    (圖/中德總商會)「中國疫情防控做得好,經濟率先恢復,這對德國企業是利好消息」,11月24日晚,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做出如上表態。在全球疫情蔓延反彈、世界經濟瀕臨衰退的關鍵時刻,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中國與德國保持密切合作,對兩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 「三駕馬車」齊發力 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強勁
    安寧 2021年,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態勢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信心源和穩定錨。 1月5日,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 PMI「九連榮」 經濟復甦動力增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業內人士認為,實體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復甦持續性較好,復甦動力有所增強,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
  • 中國方案:世界經濟復甦的助推器
    中國給世界經濟開出的「藥方」,是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引領經濟全球化邁向新階段,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的偉大戰略抉擇。 一要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目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傳統動力已經減弱,新的動力還未形成,培育新動力和實現動力轉換是當務之急。這要求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推動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各方面創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發展。
  • 專家展望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2016年底全球經濟開始復甦,2017年出現小繁榮,這一波經濟復甦有望會延續到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表現與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軌跡十分接近,呈現幾乎相同的發展變化態勢。2017年,臺灣經濟明顯回溫,實現了2.58%增長。2018年,臺灣經濟會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增長2.3%左右,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格局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國際經濟形勢表現直接關係到臺灣經濟增長。有關國際經濟組織與機構普遍看好2018年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態勢,普遍預測增長3%以上。
  • 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動力
    中國這份引資成績單再次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動力。近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同比增長5.5%(折合143.8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表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同比增長6.3%(折合1294.7億美元,同比增長4.1%),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穩中向好態勢。
  • 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報導還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周的會議上還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報導指出,中國承諾將更關注高質量的經濟增長而不是增長速度,而且官方沒有公布經濟增長目標,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中國領導層提出了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學家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大幅反彈,增幅或達8.2%。
  • 「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相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行穩致遠,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指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五年規劃的具體落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報和音:中國新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添動力【雙語】
    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有利於激活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又將為各國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呼籲各國為經濟復甦和轉型做好準備
    中新社柏林12月1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世界經濟論壇16日公布的特別版《全球競爭力報告》表示,那些數字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健全和醫療體系有效的國家更有效地應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報告呼籲各國打造更高效、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經濟體,以實現後疫情時期復甦。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
  • 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原標題: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導,中國領導層近期將召開會議,確定2021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標普全球評級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肖恩·羅奇說:「中國明年的增長目標將是10年來最重要的。」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5日發表題為《中國剛剛展示了世界多麼需要它》的報導稱,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謝天謝地,中國沒有令人失望:15日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上去都很強勁,符合預期。
  • 「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全新的外部環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疊加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顯著增加,更好地尋找潛力、挖掘潛力、轉換動力成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奇蹟,國際上往往把中國的成功歸結為「東亞模式」的延續,歸結為出口導向戰略、勞動力充分供給、高儲蓄高投資、重視教育等幾個主要因素。